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尿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6964发布日期:2019-10-28 22:12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尿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尿袋。



背景技术:

正常排尿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而且对泌尿系统也有自净作用,这对上述病患人士而言,极为重要。当人们不得不憋尿时,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受到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大肆生长繁殖,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到难以及时如厕的问题。当人们出门在外,碰到乘坐长途汽车、等待公共厕所、高速路或者道路拥堵的时候,需要寻找隐蔽处,一方面,人身安全无法保障,另一方面,停车去公厕,耗费时间较长,会影响旅途的行程,也不能及时解决内急的问题,若采用普通容器来解决该问题,由于无法进行密封会导致尿液洒出,弄脏衣物和车内环境,且异味让人难以忍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尿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途外出中如厕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尿袋,包括袋体、引导件和密封件;

所述袋体设置为一端开口;

所述引导件连接于所述开口上且形成接尿口;

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袋体内部靠近所述引导件;

所述袋体包括侧面;

所述侧面围合形成腔体;

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手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件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

所述第一片体和所述第二片体首尾连接设置于所述开口上,且所述第一片体与所述第二片体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

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所述袋体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至少两个凸条;

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至少两个凹条;

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条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还包括底面;

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形成所述腔体,且所述底面中间设置有第一折线;

所述第一折线将所述底面分隔为第一折叠面和第二折叠面;

所述第一折叠面与所述第二折叠面分别与所述侧面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折叠面与所述第二折叠面的连接处向所述腔体内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设置为至少一个,且为由所述袋体向外突出设置的通孔或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吸水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件采用IXPE材料;

所述袋体采用PET或PE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便携式尿袋包括袋体、引导件和密封件,袋体设置为一端开口,引导件连接于开口上且形成接尿口,接尿口与生殖器外形吻合,使用时,将引导件贴于生殖器外侧上,进行排泄,尿液存储于腔体内,袋体上设置有手持部,在使用时,手持部提供了一个抓持点,手部捏在手持部,方便用户对准,当使用完毕后,利用密封件将袋体进行密封,能够防止尿液洒出和异味的散发,适用于外出、旅行时应急之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尿袋未使用状态时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尿袋在使用状态时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尿袋处于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尿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尿袋的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尿袋的引导件的展开示意图。

图标:1-袋体;2-引导件;3-密封件;4-手持部;11-侧面;12-底面;13-第一折线;121-第一折叠面;122-第二折叠面;21-第一片体;22-第二片体;31-第一密封部;32-第二密封部;311-第一凸条;312-第二凸条;321-第一凹条;322-第二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尿袋,包括袋体1、引导件2和密封件3;

袋体1设置为一端开口;

引导件2连接于开口上且形成接尿口;

密封件3设置于袋体1内部靠近引导件2;

袋体1包括侧面11;

侧面11围合形成腔体;

袋体1上设置有手持部4。

该便携式尿袋包括袋体1、引导件2和密封件3,袋体1设置为一端开口,引导件2连接于开口上且形成接尿口,接尿口与生殖器外形吻合,侧面11粘接处牢固,与密封件3相配合防止袋体1爆裂,使用时,将引导件2贴于生殖器外侧上,进行排泄,尿液存储于腔体内,袋体1上设置有手持部4,在使用时,手持部4提供了一个抓持点,手部捏在手持部4,方便用户对准,还可用于悬挂,当使用完毕后,利用密封件3将袋体1进行密封,能够防止尿液洒出和异味的散发,适用于外出、旅行时应急之用。

该便携式尿袋不仅可作为一次性尿袋使用,也可作为长途旅行中因晕车不适所需的呕吐袋,还可作为旅途中瓜果皮屑等的垃圾袋。

该便携式尿袋是在无尘车间中进行生产制造,由于在使用时需要与生殖器部位接触,需要保持卫生安全系数高,能够保证在使用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6,其中,引导件2包括第一片体21和第二片体22;

第一片体21和第二片体22首尾连接设置于开口上,且第一片体21与第二片体22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引导件2采用IXPE材料;

袋体1采用PET或PE材料。

进一步的,第二片体22被分隔为两部分,通过缺口彼此配合连接形成引导件。

进一步的,第一片体21与第二片体22还可为一体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用于贴合人体生殖器,且采用IXPE材质,质地柔软,有较好的舒适感,不会划伤皮肤,引导件2与袋体1所采用的材料均为环保材料,不会污染环境。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6,其中,密封件3包括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

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设置于袋体1内壁上,且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相对设置;

第一密封部31包括至少两个凸条;

第二密封部32包括至少两个凹条;

凸条与凹条相配合。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部31包括第一凸条311和第二凸条312;

第二密封部32包括第一凹条321和第二凹条322;

第一凸条311与第一凹条321相配合;

第二凸条312与第二凹条322相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凸条311与第一凹条321形成第一道密封,第二凸条312与第二凹条322形成第二道密封,双层密封能够起到防止尿液洒出的作用,同时不会有异味散出,在方便时将其投进垃圾箱内,或将尿液倒进便池后经过冲洗以备下次使用,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还可采用粘贴的方式,但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的连接形式不仅限于上述设置方式。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6,其中,袋体1还包括底面12;

底面12与侧面11形成腔体,且底面12中间设置有第一折线13;

第一折线13将底面12分隔为第一折叠面121和第二折叠面122;

第一折叠面121与第二折叠面122分别与侧面11相连接,且第一折叠面121与第二折叠面122的连接处向腔体内凹陷。

在该实施例中,袋体1有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袋体1只包括侧面11,具体的,可由一侧面11围合而成形成一端开口的腔体,即将侧面11对折封边,形成一平面,也可由两个相同的侧面11周向封边形成一端开口的腔体;第二种:袋体1包括侧面11和底面12,可由一侧面11围合而成形成两端开口的腔体,即将侧面11对折封边,也可由两个相同的侧面11周向封边形成两端端开口的腔体,底面12覆盖于其中一个开口上以形成腔体,在底面12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折线13,在未盛装尿液之前,第一折叠面121与第二折叠面122的连接处即第一折线13向腔体内部凹陷,当盛装有尿液后,在尿液重力的作用下,将第一折叠面121和第二折叠面122由折叠的状态压至展开状态,形成第一折叠面121和第二折叠面122分别与侧面11形成一夹角,使本申请整体可保持一稳定的竖立自立状态,不易倾倒。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6,其中,手持部4设置为至少一个,且为由袋体1向外突出设置的通孔或波浪形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手持部4有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手持部4设置为由袋体1向外突出设置的通孔,可设置一个,也可设置两个,分别位于袋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该通孔优先为圆形,但也可采用其他几何形状;第二种:手持部4设置为波浪形结构,手指可按在该波浪形状上,手持部4以手能够抓持为准,但不限于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手抓持在手持部4上,方便用户对准,防止未对准时尿液弄脏衣物等。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6,其中,腔体内还设置有吸水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在腔体中设置吸水材料,等使用完毕后,吸水材料吸取尿液,将液体固化,防止尿液洒出。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