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407发布日期:2020-05-22 21:0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汁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习知的榨汁装置如图6所示,其压榨筒组件50包括压榨筒51及压榨装置52,而压榨筒51上设有入口510及出口511,且压榨筒5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汁孔512,压榨装罝52设置在压榨筒51内,上述压榨筒51置于一容汁器53上,当压榨装置52作用时,果实经压榨筒51上部的入口510进入,藉由压榨装置52对压榨筒51内的果实进行压榨,果汁在由出汁孔512流落到容汁器53内(图中未示),而果渣由压榨筒51底部的出口511排出,以达到汁渣分离的功效,但此类压榨筒组件50的压榨筒51所设出汁孔512大小皆为固定,在压榨不同纤维质理的果实时,若纤维较细的果实压榨不完全,则会连同果汁由出汁孔512被排出,且果渣在受利压榨后可能会卡制残留在出汁孔512周围,造成使用及清洗整理上的不便,故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习知榨汁装置存在压榨效果及清洁便利性差的问题,乃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其包括一榨汁杯体、一榨汁网杯体、一螺旋推进挤压体及一进料杯盖体,该榨汁杯体内设有一内杯部,而内杯部底侧中央设有一定位座,且内杯部周围设有一内环侧壁,该内环侧壁间隔向内凸伸分设有数挤汁条,而挤汁条的厚度为d,且内杯部的开口处设有数杯扣,而杯扣的一侧边缘向内环侧壁内延伸设有一止挡筋,且榨汁杯体的外侧近底缘设有一出渣口及一出汁口,该出渣口及出汁口与内杯部贯通,而榨汁网杯体的内壁间隔排列凸起设有数研磨筋,且研磨筋旁分别贯穿设有一挤汁孔,该挤汁孔的宽度为d,而d的宽度为1mm~10mm,且挤汁孔与研磨筋间设有一隔渣条,而榨汁网杯体的中央设有一轴座,该轴座底侧设有一密封圈及一导渣口,且榨汁网杯体的外壁间隔排列环设有数加强筋,该加强筋的端部呈平面状,而螺旋推进挤压体设有一芯轴,该螺旋推进挤压体外侧螺旋设有挤压部,另进料杯盖体设有一进料盖止挡筋,该进料盖止挡筋底部间隔设有数卡扣部,而进料杯盖体顶侧贯穿设有一进料口,该进料口旁设有一上轴座,其榨汁网杯体容置于榨汁杯体的内杯部中,而榨汁网杯体的轴座及密封圈相对于榨汁杯体的内杯部底侧所设定位座,且榨汁网杯体的加强筋呈平面状的端部抵持于榨汁杯体的内杯部所设内环侧壁,而榨汁网杯体与内杯部所设内环侧壁间隔的距离为l,该l的距离为1mm以上,而榨汁杯体的内杯部所设内环侧壁的数挤汁条,分别相对插入榨汁网杯体所设挤汁孔,该数挤汁条与挤汁孔插制后产生的间隙形成过滤孔,且螺旋推进挤压体容设于榨汁网杯体中,该螺旋推进挤压体的芯轴一侧定位枢接于榨汁网杯体的轴座及密封圈,且进料杯盖体盖合于榨汁杯体上,该进料杯盖体的进料盖止挡筋所设数卡扣部,卡制固定于榨汁杯体的内杯部开口处所设数杯扣,而进料杯盖体的上轴座与螺旋推进挤压体的芯轴另侧枢接,藉由食材经进料杯盖体的进料口导入榨汁网杯体中,而螺旋推进挤压体受驱动力作用转动时,使螺旋推进挤压体的挤压部与榨汁网杯体所设数研磨筋对食材进行挤压研磨,而食材受挤压研磨后产生的汁液,由榨汁杯体所设数挤汁条与榨汁网杯体所设挤汁孔相对形成的过滤孔导出至榨汁杯体中,而挤压研磨后产生的食材渣,由榨汁网杯体的导渣口导入榨汁杯体并由出渣口导出,有效达到榨汁过程的汁渣分离效果,且榨汁网杯体的挤汁孔拆解脱离榨汁杯体的挤汁条后,整体清洗便利且容易,而挤汁孔的宽度大不存在死角,可防止清洗时角落卡制残渣;另榨汁网杯体的外壁间隔排列环设的数加强筋系呈半圆片状,以加强筋的半圆片状圆弧端点,抵持榨汁杯体的内杯部所设内环侧壁,以增加榨汁网杯体与榨汁杯体结合的稳定性,以达使用功能性及便利性佳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立体局部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榨汁网杯体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实施例榨汁网杯体的外壁所设数加强筋呈半圆状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习知榨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惟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是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立体局部组合状态、立体分解状态、侧视剖面状态及榨汁网杯体俯视状态示意图,其包括:

一榨汁杯体10,该榨汁杯体10内设有一内杯部11,而内杯部11底侧中央设有一定位座110,且内杯部11周围设有一内环侧壁111,该内环侧壁111间隔向内凸伸分设有数挤汁条111a,而挤汁条111a的厚度为d,且内杯部11的开口处设有数杯扣112,而杯扣112的一侧边缘向内环侧壁111内延伸设有一止挡筋113,且榨汁杯体10的外侧近底缘设有一出渣口12及一出汁口13,该出渣口12及出汁口13与内杯部11贯通;

一榨汁网杯体20,该榨汁网杯体20的内壁间隔排列凸起设有数研磨筋21,且研磨筋21旁分别贯穿设有一挤汁孔22,该挤汁孔22的宽度为d,而d的宽度为1mm~10mm,且挤汁孔22与研磨筋21间设有一隔渣条23,而榨汁网杯体20的中央设有一轴座24,该轴座24底侧设有一密封圈25及一导渣口26,且榨汁网杯体20的外壁间隔排列环设有数加强筋27,该加强筋27的端部呈平面状,其榨汁网杯体20系容置于榨汁杯体10的内杯部11中,而轴座24及密封圈25相对于内杯部11底侧所设定位座110,且榨汁网杯体20的加强筋27呈平面状的端部,抵持于榨汁杯体10的内杯部11所设内环侧壁111,而榨汁网杯体20与内杯部11所设内环侧壁111间隔的距离为l,该l的距离为1mm以上,该内杯部11所设内环侧壁111的数挤汁条111a,分别相对插入挤汁孔22,而数挤汁条111a与挤汁孔22插制后产生的间隙形成过滤孔;

一螺旋推进挤压体30,该螺旋推进挤压体30设有一芯轴31,该螺旋推进挤压体30外侧螺旋设有挤压部32,其螺旋推进挤压体30容设于榨汁网杯体20中,该芯轴31一侧定位枢接于榨汁网杯体20的轴座24及密封圈25;以及

一进料杯盖体40,该进料杯盖体40设有一进料盖止挡筋41,而进料盖止挡筋41底部间隔设有数卡扣部410,且进料盖体40顶侧贯穿设有一进料口42,该进料口42旁设有一上轴座43,其进料杯盖体40盖合于榨汁杯体10上,该进料盖止挡筋41所设数卡扣部410,卡制固定于榨汁杯体10的内杯部11开口处所设数杯扣112,而上轴座43与螺旋推进挤压体30的芯轴31另一侧枢接;

藉由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

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立体分解状态、侧视剖面状态及榨汁网杯体俯视状态示意图,其榨汁网杯体20容置于榨汁杯体10的内杯部11中,而榨汁网杯体20的轴座24及密封圈25相对于榨汁杯体10的内杯部11底侧所设定位座110,且榨汁网杯体20与榨汁杯体10的内杯部11所设内环侧壁111间隔的距离为l,而l的距离为1mm以上,该榨汁杯体10的内杯部11所设内环侧壁111的数挤汁条111a,分别相对插入榨汁网杯体20所设挤汁孔22,而数挤汁条111a与挤汁孔22插制后产生的间隙形成过滤孔,且螺旋推进挤压体30容设于榨汁网杯体20中,该螺旋推进挤压体30的芯轴31一侧定位枢接于榨汁网杯体20的轴座24及密封圈25,且进料杯盖体40盖合于榨汁杯体10上,该进料杯盖体40的进料盖止挡筋41所设数卡扣部410,卡制固定于榨汁杯体10的内杯部11开口处所设数杯扣112,而进料杯盖体40的上轴座43与螺旋推进挤压体30的芯轴31另一侧枢接,藉由食材经进料盖体40的进料口42导入榨汁网杯体20中,而螺旋推进挤压体30受驱动力作用转动时,使螺旋推进挤压体30的挤压部32与榨汁网杯体20所设数研磨筋21对食材进行挤压研磨,而食材受挤压研磨后产生的汁液,由榨汁杯体10所设数挤汁条111a与榨汁网杯体20所设挤汁孔22相对形成的过滤孔导出至榨汁杯体10中,而挤压研磨后产生的食材渣,由榨汁网杯体20的导渣口26导入榨汁杯体10并由出渣口12导出,有效达到榨汁过程的汁渣分离效果,且榨汁网杯体20的挤汁孔22拆解脱离榨汁杯体10的挤汁条111a后,整体清洗便利且容易,而挤汁孔的宽度大不存在死角,可防止清洗时角落卡制残渣,以达使用功能性及便利性佳的功效。

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榨汁装置的易清洗榨汁网结构的实施例榨汁网杯体的外壁所设数加强筋呈半圆状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的图1至5相同,唯其榨汁网杯体20的外壁间隔排列环设的数加强筋27呈半圆片状,以加强筋27的半圆片状圆弧端点,抵持榨汁杯体10汁内杯部11所设内环侧壁111,以增加榨汁网杯体20与榨汁杯体10结合的稳定性,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多重实用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