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0787发布日期:2019-11-27 17:40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吸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管,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材质的吸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吸吮液体的吸管种类有相当多种,有塑料吸管、纸吸管、金属吸管等,其中对于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吸管而言,因为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以在吸吮使用时会有金属味道,进而会影响饮用质量,而且若是采用铝合金材料的金属吸管,还会有在酸性液体中释放出有害物质的疑虑,有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现有的金属吸管设计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吸管。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吸管包含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具有围绕所述吸吮通道的管身金属层,及两个分别被覆结合于所述管身金属层的内外两侧面上的管身披覆层。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管身金属层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管身披覆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管本体还具有相反的吸吮部与插入部,所述吸管还包含形成于所述管本体的所述吸吮部上的防护体。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防护体与所述管本体相互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防护体具有卷边且圈绕在所述吸吮部外围的卷边金属层,及两个分别被覆结合于所述卷边金属层的内外两侧面上的卷边披覆层,所述卷边金属层与所述管身金属层的材料皆为铝合金,所述卷边披覆层与所述管身披覆层的材料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防护体还具有由所述吸吮部向外翻折且往所述插入部的方向延伸的外折部,及由所述外折部的端缘向内弯折延伸且藏置于所述外折部与所述吸吮部间的内折部。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防护体具有与位于内侧的所述管身披覆层同体连接的管端包覆层,所述管身金属层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管端包覆层与所述管身披覆层的材料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防护体还具有由位于内侧的所述管身披覆层向外延伸的封端部,及由所述封端部的外侧缘往所述插入部的方向延伸的结合部,所述封端部靠置遮挡在所述管身金属层及位于外侧的所述管身披覆层的一端上,所述结合部被覆结合在位于外侧的所述管身披覆层的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防护体具有包边结合于所述吸吮部上的管端包覆层,所述管身金属层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管端包覆层与所述管身披覆层的材料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所述防护体还具有靠置遮挡在所述吸吮部远离所述插入部的端面上的封端部,及两个分别由所述封端部的内外两侧缘转往所述插入部的方向延伸且被覆结合在所述管本体上的结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管身披覆层被覆在所述管身金属层的所述侧面上,确实可以提升饮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管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横向剖视放大图;

图4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管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的剖视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吸管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的纵向剖视图;及

图7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以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吸管1的一第一实施例,所述吸管1界定出一个沿着一条中心轴线10长向延伸的吸吮通道11,所述吸管1包含一个管本体2,及一个形成于所述管本体2的一端上的防护体3。

先就外形来看,所述管本体2具有相反且沿着所述中心轴线10相间隔的一个吸吮部21与一个插入部22。所述吸吮部21呈平口圆环状,适用于供一位使用者的嘴部(图未示)含入吸吮,所述插入部22呈平口圆环状,适用于直接伸入一个容器(图未示)的液体中,或是穿过一个封盖(图未示)再插入所述容器中,当然所述插入部22也可以设计成斜口椭圆环状,有利于刺破一个封膜。再就结构来看,所述管本体2具有一个围绕所述吸吮通道11的管身金属层23,及两个分别被覆结合于所述管身金属层23的内外两侧面上的管身披覆层24。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身金属层23的材料为铝合金(alalloy),每一个所述管身披覆层24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当然上述材料不以此为限。

所述防护体3与所述管本体2相互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防护体3形成于所述管本体2的所述吸吮部21上,先就外形来看,所述防护体3具有一个由所述吸吮部21向外翻折且往所述插入部22的方向延伸的外折部31,及一个由所述外折部31的端缘向内弯折延伸且藏置于所述外折部31与所述吸吮部21间的内折部32,也就是所述防护体3是由所述吸吮部21再向外翻折了两次,以避免所述吸吮部21的锋利端缘朝外,而割伤所述使用者的嘴部,当然在实施上,所述防护体3也可以仅由所述吸吮部21向外翻折一次。再就结构来看,所述防护体3还具有一个卷边且圈绕在所述吸吮部21外围的卷边金属层33,及两个分别被覆结合于所述卷边金属层33的内外两侧面上的卷边披覆层34,所述卷边金属层33的材料相同于所述管身金属层23,并与所述管身金属层23相互连接且一体成型,每一个所述卷边披覆层34的材料相同于每一个所述管身披覆层24,并与所述管身披覆层24相互连接且一体成型。

参阅图4,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吸管1的构造,以下乃进一步说明所述吸管1的制造过程,制造时先在一金属层12的两侧面贴合两披覆层13,或是在所述金属层12的两侧面淋膜形成所述披覆层13,借以制成一片具有三层结构的矩形板片14,接着将所述矩形板片14的其中一个侧边卷折两次,而后再转向以另一方向圈形弯折成管状,并将两个相对侧边相搭接且热压使相搭叠的所述披覆层13彼此熔接,如此即能固定成型,最后再进行拉伸延长至预定长度与管径,使得上述卷折侧边成形为所述防护体3,其余管状部分成形为所述管本体2,以完成所述吸管1的制造。

所述吸管1使用时,可直接向下伸入杯中、插入封盖或刺破封膜,而外覆有所述防护体3的所述吸吮部21则可供所述使用者的嘴部含入吸吮,由于所述防护体3可以内卷包覆所述吸吮部21的尖锐端缘,所以能防止所述使用者的嘴部被割伤,使用上较安全。重要的是,所述管身金属层23的内外侧面都被所述管身披覆层24包覆,所以可以阻隔液体,防止所述管身金属层23直接接触所述液体而出现金属味或溶出有害物质,因此确实可提升饮用安全性。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吸管1的一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所述第一实施例,其差别在于:所述防护体3的结构不同,所述防护体3仅由所述管本体2的内层结构往外翻折,借以包覆中间层及外层的端缘的结构设计,也就是说就结构来看,所述防护体3仅具有一个与位于内侧的所述管身披覆层24同体连接的管端包覆层35,所述管端包覆层35的材料相同于所述管身披覆层24。再就外形来看,所述防护体3具有一个由位于内侧的所述管身披覆层24向外延伸的封端部36,及一个由所述封端部36的外侧缘往远离所述吸吮部21的方向延伸的结合部37,所述封端部36靠置遮挡在所述管身金属层23及位于外侧的所述管身披覆层24的一端上,所述结合部37被覆结合在位于外侧的所述管身披覆层24的外侧面上。

参阅图6、7,本实用新型吸管1的一第三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所述第一实施例,其差别在于:所述防护体3的结构不同,其为一片另外制造后再包夹结合在所述吸吮部21上的膜片,就结构来看,所述防护体3具有一个包边结合于所述吸吮部21上的所述管端包覆层35。再就外形来看,所述防护体3具有一个靠置遮挡在所述吸吮部21的一端面上的所述封端部36,及两个分别由所述封端部36的内外两侧缘转往远离所述吸吮部21的方向延伸且被覆结合在所述管本体2上的所述结合部37。制造时将所述管端包覆层35对折并包夹在所述吸吮部21上,再经过热压熔接结合,即完成制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吸管1是在所述管身金属层23及所述卷边金属层33的内外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管身披覆层24及所述卷边披覆层34,可以防止所述管身金属层23及所述卷边金属层33直接接触所述液体而出现金属味或溶出有害物质,所以可提升饮用安全性,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特别是,所述管身披覆层24及所述卷边披覆层34的材质,是采用能耐酸碱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因此确能解决所述管身金属层23及所述卷边金属层33的铝合金在酸性环境下释放出有害物质的疑虑。此外,本实用新型吸管1还在所述管本体2的所述吸吮部21上形成有所述防护体3,所以可通过所述防护体3包覆所述吸吮部21的尖锐端缘,避免所述使用者在饮用或清洗时被所述吸吮部21的尖锐端缘割伤,所以能提高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