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咖啡磨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4120发布日期:2019-12-13 18:0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咖啡磨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磨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咖啡磨豆机。



背景技术: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在制作咖啡时需要咖啡机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现有的咖啡磨豆机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一般的搅拌器皿内咖啡豆的放置量有限,且为了方便研磨一次只能放置半杯左右,如果研磨量较大时需要多次放置,降低了咖啡豆的研磨效率;而且对咖啡豆进行研磨过程时,噪声和振动大,造成咖啡磨豆机功率高耗电,而且咖啡豆成品的精度不高,导致咖啡品质感较差,不利用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咖啡磨豆机研磨效率低、研磨噪声大且振动较剧烈,影响咖啡豆成品精度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咖啡豆研磨效率、降低噪音及机体振动、节能、实用性强的高性能咖啡磨豆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高性能咖啡磨豆机,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连接的本体、与本体底端配合连接的延伸板、设置在延伸板上的杯体、与本体上端配合连接的搅拌箱、设置在搅拌箱内壁上的防震架、连接在搅拌箱上的调控部、与搅拌箱上端配合可拆卸连接的加料筒以及与加料筒配合连接的均分器,所述杯体下端与延伸板配合卡接,杯体上端与搅拌箱配合连接,所述加料筒上还连接有活动盖板;

所述搅拌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磨豆杯、与磨豆杯内壁配合连接的咖啡杯、与咖啡杯配合连接的可动螺纹筒、用于连接可动螺纹筒与咖啡杯的固定环、设置在可动螺纹筒筒壁上的转动轮、与转动轮底端配合连接的搅拌刀架、与箱体内壁配合连接的装配隔箱、设置在装配隔箱内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的驱动轴、与驱动轴配合连接的锥齿轮、与锥齿轮配合啮接的盘齿、穿插在转动轮及搅拌刀架上的转轴以及与转轴底端配合连接的固定轮,所述转轴上端与盘齿配合连接,所述盘齿与转动轮配合连接,所述磨豆杯与加料筒底端配合连接,所述可动螺纹筒外壁还均布有装配座,所述咖啡杯与防震架配合连接;

所述防震架包括与咖啡杯内壁配合连接的蜂窝棉层、与咖啡杯内壁垂直设置的支架圆板以及均布在支架圆板侧壁上的嵌柱,所述支架圆板间隔设置在咖啡杯内壁上,所述支架圆板端部还设有弧形切面;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刀架包括上圆盘、呈环状均布在上圆盘上的切削对齿、与上圆盘配合轴接的制动架、与制动架配合连接的下圆盘、呈环状均布在下圆盘上的切削平齿以及与下圆盘底端配合连接的安装盘,所述切削对齿与切削平齿配合连接,所述安装盘与固定轮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均分器包括均分板以及与均分板一体成型设置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装配座配合连接,所述均分板的上端面延伸至加料筒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搅拌箱内壁设置的防震架能够在方便有效降低噪音及机体振动,而且加料筒配合连接的均分器能够提高咖啡豆分配至搅拌箱内的均匀性,进而在搅拌箱内进行切削搅拌,提高咖啡豆的研磨效率,实现了节能环保、降低了咖啡磨豆机的使用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刀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震架剖视图。

图5是图2中p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均分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本体;3、延伸板;4、杯体;5、搅拌箱;6、防震架;7、调控部;8、加料筒;9、均分器;10、蜂窝棉层;11、支架圆板;12、嵌柱;13、弧形切面;14、箱体;15、磨豆杯;16、咖啡杯;17、可动螺纹筒;18、固定环;19、转动轮;20、搅拌刀架;21、装配隔箱;22、驱动电机;23、驱动轴;24、锥齿轮;25、盘齿;26、转轴;27、固定轮;28、装配座;29、上圆盘;30、下圆盘;31、切削对齿;32、切削平齿;33、安装盘;34、活动盖板;35、均分板;36、转动柱;37、制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高性能咖啡磨豆机,包括底座1、与底座1配合连接的本体2、与本体2底端配合连接的延伸板3、设置在延伸板3上的杯体4、与本体2上端配合连接的搅拌箱5、设置在搅拌箱5内壁上的防震架6、连接在搅拌箱5上的调控部7、与搅拌箱5上端配合可拆卸连接的加料筒8以及与加料筒8配合连接的均分器9,所述杯体4下端与延伸板3配合卡接,杯体4上端与搅拌箱5配合连接,所述加料筒8上还连接有活动盖板34;

所述搅拌箱5包括箱体14、设置在箱体14内的磨豆杯15、与磨豆杯15内壁配合连接的咖啡杯16、与咖啡杯16配合连接的可动螺纹筒17、用于连接可动螺纹筒17与咖啡杯16的固定环18、设置在可动螺纹筒17筒壁上的转动轮19、与转动轮19底端配合连接的搅拌刀架20、与箱体14内壁配合连接的装配隔箱21、设置在装配隔箱21内的驱动电机22、与驱动电机22配合连接的驱动轴23、与驱动轴23配合连接的锥齿轮24、与锥齿轮24配合啮接的盘齿25、穿插在转动轮19及搅拌刀架20上的转轴26以及与转轴26底端配合连接的固定轮27,所述转轴26上端与盘齿25配合连接,所述盘齿25与转动轮19配合连接,所述磨豆杯15与加料筒8底端配合连接,所述可动螺纹筒17外壁还均布有装配座28,所述咖啡杯16与防震架6配合连接;

所述防震架6包括与咖啡杯16内壁配合连接的蜂窝棉层10、与咖啡杯16内壁垂直设置的支架圆板11以及均布在支架圆板11侧壁上的嵌柱12,所述支架圆板11间隔设置在咖啡杯16内壁上,所述支架圆板11端部还设有弧形切面13,所述咖啡杯16内壁的蜂窝棉层10能够有效的降低驱动电机22震动产生的噪音,而且通过支架圆板11上的弧形切面13卡在磨豆杯15的外壁上进行连接,同时配合嵌柱12方便对咖啡杯16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咖啡杯16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机体震动;所述可动螺纹筒17的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固定环18通过连接螺纹与咖啡杯16连接;所述杯体4的侧部设有与箱体14配合设置的出料口,方便将研磨后的咖啡粉流入杯体4内;通过调控部7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轴23配合锥齿轮24转动,进而盘齿25通过转动轮19带动可动螺纹筒17转动,同时搅拌刀架20进行转动,实现对咖啡豆进行研磨;通过在搅拌箱5内壁设置的防震架6能够在方便有效降低噪音及机体振动,而且加料筒8配合连接的均分器9能够提高咖啡豆分配至搅拌箱5内的均匀性,进而在搅拌箱5内进行切削搅拌,提高咖啡豆的研磨效率,实现了节能环保、降低了咖啡磨豆机的使用功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刀架20包括上圆盘29、呈环状均布在上圆盘29上的切削对齿31、与上圆盘29配合轴接的制动架37、与制动架37配合连接的下圆盘30、呈环状均布在下圆盘30上的切削平齿32以及与下圆盘30底端配合连接的安装盘33,所述切削对齿31与切削平齿32配合连接,所述安装盘33与固定轮27配合连接,所述上圆盘29上的切削对齿31配合转轴26转动,同时对下圆盘30上切削平齿32配合转动,通过固定轮27固定下圆盘30的位置,所述制动架设置在上圆盘29与下圆盘30之间,在切削咖啡豆时,能够将下圆盘30与上圆盘29的相对位置进行错位,形成切削对齿31与切削平齿32的错位研磨,进而对咖啡豆进行高效率研磨,提高咖啡豆的研磨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均分器9包括均分板35以及与均分板35一体成型设置的转动柱36,所述转动柱36与装配座28配合连接,所述均分板35的上端面延伸至加料筒8的端面,所述均分板35配合转动柱36将咖啡豆均分至磨豆杯15内,然后经过可动螺纹筒17进入搅拌刀架20内进行进一步的研磨,提高研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打开活动盖板34将咖啡豆放进搅拌箱5,放入的同时经过均分器9将咖啡豆均分至磨豆杯15内,然后控制调控部7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轴23配合锥齿轮24转动,进而盘齿25通过转动轮19带动可动螺纹筒17转动,在切削咖啡豆时,能够将下圆盘30与上圆盘29的相对位置进行错位,形成切削对齿31与切削平齿32的错位研磨,进而对咖啡豆进行研磨,切削对齿31在切削平齿32上转动的同时,带动研磨后的咖啡粉经过出料口进入杯体4,由于杯体4与延伸板3配合可拆卸连接,因此通过调控部7控制时间,然后达到时间后停止工作,将杯体4拆卸下将其内的咖啡粉倒出即可;同时在咖啡杯16内壁设置的蜂窝棉层10能够有效的降低驱动电机22震动产生的噪音,而且支架圆板11上的弧形切面13卡在磨豆杯15的外壁上进行连接,配合嵌柱12方便对咖啡杯16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咖啡杯16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机体震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