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充有蜂窝状结构的门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5952发布日期:2020-05-22 20:26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填充有蜂窝状结构的门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质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填充有蜂窝状结构的门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木质门门芯大都是在由横框和竖框构成的矩形框架内填充碎料、余料及边角料等,或者不进行任何填充,之后,将门芯的表面上粘附面料,以实现木质门的制造。然而,上述的填充方式使得木质门门芯的整体性和强度较差,易于在外界应力下发生形变,且采用填充碎料、余料及边角料等,使得门芯质量大,不易于安装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性和强度大,且质量轻便的蜂窝纸门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填充有蜂窝状结构的门芯,包括由横框和竖框依次首尾拼接所构成的矩形的框架式结构,于所述框架式结构内填充有沿平面延展的且呈蜂窝状的轻质填充体,所述轻质填充体由具有弹性的pvc或pve材料制成,所述轻质填充体的竖向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横框相抵,所述轻质填充体的横向两侧分别被限制于两锁排之间,各所述锁排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横框固连,且各锁排与竖框平行,于所述横框和竖框上分别开有若干透气槽。

进一步的,于两所述锁排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横撑,所述横撑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锁排固连。

进一步的,于各所述锁排与与其靠近的所述竖框之间嵌设有锁排位,所述锁排位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方杆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横框包括分别固连于安装板远离和靠近所述轻质填充体两侧面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轻质填充体相对应的一端相抵。

进一步的,开于所述横框上的若干透气槽形成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分别开设于安装板与所述轻质填充体所延展的平面相平行的两个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竖框包括分别固连于安装杆远离和靠近所述轻质填充体两侧面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进一步的,开于所述竖框上的若干透气槽形成于所述安装杆上,且分别开设于安装杆与所述轻质填充体所延展的平面相平行的两个表面上,所述若干透气槽沿安装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安装杆两表面上的所述透气槽交错设置,且各所述透气槽的深度为安装杆厚度的3/5。

进一步的,当所述安装杆的长度小于2m时,位于安装杆其中之一表面上的所述透气槽的数量为四个;当所述安装杆的长度不小于2m时,位于安装杆其中之一表面上的所述透气槽的数量为五个。

进一步的,所述锁排为spf或lvl余料制成的长条状结构,且锁排的宽度为d1,锁芯的宽度为d2,且d1≥d2+20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横框与竖框首位拼接构成框架式结构,在框架式结构内填充有沿平面延展的且呈蜂窝状的轻质填充体,该轻质填充体的竖向两端和横向两侧分别被限制在两横框之间和两锁排之间,这样使得轻质填充体与框架式结构结合的整体性提高,由于轻质填充体为蜂窝状结构,并由具有弹性的pvc或pve材料制成,在承受外界应力时,轻质填充体充分充当了缓冲介质,分散力的效果优于填充余料、边角料等填充物,且蜂窝状结构质量较小,使得整体门芯的重量较轻,便于搬运及安装;其中,透气槽设置在横框和竖框上,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安装过程中内外气压一致,且避免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门芯在较冷或较热的环境下出现内外压差不同,而造成胀包、凸起及凹陷等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横框,101-第一横杆,102-第二横杆,103-安装板,2-竖框,201-安装杆,202-第二夹板,203-第一夹板,204-透气槽,3-轻质填充体,4-锁排,5-横撑,6-锁排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填充有蜂窝状结构的门芯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填充有蜂窝状结构的门芯,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两个横框1和两个竖框2,横框1和竖框2依次首尾拼接构成矩形的框架式结构,在该框架式结构内装配有两根平行的锁排4,两根锁排4均与竖框2平行并分别靠近两个竖框2,且每根锁排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框1固定连接。在每根锁排4与与其靠近的竖框2之间固定安装有锁排位6,锁排位6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方杆状结构,用于门锁的安装。在上述框架式结构内填充有轻质填充体3,轻质填充体3为沿平面延展并呈蜂窝状的结构,轻质填充体3由具有弹性的pvc或pve材料制成,且轻质填充体3的竖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框1相抵接,轻质填充体3的横向两侧分别被限制于两锁排4之间。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轻质填充体3与框架式结构结合的整体性提高,由于轻质填充体3为蜂窝状结构,在承受外界应力时,轻质填充体3充分充当了缓冲介质,分散力的效果优于填充余料、边角料等填充物,且蜂窝状结构质量较小,使得整体门芯的重量较轻,便于搬运及安装。

本实施例为了提高由横框1和竖框2构成的框架式结构的稳定性,在两锁排4之间设有至少有一根横撑5,横撑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锁排4固定连接。当竖框2的高度不大于2400mm时,横撑5的数量为一根,且固定在本实施例的中部;当竖框2的高度大于2400mm时,横撑5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横撑5沿竖框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本实施例横框1和竖框2优选的结构为,如图1所示,横框1包括第一横杆101、第二横杆102和安装板103,第一横杆101和第二横杆102分别固连安装在安装板103远离和靠近轻质填充体3两个侧面上,且第二横杆102与轻质填充体3相对应的一端相抵接。竖框2包括第一夹板203、第二夹板202和安装杆201,第一夹板203和第二夹板202分别固定安装子在安装杆201远离和靠近轻质填充体3的两个侧面上。为了便于安装过程中内外气压一致,且避免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门芯在较冷或较热的环境下出现内外压差不同,而造成胀包、凸起及凹陷等现象,如图3所示,在安装杆201上且与轻质填充体3所延展的平面相平行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开有多个透气槽204,这些透气槽204沿安装杆2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横框1的安装板103上也开有透气槽204,且透气槽204的开设面与竖框2的相同。透气槽204优选的数量为,当安装杆201的长度小于2m时,位于安装杆201其中之一表面上的透气槽204的数量为四个;当安装杆201的长度不小于2m时,位于安装杆201其中之一表面上的透气槽204的数量为五个;横框1一表面上透气槽20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位于安装杆201两表面上的透气槽204交错设置,且每个透气槽204的深度为安装杆201厚度的3/5。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材料的回收利用,锁排4为spf或lvl余料制成的长条状结构,且锁排4的宽度为d1,锁芯的宽度为d2,且d1≥d2+20mm,以便于门锁的安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