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台拼合组件及可拼合桌台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7696发布日期:2020-08-11 20:4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台拼合组件及可拼合桌台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桌台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桌台拼合组件及可拼合桌台组件。



背景技术:

“拼桌”即将至少两个桌台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桌台。

根据桌台使用的人数、布局等需求,“拼桌”使用的桌台数量和布置方式也会相应改变。

然现有的桌台,由于基本没有设置用于“拼桌”的结构,通常是直接把多个桌台拼合在一起来组成整体桌台,这种方式效果显然不佳,表面不平整,桌台不稳定,拼合效率低,在办公、家用、聚餐、娱乐等情景下的使用均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便于高效、稳定拼接的桌台拼合组件及可拼合桌台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桌台拼合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

第一转动臂,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其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二固定座可分离地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转动臂上设置有容置第二固定座扣入的第一凹位,第一凹位的前部和/或后部可压接第二固定座。

优选的,第一转动臂上凸设有第一手推部,推动第一手推部能使第一转动臂转动。

优选的,第二固定座的外侧壁和第一凹位的内侧壁对应设置为弧形阶梯面。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转动臂,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其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固定座可分离地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在相对侧分别连接第二固定座和第一固定座。

优选的,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于同一平面转动。

优选的,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和第一固定座时,第一转动臂的后端与第二转动臂的前端之间存在间隙,第一转动臂转离第二固定座的过程中,间隙逐渐减小至第一转动臂的后端可压接第二转动臂的前端,并使第二转动臂转离第一固定座。

优选的,第二转动臂上设置有容置第一固定座扣入的第二凹位,第二凹位的前部和/或后部可压接第一固定座。

优选的,第二转动臂上凸设有第二手推部,推动第二手推部能使第二转动臂转动。

优选的,第一固定座的外侧壁和第二凹位的内侧壁对应设置为弧形阶梯面。

优选的,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上均设置有铰接孔,第一固定座的底部的铰接端和第二固定座的底部的铰接端分别设入第一转动臂的铰接孔和第二转动臂的铰接孔中,铰接孔的内侧壁和设入该铰接孔内的铰接端的外侧壁均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拼合桌台组件,包括桌台拼合组件;还包括

第一桌台和第二桌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在第一桌台和第二桌台的上表面,或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在第一桌台和第二桌台的下表面。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桌台拼合组件,可通过第一转动臂来连接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通过该结构能够使两张以上的桌台快速拼合,增加了办公、家用、聚餐、娱乐等情景下桌台的功能性,使用者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且安装便捷,便于各桌面相互平齐,拼合过程相互联动;另还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相配合的方式来连接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该结构使桌台之间的拼合更稳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拼合组件实施例处于拼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切换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视角中第一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视角中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固定座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拼合组件实施例拼合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桌台快速拼合的问题,提供一种桌台拼合组件,如图3所示,其包括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还包括第一转动臂3,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上,其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二固定座2可分离地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两个固定位置,即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配合在一个固定位置上转动设置的第一转动臂3,且第一转动臂3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二固定座2可分离的固定连接,即在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固定座2相固定时,起到桌台之间的固定作用,在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固定座2相分离时,桌台之间的位置相对可分离。

本实施例作为解决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桌台快捷拼合问题的相对精简的方案,其优势在于安装快速,结构也更简洁。

作为第一转动臂3与第二固定座2可分离固定连接方式的进一步实施例,第一转动臂3上优选设置有容置第二固定座2扣入的第一凹位4,第一凹位4的前部和/或后部可压接第二固定座2。

第一转动臂3靠近第二固定座2转动过程,使得第二固定座2扣入第一凹位4,通过第一凹位4的前部和/或后部压接第二固定座2,限制第二固定座2的位置,使第二固定座2相对第一转动臂3位置固定。如图6所示,第一凹位4的前部即相对远离旋转中心的一端,第二凹位7的后部即相对靠近旋转中心的一端,该旋转中心是第一转动臂3绕第一固定座1旋转的中心。

由于第二固定座2是通过设入第一凹位4来完成固定,需要第一凹位4的前部和后部中至少有一个能够压接第二固定座2,即挤压第二固定座2使其不容易从第一凹位4中离开,完成固定作用。

如图1-图3所示,为了便于人员拼接桌台,第一转动臂3上优选凸设有第一手推部5,推动第一手推部5能使第一转动臂3转动。第一手推部5优选设置在对应第一凹位4的外侧,第一凹位4则优选设置在第一转动臂3相对旋转中心的远端,该设置便于推动第一转动臂3转动,便于合理安排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的位置。

如图3-图6所示,为了便于第二固定座2扣入第一凹位4后,两者可以连接的更加稳固,第二固定座2的外侧壁和第一凹位4的内侧壁优选对应设置为弧形阶梯面9。该弧形阶梯面9是弧形表面的基础上,在沿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凹位4的弧形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成阶梯形,具体可以是第二固定座2的外侧壁是直径上大下小的两个弧形面组成的阶梯状,第一凹位4的内侧壁是直径上大下小的两个弧形凹部组成的阶梯状;当然,反过来设置,即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凹位4为上小下大的阶梯状设置也是能够让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凹位4配合更好。

如图1-图6所示,为进一步使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桌台更好的快速拼合,在第一转动臂3转动与第二固定座2可分离固定的实施例基础上,还优选包括第二转动臂6,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固定座2上,其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固定座1可分离地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相对上述精简实施例,能够更稳定的使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为使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能够在相对合理的空间内转动,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优选在相对侧分别连接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固定座1。该相对侧定义为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连线的两侧,这样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的转动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进一步则有,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优选于同一平面转动,本设置能够使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收合后达到图1和图2所示的效果,即收合后结构很紧凑,且非常美观。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收合后的本拼合组件能够在需求的情况下快速分离,即拼合桌台使用过后需要调整等情况下,本拼合组件能够快速分离。

在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固定座1时,第一转动臂3的后端31与第二转动臂6的前端61之间优选存在间隙,第一转动臂3转离第二固定座2的过程中,间隙逐渐减小至第一转动臂3的后端31优选可压接第二转动臂6的前端61,并使第二转动臂6转离第一固定座1。

如图1所示,第一转动臂3的后端31对应第一转动臂3靠近第一固定座1的一端,该后端31对应第一转动臂3靠近第一固定座1的一个推动部,第二转动臂6的前端61则对应第一转动臂3远离第二固定座2的一端,该前端61对应第二转动臂6远离第二固定座2的一个受推部,第一转动臂3转动离开第二固定座2,其转动方向与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推动部就会在第一转动臂3转动一定角度后,推动受推部,使第二转动臂6也转动离开第一固定座1,这是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的联动结构。同理,第二转动臂6的后端31和第一转动臂3的前端61也可以采用等同结构。

该间隙通常对应第一转动部转动5-90度角,优选是对应10-30度角,由于本结构核心点在于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的联动,在10-30度角中,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的联动结构表现的比较好。

参照第一转动臂3,第二转动臂6上也可以设置有容置第一固定座1扣入的第二凹位7,第二凹位7的前部和/或后部可压接第一固定座1。

参照第一转动臂3,第二转动臂6上可以凸设有第二手推部8,推动第二手推部8能使第二转动臂6转动。

参照第一转动臂3,第一固定座1的外侧壁和第二凹位7的内侧壁优选对应设置为弧形阶梯面9。

另,为使第一凹位4和第二固定座2、第二凹位7和第一固定座1之间在固定状态下配合更紧密,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固定座1优选为旋转体,即径向截面为圆形,第一凹位4和第二凹位7优选对应覆盖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固定座1的不小于180度对应的侧壁范围,即第一凹位4和第二凹位7可以对应包裹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固定座1至少一半的侧壁。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对应第一凹位4和第二凹位7的部分优选为可形变的材料,优选为微型形变的材料,进一步可以是塑料。

如图3-图5所示,为使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在转动过程相对平稳。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上优选均设置有铰接孔,第一固定座1的底部的铰接端和第二固定座2的底部的铰接端分别设入第一转动臂3的铰接孔和第二转动臂6的铰接孔中,铰接孔的内侧壁和设入该铰接孔内的铰接端的外侧壁优选均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10。

如图5所示,以图中的视角为表述基准,本基准仅用于便于表述,实际技术方案不限定于本基准,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1的底部对应设入第一转动臂3的铰接孔中,限位凸起10用于增阻,在无外界作用力下,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不至于不受限的空转,而是在限位凸起10的作用下,在一个较小角度空转,不会让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很容易的大角度摆来摆去。

铰接孔和铰接端上的限位凸起10,在两者相对转动时,会有过盈配合的作用,在外界作用力足够大的时候,对应的限位凸起10之间会形变,然后错位,铰接孔的内侧壁和设入该铰接孔内的铰接端的外侧壁上设置的限位凸起10优选绕圆形的外侧壁的周向均布设置若干,对应限位凸起10错位后,可以下一限位凸起10过盈配合,依次循环。

另,也可以是在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上开设安装孔,把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的部分设入安装孔中,使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可转动,然后在安装孔和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对应设入安装孔的部分之间设置对应配合的限位用的凸起。

如图1-图6所示,作为图中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均可以是图4和图5所示的形状,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则可以是图3所示的形状,在图6的拼合过程下,形成图1和图2拼合状态。

如图6所示,图6的箭头方向为两侧桌台拼合过程的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的转动方向。作为本桌台拼合组件在实际桌台连接之间的应用,提供可拼合桌台组件的实施方式,其包括桌台拼合组件;还包括第一桌台11和第二桌台12,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分别设置在第一桌台11和第二桌台12的上表面,或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分别设置在第一桌台11和第二桌台12的下表面。

优选是桌台拼合组件设置在第一桌台11和第二桌台12的下表面,隐藏结构使拼合后的第一桌台11和第二桌台12的上表面即使用面看起来更平齐。

第一桌台11上设置第一固定座1,具体可以是通过螺钉穿设的方式,第一桌台11上可以预埋带有内螺纹孔的螺纹座,然后配合螺钉,螺钉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座1和第一转动臂3,再与螺纹座配合连接,即可完成第一固定座1和第一转动臂3在第一桌台11上的设置,第二桌台12上第二固定座2和第二转动臂6的设置可与第一桌台11等同。

对应可拼合桌台组件的结构以及桌台拼合组件的结构,提供桌台拼合方法,将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分别固定在第一桌台11和第二桌台12上,绕第一固定座1转动第一转动臂3,至第二固定座2与第一转动臂3相固定。

本方法实施例对应第一转动臂3作为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固定的结构,进一步还可以是第二固定座2扣入第一转动臂3上的第一凹位4,使第二固定座2和第一转动臂3相固定;推动在第一转动臂3上凸设的第一手推部5用以驱动第一转动臂3转动。本第一转动臂3转动配合第二固定座2的具体方式、第一凹位4的实施方式、第一手推部5的实施方式可参考或等同于上述相关结构实施例。

本方法实施例,还包括绕第二固定座2转动第二转动臂6,至第一固定座1与第二转动臂6相固定。参考图6,进一步可以是第一固定座1扣入第二转动臂6上的第二凹位7,使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转动臂6相固定;推动在第二转动臂6上凸设的第二手推部8用以驱动第二转动臂6转动;第一转动臂3从一侧转动连接第二固定座2,第二转动臂6则从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座1;第一转动臂3转离第二固定座210-30度后,第一转动臂3的后端31推动第二转动臂6的前端61,使第二转动臂6的前端61受压转离第一固定座1。

第二转动臂6转动固定第一固定座1、第二手推部8、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转动方式、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6的联动配合等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考上述对应结构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