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筒锅具捧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5091发布日期:2021-02-18 21:0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直筒锅具捧起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筒锅具捧起器。


背景技术:

[0002]
提供热汤料理之汤锅,常见有金属材质所制成直筒型的锅体,或以陶瓷制成之锅体,在朝上端口的二侧,于产制时以结合方式,附加有二侧对应之把手,该把手在烹煮时会受到底部热温接触而受热潜存高温,完成料理后无法直接以手触摸捧起。
[0003]
金属材质之锅体,所附加之把手材质最佳为电木,经久受热辐射激化作用,质地劣化,且相同具热储存作用,表面温度依然灼烫,所以汤锅料理完成后,皆借由抹布间隔,维护双手施力,使能捧起锅具,也有以箝具或夹具对应该端口作夹取,但该操作为单手,在料理汤汁容量大时,存在翻落之危险性,以及设有把手之锅具,在收纳时,该横向凸出的把手,会占据垂直收纳空间,因此出现有无把手汤锅或锅体为直筒型之锅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筒锅具捧起器,其为使用于锅身为直筒型之锅具,于料理热锅时,可安全辅助移锅之捧起器。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筒锅具捧起器,其包含有:一环体状环套箍体,规划有一平面中心线;一对手把体,结合在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一侧;一扳动把手,设有一结合座,经结合座结合在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另一侧,扳动把手朝环套箍体方向设有一沿平面中心线线性位置被动工作之切压楔尖;一组结合于环套箍体,位于对手把体二侧平分角位位置之楔推件,与切压楔尖呈三角形分布,且为等高平面安排。
[0006]
所述的该切压楔尖被动为摆动状,摆线与平面中心线平行。
[0007]
所述的该切压楔尖被动为滑动状,滑动线与平面中心线平行。
[0008]
所述的该对手把体为经复制扳动把手之结构而所取代。
[0009]
所述的该切压楔尖为分叉状。
[0010]
所述的该结合座设有一驳接侧,驳接侧平行平面中心线方向,前后序列有多数驳接枢孔。
[0011]
所述的该扳动把手进一步包含有:一结合于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位置之结合座,设有一驳接动作朝向平面中心线方向之驳接空间;一”t”形摆扣把手,设有一把体,把体往环套箍体方向一端设为切压楔尖,下颚空间朝下连结有一摆动杆,摆动杆末端与驳接空间之驳接侧驳接。
[0012]
所述的该扳动把手进一步包含有:一结合于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位置之结合座,设有一驳接动作朝向平面中心线方向之驳接侧;一平行于平面中心线之半型把手,一端与该结合座结合;一可和半型把手经摆转并合之剪动杆,设有一驳接段经驳接轴件与该结合座所设驳接侧驳接,剪动杆往环套箍体方向一端,延伸设为切压楔尖。
[0013]
所述的该扳动把手进一步包含有:一结合于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位置之结合
座,内部设有一链接空间,链接空间朝环套箍体方向平行于平面中心线导通设有一滑置孔;一半型把手,一端与该结合座结合;一剪动杆,内端为一驳接端,驳接端依杆身纵向线偏角方向连结有一杠杆,杠杆外端为一驳接孔可活动于该链接空间之中,驳接端经驳接轴件与结合座所设驳接侧驳接;一滑动于该滑置孔之推楔滑件,往环套箍体方向一端为切压楔尖,另一端为一驳接部;一变动连杆,二端分别活接驳接孔与驳接部。
[0014]
本发明为使用于锅身为直筒型之锅具,于料理热锅时,可安全辅助移锅之捧起器,主体设有一可轴向圈套锅具上端外圆之框状环套箍体,依其平面中心规划有一平面中心线,环套箍体在平面中心线一侧,设有一对手把体,对手把体沿平面中心线对侧设有一扳动把手,依扳动把手上、下扳动变位操作,决定所设切压楔尖嵌接锅具之组靠与否,利用为移锅安全辅助。
[0015]
本发明该切压楔尖动作路径为一摆线,相对锅具桶口外围作挑扣目的,或该切压楔尖的位移为直线性位移,对桶口外围作夹压切扣目的。
[0016]
本发明为在环套箍体一侧设有对手把体,该对手把体为复制扳动把手的结构,而所全面取代。
[0017]
本发明为该切压楔尖与一扳动把手的部件结构为同体,受扳动把手部件的角位变化所连动,始发生平行于平面中心线的箝制动作。
[0018]
本发明为该切压楔尖结合在一可线性滑动之推楔滑件末端,推楔滑件经由一变动连杆与剪动杆的驳接孔连动结合,受剪动杆的角位变化,而形成直线性平行平面中心线的运动,依据为对桶口外围作箝扣之目的。
[0019]
本发明为该结合座所设驳接侧,依据平面中心线的线性,前、后排列有多数驳接枢孔,借由驳接枢孔的选用,可因应不同直径之锅具,前置调变出切压楔尖工作准备位置。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扳动把手结构之一实施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捧起器实施整体的外观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捧起器相对锅具使用关系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捧起器相对锅具使用关系示意图之一。
[0024]
图5为本发明捧起器相对锅具使用关系示意图之二。
[0025]
图6为本发明切压楔尖结构另一实施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扳动把手再一实施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扳动把手再一实施使用状态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扳动把手再一实施使用状态图之一。
[0029]
图10为本发明扳动把手又一实施俯视图。
[0030]
图11为本发明扳动把手又一实施结构侧视图。
[0031]
图12为本发明驳接侧所设驳接枢孔排列状态图。
[0032]
图13为本发明驳接侧所设驳接枢孔排列状态图之一。
[0033]
图14为本发明驳接侧所设驳接枢孔排列状态图之二。
[0034]
图15为本发明扳动把手简易实施结构侧视图。
[0035]
符号说明:
[0036]
扳动把手
---
10
ꢀꢀꢀꢀꢀꢀꢀ
环套箍体
---
11
ꢀꢀꢀꢀꢀꢀꢀꢀ
楔推件
---
12
[0037]
结合座
---
13
ꢀꢀꢀꢀꢀꢀꢀꢀꢀ
驳接空间
---
14
ꢀꢀꢀꢀꢀꢀꢀꢀ
驳接枢孔
---
15
[0038]
驳接侧
---
16
ꢀꢀꢀꢀꢀꢀꢀꢀꢀ
对手把体
---
20
ꢀꢀꢀꢀꢀꢀꢀꢀ
延伸部
---
21
[0039]
摆扣把手
---
30
ꢀꢀꢀꢀꢀꢀꢀ
把体
---
31
ꢀꢀꢀꢀꢀꢀꢀꢀꢀꢀꢀꢀ
摆动杆
---
32
[0040]
弹性元件
---
33
ꢀꢀꢀꢀꢀꢀꢀ
驳接轴件
---
34
ꢀꢀꢀꢀꢀꢀꢀꢀ
切压端
---
35
[0041]
切压楔尖
---
36
ꢀꢀꢀꢀꢀꢀꢀ
偏心轮面
---
37
ꢀꢀꢀꢀꢀꢀꢀꢀ
锅具
---
40
[0042]
桶口
---
41
ꢀꢀꢀꢀꢀꢀꢀꢀꢀꢀꢀ
锅体
---
42
ꢀꢀꢀꢀꢀꢀꢀꢀꢀꢀꢀꢀ
交接内角
---
43
[0043]
半型把手
---
50
ꢀꢀꢀꢀꢀꢀꢀ
链接空间
---
51
ꢀꢀꢀꢀꢀꢀꢀꢀ
滑置孔
---
520
[0044]
剪动杆
---
60
ꢀꢀꢀꢀꢀꢀꢀꢀꢀ
驳接段
---
61
ꢀꢀꢀꢀꢀꢀꢀꢀꢀꢀ
解锁端
---
62
[0045]
杠杆
---
63
ꢀꢀꢀꢀꢀꢀꢀꢀꢀꢀꢀ
驳接孔
---
64
ꢀꢀꢀꢀꢀꢀꢀꢀꢀꢀ
平面中心线
---
l
[0046]
驳接端
---
66
ꢀꢀꢀꢀꢀꢀꢀꢀꢀ
推楔滑件
---
70
ꢀꢀꢀꢀꢀꢀꢀꢀ
滑杆
---
71
[0047]
驳接部
---
72
ꢀꢀꢀꢀꢀꢀꢀꢀꢀ
变动连杆
---
73
ꢀꢀꢀꢀꢀꢀꢀꢀ
间距
---
p
[0048]
倘开尺度
---
w
ꢀꢀꢀꢀꢀꢀꢀꢀ
包外直径
---
d
ꢀꢀꢀꢀꢀꢀꢀꢀꢀ
捧起施力
---
f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本发明直筒锅具捧起器,为使用于锅身不具把手或为直筒型之锅具,于料理热锅时,可瞬时结合,以得安全辅助移锅之捧起器,主体设有一可跨越圈套锅具外圆之环套箍体,环套箍体一侧设有一对手把体,对手把体对侧设有一组扳动把手,依扳动把手扳动变位操作连带切压楔尖位移,决定嵌接锅具与否,利用为烹调热锅移锅时之安全辅具,以及相对锅具可快速组卸。
[0050]
本发明具体实施一环体状环套箍体,依平面中心规划有一平面中心线,所设对手把体结合在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的一侧,另一侧结合一组动作依据之扳动把手,扳动把手朝环套箍体方向设有一平行平面中心线线性方向被动工作之切压楔尖,及一组结合于环套箍体,位于对手把体二侧平分角位位置之楔推件,与切压楔尖呈三角形角位分布,且为等高平面安排。
[0051]
本发明再进一步实施为该扳动把手包含有:
[0052]
一结合于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位置之结合座,设有一驳接动作朝向平面中心线方向之驳接空间;
[0053]
一”t”形摆扣把手,设有一把体,把体往环套箍体方向一端设为切压楔尖,下颚空间朝下连结有一摆动杆,摆动杆末端与驳接空间之驳接侧驳接。
[0054]
本发明扳动把手进一步实施有:
[0055]
一结合于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位置之结合座,设有一驳接动作朝向平面中心线方向之驳接侧;
[0056]
一平行于平面中心线之半型把手,一端与该结合座结合;
[0057]
一可和半型把手经摆转并合之剪动杆,设有一驳接段经驳接轴件与该结合座所设驳接侧驳接,剪动杆往环套箍体方向一端,延伸设为切压楔尖。
[0058]
本发明扳动把手再进一步实施为:
[0059]
一结合于环套箍体位于平面中心线位置之结合座,内部开设有一链接空间,链接空间朝环套箍体方向平行于平面中心线导通设有一滑置孔;
[0060]
一水平状半型把手,一端与该结合座结合;
[0061]
一剪动杆,内端为一驳接端,驳接端依杆身纵向线偏角方向连结有一杠杆,杠杆外端为一驳接孔可活动于该链接空间之中,驳接端经驳接轴件与结合座所设驳接侧驳接;
[0062]
一滑动于该滑置孔之推楔滑件,往环套箍体方向一端为切压楔尖,另一端为一驳接部;
[0063]
一变动连杆,二端分别活接驳接孔与驳接部。
[0064]
有关本发明之捧起器结构及其使用状态和达成功能,请参阅图示说明如下:
[0065]
首先请先参阅图1(配合图2~图5)所示,本发明扳动把手10其一实施为设有一t型本体的摆扣把手30,摆扣把手30设有一把体31,把体31朝环套箍体11方向一端设有一切压楔尖36,切压楔尖36表面往下延伸有一偏心内缩的偏心轮面37,把体31近切压楔尖36一端下颚空间岐向延伸结合有一摆动杆32,摆动杆32末端由一驳接轴件34驳接在结合座13的驳接侧16所设其中一驳接枢孔15形成驳接组合,驳接空间14为长槽状平行于平面中心线l,驳接枢孔15的轴心垂直平面中心线l。
[0066]
多数驳接枢孔15为平行平面中心线l前后序列在驳接侧16,驳接轴件34可选择前后任一驳接枢孔15位置穿置,则可调变切压楔尖36对应环套箍体11空间的长度变化,以可得到先前调整所使用的对象锅具直径大小作前置性的备用调变。
[0067]
请再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之捧起器,设有一内圆可跨置过锅具40包含桶口41外围之环套箍体11,环套箍体11基础结构为一平状框体,不限定为圆形,依据平面中心规划有一虚拟的平面中心线l,环套箍体11本体位于平面中心线l一侧固定设有一对手把体20,另一侧设该扳动把手10,扳动把手10与对手把体20为一对称之相对手,提供使用者双手可端持。
[0068]
上述所实施之扳动把手10为一摆扣把手30设有一把体31,把体31朝环套箍体11一端设有一切压楔尖36,下颚空间朝下连结有一摆动杆32形成一”t”形本体,摆动杆32末端驳接于一结合座13所设驳接空间14,借由摆动杆32末端经驳接轴件34驳接在结合座13的驳接侧16所设驳接枢孔15,依驳接轴件34为支点,提供变动把体31角位后连动该切压楔尖36,作与平面中心线l平行之摆动。
[0069]
环套箍体11框体近对手把体20一侧,位于对手把体20的二侧平分角位,分别设有一组楔推件12,二楔推件12与切压楔尖36之间连接形成一三角形的共构面,且楔推件12与切压楔尖36的高度为一等高平面,据三点围构为一圆,以对应桶口41外圆。
[0070]
对手把体20经由延伸部21的延伸,其所在高度与摆扣把手30为对等。
[0071]
本发明之捧起使用前,为将所设环套箍体11穿套入锅具40的上端外圆,请参阅图2~图5所示,本发明捧起器套入锅具40的操作过程中,扳动把手10所设切压楔尖36因斜面的偏心轮面37导引,及把体31因驳接轴件34支持,角位会被动变化,使切压楔尖36可顺利跨过桶口41。
[0072]
另一方式为由使用者以手把握把体31,依切压楔尖36为支点下压摆转切压楔尖36退让,而使环套箍体11内部可得冗空空间套跨入锅具40。
[0073]
事后将二楔推件12等高对正交接内角43所处二点角位置,再将切压楔尖36经操作切扣交接内角43另一角位点,始呈三点共构一圆,完成二楔推件12与切压楔尖36对锅具40的交接内角43楔扣,则使用者双手分别往上提举对手把体20与扳动把手10操作锅具40搬迁动作时,扳动把手10的摆扣把手30所设把体31,因驳接轴件34为靠近环套箍体11一端,则把
体31即形成一杠杆作用摆切切压楔尖36压着桶口41(交接内角43),外圆而为力系连接,形成瞬时固定结合搬迁使力。
[0074]
锅具40迁移就位后,则操作把体31下压,经驳接轴件34支点作用使切压楔尖36退开交接内角43,再退后二楔推件12,环套箍体11即可由上方向脱离桶口41。
[0075]
摆扣把手30借由驳接轴件34的支点作用,把体31扳起时,切压楔尖36的摆线可切压在交接内角43的点,其摆荡的角位为受驳接轴件34的中心点链接摆动杆32的结构长度大于驳接轴件34与锅体42(交接内角43)外表距离所限定。
[0076]
相关摆扣把手30的切压楔尖36动作,复如下说明,请参阅图3所示,摆动杆32末端经由驳接轴件34的调变,则切压楔尖36可深入环套箍体11的空间,或往后退而改变相对环套箍体11的空间距离,而可对应不同锅具40的直径变化,作前置性的对应调变。
[0077]
请再参阅图4(配合图1)所示,因应不同锅具40的包外直径d,使用前可调校,可选择不同位置的驳接枢孔15,经驳接轴件34的选用而调变切压楔尖36,下压把体31后,则切压楔尖36退开环套箍体11空间,扩大出倘开尺度w空间,提供捧起器进出桶口41相对空间。
[0078]
请再参阅图5所示,环套箍体11内圆跨入锅具40的桶口41之后,扳动把手10受到手动捧起的捧起施力f相同方向作力,把体31经驳接轴件34的支持,使切压楔尖36可卡扣在锅具40的交接内角43,把体31近摆动杆32一侧,受到一组合于结合座13的弹性元件33拱压作用,经驳接轴件34的支持,则切压楔尖36即形成一弹性切压的力量,压着在交接内角43,此际即使用户放手,借该弹性切压力,系统整体与锅具40依然会瞬时结合。
[0079]
脱离捧起器时,如同图4之状态,将把体31下压则切压楔尖36即驳接轴件34的支持而脱离交接内角43,并操作出倘开尺度w的空间,则可让环套箍体11往上跨过桶口41的包外直径d而脱离锅具40。
[0080]
请再参阅图6所示,该切压楔尖36由切压端35的外端所形成,切压楔尖36可经由分叉的结构,开叉设成左右二枳,二切压楔尖36的角位及结构尺寸为依据平面中心线l而平分对称分设。
[0081]
请再参阅图7所示,本发明扳动把手10再一实施为由一经结合座13一体连结于环套箍体11的半型把手50,在结合座13的位置形成一驳接侧16,驳接侧16设有单一或序列的驳接枢孔15,经由一驳接轴件34驳接一摆转后可合并半型把手50之剪动杆60,剪动杆60设有供驳接之驳接段61,驳接段61朝环套箍体11方向设有切压端35,切压端35外端设有切压楔尖36,该切压楔尖36受到剪动杆60的剪动动作形成摆转作用,放开剪动杆60,则切压楔尖36相对于环套箍体11方向向后退开,取得倘开尺度w的空间,该倘开尺度w大于锅具40包含桶口41的包外直径d,则可让环套箍体11内圆空间穿跨过桶口41。
[0082]
请再参阅图8、图9所示,环套箍体11内圆空间跨越过锅具40的桶口41,并如前述图3~图5之使用准备操作概念完成后,剪收剪动杆60与半型把手50合并,过程中借驳接轴件34的支点作用,连动切压楔尖36可切扣在桶口41的交接内角43。
[0083]
剪动杆60的上表为合并切靠在半型把手50腹部,则是切压楔尖36的摆荡角位最后受到限定,卡扣锅体42之后不会变动,而得稳定的楔扣力量。
[0084]
剪动杆60末端形成有长度大于半型把手50所设的解锁端62,该解锁端62可提供手指下压而解开切压楔尖36与锅体42的摩擦力,恢复如图7与图8,使得到一倘开尺度w的空间。
[0085]
请再参阅图10及图11配合前述图1~图9工作概念所示,本发明扳动把手10进一步实施相同如前述由半型把手50与剪动杆60的动作机构,半型把手50经结合座13连结环套箍体11,进一步在于结合座13朝平面中心线l方向平行开设有一滑置孔520,滑置孔520向内导通链接空间51,其中切压楔尖36为由一可滑动于滑置孔520的推楔滑件70末端所形成,推楔滑件70所设滑杆71滑动于该滑置孔520,推楔滑件70内端设有一驳接部72,驳接一变动连杆73的相对端,变动连杆73另一端驳接剪动杆60的驳接孔64,以及剪动杆60的驳接端66经由驳接轴件34而驳接在结合座13的驳接侧16所设的其一驳接枢孔15,由驳接端66的一端偏移剪动杆60的纵轴岐开角位,连结有一杠杆63,杠杆63的末端为一驳接孔64,驳接在变动连杆73的相对端,变动剪动杆60的角位经驳接轴件34的支持变化后,使驳接孔64的中心点产生摆线变化,经由变动连杆73的角位吸收,使另一端连动的驳接部72可平行平面中心线l作直线性的滑动位移,该推楔滑件70滑移变位后,使切压楔尖36可相对环套箍体11内部空间作直线进退变化,该变化的作用,即可得到如图1及图9相同概念,切压楔尖36可切扣在锅具40的锅体42,使捧起器加上如图2的一组楔推件12呈三点切扣作用,而可达到本式设计可相同前述各实施提举锅具40目的。
[0086]
剪动杆60与半型把手50摆转结果相同为合并,所摆动推出的推楔滑件70受该合并动作的角位限定,以及使用者握持的力量加注,因此该切压楔尖36切扣时不变位,而得稳定楔扣锅具40的上端,如交接内角43位置之链接(请配合图2所示)。
[0087]
前述之对手把体20,可复制扳动把手10整体结构所取代,使捧起器的操作为对称式,加上所设的切压楔尖36为如图6所示为叉状,则可免去楔推件12的结构。
[0088]
请再参阅图12~图14所示,本发明的结合座13设有驳接侧16,驳接侧16依据平面中心线l的平行前后位置序列开设有多数的驳接枢孔15,相隔驳接枢孔15的间距p尺度可为调变设置,其作法为相邻驳接枢孔15可间隔开设,或相邻的驳接枢孔15以圆切相切如图13所示、或如图14所示,驳接枢孔15为平行平面中心线l作上下交错排列,使其间距p小于驳接枢孔15的直径,因此可得到更细微的尺度变化,该细微的尺度调整变化为如图1、图7、图11,提供驳接轴件34可选用前后序列的其一驳接枢孔15位置,作枢置结合为摆动支点位置,前置改变切压楔尖36与环套箍体11的对应空间,得到前置性对应使用锅具不等直径的调变,适切完成使用准备。
[0089]
本发明基础实施,如图15所示,对应使用多个锅具直径为一定或微小变化,则整体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一般,而所设的驳接侧16之中,仅开设单一驳接枢孔15,缩短结合座13的外放长度,驳接枢孔15提供把体31唯一枢置,其结果相同供切压楔尖36可呈摆动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