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5783发布日期:2020-09-29 09:2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课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



背景技术:

课桌,作为学生所用的桌子,被广泛应用于学校、培训机构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课桌,有升降类型的,有桌板角度可调类型的,有桌板收纳类型,等等。

为了节省课堂的空间,在课室内安装一排排桌板可收纳的课桌。在不使用的时候,桌板收纳起来,便于学生们行走,节省空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课桌,使用时桌板不够稳定,如申请号为201721321461.4的《一种课桌椅》,桌板的侧面设置滑槽,桌板设置在u形的连接架,在u形口内侧面的下部设置桌板支撑块,在桌板支撑块与连接架的u形底之间设置位于滑槽内的限位块;使用桌板时,桌板受到连接架的u形底对其施加的向下的压力和桌板支撑块对其施加的支撑力,保持其平衡。但是,在桌板所受的人们所施以的压力下,桌板的前端会因压力过大而导致连接架的u形底或桌板前端损坏,无法保持平衡,以致该课桌无法再使用。

另外,如申请号为201820685368.x的《一种可翻转课桌》,在抽屉的两侧分别采用摆动机构与桌腿连接,使桌面可以跟随摆动机构摆动,实现桌面的倾斜和水平调节。在此技术基础上,可设置摆动机构实现桌板的翻转收纳,然而,采用如此的结构设计,需要同时对两侧的摆动机构操作,才能实现桌板的翻转,操作难度较高,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美观耐用,可实现桌板的翻转收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其包括两桌腿、桌板、固定设于桌板下的两个支架、水平固定设于两桌腿顶部且呈中空的支杆、分别固定设于支杆两端的固定块、设于支杆内部且穿设于固定块的转杆、移动块、弹簧、压块、固定连接于固定块且位于支架外侧的盖板;

所述支架可转动设于固定块的外端,所述固定块的外端沿径向开设有与移动块相吻合且适于其作直线移动的凹槽;

所述移动块开设有适于转杆转动并可沿移动块的移动方向相对移动块直线移动的腰型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移动块、压块,弹簧的弹力方向与移动方向共线,所述压块位于腰型孔一端并抵接于转杆;

所述移动块设有位于腰型孔另一端的受力部;所述转杆对应设有可推动受力部作直线移动的推块;

在桌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支架设有与移动块卡接的第一卡口;在桌板翻转至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架设有与移动块卡接的第二卡口;

所述盖板开设有适于转杆转动的通孔;所述转杆的两端设有位于盖板外侧的柄部。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从右视角度看,所述支架设有呈圆弧形的限位开口,固定块的外端在其外周面设有位于固定块右上侧的限位块;在桌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限位块抵接于限位开口的左侧;在桌板翻转至收纳状态时,所述限位块抵接于限位开口的右侧;所述盖板对应设有适于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所述柄部的横截面形状呈腰型状。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所述柄部卡接有位于盖板外侧的旋钮盖。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设有位于移动块外侧且适于弹簧下端插入的容纳槽;所述压块的顶部设有与转杆相吻合的u形开口,压块的底部设有适于弹簧套接的连接柱;所述受力部设于移动块的内侧。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沿轴向看,所述推块呈半圆形且与转杆一体成型。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所述转杆包括连接轴、分别卡接于连接轴两端的转动轴;所述推块、柄部设于转动轴。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所述连接轴设有内六角凹槽,所述转动轴对应设有与内六角凹槽卡接的连接端部。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所述支杆设有呈圆柱状的内腔,所述连接轴穿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周面与内腔的壁面相接触。

所述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所述支杆包括主杆、连接杆、固定于桌腿顶部的固定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套接于主杆的两端,所述固定座套接于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固定块的内端在其外周面设有定位部,所述固定座对应设有适于定位部插入的定位卡口;还包括位于桌板下方的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两桌腿且设于桌腿的前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美观耐用,可实现桌板的翻转收纳。

本实用新型将桌板下的支架可转动设于固定块,并在固定块的凹槽内设计可沿固定块的径向移动的移动块,对转杆的柄部进行转动,促使位于两侧的移动块同步作直线移动,以便将桌板放置水平;然后逆向转动柄部,促使移动块同步反向移动,让移动块对支架进行卡扣连接,进而使得桌板能够保持稳定的水平状态,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对一侧的柄部进行转动便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在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支架、支杆与固定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连接轴与转动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支架与固定块连接的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转动轴与移动块连接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旋钮盖、盖板与移动块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移动块在桌板使用状态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移动块在桌板切换状态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移动块在桌板不使用状态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收纳式课桌中,支杆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图8是从右视角度示出了支架与移动块工作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其包括两桌腿1(包括左桌腿12和右桌腿11)、桌板4、通过螺丝固定设于桌板4下的两个支架5、水平固定设于两桌腿1顶部且呈中空的支杆2、分别固定设于支杆2两端的固定块67、设于支杆2内部且穿设于固定块67的转杆7、移动块63、弹簧65、压块64、固定连接于固定块67且位于支架5外侧的盖板62。

设置支杆2不仅用来连接左桌腿12和右桌腿11,促使桌腿1能够保持稳定、不摇晃,而且有效保护转杆,以免其受到外界影响而导致工作失效,如发生弯折而无法转动。固定块67开设有适于转杆7旋转的通孔(图中未标记),转杆7可绕着通孔转动。

如图3、图5所示,所述支架5可转动设于固定块67的外端,所述固定块67的外端沿径向开设有与移动块63相吻合且适于其作直线移动的凹槽672。固定块67的外端呈圆柱体,而支架5开设有适于套入固定块67的外端的开孔54,以使支架5能够绕着固定块67的外端转动。从右视角度看,移动块63可以是呈腰型状,凹槽672也呈腰型状,移动块在凹槽内可沿着固定块的外端的径向来回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67的内端可以是呈圆柱体,其外径大于固定块的外端的外径,防止支架往固定块的内端方向移动,起到限位作用。而且,凹槽672的设置可以是呈倾斜,如图8所示,也可以是呈水平或竖直。

如图4、图5、图6、图8所示,所述移动块63开设有适于转杆7转动并可沿移动块63的移动方向相对移动块63直线移动的腰型孔631,所述弹簧6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移动块63、压块64,弹簧65的弹力方向与移动块63的移动方向共线,所述压块64位于腰型孔631一端并抵接于转杆7。所述移动块63设有与之一体成型且位于腰型孔631另一端的受力部633;所述转杆7对应设有与之一体成型且可推动受力部633作直线移动的推块711。

当转杆7转动时,推块711随之转动,进而推动受力部633作直线移动,以使移动块63受到推块的外力作用而克服弹簧65的弹力,在凹槽672内沿固定块67的径向移动时,直至整个移动块置于凹槽内,此刻,弹簧受到压缩,而压块64始终抵接于转杆7。

当转杆7反向转动,推块711随之反向转动,进而消除对受力部633施以的外力,以使移动块63在弹簧65的作用力下反向移动,进而促使移动块的一端部伸出凹槽672内,而压块64始终抵接于转杆7。

腰型孔631的设置,是为了在移动块63移动时,转杆7的存在不会对移动块63的移动造成阻碍影响,同时可对移动块进行限位,限制其移动距离。

受力部633和压块64分别设于腰型孔631的两端(分别对应是上端和下端),以便于推块711推动受力部633上移时,弹簧65被压缩;当推块711对受力部663施以的作用力消除后,移动块63便能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反向移动。

如图1、图5、图6、图8所示,在桌板4处于水平状态(也即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架5设有与移动块63卡接的第一卡口53。由于推块711没有对受力部633施以作用力,那么移动块63在弹簧65的弹力下移动,致使移动块63的一端部伸出固定块67的凹槽672,并插入至支架5的第一卡口53,完成了卡接,从而使得支架5稳稳固定住,而不能继续转动,最终保证桌板4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且增强了桌板的承受能力。

如图2、图5、图6、图9、图10所示,当转杆7转动,促使推块711推动受力部633上移,从而使得移动块63移动至凹槽672内,从第一卡口53内移出,解除了移动块对支架5的卡接作用,以致支架5在使用者施加的作用力下绕着固定块67转动,从而将桌板从水平状态调整至收纳状态;在桌板4翻转至收纳状态(也即不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架5设有与移动块63卡接的第二卡口52。翻转到位后,将转杆7反向转动,解除推块711对受力部633的作用力,致使移动块63在弹簧65的作用力影响下移动,从而令移动块的一端部插入第二卡口52内,实现移动块与支架5的卡接,最终保证在收纳状态时桌板4保持稳定不动的状态。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盖板62开设有适于转杆7转动的通孔621;所述转杆7的两端设有与之一体成型且位于盖板62外侧的柄部713。盖板62与固定块6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且盖板62遮盖着固定块67的凹槽672,有效保护移动块63、弹簧65等,通过固定块67和盖板62同时对移动块63、支架5进行左右限位,促使支架5只能沿着固定块67转动,移动块沿着固定块67的径向来回移动。转杆7呈圆柱状,操作较难,不易用手转动,故在转杆的两端设置柄部713,便于使用者容易通过柄部713转动转杆7。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6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

具体地,如图4、图6、图8所示,所述移动块63的下端设有位于移动块63外侧且适于弹簧65下端插入的容纳槽632,弹簧65的下端插入容纳槽632后,并通过压块64与转杆7相接触,使得弹簧只能在移动块63的移动方向上伸长或收缩。所述压块64的顶部设有与转杆7相吻合的u形开口(图中未标记),压块64的底部设有适于弹簧65套接的连接柱(图中未标记);所述受力部633设于移动块63的内侧。

当然,受力部633和压块64也可以设置在移动块63的同一侧,压块64不会阻碍到推块711的运动。

如图5、图8、图10所示,从右视角度看,所述支架5设有呈圆弧形的限位开口51,固定块67的外端在其外周面设有与之一体成型且位于固定块67右上侧的限位块673。

如图8所示,在桌板4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限位块673抵接于限位开口51的左侧。如图10所示,在桌板4翻转至收纳状态时,所述限位块673抵接于限位开口51的右侧。如图5、图7所示,所述盖板62对应设有适于限位块673插入的限位槽622,盖板62盖合于固定块67并采用螺栓加以固定。

另外,如图5、图6、图7所示,盖板62在其内侧还设有限位部624和限位部623。移动块63所设置的容纳槽632置于限位部623内,限位部623对容纳槽进行左右限位。而限位部624的外侧面与移动块的外侧面相接触,凹槽672的底面与受力部633的外侧面相接触,限位部624与凹槽672配合,对移动块63进行前后限位。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柄部713的横截面形状呈腰型状,也可以是呈方形、半圆形。为了更加省力、方便地转动转杆7,所述柄部713卡接有位于盖板62外侧的旋钮盖61。旋钮盖61设有适于柄部713插入并卡接的卡孔611。当转动旋钮盖61时,便可同时转动转杆7。

如图4、图5、图6所示,沿转杆7的轴向看,所述推块711呈半圆形且与转杆7一体成型。将推块711设置成半圆形,推块与凹槽672的壁面相接触,起到转杆的限位作用,让转杆只能绕着其轴向旋转,不会晃动。而且,对转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均可通过推块711推动受力部633移动。

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所述转杆7包括连接轴72、分别卡接于连接轴72两端的转动轴71;所述推块711、柄部713设于转动轴71。所述连接轴72设有内六角凹槽(图中未标记),所述转动轴71对应设有与内六角凹槽卡接的连接端部712。为了便于运输和组装,将转杆7设置成连接轴72和转动轴71两部分,采用卡接方式,而不用螺丝连接方式,可快速安装、拆卸,且有利于连接轴和转动轴之间建立稳定的连接关系,进行高效的同步转动。当然,在连接轴也可以设置内三角凹槽、内四角凹槽等等。

如他1、图2、图5所示,旋钮盖61、转动轴71、移动块63、弹簧65、压块64、盖板62和固定块67组成旋钮机构6,当旋钮盖61转动时,可驱使转动轴71同步转动,以使得转动轴71上的推块711推动移动块63上的受力部633移动,促使移动块63移动,直至整个移动块置于固定块67的凹槽672内,以便于使用者对桌板4进行翻转,在使用状态与不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支杆2设有呈圆柱状的内腔(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接轴72穿设有转动块8;所述转动块8的外周面与内腔的壁面相接触。当然,该转动块8也可以和连接轴72一体成型,可跟随连接轴72一并转动。转动块8可以是圆柱体。

设置转动块8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连接轴72在支杆2内部进行定位。如图4、图5所示,在组装时,将支架5安装于旋钮机构6上,使得支架5置于盖板62与固定块67之间;随后,将转动块8套入连接轴72,并将连接轴72与任一根转动轴71卡接;然后,将带有该转动轴71的固定块67固定连接在支杆2的一端,而连接轴72与转动块8一并放置于支杆2的内部,实现连接轴的定位;紧接着,将另一个固定块67固定连接于支杆2的另一端,此刻转动轴71与连接轴72处于同一轴线上,可进行另一根转动轴71直接插入并卡接于连接轴72。

如图5、图7、图8所示,受力部633对应设有与转动轴71相吻合的u形开口(图中未标记),当移动块63的一端伸出凹槽672时,转动轴71位于腰型孔631的上端并与腰型孔631的壁面相接触,此刻,受力部633的u形开口与转动轴71的上周面相接触,而受力部633的底面与推块711的顶面相接触。

具体地,如图1、图4、图11所示,所述支杆2包括主杆22、连接杆23、通过焊接方式或螺丝连接方式固定于桌腿1顶部的固定座24。位于主杆22两侧的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分别套接于主杆22的两端,所述固定座24套接于连接杆23的另一端;所述固定块67的内端在其外周面设有定位部671,所述固定座24对应设有适于定位部671插入的定位卡口21。

定位部671和定位卡口21的设置,便于固定块67在固定座24上进行定位和安装。在安装时,将定位部671对准定位卡口21,将固定块67直接插入固定座24的内腔,当桌板4与两支架5连接好后,则固定块就稳稳固定在固定座24上,不会左右移动;而桌板4与支架5分离后,便可将固定块67直接从固定座24的内腔拔出。

该翻转收纳式课桌还包括位于桌板4下方的挡板3;所述挡板3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连接于两桌腿1且设于桌腿1的前侧。挡板3的设置不仅起到遮挡作用,而且还能加强左桌腿12和右桌腿11之间的连接,增强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收纳式课桌,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美观耐用,可实现桌板的翻转收纳。

本实用新型将桌板下的支架可转动设于固定块,并在固定块的凹槽内设计可沿固定块的径向移动的移动块,对转杆的柄部进行转动,促使位于两侧的移动块同步作直线移动,以便将桌板放置水平;然后逆向转动柄部,促使移动块同步反向移动,让移动块对支架进行卡扣连接,进而使得桌板能够保持稳定的水平状态,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对一侧的柄部进行转动便可。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