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3683发布日期:2020-09-23 01:1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具有搅拌功能的电压力锅一般具有磁性件,电压力锅的内锅内设置有具有磁性的搅拌叶片,电压力锅的煲体上设置有与磁性搅拌叶片对应设置的磁性件以及驱动装置,磁性搅拌叶片能够在磁性件的磁性力作用下旋转,从而实现搅拌。上述结构虽然能够实现搅拌功能,但是结构复杂,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具有烹饪腔;加工组件,包括穿设在器具本体上的转轴以及设置于转轴上的加工件,至少部分加工件位于烹饪腔内;驱动机构,设置在器具本体上,驱动机构具有输出轴;齿轮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以及第一从动齿轮,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转轴与第一从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通过齿轮传动的形式传动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通过磁力传动无轴件的搅拌方式替换为齿轮传动有轴件搅拌的方式,能够简化烹饪器具的结构,同时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此外,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齿轮机构中的齿轮间通过啮合的方式配合。由于齿轮啮合产生的磨损变形小,因此第一从动齿轮不易发生倾斜,从而能够降低加工件与烹饪腔的腔壁干涉的几率,保证加工件转动顺畅。

可选地,齿轮机构还包括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连接在主动齿轮以及第一从动齿轮之间。上述结构一方面传动稳定,不易发生形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小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合理布置各齿轮的位置能够避让器具本体内的固有结构。

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安装件,设置于器具本体,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轴以及第一止挡结构,第一安装轴穿设于第二从动齿轮上,第一安装轴上还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第一止挡结构与第二止挡结构分别位于第二从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当第二从动齿轮受到外力产生倾斜的趋势时,第一止挡结构能够止挡第二从动齿轮以防止第二从动齿轮继续倾斜。

可选地,第一止挡结构为设置于第一安装轴的侧壁上并向外延伸的止挡凸沿,止挡凸沿的下表面能够与第二从动齿轮抵接,和/或第二止挡结构为卡扣结构。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可选地,器具本体包括容器、支撑容器的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上的支撑板,容器内的空腔形成烹饪腔,驱动机构以及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支撑板。上述结构使得烹饪器具的拆装简单,便于组装和维修。

可选地,支撑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凸起,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适配的配合凹槽。上述结构使得第二从动齿轮能够安装至预设的位置,保证齿轮间能够顺利啮合。

可选地,主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等,上述结构使得第二从动齿轮仅起到连接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作用,对传动比没有影响,从而使得转轴的转速更容易控制。和/或,第一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主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上述结构能够降低转轴的转速,从而降低加工件的转速,以满足搅拌要求。

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安装件,套设于输出轴上,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安装轴以及第三止挡结构,第二安装轴穿设于主动齿轮上,第二安装轴上还设置有第四止挡结构,第三止挡结构与第四止挡结构分别位于主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当主动齿轮受到外力产生倾斜的趋势时,第三止挡结构能够止挡主动齿轮以防止主动齿轮继续倾斜。

可选地,器具本体包括容器以及支撑容器的基体,容器内的空腔形成烹饪腔,转轴穿设在容器的底部或侧部,驱动机构固定在基体上。

可选地,主动齿轮和/或第一从动齿轮的厚度在5mm至7mm之间,基体包括位于容器外侧的保温罩以及位于保温罩外的外壳,保温罩与容器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转轴包括相互传动配合的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穿设于容器上,第二转轴穿设于保温罩上,加工件设置于第一转轴上,第一从动齿轮通过第五止挡结构设置于第二转轴上,加工件为搅拌叶片,器具本体还包括盖设于容器上的盖体,其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盖体上设置有限压阀及密封圈,容器和保温罩中的一个与盖体之间设置有防脱机构,或者,烹饪器具为电饭煲。上述结构使得内锅能够轻松地由煲体拿出,从而便于用户使用和清洗,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除去了锅盖和底壳后的仰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除去了齿轮机构40后的仰视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7的烹饪器具的e-e向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烹饪腔;10、器具本体;111、基体;112、容器;12、支撑板;121、定位凸起;20、加工组件;21、转轴;211、第一转轴;212、第二转轴;22、加工件;30、驱动机构;31、输出轴;40、齿轮机构;41、主动齿轮;42、第一从动齿轮;43、第二从动齿轮;50、第一安装件;51、第一安装轴;52、第一止挡结构;521、下表面;53、第二止挡结构;54、配合凹槽;60、第二安装件;61、第二安装轴;62、第三止挡结构;63、第四止挡结构;70、第五止挡结构;80、弹性结构;9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0、加工组件20、驱动机构30以及齿轮机构40。其中,器具本体10具有烹饪腔1;加工组件20包括穿设在器具本体10上的转轴21以及设置于转轴21上的加工件22,至少部分加工件22位于烹饪腔1内;驱动机构30设置在器具本体10上,驱动机构30具有输出轴31;齿轮机构40包括主动齿轮41以及第一从动齿轮42,输出轴31与主动齿轮41连接,转轴21与第一从动齿轮42连接,主动齿轮41与第一从动齿轮42通过齿轮传动的形式传动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通过磁力传动无轴件的搅拌方式替换为齿轮传动有轴件搅拌的方式,能够简化烹饪器具的结构,同时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在长期研究中发现背景技术中的磁力传动形式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形式替代,但是由于皮带轮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磨损而产生形变,从而导致皮带轮向一边倾斜。这样与皮带轮连接的转轴就会一同发生倾斜。一旦转轴发生倾斜,那么其上的加工件可能会与器具本体干涉,从而造成加工不顺畅。而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齿轮机构40中的齿轮间通过啮合的方式配合。由于齿轮啮合产生的磨损变形小,因此第一从动齿轮42不易发生倾斜,从而能够降低加工件22与烹饪腔1的腔壁干涉的几率,保证加工件22转动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41以及输出轴31为相互独立的结构。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主动齿轮41也可与输出轴31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工组件20为搅拌组件,加工件22为搅拌叶片,在搅拌时,要求的输出轴31的转速较低。在这样的低转速下,齿轮机构40的齿轮间的配合精度高、传动稳定、不易发生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41和/或第一从动齿轮42的厚度在5mm至7mm之间。由于齿轮的厚度与现有技术中的皮带轮的厚度要薄的多,因此不必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在器具本体上设置用以压住皮带轮的压块,从而减少了装配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空间上的限制,转轴21与输出轴31的距离较远,为了使得主动齿轮41能够顺利驱动第一从动齿轮42转动,通常将增加主动齿轮41和第一从动齿轮42的分度圆直径。但是上述结构将使得齿轮过大,可能与器具本体10上的其他结构干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齿轮机构40还包括第二从动齿轮43,第二从动齿轮43连接在主动齿轮41以及第一从动齿轮42之间。第二从动齿轮43能够分别与主动齿轮41和第一从动齿轮42啮合。当输出轴31转动时,输出轴31能够带动主动齿轮41转动,主动齿轮41带动第二从动齿轮43转动,第二从动齿轮43再带动第一从动齿轮42转动,最终使得与第一从动齿轮42连接的转轴21转动。上述结构一方面传动稳定,不易发生形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小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合理布置各齿轮的位置能够避让器具本体10内的固有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齿轮机构40一共包括三个齿轮。第二从动齿轮43为一个,第二从动齿轮43与主动齿轮41以及第一从动齿轮42均啮合。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从动齿轮43可以是多个。当输出轴31转动时,输出轴31能够带动主动齿轮41转动,主动齿轮41带动多个第二从动齿轮43中的一个转动,该第二从动齿轮43再带动其他第二从动齿轮43转动,其他第二从动齿轮43再与第一从动齿轮42啮合以带动第一从动齿轮42转动,最终使得与第一从动齿轮42连接的转轴2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从动齿轮43的位置和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布置。

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安装件50,第一安装件50设置于器具本体10,第一安装件50包括第一安装轴51以及第一止挡结构52,第一安装轴51穿设于第二从动齿轮43上,第一安装轴51上还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53,第一止挡结构52与第二止挡结构53分别位于第二从动齿轮43的上下两侧,第二止挡结构53能够防止第二从动齿轮43向下脱出第一安装件50。具体地,当第二从动齿轮43受到外力产生倾斜的趋势时,第一止挡结构52能够止挡第二从动齿轮43以防止第二从动齿轮43继续倾斜。

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结构52为设置于第一安装轴51的侧壁上并向外延伸的止挡凸沿,止挡凸沿的下表面521能够与第二从动齿轮43抵接,第二止挡结构53为卡扣结构,以防止第二从动齿轮43向下脱出于第一安装轴51。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器具本体10包括容器112、支撑容器112的基体111以及设置在基体111上的支撑板12,容器112内的空腔形成烹饪腔1,驱动机构30以及第一安装件50设置于支撑板12。具体地,在安装时,可以先将驱动机构30以及第一安装件50安装在支撑板12上,然后将主动齿轮41装配在驱动机构30的输出轴上,将第二从动齿轮43装配在第一安装件50上。经过上述装配后,支撑板12、驱动机构30、第一安装件50、主动齿轮41以及第二从动齿轮43形成一个组件,最后再将该组件装配在基体111上即可。上述结构使得烹饪器具的拆装简单,便于组装和维修。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凸起121,第一安装件50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121适配的配合凹槽54。上述结构使得第二从动齿轮43能够安装至预设的位置,保证齿轮间能够顺利啮合。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21通过冲切成型。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41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从动齿轮43的分度圆直径相等,上述结构使得第二从动齿轮43仅起到连接主动齿轮41和第一从动齿轮42的作用,对传动比没有影响,从而使得转轴21的转速更容易控制。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齿轮42的分度圆直径大于主动齿轮41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从动齿轮43的分度圆直径。上述结构能够降低转轴21的转速,从而降低加工件22的转速,以满足搅拌要求。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主动齿轮41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从动齿轮43的分度圆直径相等,或者,第一从动齿轮42的分度圆直径大于主动齿轮41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从动齿轮43的分度圆直径。

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安装件60。第二安装件60套设于输出轴31上,第二安装件60包括第二安装轴61以及第三止挡结构62,第二安装轴61穿设于主动齿轮41上,第二安装轴61上还设置有第四止挡结构63,第三止挡结构62与第四止挡结构63分别位于主动齿轮41的上下两侧。具体地,当主动齿轮41受到外力产生倾斜的趋势时,第三止挡结构62能够止挡主动齿轮41以防止主动齿轮41继续倾斜。

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止挡结构62为设置于第二安装轴61的侧壁上并向外延伸的止挡凸沿,止挡凸沿的下表面能够与主动齿轮41抵接,第四止挡结构63为卡扣结构,以防止主动齿轮41向下脱出于第二安装轴61。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如图1、图3、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器具本体10包括容器112以及支撑容器112的基体111,容器112内的空腔形成烹饪腔1,转轴21穿设在容器112的底部,驱动机构30固定在基体111上。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转轴21也可以穿设在容器112的侧部,具体转轴21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如图1、图3、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体111包括位于容器112外侧的保温罩以及位于保温罩外的外壳,保温罩与容器112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转轴21包括相互传动配合的第一转轴211以及第二转轴212,第一转轴211穿设于容器112上,第二转轴212穿设于保温罩上,加工件22设置于第一转轴211上,第一从动齿轮42通过第五止挡结构70设置于第二转轴212上,加工件22为搅拌叶片,器具本体10还包括盖设于容器112上的盖体90,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盖体90上设置有限压阀及密封圈,容器和保温罩中的一个与所述盖体90之间设置有防脱机构。在上述结构中转轴21包括穿设于容器112上的第一转轴211以及穿设于保温罩上的第二转轴212,上述结构使得容器112能够轻松地由基体111内拿出,从而便于用户使用和清洗,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五止挡结构为设置于第二转轴212上的两个卡扣结构,两个卡扣结构中的一个位于第一从动齿轮42的上侧,两个卡扣结构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一从动齿轮42的下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防脱机构”指的是锅牙、盖牙,盖牙还可能是设置在盖体90上的卡钳结构(参照明火压力锅)。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也可以为电饭煲。

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12与保温罩之间设置有弹性结构80。上述结构使得当容器112安装在保温罩内后,第二转轴212能够与第一转轴211配合良好,防止第二转轴212无法带动第一转轴211转动的情况出现。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保温罩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的保温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开口处的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容纳凹部,第二转轴212固定在安装座上,且穿设在上述容纳凹部内,弹性结构80为弹簧,弹簧的上端抵接在第二转轴212上,弹簧的下端抵接在容纳凹部的底壁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器具本体10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下方的底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