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6910发布日期:2022-04-13 12:0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坐便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其ipc分类属于a47k13/12。


背景技术:

2.现有坐便器的盖板通常是采用铰链机构实现翻转,该类坐便器的结构如在先申请专利公开号为cn207492721u,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马桶的翻盖装置所示,其设翻盖、具通孔的外壳和用于连接翻盖和马桶主体部的铰接机构,该铰链机构设具直条部的铰链体,该铰链体穿越外壳通孔,且其直条部通过螺钉固定嵌设在翻盖安装孔的螺帽上。
3.现有马桶的翻盖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为:
4.1.翻盖通过嵌设在其安装孔内的螺帽经螺钉与铰链连接,多次开合后,螺帽容易松脱,导致翻盖与铰链分离脱落;
5.2.当翻盖需要实现电动翻转时,两个铰链的跨度距离大,两者轴心容易有偏差,采用双侧电机或单侧电机驱动均容易发生受力不平衡问题,影响开合,特别是在塑料件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
7.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包括机座、固定安装于机座上的机壳、坐圈、支架、盖板和铰接装置,支架中置注塑固定于盖板上,其包括支承部和从支承部的端部伸出与其成夹角的连接部,机壳在远离坐圈的一侧设下凹部,该下凹部的侧壁设供铰接装置穿越的通孔,盖板与支架通过该铰接装置限位且可转动地被安装在下凹部,盖板盖合时将机壳、坐圈及两者的过渡连接部遮盖于其下方。
9.本发明的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通过将支架作嵌件放进模具注塑,使其中置紧固于盖板上,提升了支架与盖板的连接强度,避免使用容易松脱问题,支架为单独零件,其两侧铰接装置的间距较短,轴心偏差小,受力平衡,装配比较容易保障开合顺畅。且供铰接装置穿越的通孔为隐藏在下凹部的侧壁,铰接装置不易受外物撞击损坏,而且可以防止水滴、粉尘等进入机壳问题。
10.进一步地,铰接装置包括连接套、固定安装于机壳上的驱动电机、轴座和设置在连接部上的支架孔,连接套包括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设供驱动电机轴插入的轴孔,第二连接套设圆柱状转轴,轴座设供圆柱状转轴插入的轴座孔。该设计可让盖板实现电动翻转,且用受力面积更大的连接套安装在支架孔上,避免驱动电机轴与支架孔直接接触,导致支架孔磨损,提升盖板的使用寿命。
11.更进一步地,支架孔的一端设缺口,第二连接套设凸台,并卡接于该缺口;支架孔的另一端的柱面设安装孔,第一连接套设连接孔,且通过螺钉穿越安装孔和连接孔将第一
连接套安装于支架上。该设计利于盖板的安装和拆卸维修。
12.更进一步地,轴孔为台阶孔。通过该设计可将润滑油藏纳于该台阶孔靠近电机的一则,避免驱动电机润滑油过快流失,起较少磨损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13.更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套的转轴的外周设带缺口的圆筒;轴座包括带轴座孔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设径向凸起的凸筋,圆柱体套设于圆筒内且凸筋位于圆筒的缺口内起限位作用。该设计可使翻盖在打开时实现限位,避免盖板翻转时打开角度过大碰撞后方物件导致损坏。
14.进一步地,铰接装置包括联轴器、固定安装于机壳上的驱动电机、轴座和设置在连接部上的支架轴,轴座设轴向的轴座孔,支架轴的一侧经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侧插入安装于轴座孔内。该设计可让盖板实现电动翻转,且零件间的连接简单可靠。
15.进一步地,该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还包括上护盖和下护盖,上护盖和下护盖安装在盖板上形成容纳腔,连接部容纳于该容纳腔内。该设计将支架的连接部容纳至容纳腔室内,避免灰尘积极在该连接部上,让坐便器的结构更整洁。
16.进一步地,该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还包括显示屏,机壳在下凹部和坐圈之间设显示孔,显示屏安装于该显示孔上。该设计可将电坐便器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用户能通过显示屏快捷直观地获取坐便器的状态信息。
17.更进一步地,支架的支承部设透光孔,盖板注塑形成包裹该透光孔周壁的中空状的盖板凸台,该盖板凸台上安装有透光板,且盖板在闭合状态,该透光板位于显示屏的上方。通过该设计,当盖板闭合时用户亦可观看到电坐便器的信息,而且透光板安装在围着透光孔注塑而成的带通孔的盖板凸台上,其可提升透光板安装处的强度,避免当人坐在盖板时,透光板和盖板之间因形变而出现开裂等的问题。
18.更进一步地,该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还包括压圈,压圈将透光板紧压于盖板凸台上。该设计利于透光板的拆卸和安装。
19.进一步地,下凹部包括弧形面和与弧面面连接的侧壁,该弧形面上设导水孔,通孔设在侧壁上,且通孔底端部至水平面的距离大于导水孔朝向通孔侧的顶端部至水平面的距离。通过该设计能将积聚在下凹部上的水引导流至电坐便器的指定部分排出,避免水从通孔渗入至机壳内,造成机壳内零件造成损坏。
2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电坐便器的主视图;
22.图2是本发明的电坐便器盖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1的a-a的剖面图;
24.图4是图3的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25.图5是图1中b-b的剖面的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
26.图6是图1中b-b的剖面的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
27.图7是图6的局部d的放大示意图;
28.图8是本发明电坐便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本发明电坐便器机壳的剖视图;
30.图10是本发明支架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本发明盖板与支架注塑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是本发明第一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是本发明第二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是本发明的轴座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是是本发明支架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6是图1中b-b的剖面的实施方式三的示意图;
37.图17是图16的局部e的放大示意图。
38.其中:10-容纳腔、11-上护盖、12-下护盖、20-显示屏容纳腔、100-机座、200-机壳、210-下凹部、211-弧形面、212-侧壁、213-导水孔、220-通孔、230-显示孔、300-坐圈、400-支架、410-支承部、411-透光孔、420-连接部、430-支架孔、431-缺口、432-安装孔、400
′-
支架、410
′-
支承部、420
′-
连接部、430-支架轴

、500-盖板、510-盖板凸台、600-联轴器、610-第一连接套、611-轴孔、612-连接孔、620-第二连接套、621-转轴、622-凸台、623-圆筒、624-底座、700-驱动电机、710-驱动电机轴、720-电机支架、730-轴、800-轴座、810-轴座孔、820-圆柱体、821-凸筋、830-底座、900-显示屏、910-显示屏上壳、920-显示屏下壳、930-密封条、940-透光板、950-压圈
具体实施方式
39.见图2和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其包括机座100、固定安装于机座上的机壳200、坐圈300、支架400、盖板500和铰接装置。其中,支架400结构如图10所示,其包括用于支承盖板500的支承部410和从支承部的端部伸出,并与支承部410成夹角的连接部420。见图11,盖板500与支架400一体注塑成型,制作时,将支架400作嵌件放进模具,经注塑后支架400中置注塑固定于盖板500上。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支架400为具强度大的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
40.实施方式一:
41.见图1、图2、图5、图9和图10,铰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连接部420上的支架孔430、轴730、和轴承(未图示)。机壳200在远离坐圈300的一侧设下凹部210,该下凹部210的壁面设供轴730穿越的通孔220,轴730穿过通孔220后插入支架孔430,并将支架400和盖板500可转动地安装在下凹部210上。电坐便器的盖板500在闭合状态,该盖板500将机壳200、坐圈300、坐圈300与外壳200的过渡连接部位遮盖于盖板500的下方。见图2,具体实施时,过渡连接部包括坐圈顶端凸起部与机壳相邻的过渡连接部l1、坐圈侧面与机壳相邻的过渡连接部l2和坐圈顶端与机壳相邻的过渡连接部l3。通过利用盖板将上述的过渡连接部进行遮盖,能有效防止从电坐便器上方掉落的水及灰尘在过渡连接部积聚,减少污垢或细菌滋生于电坐便器上。
42.本发明的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通过将支架作嵌件放进模具注塑,使其中置紧固于盖板上,提升了支架与盖板的连接强度,避免使用容易松脱问题,支架为单独零件,其两侧铰接装置的间距较短,轴心偏差小,受力平衡,装配比较容易保障开合顺畅。且供铰接装置穿越的通孔为隐藏在下凹部的侧壁,铰接装置不易受外物撞击损坏,而且可以防止水滴、粉尘等进入机壳问题。
43.实施方式二:
44.见图6、8和11,为让盖板实现电动翻转和提升盖板的使用寿命,本实施方式的电坐便器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特征采用电动式的铰接装置。具体实施时,该铰链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连接部420上的支架孔430、安装于支架孔430上的连接套及固定安装于机壳上的驱动电机700和轴座800。见图7、12和13,连接套包括第一连接套610和第二连接套620。第一连接套610为柱状,其一端设供驱动电机轴710插入的轴向轴孔611,另一端的柱面上设径向的连接孔612。第二连接套620包括柱状的底部624和从该底部轴向凸起的圆柱状转轴621。见图14,轴座800包括底座830和从底座轴向凸起的圆柱体820,该圆柱体的轴向面上设供圆柱状转轴621插入的轴座孔810。具体装配时,将第一连接套610和第二连接套620分别插入支架孔430内,然后用第二连接套620的转轴621套进轴座的轴座孔810内,再用螺钉将轴座800固定于机壳200上,最后将驱动电机轴710插入至第一连接套的轴孔611内,并利用电机架720将驱动电机700固定于机壳200上。因支架400为注塑固定于盖板500,该设计的优点可避免直径较小的驱动电机轴与支架孔直接接触,导致支架孔的磨损。实际工作时,驱动电机轴传递的力主要集中在第一连接套的轴孔上。当第一连接套发生损坏打滑时,只需对其进行更换即可,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当然,作为其他的实施例,也可取消连接套,将驱动电机轴710直接插入至支架孔430内,利用驱动电机700转动带动支架400和盖板500转动。
45.见图7和图12,为避免驱动电机润滑油过快流失,减少驱动电机的磨损和降低驱动电机工作的噪音,轴孔611为台阶孔,在该孔内设藏纳有润滑油。
46.为利于零件的加工及盖板的安装和拆卸维修,见图10所示,支架的支架孔430的一端设缺口431,另一端的柱面设安装孔432。见图12和13,第一连接套610采用螺钉穿越安装孔432和连接孔612将其安装于支架400上,第二连接套620的底部624径向凸起用于卡接缺口431的凸台622。更进一步地,为避免盖板翻转时打开角度过大碰撞后方物件导致损坏,见图13和图14,第二连接套620在转轴621的外周设带缺口的圆筒623,轴座800的圆柱体820的侧面径向设凸起的凸筋821。在装配时,圆柱体820插入圆筒623的孔内,该圆筒623的缺口限制凸筋821的转动角度,起限制盖板500的翻转角度。
47.见图4和图8,该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还包括上护盖11和下护盖12,连接部420外露于盖板500,上护盖11和下护盖12安装在盖板500上形成容纳腔10,且容纳腔10将连接部420容纳于其内。通过该设计可将支架的连接部容纳至容纳腔室内,避免灰尘积聚在该连接部上,让坐便器更整洁。
48.见图4和图8,该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还包括显示屏900,机壳200在下凹部210和坐圈300之间的面上设显示孔230,显示屏900安装于该显示孔230上。该设计可将电坐便器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用户能通过显示屏快捷直观地获取坐便器的状态信息。
4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该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还包括显示屏上壳910、显示屏下壳920和密封条930。见图4,密封条930设置在机壳200与显示屏上壳910之间,显示屏上壳910将显示孔230遮盖,且与显示屏下壳920安装后形成显示屏容纳腔20,显示屏900设置于该容纳腔20内。通过该设计可对显示屏起更好的防水的效果,避免在机壳上方的水掉落直接滴到显示屏上,对显示屏造成损坏。
50.优选地,见图4、8、10和11,该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还包括透光板940,支架的支承部上设透光孔411,盖板500注塑形成包裹该透光孔411周壁的中空状的盖板凸台510,
该盖板凸台510,透光板设置于该盖板凸台510上。且盖板500在闭合状态,该透光板940位于显示屏900的正上方。通过该设计,当盖板闭合时用户亦可观看到电坐便器的信息,而且透光板安装在围着透光孔注塑而成的带通孔的盖板凸台上,此设计可提升透光板安装处的强度,避免当人坐在盖板时,透光板和盖板之间因形变而出现开裂等的问题。
51.见图4,为了利于透光板的安装和拆卸更换,该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还包括压圈950,压圈950扣接固定在盖板凸台上同时压紧透光板940。
52.见图9,机壳的下凹部210包括弧形面211和与弧面面连接的侧壁212。在弧形面212上设导水孔213,通孔220位于侧壁212上,且通孔底端部至水平面的距离h1大于导水孔213朝向通孔220侧的顶端部至水平面的距离h2。通过该设计能将积聚在下凹部上的水引导流至电坐便器的指定部分排出,避免水从通孔渗入至机壳内,造成机壳内零件造成损坏。
53.实施方式三:
54.见图15至图17,为让盖板实现电动翻转和简化零件间的连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坐便器与实施方式二的区别特征采用不同结构的支架400

和电动式的铰接装置。见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架400

同样为中置注塑固定于盖板500上,其包括支承部410

和从支承部的端部伸出,并与支承部410

成夹角连接部420

。见图16和17,本实施例的铰接装置包括联轴器600、固定安装于机壳200上的驱动电机700、轴座800和设置在连接部420

上的支架轴430

,轴座800设轴向的轴座孔810。具体安装时,支架的支架轴430

的一侧通过联轴器600连接后与驱动电机700连接,其另一侧的支架轴430

插入安装于轴座的轴座孔810内。当然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轴也可设计成穿越下凹部上的通孔与设置在机壳内的铰接装置进行连接。
55.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