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5980发布日期:2020-09-25 17:5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咖啡冲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冲煮冲煮云南咖啡豆存在以下缺陷:

醇厚度较低,甜度不够,而且味道消散较快,咖啡口感差。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把滤纸打湿,然后将咖啡粉倒入滤杯内,均匀的铺开;

第二步:用92的°水对咖啡粉层进行注水闷蒸,15克的咖啡粉在20秒内注入30毫升的水,闷蒸是为了排除咖啡粉内的二氧化碳;

第三步:开始以花瓣式的手法向咖啡粉层注水,按照顺时针的顺序,以画花瓣的方式均匀的依次注水,水流不间断,在1分30秒左右注入195毫升水;

第四步:让滤杯的液体继续流入分享壶,停留时间为10秒,然后第1分40秒时,挪走滤杯,结束萃取。

进一步的,所述滤杯为kono滤杯,该kono滤杯的肋骨并非是从底部一直延伸至最上端,而是在不到滤杯高度一半位置时停止,这个高度的设计是为了确保在滴水过程中,让滤纸在吸水后可以紧贴在滤杯壁上,一旦排气空间收到限制,空气流动也会受限,这样一来就会增加咖啡粉颗粒吸水时间,使用kono滤杯时,当使用花瓣式法产生小水柱时,为了维持气压式萃取,此时需给水至水位到达肋骨上部多一点的水量并保持,这样就可将滤纸紧密贴合在滤杯壁上,阻止空气往上流通,产生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因为向上的通道被阻挡,水就只可流向滤纸与肋骨方向,此时,内部水量会持续向下推挤,直至产生气压式萃取水柱,一直持续到水量流光为止。

进一步的,该冲煮法是为了萃取前段高浓度的咖啡,在滴水过程中,表面的咖啡粉颗粒粉层慢慢隆起,当膨胀程度不断加大,咖啡粉颗粒吸水也会越多,在达到饱和时,水量会在底部慢慢累积,等到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将空气挤压式时,小小的萃取水柱就会产生,产生气压式萃取。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为了萃取前段高浓度的咖啡,在滴水过程中,表面的咖啡粉颗粒粉层慢慢隆起,当膨胀程度不断加大,咖啡粉颗粒吸水也会越多,在达到饱和时,水量会在底部慢慢累积,等到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将空气挤压式时,小小的萃取水柱就会产生,产生气压式萃取,使得咖啡醇厚度高,甜感强,回甘持久,咖啡口感会很饱满,这样比较符合云南豆的气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滤杯的杯测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画花瓣手法滤杯咖啡表面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形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把滤纸打湿,然后将咖啡粉倒入滤杯内,均匀的铺开;

第二步:用92的°水对咖啡粉层进行注水闷蒸,15克的咖啡粉在20秒内注入30毫升的水,闷蒸是为了排除咖啡粉内的二氧化碳;

第三步:开始以花瓣式的手法向咖啡粉层注水,按照顺时针的顺序,以画花瓣的方式均匀的依次注水,水流不间断,在1分30秒左右注入195毫升水;

第四步:让滤杯的液体继续流入分享壶,停留时间为10秒,然后第1分40秒时,挪走滤杯,结束萃取。

其中,所述滤杯为kono滤杯,该kono滤杯的肋骨并非是从底部一直延伸至最上端,而是在不到滤杯高度一半位置时停止,这个高度的设计是为了确保在滴水过程中,让滤纸在吸水后可以紧贴在滤杯壁上,一旦排气空间收到限制,空气流动也会受限,这样一来就会增加咖啡粉颗粒吸水时间,使用kono滤杯时,当使用花瓣式法产生小水柱时,为了维持气压式萃取,此时需给水至水位到达肋骨上部多一点的水量并保持,这样就可将滤纸紧密贴合在滤杯壁上,阻止空气往上流通,产生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因为向上的通道被阻挡,水就只可流向滤纸与肋骨方向,此时,内部水量会持续向下推挤,直至产生气压式萃取水柱,一直持续到水量流光为止。

其中,该冲煮法是为了萃取前段高浓度的咖啡,在滴水过程中,表面的咖啡粉颗粒粉层慢慢隆起,当膨胀程度不断加大,咖啡粉颗粒吸水也会越多,在达到饱和时,水量会在底部慢慢累积,等到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将空气挤压式时,小小的萃取水柱就会产生,产生气压式萃取。

工作原理:冲煮该咖啡豆时,先把滤纸打湿,然后将咖啡粉倒入滤杯内,均匀的铺开,然后,用92的°水对咖啡粉层进行注水闷蒸,15克的咖啡粉在20秒内注入30毫升的水,闷蒸是为了排除咖啡粉内的二氧化碳,接着开始以花瓣式的手法向咖啡粉层注水,按照顺时针的顺序,以画花瓣的方式均匀的依次注水,水流不间断,在1分30秒左右注入195毫升水,最后,让滤杯的液体继续流入分享壶,停留时间为10秒,然后第1分40秒时,挪走滤杯,结束萃取。该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为了萃取前段高浓度的咖啡,在滴水过程中,表面的咖啡粉颗粒粉层慢慢隆起,当膨胀程度不断加大,咖啡粉颗粒吸水也会越多,在达到饱和时,水量会在底部慢慢累积,等到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将空气挤压式时,小小的萃取水柱就会产生,产生气压式萃取,使得咖啡醇厚度高,甜感强,回甘持久,咖啡口感会很饱满,这样比较符合云南豆的气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把滤纸打湿,然后将咖啡粉倒入滤杯内,均匀的铺开;

第二步:用92的°水对咖啡粉层进行注水闷蒸,15克的咖啡粉在20秒内注入30毫升的水,闷蒸是为了排除咖啡粉内的二氧化碳;

第三步:开始以花瓣式的手法向咖啡粉层注水,按照顺时针的顺序,以画花瓣的方式均匀的依次注水,水流不间断,在1分30秒左右注入195毫升水;

第四步:让滤杯的液体继续流入分享壶,停留时间为10秒,然后第1分40秒时,挪走滤杯,结束萃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为kono滤杯,该kono滤杯的肋骨并非是从底部一直延伸至最上端,而是在不到滤杯高度一半位置时停止,这个高度的设计是为了确保在滴水过程中,让滤纸在吸水后可以紧贴在滤杯壁上,一旦排气空间收到限制,空气流动也会受限,这样一来就会增加咖啡粉颗粒吸水时间,使用kono滤杯时,当使用花瓣式法产生小水柱时,为了维持气压式萃取,此时需给水至水位到达肋骨上部多一点的水量并保持,这样就可将滤纸紧密贴合在滤杯壁上,阻止空气往上流通,产生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因为向上的通道被阻挡,水就只可流向滤纸与肋骨方向,此时,内部水量会持续向下推挤,直至产生气压式萃取水柱,一直持续到水量流光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冲煮法是为了萃取前段高浓度的咖啡,在滴水过程中,表面的咖啡粉颗粒粉层慢慢隆起,当膨胀程度不断加大,咖啡粉颗粒吸水也会越多,在达到饱和时,水量会在底部慢慢累积,等到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将空气挤压式时,小小的萃取水柱就会产生,产生气压式萃取。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把滤纸打湿,然后将咖啡粉倒入滤杯内,均匀的铺开;第二步:用92的°水对咖啡粉层进行注水闷蒸,15克的咖啡粉在20秒内注入30毫升的水,闷蒸是为了排除咖啡粉内的二氧化碳,本发明采用花瓣式冲煮咖啡的方法,为了萃取前段高浓度的咖啡,在滴水过程中,表面的咖啡粉颗粒粉层慢慢隆起,当膨胀程度不断加大,咖啡粉颗粒吸水也会越多,在达到饱和时,水量会在底部慢慢累积,等到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将空气挤压式时,小小的萃取水柱就会产生,产生气压式萃取,使得咖啡醇厚度高,甜感强,回甘持久,咖啡口感会很饱满,这样比较符合云南豆的气质。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若昭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