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6462发布日期:2020-09-15 19:0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为了达到蒸汽回收或者蒸汽保湿目的,通常会在煲体中设置蒸汽杯,用于产生蒸汽。为了有效减小烹饪器具的体积,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将蒸汽杯设置在盖体中的新型烹饪器具。然而,在工作中,蒸汽杯中的蒸汽需要通过盖体内的蒸汽通道输送至内锅,其中涉及到蒸汽通道与盖体内部元器件的密封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上,所述盖体包括可拆盖,当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可拆盖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中设置有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的蒸汽通道;

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辅助烹饪的蒸汽,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中,所述蒸汽通道包括第一蒸汽通道,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以将蒸汽导入所述烹饪空间;以及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通道和所述可拆盖之间且连接至所述可拆盖,以在所述第一蒸汽通道和所述可拆盖之间形成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将第一密封件的一端连接至可拆盖并使其另一端密封抵靠至第一蒸汽通道,一方面实现了对第一蒸汽通道和可拆盖连接处的密封,可以防止烹饪过程中蒸汽从第一蒸汽通道和可拆盖之间溢出,从而可以保护盖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同时更好地向烹饪空间中输送蒸汽以提高烹饪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便于将第一密封件随同可拆盖一起拆下清洗,并且还可以保持第一蒸汽通道的结构简洁。

优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面盖和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所述面盖和所述可拆盖之间,所述内衬上设置有保温板。该方案可以实现在烹饪过程中对内锅中的食物更好地保温,从而保证食物的口感。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可拆盖且另一端密封抵靠至所述第一蒸汽通道。该方案可以便于装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与所述可拆盖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卡设在所述可拆盖上的卡槽结构。该方案可以便于装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可拆盖在其径向方向上过盈配合。该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密封件或所述第一蒸汽通道延伸穿过的通孔,所述保温板的围成所述通孔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蒸汽通道的最底端之间的轴向尺寸b3满足:-10<b3<15mm。该方案可以便于第一密封件的装配,并保证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汽阀,所述蒸汽通道还包括第二蒸汽通道,所述第二蒸汽通道设置在所述蒸汽阀中,所述烹饪空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蒸汽通道与外界连通。该方案可以使烹饪空间相对于外界保持微压,以利用压力改善食物的口感,从而提高烹饪效果,同时起到防溢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和所述可拆盖之间,以在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和所述可拆盖之间形成密封。该方案通过在第二蒸汽通道与可拆盖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实现了对第二蒸汽通道和可拆盖连接处的密封,可以防止烹饪过程中蒸汽从第二蒸汽通道和可拆盖之间溢出,从而可以保护盖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同时更好地向烹饪空间中输送蒸汽以提高烹饪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在所述保温板、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和所述可拆盖中的一个上。该方案可以便于第二密封件的装配,并保证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

蒸汽发生腔,所述蒸汽发生腔用于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所述蒸汽发生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和

蒸汽盖板,所述蒸汽盖板连接至所述盖体,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蒸汽发生腔开合以打开或盖合所述蒸汽发生腔。

该方案可以通过将蒸汽盖板连接至盖体,一方面可以在烹饪时使蒸汽盖板盖合蒸汽发生腔,从而保证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蒸汽盖板打开而向蒸汽发生腔中加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立体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盖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盖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盖体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烹饪器具10盖体100/200/300

可拆盖101内衬102

面盖103保温板104

蒸汽发生腔111蒸汽盖板112

第一蒸汽通道121第二蒸汽通道122

第一密封件131/231/331第二密封件132/232/332

煲体110内锅201

蒸汽发生装置150蒸汽阀120

卡槽结构134/334阶梯部123

套筒结构233配合部234

限位钩234a轴向方向ad

径向方向rd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包括煲体110和盖体100。煲体110可以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体的形状,其内部设置有内锅201。盖体10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10上。因此,盖体100通常具有与煲体110形状相适应的形状,从而能够方便地盖合煲体110。盖体100包括面盖103、内衬102和可拆盖101。内衬102设置在面盖103和可拆盖101之间,内衬102上设置有保温板104,用于使盖体100在烹饪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以避免冷凝水的产生及滴落,从而提高烹饪效果。可拆盖101可拆卸地连接在内衬102下方,以便于拆卸清洗及维修。

当盖体100相对于煲体110打开时,煲体110中的内锅201的开口露出,用户可以向内锅201中添加食材或从内锅201中取出烹饪好的食物。当盖体10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其覆盖在内锅201之上,并且可拆盖101和内锅201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还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150。如图2所示,蒸汽发生装置150设置在盖体100中,其用于产生辅助烹饪的蒸汽。相应地,在盖体100中设置有第一蒸汽通道121。在盖体100盖合煲体110的状态下,蒸汽发生装置150能够通过第一蒸汽通道121与烹饪空间连通,以便于将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辅助烹饪。以电饭煲为例,辅助烹饪的具体操作可以是,在煮饭过程中,将蒸汽发生装置150产生的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从米饭的上方进行加热,使米饭能够均匀受热,并且提高加热效率;或者还可以是在煮饭完成之后,将蒸汽发生装置150产生的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对米饭进行保温保鲜,使其保持良好的口感。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装置150包括蒸汽发生腔111和蒸汽盖板112。蒸汽发生腔111用于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蒸汽发生腔111可以构造为凹陷的容纳部及其内部设置的单独水容器的形式,或者构造为与盖体100一体成型的凹陷部等形式。蒸汽发生腔111能够通过第一蒸汽通道121与烹饪空间连通,以便于在烹饪过程中将其中产生的蒸汽导入到烹饪空间内。蒸汽盖板112连接至盖体100并且能够相对于蒸汽发生腔111开合。图2所示的蒸汽盖板112处于打开状态,以便于用户观察蒸汽发生腔111内的水位以及清洁程度等。

为了使蒸汽导入烹饪空间的过程更加高效和安全,需要在第一蒸汽通道121与盖体100之间设置密封构件。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蒸汽通道121和可拆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31,使蒸汽在经由第一蒸汽通道121流至烹饪空间的流通过程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同时保护盖体10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免受蒸汽影响,防止其发生非正常导通或腐蚀。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烹饪器具的盖体100上还设置有蒸汽阀120。蒸汽阀120内设置有贯通的第二蒸汽通道122,用于在烹饪期间向外界输送内锅中的蒸汽。例如,当盖体100盖合煲体110时,烹饪空间可以通过蒸汽阀120的第二蒸汽通道122与外界大气连通。其中,第二蒸汽通道122可以构造为迷宫状,防止蒸汽经由蒸汽阀120轻易地大量泄出。因此,蒸汽阀120能够使烹饪空间相对于外界保持微压,以利用压力改善食物的口感,从而提高烹饪效果,同时起到防溢的作用。

优选地,与第一密封件131相似,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蒸汽通道122与可拆盖10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32,使蒸汽在经由第二蒸汽通道122流向外界的流通过程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同时保护盖体10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免受蒸汽影响,防止发生非正常导通或腐蚀。

此外,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以降低生产成本与装配难度。然而,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均连接至保温板104,且上端分别抵靠至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下端抵靠至可拆盖101。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构造为具有卡槽结构134的环形形状,保温板104上设置有通孔,且保温板104的围成通孔的端部插在卡槽结构134中。可以理解,保温板104在轴向方向ad上具有一厚度尺寸。相应地,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的卡槽结构134具有与保温板104的厚度尺寸配合的槽部尺寸,从而使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以卡设的方式与保温板104紧密地连接,实现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提及的诸如“上”、“下”、“纵向”、“轴向”等方向术语均是基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烹饪器具10而言的。

优选地,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密封抵靠至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具体地,通过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的卡槽结构134的固定,使卡槽结构134的内表面(也就是槽部)与保温板104配合,而外表面与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配合。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的最底端设置有沿径向方向从其外壁向内凹进的阶梯部123,以便于将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进一步地固定在阶梯部123中。可以理解,具有环形形状的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可以套设在第一蒸汽通道121与第二蒸汽通道122的阶梯部123处,以实现对蒸汽通道的完全密封。此外,阶梯部123的设置使得蒸汽通道与密封构件在轴向方向ad与径向方向rd上均实现接触及紧密配合,从而提高密封效果,且便于装配时的导向及定位。然而,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也可以不设置阶梯部123,而通过密封构件直接地套设或者其他方式来密封蒸汽通道。

并且,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分别与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在其径向方向上过盈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与装配的可靠性。具体地,过盈量的范围为0至1mm,优选地为0.1至0.5mm。

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沿轴向方向ad的与卡槽结构134相对的自由端具有大致v形结构,该v形结构密封抵靠至可拆盖101,从而实现蒸汽通道与可拆盖101之间的完全密封,以保证盖体10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同时,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与可拆盖101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从而保持可拆盖101的结构简洁,以便于拆卸清洗及维修。

优选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结构沿轴向方向ad延伸并突出保温板104。可以理解,这允许设置在蒸汽通道的阶梯部123中的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的卡槽结构134具有沿轴向方向ad的相应的厚度尺寸,以提高强度、密封性及与保温板104的连接的可靠性。具体地,如图3所示,保温板104的与蒸汽通道接合的端部沿轴向方向ad设置在蒸汽通道的最底端之上,并且保温板104的端部和蒸汽通道的最底端之间的轴向尺寸b1限定为:0<b1<30mm。示例性地,轴向尺寸b1可以为10mm或20mm。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5和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和图6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除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与盖体装配的位置,以及第一蒸汽通道和第二蒸汽通道的最底端的结构之外,盖体200具有与盖体100大致相同的构造。由此,为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结构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结构。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连接至蒸汽通道。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构造为具有套筒结构233的环形形状。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穿过保温板104,通过套筒结构233套设在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上,从而实现固定。因此,被固定的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的固定端实现蒸汽通道的密封,自由端则实现可拆盖的密封。

优选地,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设置有供套筒结构233套设其上的配合部234,配合部构造为阶梯形状。具体地,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的配合部234沿径向方向从其外壁向内凹进,以便于将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紧密地固定在阶梯部中。可以理解,凹进的配合部234使得蒸汽通道与密封构件在轴向方向与径向方向上均实现接触及紧密配合,从而提高密封效果,且便于装配时的导向及定位。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的配合部234的底端沿其周向方向设置有限位钩234a。限位钩234a构造为配合部234底端的凸缘,沿径向方向从其内壁向外突出。在装配时,限位钩234a支撑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的套筒结构233,并防止套筒结构233在配合部234中相对于蒸汽通道移动甚至脱落,从而实现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的进一步固定及限位。然而,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的配合部234的结构形式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并且,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分别与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在其径向方向上过盈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与装配的可靠性。具体地,过盈量的范围为0至1mm,优选地为0.1至0.5mm。

如图5所示,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沿轴向方向的自由端具有大致v形结构,该v形结构密封抵靠至可拆盖101,从而实现蒸汽通道与可拆盖101之间的完全密封,以保证盖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同时,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与可拆盖101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从而保持可拆盖101的结构简洁,以便于拆卸清洗及维修。

优选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保温板104设置有供密封构件延伸穿过的通孔,蒸汽通道的配合部234沿径向方向凹入并避开保温板104的通孔的端部。可以理解,这允许保温板104与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之间存在间隙,有利于第一密封件231和第二密封件232的套筒结构的套入及固定操作,以降低装配难度。同时,设置在蒸汽通道的配合部234中的密封构件的套筒结构233可以具有沿径向方向的相应的厚度尺寸,以提高强度及与蒸汽通道的连接的可靠性。具体地,如图5所示,保温板104的通孔在径向方向上与蒸汽通道间隔开,保温板104的围成通孔的端部和配合部234的径向最外端之间的径向尺寸b2限定为:0<b2<30mm。示例性地,径向尺寸b2可以为10mm或20mm。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7和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和图8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除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与盖体装配的位置,以及第一蒸汽通道和第二蒸汽通道的最底端的结构之外,盖体300具有与盖体100相同的构造。由此,为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结构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结构。

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连接至可拆盖101。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构造为具有卡槽结构334的环形形状,可拆盖101上设置有通孔,且可拆盖101的围成通孔的端部插在卡槽结构334中。可以理解,可拆盖101在轴向方向上具有一厚度尺寸。相应地,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的卡槽结构334具有与可拆盖101的厚度尺寸可配合的槽部尺寸,从而使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以卡设的方式与可拆盖101紧密地连接,实现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的固定。

并且,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分别与可拆盖101在其径向方向上过盈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与装配的可靠性。具体地,过盈量的范围为0至1mm,优选地为0.1至0.5mm。

优选地,如图7所示,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密封抵靠至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具体地,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沿轴向方向与卡槽结构334相对的自由端密封抵靠至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的端面。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的自由端具有v型的截面形状,其自由端的外表面与轴向方向成一角度。通过上述方式,蒸汽通道与可拆盖之间完全密封,以保证盖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

优选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保温板104设置有供密封构件或蒸汽通道延伸穿过的通孔。可以理解,当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不穿过保温板104的通孔时,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自由端的倾斜外表面可能部分地抵至保温板104通孔的端部,这可以减小盖体的厚度尺寸。当第一蒸汽通道121和第二蒸汽通道122沿轴向方向延伸并穿过保温板104的通孔至突出保温板104时,由于保温板与蒸汽通道在径向方向上间隔开,这可以确定地避免密封构件与保温板104之间发生干涉。优选地,如图7所示,保温板104的围成通孔的端部沿轴向方向设置在蒸汽通道的最底端之上或之下,并且保温板104的端部和蒸汽通道的最底端之间的轴向尺寸b3限定为:-10<b3<15mm。进一步优选地,保温板104的围成通孔的端部沿轴向方向设置在蒸汽通道的最底端之上,对应的,轴向尺寸b3为0~5mm。可以理解,轴向尺寸b3与密封构件的自由端外表面的倾斜角度以及保温板与蒸汽通道的间隔距离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以上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进行了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蒸汽通道与可拆盖之间设置密封构件,实现了对蒸汽通道和可拆盖连接处的密封,可以防止烹饪过程中蒸汽从蒸汽通道中溢出,以保护盖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同时更好地向烹饪空间中输送蒸汽以提高烹饪效果。此外,通过将密封构件安装在保温板或蒸汽通道上,还保证了可拆盖的可拆卸性以及结构的简洁。而通过将密封构件安装在可拆盖上,可以使蒸汽通道的结构简洁。密封构件的结构形式提高了密封构件的强度及装配的可靠性和便利性,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