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0554发布日期:2019-06-28 22:3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平时就餐时,一般为3~5口人,只需要一张固定的小圆桌即可,但节假日或者亲朋好友聚餐,就需要大直径带小转盘的圆桌。目前,只能另行购买大直径桌板及小直径转盘,安放于原来的桌子之上使用,可大直径桌板的收纳却不是太方便,特别是城市居民,居住空间有限,即使有地方安放,也会影响室内的美观。

专利号为“zl201510426717.7”、名称为“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变径的折叠餐桌,该餐桌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方便的放大或者缩小桌面,非常的实用。但是,该餐桌也存在着桌面在放大后承重能力弱、结构复杂、安装维修困难及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包括一块小桌板、传动盘、固定底板、偶数块扇形桌板、支撑底板以及用于将扇形桌板收拢与展开的收拢装置;所述的偶数块扇形桌板展开后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所述的小桌板高于所述圆环所在的平面;所述偶数块扇形桌板通过收拢装置安装在固定底板上,所述支撑底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的传动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撑座上并与支撑座同轴。所述固定底板可旋转的安装在支撑底板上并与所述传动盘同轴,旋转所述固定底板可以控制所述收拢装置将所述偶数块扇形桌板收拢与展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的收拢装置包括上传动杆、下传动杆、滑动轨道、定高滑动架和升降滑动架;所述的滑动轨道沿径向呈放射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底板上表面,每条所述的滑动轨道均依次间隔设置有定高滑动架或升降滑动架并且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的定高滑动架和升降滑动架上均固定设置有所述的扇形桌板;所述上传动杆的一端与定高滑动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盘活动连接,所述下传动杆的一端与升降滑动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盘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的升降滑动架包括第一滑块、轴、与轴滑动配合的轴套、滑槽及与滑槽配合的滑轮,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动轨道滑动配合,所述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所述轴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扇形桌板上,所述滑槽置于所述滑动轨道的外侧面且呈内低外高倾斜设置,所述滑轮通过支脚安装在所述扇形桌板下端面上,所述扇形桌板通过轴与轴套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并可随所述滑轮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而上下移动。所述下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高滑动架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两侧面与滑动轨道滑动配合,所述扇形桌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端面。所述上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端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顺时针旋转所述固定底板,带动所述的扇形桌板展开到极限位置时,所述升降滑动架上的扇形桌板随所述滑轮在所述滑槽内向上滑动而上移至与所述定高滑动架上扇形桌板的高度一致,此时,所述的扇形桌板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逆时针旋转所述固定底板,带动所述的扇形桌板收拢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的定高滑动架和升降滑动架沿所述的滑动轨道向中心滑动,所述升降滑动架上的扇形桌板随所述滑轮在所述滑槽内向下滑动而下移至所述定高滑动架上扇形桌板的下侧,所述的扇形桌板收拢到所述的小桌板与所述的固定底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传动杆、下传动杆均为弧形金属片,并沿所述传动盘圆周方向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底板上安装有万向球,该万向球上端与所述固定底板下端面抵顶。所述扇形桌板上端面安装有万向球,该万向球上端与所述小桌板的下端面抵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小桌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传动盘上。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围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的扇形桌板拼接成的圆环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小桌板的直径,所述圆环内圆直径小于所述小桌板的直径;所述扇形桌板收拢后外圆周直径小于所述小桌板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底板下端与桌脚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在桌面变大后,其收拢装置上的升降滑动架承重能力强,可确保桌面能承受较大的负载;另外,该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维修方便,操作简便,只需旋转固定底板即可实现将桌面变大或缩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收拢到极限位置的轴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已删除小桌板);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收拢到极限位置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已删除小桌板)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展开到极限位置的轴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已删除小桌板);

图6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展开到极限位置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已删除小桌板);

图7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的升降滑动架的轴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的升降滑动架的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8,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包括一块小桌板1、传动盘2、固定底板3、偶数块扇形桌板4、支撑底板5以及用于将扇形桌板4收拢与展开的收拢装置6;所述的偶数块扇形桌板4展开后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所述的小桌板1高于所述圆环所在的平面;所述偶数块扇形桌板4通过收拢装置6安装在固定底板3上,所述支撑底板5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撑座52,所述的传动盘2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撑座52上并与支撑座52同轴。所述固定底板3可旋转的安装在支撑底板5上并与所述传动盘2同轴,旋转所述固定底板3可以控制所述收拢装置6将所述偶数块扇形桌板4收拢与展开。

所述的收拢装置6包括上传动杆61、下传动杆62、滑动轨道63、定高滑动架7和升降滑动架8;所述的滑动轨道63沿径向呈放射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底板3上表面,每条所述的滑动轨道63均依次间隔设置有定高滑动架7或升降滑动架8并且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的定高滑动架7和升降滑动架8上均固定设置有所述的扇形桌板4;所述上传动杆61的一端与定高滑动架7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盘2活动连接,所述下传动杆62的一端与升降滑动架8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盘2活动连接。

所述的升降滑动架8包括第一滑块81、轴82、与轴82滑动配合的轴套83、滑槽84及与滑槽84配合的滑轮85,所述第一滑块81与所述滑动轨道63滑动配合,所述轴8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81上端面,所述轴套83固定设置在所述扇形桌板4上,所述滑槽84置于所述滑动轨道63的外侧面且呈内低外高倾斜设置,所述滑轮85通过支脚86安装在所述扇形桌板4下端面上,所述扇形桌板4通过轴82与轴套83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81上、并可随所述滑轮85在所述滑槽84内上下滑动而上下移动。所述下传动杆62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66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81上端面。

所述定高滑动架7包括第二滑块71,所述第二滑块71两侧面与滑动轨道63滑动配合,所述扇形桌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71上端面。所述上传动杆61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67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71上端面。

综上所述,顺时针旋转所述固定底板3,支撑座52及传动盘2与支撑底板5均固定不动,定高滑动架7和升降滑动架8分别在上传动杆61和下传动杆62的推动下,被迫沿滑动轨道63向外滑动位移,扇形桌板4随之向外展开,当扇形桌板4展开到极限位置时,所述升降滑动架8上的扇形桌板4随所述滑轮85在所述滑槽84内向上滑动而上移至与所述定高滑动架7上扇形桌板4的高度一致,此时,所述的扇形桌板4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逆时针旋转所述固定底板3,支撑座52及传动盘2与支撑底板5均固定不动,定高滑动架7和升降滑动架8分别在上传动杆61和下传动杆62的拉力下,被迫沿滑动轨道63向内滑动收拢,当扇形桌板4收拢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的定高滑动架7和升降滑动架8沿所述的滑动轨道63向中心滑动,所述升降滑动架8上的扇形桌板4随所述滑轮85在所述滑槽84内向下滑动而下移至所述定高滑动架7上扇形桌板4的下侧,所述的扇形桌板4收拢到所述的小桌板1与所述的固定底板3之间。非常方便的实现了桌面变大或缩小。

所述上传动杆61、下传动杆62均为弧形金属片,并沿所述传动盘2圆周方向设置,弧形金属片可以用冲床直接冲压加工出来,成本低廉。

所述支撑底板5上安装有万向球51,该万向球51上端与所述固定底板3下端面抵顶。所述扇形桌板4上端面安装有万向球51,该万向球51上端与所述小桌板1的下端面抵顶。万向球51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强扇形桌板4的承重能力,避免使用中因负载过重而产生变形。

所述小桌板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传动盘2上。所述支撑底板5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围边9。收拢后,围边9可将扇形桌板4遮掩,增强其美观度。

所述的扇形桌板4拼接成的圆环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小桌板1的直径,所述圆环内圆直径小于所述小桌板1的直径;所述扇形桌板4收拢后外圆周直径小于所述小桌板1的直径。所述支撑底板5下端与桌脚10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