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4862发布日期:2020-12-22 13:4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支撑装置由于直接将待支撑物放置在支撑表面进行支撑,由于缺少力的支撑点,难以实现可调节的支撑。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包括:

支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带有通孔并且可旋转的托举组件,其中,

所述支架组件用于对所述托举组件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若干可升降且可往复运动的支臂,以使所述支架组件的高度可调,且可做上下往复运动,并且所述支臂包括:机械伸缩式支臂或机械折叠式支臂。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用于将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托举组件进行连接,并实现所述托举组件的旋转。

优选的,所述托举组件上设置有扶手,用于在所述托举组件上进行抓扶。

优选的,所述托举组件上设置有一级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托举组件上对所述托举组件的旋转运动、所述支架组件的上下往复运动以及升降高度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二级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一级控制组件未被操作时,在所述托举组件下方对所述托举组件的旋转运动、所述支架组件的上下往复运动以及升降高度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支臂动力组件和/或旋转动力组件和/或摆动动力组件,所述支臂动力组件用于为所述支臂的升降和/或往复运动提供动力,所述旋转动力组件用于为所述托举组件提供旋转动力,所述摆动动力组件用于为所述托举组件提供摆动动力,所述支臂动力组件和/或所述旋转动力组件和/或所述摆动动力组件的动力源包括手动动力源、电动动力源、气动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或传动动力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举组件上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托举组件下方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或所述第三支架用于安装辅助锻炼组件。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举组件下方的助力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助力组件上的第四支架,所述助力组件用于推动位于所述托举组件下方的人做往复式运动,所述第四支架用于安装辅助锻炼组件。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与移动终端相连接的智能数据组件,所述智能数据组件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统计单元、数据分析单元、数据显示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项指标数据;

所述数据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数据,所述数据统计单元包括往复运动计数子单元、计时子单元、旋转计数子单元、往复行程统计子单元、及频率统计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使用者的身体性能及成绩进行评分;

所述数据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及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及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传输到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数据、所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以及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以及使用者的身份和对应的身体性能及成绩分数存档。

本发明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利用通孔及可旋转的托举组件,可以实现对支撑物的可调节支撑。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支架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下:1-支架组件、2-托举组件、3-旋转组件、4-扶手、5-一级控制组件、6-二级控制组件、7-支臂、8-支臂动力组件、9-旋转动力组件、10-摆动动力组件、11-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助力组件、14-第四支架、15-智能数据组件、16-通孔、17-第一横梁、18-第二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支架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包括:

支架组件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上、带有通孔16并且可旋转的托举组件2,其中,

所述支架组件1用于对所述托举组件2进行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具体实现中,本发明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可以为桌子、椅子、健身器材、医疗康复器械等,本发明对支撑装置的表现形式及使用场景等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发明中,利用通孔16可以调节力的支撑点,进而实现可调节的支撑。

本发明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使用者坐于托举组件2上或者手臂放在托举组件2上腿部穿过通孔16进行锻炼。本发明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使用者可以平躺在托举组件2下方,将腿或者胳膊从通孔16中伸出进行锻炼。本发明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由双人或多人一起使用,在双人使用场景中,一方坐于托举组件2上或者手臂放在托举组件2上腿部穿过通孔16进行锻炼,另一方平躺在托举组件2下方,将腿或者胳膊从通孔16中伸出进行锻炼。由于托举组件2可旋转,因此使用者能够实现旋转式的锻炼,可提高锻炼效果,提升用户体验,而且由于支架组件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少人在使用过程中体力的消耗,从而可让锻炼时间更加持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及胖瘦调整支架组件1的高度。其中,所述支架组件1采用空心的金属材料,例如钢管制成。支架组件1的长度或宽度范围为0.7m-1m,例如为0.8m,进一步地,通孔的尺寸可通过丝杠结构进行调节,通孔16的外型也不限于图中的圆形,可以采用多爪形、椭圆形、多边形甚至矩形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发明中,通孔16的形状为圆形,示例性地,通孔16的直径范围为0.5m-0.7m,例如为0.6m。

所述托举组件2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托举组件2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泡沫,胶皮,气囊、弹性带等舒适材料,也可将托举组件2表面,即接触身体的位置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托举组件2表面则采用其他材料,如金属材料制成。在使用中,将可调节的支撑装置放置在硬质材料(例如地板、薄地毯、硬床)上,这样有利于保持平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通孔及可旋转的托举组件,可以实现对支撑物的可调节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1包括若干可升降且可往复运动的支臂7,以使所述支架组件1的高度可调,且可做上下往复运动,并且所述支臂7包括:机械伸缩式支臂或机械折叠式支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由于支架组件1可升降且可做上下往复运动,因此能够实现边旋转边浮动的锻炼,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机械伸缩式支臂例如为直杆式抽插式伸缩支臂。并且各支臂7的升降高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各支臂的往复运动的速度、行程等参数可以单独控制,也可以同时控制。

如图2所示,支架组件1还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支臂7顶部上端两侧的第一横梁17以及对称地设置在支臂7底部且与第一横梁17相对设置的第二横梁18。需要说明的是,支臂7的数量不限于图2所示的4个,还可以是五个、六个等,而且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组件1不包括第一横梁17及第二横梁18,或者只包括第一横梁17,或者只包括第二横梁18。上述支架组件1的角度变化可通过改变支架组件1的第二横梁18的长度实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可升降且可往复运动的支臂,可以实现支架组件的升降及往复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3,用于将所述支架组件1与所述托举组件3进行连接,并实现所述托举组件2的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旋转组件包括但不限于轴承,轴承由轴承外套和轴承内套组成,轴承内套与轴承外套设置在支架组件1和托举组件2之间,其中支架组件1的内口与轴承外套的口径一致,托举组件2的外口与轴承内套的口径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旋转组件,可以实现支架组件与托举组件之间的连接,以及托举组件的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举组件上设置有扶手4,用于在所述托举组件2上进行抓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旋转的过程中,托举组件2上的一方抓住扶手4,这样可以保持身体平衡,避免从托举组件2上滑落,这样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锻炼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扶手,可以使位于托举组件上的使用者在旋转的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提高了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举组件2上设置有一级控制组件5,用于在所述托举组件2上对所述托举组件2的旋转运动、所述支架组件1的上下往复运动以及升降高度进行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一级控制组件5设置在托举组件2上,优选地,设置在扶手4上,这样便于在旋转的过程中对托举组件2及支架组件1进行控制。具体而言,一级控制组件5可以对托举组件2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速度进行控制,因此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往复式旋转,同时,一级控制组件5可以对支架组件1的上下往复运动的行程距离、角度和速度、以及支架组件1升降的高度、角度和速度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支架组件的角度变化类似于颠勺动作,支架组件1的角度变化类似于翻斗车的翻转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一级控制组件5,可以使位于托举组件上的一方对托举组件的旋转运动、支架组件的往复运动以及升降高度进行控制,这样可以自主掌控自己跟随托举组件的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二级控制组件6,用于在所述一级控制组件5未被操作时,在所述托举组件2下方对所述托举组件2的旋转运动、所述支架组件1的上下往复运动以及升降高度进行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一级控制组件5没有被托举组件2上的一方操作时,二级控制组件6会代替一级控制组件5对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进行控制,实现一级控制组件5的全部功能;当一级控制组件5被操作时,二级控制组件失效,这样可以保证位于托举组件2上的一方享有对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进行控制的优先权,避免位于托举组件2下的一方恶作剧式的控制可调节的支撑装置的运动。示例性地,二级控制组件6可以通过遥控或按键等形式对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进行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二级控制组件,可以在一级控制组件没有操作时,会代替一级控制组件对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进行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支臂动力组件8和/或旋转动力组件9和/或摆动动力组件10,所述支臂动力组件8用于为所述支臂7的升降和/或往复运动提供动力,所述旋转动力组件9用于为所述托举组件2提供旋转动力,所述摆动动力组件10用于为所述托举组件2提供摆动动力,所述支臂动力组件8和/或所述旋转动力组件9和/或所述摆动动力组件10的动力源包括手动动力源、电动动力源、气动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或传动动力源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借助于摆动动力组件10,可以是托举组件2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进行摆动,能够实现边旋转边浮动边摆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支臂动力组件、旋转动力组件及摆动动力组件,可以为支臂的升降及往复运动、托举组件的旋转、托举组件的摆动提供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举组件2上的第二支架11和设置在所述托举组件2下方的第三支架12,所述第二支架11和/或所述第三支架12用于安装辅助锻炼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二支架11设置在托举组件2上,因此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辅助锻炼组件会随着托举组件2的旋转而旋转。而第三支架12设置在托举组件2下方,因此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辅助锻炼组件不会随着托举组件2的旋转而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第二支架11及第三支架12,可以安装辅助锻炼组件,可以借助于辅助锻炼组件进行加强锻炼,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举组件2下方的助力组件13和设置在所述助力组件13上的第四支架14,所述助力组件13用于推动位于所述托举组件2下方的人做往复式运动,所述第四支架14用于安装辅助锻炼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具体而言,助力组件13设置在位于托举组件2下的一方的身体下方,便于推动其做往复式运动,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并且由于第四支架14设置在助力组件13上,因此将辅助锻炼组件安装在第四支架14上后,可以使位于托举组件2上的一方在旋转的同时实现加强锻炼,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助力组件,可以使托举组件下的一方节省体力,借助于第四支架,可以安装辅助锻炼组件,进而实现加强锻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与移动终端相连接的智能数据组件16,所述智能数据组件15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统计单元、数据分析单元、数据显示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项指标数据;

所述数据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数据,所述数据统计单元包括往复运动计数子单元、计时子单元、旋转计数子单元、往复行程统计子单元、及频率统计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使用者的身体性能及成绩进行评分;

所述数据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及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及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传输到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数据、所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以及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以及使用者的身份和对应的身体性能及成绩分数存档。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移动终端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可通过蓝牙与移动终端相连接,便于使用者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应用程序上查看本次锻炼过程及历史锻炼过程中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以及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的数据。所述数据显示单元为显示屏,例如为led显示屏或lcd显示屏。借助于数据存储单元,可以使使用者回看自己在过去的一定时间内的运动能力,以促进使用者能够对自己各方面的身体各项性能及健康状况做出及时的调整,以达到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智能数据组件,采集并分析数据,可以促进使用者能够对自己各方面的身体各项性能及健康状况做出及时的调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