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2534发布日期:2020-03-24 20:1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



背景技术:

隔水炖锅是常用的烹饪器具之一,通常包括外锅、加热装置、外锅盖和至少一个内锅,加热装置通常设于外锅底部,外锅盖盖合在外锅顶部的开口上,内锅放置在外锅的腔体中。炖煮食物时,需要在外锅的腔体中加水,并将盛有食材的内锅放入外锅的腔体中,加热装置对外锅腔体中的水加热,再由水将热量传递给内锅及其中的食材,逐步将食材炖熟。这种隔水炖锅使用时,需要对外锅腔体中的水整体加热,再由沸腾的水及产生的高温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加热效率较低,能耗较大。另外,随着炖煮的进行,外锅中的水会不断减少,有时需要人工打开外锅盖并向外锅中加水,这样会导致高温蒸汽的散失以及炖煮的暂时中断,影响食物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这种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能够高效、持续产生高温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加热效率较高,并有利于降低能耗。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包括底座、外锅、外锅盖和至少一个内锅,各内锅放置在外锅的腔体中,外锅盖盖合在外锅顶部的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还包括水箱和蒸汽发生器,水箱和蒸汽发生器均安装在底座上,水箱设有出水口,蒸汽发生器设有水加热腔、进水口、第一蒸汽出口以及能够对水加热腔中的水加热的加热装置,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和第一蒸汽出口均与水加热腔连通,水箱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底座上设有蒸汽输出装置,蒸汽输出装置包括蒸汽输出壳体,蒸汽输出壳体中设有蒸汽输出腔,蒸汽输出壳体上设有与蒸汽输出腔连通的第一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第一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的第一蒸汽出口连通;外锅底部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水或蒸汽自外至内进入外锅的腔体中;外锅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当外锅安装在底座上时第二蒸汽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外锅的腔体连通。

上述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使用时,先向水箱中加水,并向内锅中加入待炖煮的食材,再将内锅放入外锅中,将外锅盖盖合在外锅顶部的开口上;水箱中的水流入蒸汽发生器的水加热腔,由加热装置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依次经第一蒸汽出口、第一蒸汽进口、蒸汽输出腔、第二蒸汽出口、单向阀进入外锅的腔体中,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进行炖煮。由于水箱中的水持续流入蒸汽发生器的水加热腔中,水加热腔内水量较少,因此能够快速高效、连续产生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加热效率较高,并能够减少热能损失,有利于降低能耗。由于外锅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因此在完成炖煮之后,可将外锅从底座上取下,方便食物的取用以及外锅的清洗。

优选方案中,上述水箱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这样便于取下水箱加水。

优选方案中,上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水箱容置槽和外锅容置槽,水箱设置在水箱容置槽中,外锅设置在外锅容置槽中。

更选优方案中,上述水箱容置槽的底面设有进水槽,所述水箱的出水口朝下并处于进水槽中,进水槽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一种具体方案中,进水槽通过输水管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输水管上可设有水泵,利用水泵将水从水箱向蒸汽发生器输送。

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上述水箱的出水口上安装有水箱出水开关阀,进水槽槽底与水箱出水开关阀对应的位置设有顶杆;水箱安装到水箱容置槽中时水箱出水开关阀在顶杆作用下打开,水箱从水箱容置槽中拆卸下时水箱出水开关阀关闭。水箱的出水口可兼作水箱的加水口,以简化水箱结构;加完水后安装上水箱出水开关阀,可防止水箱中的水流出。优选方案中,上述水箱的顶部设有加水口,加水口上设有该加水口配合的水箱盖(进行炖煮时可拆下水箱盖,大气压可对水箱中的水施加作用力,使水箱能够更顺畅供水),能够快速为水箱进行加水,无需将水箱的出水口翻转过来进行加水。

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上述水箱出水开关阀包括第一阀座、第一阀芯、第一阀芯复位弹簧和第一密封圈,第一阀座中间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芯孔,第一阀芯处于第一芯孔中;第一阀芯下端向四周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沿,第一阀芯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一环形凸沿的上端面与第一阀座之间(第一阀芯复位弹簧能够对第一阀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第一阀芯上端,第一密封圈处在第一阀座的正上方,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大于第一芯孔的孔径,第一阀座上设有能够将水箱腔体与通水槽连通的第一通水孔,第一通水孔与第一密封圈位置相对应。当水箱加满水后,将水箱的出水口朝下时,第一密封圈将第一通水孔及第一芯孔上端密封,水箱中的水不会流出;将水箱的出水口置放于底座上的进水槽中时,进水槽槽底上的顶杆将第一阀芯顶着向上运动,第一阀芯下端面的第一环形凸沿向上运动时,第一阀芯复位弹簧被压缩,第一阀芯向上运动的同时带着第一密封圈向上运动,第一密封圈不再与第一阀座的上端面接触,此时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一通水孔及第一芯孔进入进水槽,再流到蒸汽发生器的水加热腔中。

优选方案中,上述水箱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很容易看清楚水箱中的水位,进而及时给水箱加水,防止水箱的水不足而使蒸汽发生器发生干烧现象。

优选方案中,上述设于外锅底部的单向阀包括单向阀座、球状阀芯和单向阀罩,单向阀座和单向阀罩均固定安装在外锅底部,单向阀座中设有上大下小的圆筒状通孔,单向阀罩处在单向阀座的正上方,单向阀罩和单向阀座共同围成单向阀腔体,球状阀芯处在单向阀腔体中并且与圆筒状通孔的内壁配合;单向阀罩上设有至少一个出蒸汽孔,出蒸汽孔将外锅腔体与单向阀腔体连通。当球状阀芯与圆筒状通孔的内壁紧贴配合时,单向阀截止,可阻止外锅腔体中的水和蒸汽经单向阀流出至外锅外面。当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后经第一蒸汽出口、第一蒸汽进口、蒸汽输出腔、第二蒸汽出口到达单向阀时,蒸汽将球状阀芯往上推,使球状阀芯不再紧贴圆筒状通孔的内壁,此时单向阀导通,蒸汽可进入外锅的腔体中。

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蒸汽出口上设有蒸汽开关阀。蒸汽开关阀用于控制第二蒸汽出口的通断,需要输出蒸汽时蒸汽开关阀开启,不需输出蒸汽时蒸汽开关阀关闭。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蒸汽开关阀包括第二阀座、第二阀芯、第二阀芯复位弹簧、第一硅胶密封件和第二硅胶密封件;第二阀座具有第二阀座腔体,第二阀座底部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芯孔,第二阀座顶部设有开口,第二阀芯处于第二芯孔中;第一硅胶密封件设于第二阀芯上端,第二硅胶密封件设于第二阀芯下端,第二阀芯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一硅胶密封件与第二阀座底部之间(第二阀芯复位弹簧能够对第二阀芯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第一硅胶密封件处在第二阀座的上方,第一硅胶密封件的尺寸大于第二阀座顶部开口;第二硅胶密封件处在第二阀座的下方,第二硅胶密封件的尺寸大于第二芯孔;第二阀芯中设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上端开口,第二阀芯的侧壁上设有能够将第二阀座腔体与蒸汽通道连通的蒸汽通孔;当外锅安装在底座上时,单向阀与蒸汽通道上端开口连通(例如,单向阀座中的圆筒状通孔下端与蒸汽通道上端开口连通),第一硅胶密封件与单向阀紧密接触(例如,单向阀座的下表面与第一硅胶密封件紧密接触),第一硅胶密封件在外锅及单向阀的按压作用下将第二阀座顶部开口密封。外锅放置到底座上时,单向阀与第二阀芯对准,第二阀芯受到按压而下降,此时第二压缩弹簧受压缩,第一硅胶密封件将第二阀座顶部开口密封,第二硅胶密封件与第二阀座底部的下表面脱离接触,蒸汽能够经蒸汽输出壳体上的第一蒸汽进口、蒸汽输出腔、第二芯孔、蒸汽通孔、蒸汽通道、单向阀(例如依次经单向阀座中的圆筒状通孔、单向阀罩上的出蒸汽孔)进入外锅的腔体中。当外锅从底座上取下时,第二压缩弹簧伸展,使第二阀芯自动上升,第二硅胶密封件将第二芯孔下端密封,使得蒸汽不会经蒸汽输出壳体流出。

优选方案中,上述外锅顶部的开口外沿设有第一支撑环;外锅盖包括外锅盖顶板和外锅盖侧壁,外锅盖侧壁的上边沿与外锅盖顶板的边沿一体连接,外锅盖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支撑环;外锅盖盖合到外锅顶部的开口上时,第二支撑环处在第一支撑环上侧并与第一支撑环接触,外锅盖侧壁的下边沿与外锅侧壁的内侧面接触。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方便地将外锅盖盖合到外锅顶部的开口上,并使外锅盖位置较为稳固。

优选方案中,上述外锅、外锅盖采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很容易看清楚外锅内部情况。

优选方案中,所述外锅盖上的顶面上设有外锅盖提手。通过这种设置,用户可以手持外锅盖提手掀开外锅盖,避免烫手。

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蒸汽发生器中,加热装置包括铝合金圆盘和内嵌在铝合金圆盘中的电发热管,铝合金圆盘上安装有罩体,罩体与铝合金圆盘共同围成所述水加热腔,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和第一蒸汽出口设于罩体上。蒸汽发生器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将水加热成蒸汽即可。

上述蒸汽发生器的第一蒸汽出口可通过输蒸汽管与蒸汽输出壳体上的第一蒸汽进口连通。

本发明的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能够高效、持续产生高温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加热效率较高,并有利于降低能耗。而且,由于外锅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因此在完成炖煮之后,可将外锅从底座上取下,方便食物的取用以及外锅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将外锅从底座上取下时蒸汽开关阀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这种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包括底座1、外锅2、外锅盖3、水箱4、蒸汽发生器5和至少一个(如两个)内锅17;各内锅17放置在外锅2的腔体中,外锅盖3盖合在外锅2顶部的开口上;水箱4和蒸汽发生器5均安装在底座1上,水箱4设有出水口41,蒸汽发生器5设有水加热腔51、进水口52、第一蒸汽出口53以及能够对水加热腔51中的水加热的加热装置54,蒸汽发生器5的进水口52和第一蒸汽出口53均与水加热腔51连通,水箱4的出水口41与蒸汽发生器5的进水口52连通;底座1上设有蒸汽输出装置,蒸汽输出装置包括蒸汽输出壳体6,蒸汽输出壳体6中设有蒸汽输出腔61,蒸汽输出壳体6上设有与蒸汽输出腔61连通的第一蒸汽进口62和第二蒸汽出口63,第一蒸汽进口62与蒸汽发生器5的第一蒸汽出口53连通;外锅2底部设有单向阀7,单向阀7允许水或蒸汽自外至内进入外锅2的腔体中;外锅2可拆卸安装在底座1上,当外锅2安装在底座上时第二蒸汽出口63通过单向阀7与外锅2的腔体连通。

本实施例中,水箱4可拆卸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有水箱容置槽8和外锅容置槽9,水箱4设置在水箱容置槽8中,外锅2设置在外锅容置槽9中。

参考图2,水箱容置槽8的底面设有进水槽10,水箱4的出水口41朝下并处于进水槽10中,进水槽10与蒸汽发生器5的进水口52连通(本实施例中,进水槽10通过输水管11与蒸汽发生器5的进水口52连通,输水管11上设有水泵12,利用水泵12将水从水箱4向蒸汽发生器5输送)。水箱4的出水口41上安装有水箱出水开关阀42,进水槽10槽底与水箱出水开关阀42对应的位置设有顶杆13;水箱4安装到水箱容置槽8中时水箱出水开关阀42在顶杆13作用下打开,水箱4从水箱容置槽8中拆卸下时水箱出水开关阀42关闭;水箱4的顶部设有加水口44,加水口44上设有该加水口42配合的水箱盖43(进行炖煮时可拆下水箱盖43,大气压可对水箱4中的水施加作用力,使水箱4能够更顺畅供水)。水箱出水开关阀42包括第一阀座421、第一阀芯422、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3和第一密封圈424,第一阀座421中间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芯孔425,第一阀芯422处于第一芯孔425中;第一阀芯422下端向四周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沿426,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3设置在第一环形凸沿426的上端面与第一阀座421之间(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3采用压缩弹簧,能够对第一阀芯42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第一密封圈424安装在第一阀芯422上端,第一密封圈424处在第一阀座421的正上方,第一密封圈424的外径大于第一芯孔425的孔径,第一阀座421上设有能够将水箱4腔体与通水槽10连通的第一通水孔427,第一通水孔427与第一密封圈424位置相对应。当水箱4加满水后,将水箱4的出水口41朝下时,第一密封圈424将第一通水孔427及第一芯孔425上端密封,水箱4中的水不会流出;将水箱4的出水口41置放于底座1上的进水槽10中时,进水槽10槽底上的顶杆13将第一阀芯422顶着向上运动,第一阀芯422下端面的第一环形凸沿426向上运动时,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3被压缩,第一阀芯422向上运动的同时带着第一密封圈424向上运动,第一密封圈424不再与第一阀座421的上端面接触,此时水箱4中的水通过第一通水孔427及第一芯孔425进入进水槽10,再流到蒸汽发生器5的水加热腔51中。

水箱4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设于外锅2底部的单向阀7包括单向阀座71、球状阀芯72和单向阀罩73,单向阀座71和单向阀罩73均固定安装在外锅2底部,单向阀座71中设有上大下小的圆筒状通孔74,单向阀罩73处在单向阀座71的正上方,单向阀罩73和单向阀座71共同围成单向阀腔体75,球状阀芯72处在单向阀腔体75中并且与圆筒状通孔74的内壁配合;单向阀罩73上设有多个出蒸汽孔76,出蒸汽孔76将外锅2的腔体与单向阀腔体75连通。当球状阀芯72与圆筒状通孔74的内壁紧贴配合时,单向阀7截止,可阻止外锅2腔体中的水和蒸汽经单向阀7流出至外锅2外面。当蒸汽发生器5产生的蒸汽后经第一蒸汽出口53、第一蒸汽进口62、蒸汽输出腔61、第二蒸汽出口63到达单向阀7时,蒸汽将球状阀芯72往上推,使球状阀芯72不再紧贴圆筒状通孔74的内壁,此时单向阀7导通,蒸汽可进入外锅2的腔体中。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蒸汽出口63上设有蒸汽开关阀14。蒸汽开关阀14包括第二阀座141、第二阀芯142、第二阀芯复位弹簧143、第一硅胶密封件144和第二硅胶密封件145;第二阀座141具有第二阀座腔体149,第二阀座141底部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芯孔146,第二阀座141顶部设有开口147,第二阀芯142处于第二芯孔146中;第一硅胶密封件144设于第二阀芯142上端,第二硅胶密封件145设于第二阀芯142下端,第二阀芯复位弹簧143设置在第一硅胶密封件144与第二阀座141底部之间(第二阀芯复位弹簧143能够对第二阀芯14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第二阀芯复位弹簧143套在第二阀芯142上);第一硅胶密封件144处在第二阀座141的上方,第一硅胶密封件144的尺寸大于第二阀座顶部开口147;第二硅胶密封件145处在第二阀座141的下方,第二硅胶密封件145的尺寸大于第二芯孔146;第二阀芯142中设有蒸汽通道148,蒸汽通道148上端开口,第二阀芯142的侧壁上设有能够将第二阀座腔体149与蒸汽通道148连通的蒸汽通孔1410;当外锅2安装在底座1上时,单向阀7与蒸汽通道148上端开口连通(例如,单向阀座中的圆筒状通孔74下端与蒸汽通道148上端开口连通),第一硅胶密封件144与单向阀7紧密接触(例如,单向阀座71的下表面与第一硅胶密封件144紧密接触),第一硅胶密封件144在外锅2及单向阀7的按压作用下将第二阀座顶部开口147密封。蒸汽开关阀14用于控制第二蒸汽出口63的通断。外锅2放置到底座1上时,单向阀7与第二阀芯142对准,第二阀芯142受到按压而下降,此时第二压缩弹簧143受压缩,第一硅胶密封件144将第二阀座顶部开口147密封,第二硅胶密封件145与第二阀座141底部的下表面脱离接触,蒸汽能够经第一蒸汽进口62、蒸汽输出腔61、第二芯孔146、蒸汽通孔1410、蒸汽通道148、单向阀7(例如依次经单向阀座中的圆筒状通孔74、单向阀罩上的出蒸汽孔76)进入外锅2的腔体中。参考图4,当外锅2从底座上取下时,第二压缩弹簧143伸展,使第二阀芯142自动上升,第二硅胶密封件145将第二芯孔146下端密封,使得蒸汽不会经蒸汽输出壳体6流出。

外锅2顶部的开口外沿设有第一支撑环15;外锅盖3包括外锅盖顶板31和外锅盖侧壁32,外锅盖侧壁32的上边沿与外锅盖顶板31的边沿一体连接,外锅盖侧壁32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支撑环33;外锅盖3盖合到外锅2顶部的开口上时,第二支撑环32处在第一支撑环15上侧并与第一支撑环32接触,外锅盖侧壁32的下边沿与外锅2侧壁的内侧面接触。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方便地将外锅盖盖合到外锅顶部的开口上,并使外锅盖位置较为稳固。

外锅2、外锅盖3采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

外锅盖3上的顶面上设有外锅盖提手34。

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5中,加热装置54包括铝合金圆盘和内嵌在铝合金圆盘中的电发热管,铝合金圆盘上安装有罩体55,罩体55与铝合金圆盘共同围成所述水加热腔51,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52和第一蒸汽出口53设于罩体55上。蒸汽发生器5的第一蒸汽出口52通过输蒸汽管16与蒸汽输出壳体上的第一蒸汽进口62连通。

上述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使用时,先向水箱4中加水,并向内锅17中加入待炖煮的食材,再将内锅17放入外锅中,将外锅盖3盖合在外锅2顶部的开口上;水箱4中的水流入蒸汽发生器5的水加热腔51,由加热装置54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依次经第一蒸汽出口53、第一蒸汽进口53、蒸汽输出腔61、第二蒸汽出口63、单向阀7进入外锅2的腔体中,蒸汽对内锅17及其中的食材加热,进行炖煮。由于外锅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因此在完成炖煮之后,可将外锅从底座上取下,方便食物的取用以及外锅的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