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式保温备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03879发布日期:2020-11-04 04:0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式保温备餐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式保温备餐台。



背景技术:

在宾馆、饭馆、酒家,以及学校、机关的食堂中,大部分人的吃饭时间都是相对集中的,为了保证能在同一时间供应上大量热气腾腾的饭菜,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将饭菜提前做好放入到餐盒中,然后餐盒放在备餐台中保温,确保饭菜的温度和口感。但是现有的备餐台大多通过在备餐台内部设置保温槽,保温槽内放置热水,餐盒的底部浸入到保温槽的热水中进行保温,但热水的保温时间短,到后期保温效果并不理想,且使用后的热水大多直接倒掉,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蒸汽式保温备餐台,它通过蒸汽对餐盒进行加热保温,且蒸汽经冷凝后可回收重复利用,在提高对餐盒保温效果的同时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且餐盒底部的蒸汽进管和冷凝水出管分别与蒸汽接口与冷凝水接口之间通过插拔的方式连接,方便餐盒的放置。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蒸汽式保温备餐台,包括备餐台本体和多个餐盒,所述备餐台本体上成型有多个上侧开口的餐盒槽,餐盒槽的底部设有蒸汽接口和冷凝水接口,蒸汽接口与蒸汽提供装置连接,冷凝水接口与冷凝水接收装置连接;

所述餐盒包括插套在餐盒槽内的餐盒本体,餐盒本体的底部成型有矩形凸环,矩形凸环的底部密封固定有盖板,餐盒本体、矩形凸环和盖板围成保温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保温腔相通的蒸汽进管和冷凝水出管,所述蒸汽进管插套在蒸汽接口的上端,冷凝水出管插套在冷凝水接口上端。

所述蒸汽提供装置包括固定在备餐台本体内的加热水箱,加热水箱的底部固定有电加热盘,加热水箱的上端固定有与其相通的蒸汽主管,蒸汽主管上设有多个蒸汽支管,每个蒸汽支管插套并固定在对应的一个蒸汽接口的下端;

所述冷凝水接收装置包括固定在备餐台本体内的冷凝水箱,冷凝水箱的上端固定有冷凝主管,冷凝主管上设有多个冷凝支管,每个冷凝支管插套在对应的一个冷凝水接口的下端。

所述冷凝水箱设置在加热水箱的上方,冷凝水箱的底部与加热水箱的上端之间设有通水管,通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加热水箱内设有水位传感器,电磁阀和水位传感器都与设置在备餐台本体上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所述电加热盘。

所述蒸汽接口的中部成型有上小下大的第一锥孔,所述蒸汽接口内设有第一阀门机构;

第一阀门机构包括压靠在第一锥孔上的第一顶珠,第一顶珠固定在第一顶杆的上端,第一顶杆的下端插套在上侧开口的第一弹簧套管内,第一弹簧套管的底面与第一顶杆的底部之间夹持有第一压簧,第一弹簧套管通过多个第一支脚固定在蒸汽接口的内壁上;

所述蒸汽进管的下端固定有上大下小的第一锥部,第一锥部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圆顶,第一圆顶压靠在第一顶珠的上端,第一锥部上成型有多个与蒸汽进管的内孔相通的第一通槽。

所述冷凝水接口的中部成型有上小下大的第二锥孔,所述冷凝水接口内设有第二阀门机构;

第二阀门机构包括压靠在第二锥孔上的第二顶珠,第二顶珠固定在第二顶杆的上端,第二顶杆的下端插套在上侧开口的第二弹簧套管内,第二弹簧套管的底面与第二顶杆的底部之间夹持有第二压簧,第二弹簧套管通过多个第二支脚固定在冷凝水接口的内壁上;

所述冷凝水出管的下端成型有上大下小的第二锥部,第二锥部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圆顶,第二圆顶压靠在第二顶珠的上端,第二锥部上成型有多个与冷凝水出管的内孔相通的第二通槽。

所述蒸汽接口的上端套接并固定有第一橡胶阻尼管,蒸汽进管插套在第一橡胶阻尼管内;

所述冷凝水出管接口的上端套接并固定有第二橡胶阻尼管,冷凝水出管插套在第二橡胶阻尼管内。

所述保温腔内设有多个线性均布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插套且错开设置,第一隔板的前端与矩形凸环的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隔板的后端与矩形凸环的后侧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隔板的后端与矩形凸环的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隔板的前端与矩形凸环的前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最中间的第一隔板与最中间的第二隔板两者围成的槽与蒸汽进管相通;

所述冷凝水出管有两个,最右侧的第一隔板与矩形凸环的油侧壁围成的槽与其中一个冷凝水出管相通,最左侧的第二隔板与矩形凸环的左侧壁围成的槽与另一个冷凝水出管相通。

所述备餐台本体的上方由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都固定在两个左右设置的支柱上,两个支柱固定在备餐台本体上;

所述第二台板的前侧和第一台板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各设有透明设置的挡沫板。

所述餐盒的四周外侧及底部固定有隔热板。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蒸汽对餐盒进行加热保温,且蒸汽经冷凝后可回收重复利用,在提高对餐盒保温效果的同时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且餐盒底部的蒸汽进管和冷凝水出管分别与蒸汽接口与冷凝水接口之间通过插拔的方式连接,方便餐盒的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3为图2关于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关于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关于c-c的剖视图;

图6为图5关于d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蒸汽式保温备餐台,包括备餐台本体1和多个餐盒2,所述备餐台本体1上成型有多个上侧开口的餐盒槽11,餐盒槽11的底部设有蒸汽接口12和冷凝水接口13,蒸汽接口12与蒸汽提供装置3连接,冷凝水接口13与冷凝水接收装置4连接;

所述餐盒2包括插套在餐盒槽11内的餐盒本体21,餐盒本体21的底部成型有矩形凸环22,矩形凸环22的底部密封固定有盖板23,餐盒本体21、矩形凸环22和盖板23围成保温腔200;所述盖板23上设有与保温腔200相通的蒸汽进管24和冷凝水出管25,所述蒸汽进管24插套在蒸汽接口12的上端,冷凝水出管25插套在冷凝水接口13上端。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蒸汽提供装置3包括固定在备餐台本体1内的加热水箱31,加热水箱31的底部固定有电加热盘32,加热水箱31的上端固定有与其相通的蒸汽主管33,蒸汽主管33上设有多个蒸汽支管34,每个蒸汽支管34插套并固定在对应的一个蒸汽接口12的下端;

所述冷凝水接收装置4包括固定在备餐台本体1内的冷凝水箱41,冷凝水箱41的上端固定有冷凝主管42,冷凝主管42上设有多个冷凝支管43,每个冷凝支管43插套在对应的一个冷凝水接口13的下端。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冷凝水箱41设置在加热水箱31的上方,冷凝水箱41的底部与加热水箱31的上端之间设有通水管44,通水管44上设有电磁阀45,加热水箱3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46,电磁阀45和水位传感器46都与设置在备餐台本体1上的控制面板47,控制面板47控制所述电加热盘32。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蒸汽接口12的中部成型有上小下大的第一锥孔121,所述蒸汽接口12内设有第一阀门机构5;

第一阀门机构5包括压靠在第一锥孔121上的第一顶珠51,第一顶珠51固定在第一顶杆52的上端,第一顶杆52的下端插套在上侧开口的第一弹簧套管53内,第一弹簧套管53的底面与第一顶杆52的底部之间夹持有第一压簧54,第一弹簧套管53通过多个第一支脚55固定在蒸汽接口12的内壁上;

所述蒸汽进管24的下端固定有上大下小的第一锥部241,第一锥部241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圆顶242,第一圆顶242压靠在第一顶珠51的上端,第一锥部241上成型有多个与蒸汽进管24的内孔相通的第一通槽243。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冷凝水接口13的中部成型有上小下大的第二锥孔131,所述冷凝水接口13内设有第二阀门机构6;

第二阀门机构6包括压靠在第二锥孔131上的第二顶珠61,第二顶珠61固定在第二顶杆62的上端,第二顶杆62的下端插套在上侧开口的第二弹簧套管63内,第二弹簧套管63的底面与第二顶杆62的底部之间夹持有第二压簧64,第二弹簧套管63通过多个第二支脚65固定在冷凝水接口13的内壁上;

所述冷凝水出管25的下端成型有上大下小的第二锥部251,第二锥部251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圆顶252,第二圆顶252压靠在第二顶珠61的上端,第二锥部251上成型有多个与冷凝水出管25的内孔相通的第二通槽253。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蒸汽接口12的上端套接并固定有第一橡胶阻尼管56,蒸汽进管24插套在第一橡胶阻尼管56内;

所述冷凝水出管接口13的上端套接并固定有第二橡胶阻尼管66,冷凝水出管25插套在第二橡胶阻尼管66内。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保温腔200内设有多个线性均布的第一隔板26和第二隔板27,第一隔板26和第二隔板27相互插套且错开设置,第一隔板26的前端与矩形凸环22的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隔板26的后端与矩形凸环22的后侧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隔板27的后端与矩形凸环2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隔板27的前端与矩形凸环22的前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最中间的第一隔板26与最中间的第二隔板27两者围成的槽与蒸汽进管24相通;

所述冷凝水出管25有两个,最右侧的第一隔板26与矩形凸环22的油侧壁围成的槽与其中一个冷凝水出管25相通,最左侧的第二隔板27与矩形凸环22的左侧壁围成的槽与另一个冷凝水出管25相通。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备餐台本体1的上方由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台板71和第二台板72,第一台板71和第二台板72都固定在两个左右设置的支柱73上,两个支柱73固定在备餐台本体1上;

所述第二台板72的前侧和第一台板71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各设有透明设置的挡沫板74。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餐盒2的四周外侧及底部固定有隔热板28。

工作原理:第一,将餐盒2插入到对应的餐盒槽11内,餐盒2底部的蒸汽进管24插入到蒸汽接口12内,随着蒸汽进管24的持续向下插入,蒸汽进管24底部的第一圆顶242将第一顶珠51向下顶,使第一顶珠51脱离第一锥孔121的内壁;同理餐盒2底部的冷凝水出管25插入到冷凝水接口13内,随着冷凝水出管25的持续向下插入,冷凝水出管底部的第二圆顶将第二顶珠顶向下侧,使第二顶珠51脱离第二锥孔131的内壁;

第二,通过控制面板47控制电加热盘32工作,电加热盘32对加热水箱31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水箱31内的水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到蒸汽主管33内并通过多个蒸汽支管34分别进入到对应的蒸汽接口12内,进入到蒸汽接口12内的蒸汽通过经过第一顶珠51与第一锥孔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到,然后再经过蒸汽进管24进入到保温腔200内,进入到保温腔200内的蒸汽分为左右两路向由多个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矩形凸环形成的通道流动,通过蒸汽对餐盒进行加热保温;然后对餐盒进行加热后的蒸汽从两个冷凝水出管25流出到对应的冷凝水接口13内,然后在依次流经冷凝水接口13、第二顶珠与第二锥孔之间的缝隙、冷凝支管43、冷凝主管42回流到冷凝水箱41内,并在冷凝水箱41在进行存储;

第三,当水位传感器46检测到加热水箱内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47孔口电磁阀45打开,冷凝水箱41内的水从通水管44流到加热水箱内,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加热水箱的水位到达设定的高度时,电磁阀关闭;

第四,第一橡胶阻尼管56可增加蒸汽接口12与蒸汽进管24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可增加密封性,防止蒸汽外溢;第二橡胶阻尼管66可增加冷凝水出管25与冷凝水接口13之间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第五,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增加蒸汽的流动路径,加强对餐盒的加热保温效果;

第六,餐盒外侧设有隔热板28,可有效降低保温腔内热量的损失,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第七,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上设有挡沫板74,可有效阻挡就餐人员的飞沫。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