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窗户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5581发布日期:2020-05-20 00:37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窗户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下沉式窗户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窗户边框采用型材制成。其中玻璃一般是通过玻璃压条限定在窗户边框上的,为了提高窗户的密封性,一般会在型材边框与玻璃之间、玻璃压条与玻璃之间设置上密封胶条。虽然这些密封胶条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但在雨水顺着玻璃留下时,还是会有雨水渗透至型材边框内侧,甚至会出现雨水渗透至室内情况;再加上密封胶条在日晒雨打下容易老化,这更是会使得窗户的防水性能降低。同时,在雨水进入到型材边框时,会残留、聚集在型材边框内部,这易导致型材边框出现锈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下沉式窗户排水结构,该下沉式窗户排水结构能避免雨水流入到室内,这有助于提高窗户的防水性能,且其整体结构十分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下沉式窗户排水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外型材体、内型材体、两个隔热断桥、玻璃、玻璃压条,其中外型材体顶面的外侧边上设于凸挡部,所述凸挡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胶条卡槽,所述胶条卡槽上嵌置有第一胶条,所述外型材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沉槽,并使下沉槽延伸至外型材体的两端端面上,所述下沉槽的槽壁下边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并使排水孔贯穿至外型材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型材体的内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并排布置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内型材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卡装槽,所述内型材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并排布置的第三卡槽、第四卡槽;所述外型材体布置在内型材体的外侧,两个隔热断桥布置在外型材体与内型材体之间,并使其中一个隔热断桥分别嵌接于第一卡槽、第三卡槽中,还使另一个隔热断桥分别嵌接于第二卡槽、第四卡槽中,所述玻璃布置在凸挡部的内侧,并使玻璃的外表面压在第一胶条上,所述玻璃压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胶条,所述玻璃压条的底部卡装在卡装槽上,并使第二胶条压在玻璃的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下沉槽的槽底设有导流斜面,并使排水孔位于导流斜面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外型材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凸片部,并使凸片部位于排水孔孔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卡装槽的槽底设有增强凸部。

优选地,所述卡装槽上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卡钩槽,所述玻璃压条由上片条部、外片条部、内片条部构成,所述上片条部呈水平布置,所述外片条部设置在上片条部底面的一侧边上,所述内片条部设置在上片条部的底面上,所述外片条部与内片条部的下侧边上分别设有卡钩部,两个卡钩部分别卡装在对应的卡钩槽上,所述上片条部底面的另一侧边上设有卡槽部,所述第二胶条嵌置于卡槽部上。

优选地,所述外型材体的底部设有钩体部;所述内型材体的底面上设有定位钩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外型材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沉槽,并下沉槽是延伸至外型材体两端端面上的。当雨水从而第一胶条与玻璃之间进入到凸挡部内侧时,会流动至下沉槽中,这样该下沉槽可以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这就能通过下沉槽防止雨水继续向室内流动;且即使是流入的雨水较多时,也不会出现雨水流入室内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窗户的防水性能。由于下沉槽的槽壁下边缘上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是贯穿至外型材体的外表面上的;这样在下沉槽中有雨水时,就能使雨水通过排水孔向外排放出去。上述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窗户的防水性能,从而能完全避免雨水进入到室内。由于外型材体与内型材体是通过两个隔热断桥连接一起,这样能大大减少外型材体与内型材体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能达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通过玻璃压条的设置,可便于玻璃的跟换,从而有助于提高窗户维护的便利性。通过使第一胶条、第二胶条分别压在玻璃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上,这能对玻璃形成柔性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玻璃安装定位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型材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型材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型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沉式窗户排水结构,包括外型材体1、内型材体2、两个隔热断桥3、玻璃4、玻璃压条5,其中,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外型材体1顶面的外侧边上设于凸挡部11,所述凸挡部11的内壁上开设有胶条卡槽12,所述胶条卡槽12上嵌置有第一胶条13,所述外型材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沉槽14,并使下沉槽14延伸至外型材体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下沉槽14的槽壁下边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15,并使排水孔15贯穿至外型材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型材体1的内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并排布置的第一卡槽16、第二卡槽17;如图5所示,所述内型材体2的顶面上开设有卡装槽21,所述内型材体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并排布置的第三卡槽22、第四卡槽23;如图1所示,所述外型材体1布置在内型材体2的外侧,两个隔热断桥3布置在外型材体1与内型材体2之间,并使其中一个隔热断桥3分别嵌接于第一卡槽16、第三卡槽22中,还使另一个隔热断桥3分别嵌接于第二卡槽17、第四卡槽23中,所述玻璃4布置在凸挡部11的内侧,并使玻璃4的外表面压在第一胶条13上,所述玻璃压条5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胶条51,所述玻璃压条5的底部卡装在卡装槽21上,并使第二胶条51压在玻璃4的内表面上。由于外型材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沉槽14,并下沉槽14是延伸至外型材体1两端端面上的。当雨水从而第一胶条13与玻璃4之间进入到凸挡部11内侧时,会流动至下沉槽14中,这样该下沉槽14可以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这就能通过下沉槽14防止雨水继续向室内流动;且即使是流入的雨水较多时,也不会出现雨水流入室内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窗户的防水性能。由于下沉槽14的槽壁下边缘上开设有排水孔15,且排水孔15是贯穿至外型材体1的外表面上的;这样在下沉槽14中有雨水时,就能使雨水通过排水孔15向外排放出去。上述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窗户的防水性能,从而能完全避免雨水进入到室内。由于外型材体1与内型材体2是通过两个隔热断桥3连接一起,这样能大大减少外型材体1与内型材体2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能达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通过玻璃压条5的设置,可便于玻璃4的跟换,从而有助于提高窗户维护的便利性。通过使第一胶条13、第二胶条51分别压在玻璃4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上,这能对玻璃形成柔性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玻璃4安装定位的可靠性。

所述外型材体1与内型材体2均由中空铝型材制成。所述玻璃压条5由铝型材制成。

所述隔热断桥3为尼龙材料;且隔热断桥3中部具有弯折部。

所述玻璃4为空心玻璃板。

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下沉槽14的槽底设有导流斜面141,并使排水孔15位于导流斜面141的下端。这样的结构设计,能起到加速排水的作用,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排水的顺畅性。

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外型材体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凸片部18,并使凸片部18位于排水孔15孔口的下方。通过凸片部18的设置,可以将雨水向外侧引导,以避免雨水顺着窗户外壁留下,这样能大大减少雨水侵入到墙砖与墙面之间的几率,从而能减少雨水侵蚀墙面的几率,进而能大大降低墙砖出现脱落的几率。

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凸片部18呈倾斜布置,并使凸片部18的外端低于其内端。

如图5所示,所述卡装槽21的槽底设有增强凸部211。通过增强凸部211的设置,这有助于提高内型材体2的结构强度。

如图1、图5与图6所示,所述卡装槽21上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卡钩槽212,所述玻璃压条5由上片条部52、外片条部53、内片条部54构成,所述上片条部52呈水平布置,所述外片条部53设置在上片条部52底面的一侧边上,所述内片条部54设置在上片条部52的底面上,所述外片条部53与内片条部54的下侧边上分别设有卡钩部55,两个卡钩部55分别卡装在对应的卡钩槽212上,所述上片条部52底面的另一侧边上设有卡槽部521,所述第二胶条51嵌置于卡槽部521上。该玻璃压条5的整体结构十分简单可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玻璃4安装定位的便利性,还有助于提高玻璃4安装定位的可靠性。

所述上片条部52、外片条部53、内片条部54与卡槽部521为一体结构。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外型材体1的底部设有钩体部19;所述内型材体2的底面上设有定位钩部24。通过钩体部19与定位钩部24能形成更好的定位,有助于提高窗户安装定位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