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7703发布日期:2020-09-08 14:0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床,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床的舒适度和用途,使床不仅可以满足平躺睡眠的要求,还能满足各种角度的躺姿要求和医疗保健要求,一般将床板设置成并排的若干部分,中间的床板固定在床架上,两侧的床板分别通过转动机构和动力机构连接于床架。使用时,动力机构通过转动机构带动相应的床板转动后倾斜,从而调整床板整体的形状,使其符合各种使用要求。

目前,在现有市场上使用中的电动床,其床板通常由四块板共同组成,例如,在专利cn105078681a中就提到了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架,还包括依次并排转动连接在一起的头部床板、背部床板、腰部床板、腿部床板一及腿部床板二;背部床板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转动安装在床架上,头部床板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头部床板相对于背部床板转动的第二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床,整体结构简单,将床板设置成与身体各部位分别对应的五个部分,在头部床板的底部安装第二转动机构使头部床板可以相对于背部床板转动,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头部床板相对于背部床板的角度,使头部始终能得到头部床板的支撑,有效提高使用舒适度,避免颈部肌肉僵硬、酸痛。

但是,上述结构中的电动床在使用的过程中仍有一定的缺陷:对于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的翻转动作,需要使用到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两套机构来实现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的翻转,需要的零部件多,结构繁琐,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方便的新型折叠式电动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床板支架,所述床板支架为一由两个横向连杆及数个纵向连杆共同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床板支架由左分体支架、右分体支架共同组成,且左分体支架与右分体支架之间通过一对连接板连接而成;

一设置在床板支架上的组合床板,所述组合床板包括依次分布在床板支架上的头部活动板、上身活动板、腰部组合板、大腿活动板及小腿活动板,头部活动板与上身活动板之间铰接而成,所述腰部组合板包括腰托板、腰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与床板支架之间固定而成,大腿活动板与小腿活动板之间铰接而成;

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头部活动板、上身活动板、腰托板进行同步翻转的翻转机构a、驱动大腿活动板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b、驱动小腿活动板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c。

进一步的,所述左分体支架、右分体支架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为:在左分体支架与右分体支架相邻的一侧均具有一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由一水平分布的支撑段及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段共同组成的l形板,在连接板的固定段上具有一对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左分体支架与右分体支架相互相邻的一侧均支撑在连接板的支撑端上,连接板的固定段位于左分体支架与右分体支架的外侧,通过一对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后利用连接螺母锁紧从而实现左分体支架与右分体支架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a为:头部活动板、上身活动板、腰托板均安装在一第一翻转支架上,所述第一翻转支架的一侧与床板支架之间铰接而成,该第一翻转支架由一伸缩电机a驱动沿着第一翻转支架与床板支架之间的铰接点进行上下摆动,所述上身活动板固定在第一翻转支架上,头部活动板通过一第二翻转支架与第一翻转支架相连,头部活动板固定在第二翻转支架上,所述第二翻转支架靠近上身活动板的一侧与第一翻转支架之间铰接而成,在第二翻转支架靠近第一翻转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一v形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第二翻转支架的侧端铰接而成,另一侧与伸缩电机a的驱动杆铰接而成,腰托板支撑在第一翻转支架上,腰托板固定在一第三翻转支架上,所述第三翻转支架靠近腰部固定板的一侧与床板支架之间铰接而成,同时在第三翻转支架的该侧的底端还安装有一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与伸缩电机a的驱动杆相连,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呈v字形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翻转支架之间固定而成,与第三连接板之间铰接而成,第三连接板与驱动杆之间铰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b为:在大腿活动板安装在一第四翻转支架上,所述第四翻转支架靠近腰部固定板的一侧与床板支架之间铰接而成,所述第四翻转支架由安装在床板支架上的伸缩电机b驱动并带动大腿活动板沿着第四翻转支架与床板支架之间的铰接点进行往复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c包括一对设置在小腿活动板底端的翻转杆c,该翻转杆c的一端铰接在床板支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小腿活动板底端远离大腿活动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头部活动板、上身活动板、腰托板采用一个翻转机构a来实现三者的同步翻转,减少了驱动机构的数量,相应的也就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结构,同时也方便了翻转,方便操作。

对于腰托板的设置,可以将用户的腰部向上顶起,从而使得用户使用更加的舒适。

对于左分体支架、右分体支架采用连接板的配合来实现连接,从而在不使用时,可将左分体支架、右分体支架拆卸下来进行折叠,减少了存储所需的空间,方便的存储与运输。

翻转机构a的设置,利用第一翻转支架、第二翻转支架、第三翻转支架的设置,以及多个铰接的连接板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头部活动板、上身活动板、腰托板三者之间的联动配合,只需一个伸缩电机a即可实现三块板的同步翻转,减少了所需驱动件的数量,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折叠式电动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折叠式电动床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折叠式电动床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3示的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包括

一床板支架1,床板支架1为一由两个横向连杆及数个纵向连杆共同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床板支架1由水平分布的左分体支架11、右分体支架12共同组成,且左分体支架11、右分体支架12也为长方体框架式结构,左分体支架11与右分体支架12之间通过一对连接板13连接而成。

左分体支架11、右分体支架12与连接板13之间的连接为:在左分体支架11与右分体支架12相邻的一侧均具有一第一连接孔,连接板13由一水平分布的支撑段及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段共同组成的l形板,在连接板13的固定段上具有一对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左分体支架11与右分体支架12相互相邻的一侧均支撑在连接板13的支撑端上,连接板13的固定段位于左分体支架11与右分体支架12的外侧,通过一对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后利用连接螺母锁紧从而实现左分体支架11与右分体支架12之间的固定。对于左分体支架11、右分体支架12采用连接板的配合来实现连接,从而在不使用时,可将左分体支架11、右分体支架12拆卸下来进行折叠,减少了整个床板支架1存储所需的水平空间,方便的存储与运输。

一设置在床板支架1上的组合床板,组合床板包括依次分布在床板支架1上的头部活动板2、上身活动板3、腰部组合板、大腿活动板5及小腿活动板6,头部活动板2与上身活动板3之间铰接而成,腰部组合板包括腰托板41、腰部固定板42,腰部固定板42与床板支架1之间固定而成,大腿活动板5与小腿活动板6之间铰接而成。

一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头部活动板2、上身活动板3、腰托板41进行同步翻转的翻转机构a、驱动大腿活动板5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b、驱动小腿活动板6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c。

翻转机构a为:头部活动板2、上身活动板3、腰托板41均安装在一第一翻转支架21上,第一翻转支架21为一长方体框架式结构,第一翻转支架21靠近腰部固定板42的一侧与床板支架1之间铰接而成,该第一翻转支架21由一伸缩电机a22驱动沿着第一翻转支架21与床板支架1之间的铰接点进行上下摆动,伸缩电机a22的一侧与床板支架1之间铰接而成,伸缩电机a22的另一侧与第一翻转支架21远离腰部固定板42的一侧铰接而成,上身活动板3固定在第一翻转支架21上,头部活动板2通过一第二翻转支架23与第一翻转支架21相连,第二翻转支架23呈h形状,头部活动板2固定在第二翻转支架23上,第二翻转支架23靠近上身活动板3的一侧与第一翻转支架21之间铰接而成,在第二翻转支架23靠近第一翻转支架21的一侧还设置有一v形第一连接板24,第一连接板24的一侧与第二翻转支架23的侧端铰接而成,第一连接板24的另一侧与伸缩电机a22的驱动杆之间铰接而成,腰托板41支撑在第一翻转支架21上,腰托板41固定在一第三翻转支架25上,第三翻转支架25靠近腰部固定板42的一侧与床板支架1之间铰接而成,同时在第三翻转支架25的该侧的底端还安装有一第二连接板26,第二连接板26通过第三连接板27与伸缩电机a22的驱动杆相连,第二连接板26与第三连接板27呈v字形分布,第二连接板26与第三翻转支架25之间固定而成,第二连接板26与第三连接板27之间铰接而成,第三连接板27与伸缩电机a22的驱动杆之间铰接而成。翻转机构a的设置,利用第一翻转支架21、第二翻转支架23、第三翻转支架25的设置,以及多个铰接的连接板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头部活动板2、上身活动板3、腰托板31三者之间的联动配合,而且只需要一个伸缩电机a22即可实现头部活动板2、上身活动板3、腰托板31三者之间的同步翻转,减少了所需驱动件的数量,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成本。

翻转机构b为:大腿活动板5安装在一第四翻转支架51上,第四翻转支架51为一长方体框架式结构,第四翻转支架51靠近腰部固定板42的一侧与床板支架1之间铰接而成,第四翻转支架51由安装在床板支架1上的伸缩电机b52驱动并带动大腿活动板5沿着第四翻转支架51与床板支架1之间的铰接点进行往复翻转,伸缩电机b52的一侧与第四翻转支架51远离腰部固定板42的一侧铰接而成,伸缩电机b52的另一侧与床板支架1之间铰接而成。

翻转机构c包括一对设置在小腿活动板6底端的翻转杆c61,该翻转杆c61的一端铰接在床板支架1上,翻转杆c61的另一端铰接在小腿活动板6底端远离大腿活动板5的一侧。

工作原理:在进行翻转时,伸缩电机a22开始工作,使得伸缩电机a22的驱动杆向靠近头部活动板2的一侧进行移动,随着伸缩电机a22的驱动杆的移动,会驱动第一翻转支架21沿着第一翻转支架21与床板支架1之间的铰接点向上摆动,而随着伸缩电机a22的驱动杆的水平移动,会带动第一连接板24向上摆动,同时会拉动第三连接板27向远离腰部固定板42的一侧进行移动,第一连接板24的向上摆动,会驱动第二翻转支架23沿着第二翻转支架23与第一翻转支架21之间的铰接点向上摆动,从而带动头部活动板2向上翻转,而第三连接板27的水平移动会带动第二连接板26向腰部固定板42的一侧进行摆动,而第二连接板26的摆动,则会带动第三翻转支架25沿着第三翻转支架25与床板支架1之间的铰接点向上摆动,从而带动腰托板41向上摆动,从而只需一个伸缩电机a22实现了头部活动板2、上身活动板3、腰托板31三者之间的同步向上翻转。

伸缩电机b52开始工作,驱动第四翻转支架51沿着第四翻转支架51与床板支架1之间的铰接点向上摆动,从而实现大腿活动板5的向上摆动,而大腿活动板5的摆动则会带动小腿活动板6与大腿活动板5相连的一侧向上摆动,而小腿活动板6的另一侧则会由于翻转杆c61的限制作用而向下摆动,从而实现了小腿活动板6的摆动。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