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5175发布日期:2020-09-23 01:39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蒸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蒸锅是一种在传统的木蒸笼、铝蒸笼、竹蒸笼等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用电热蒸汽原理来直接清蒸各种美食的厨房生活电器。其具体是对水进行加热汽化产生高温的蒸汽,然后将高温的蒸汽喷出,以实现对食物的烹饪。

现有的电蒸锅蒸汽出现很慢,为了能高效的进行蒸煮,常规做法是设置一聚能环用于提高蒸汽生成效率。其中,聚能环是通过缩小加热范围、聚集热量而快速出汽的。

市面上现有的聚能环采用塑料制成,塑料在长期高温下可能软化,影响其聚能效果。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以解决快速出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蒸汽通过盘体螺旋上升并从引导板的通孔排出,提高电蒸锅的出汽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包括:由带状件环绕而成的盘体、安装在盘体上的若干引导板,所有引导板均位于盘体的底部,每个引导板的底面与盘体的底面平齐;

每个引导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盘体呈多层状,相邻层之间具有间隙,所有引导板均倾斜设置在圆环的间隙,所述引导板的倾斜方向与盘体的纵截面呈锐角。

在实际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放置在盛水器,盘体的外径小于盛水器的内径,由于盛水器底部对应盘体的位置加热管较密,这样电蒸锅加热时,与盘体对应的水域快速升温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盘体螺旋上升,提高了出汽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板的高度小于盘体高度的1/5,所述盘体的高度为带状件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引导板的高度,提高盘体的容纳量,便于更多蒸汽从通孔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间隙宽度的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通孔的直径,提高蒸汽的排出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体放置在盛水器内,所述盘体与盛水器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盛水器的底部,与盘体对应的加热盘中加热丝间隙最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盛水器内的水分成主级加热水域、次级加热水域和冷水水域,所述加热盘对应主级加热水域和次级加热水域;

所述冷水水域不加热,主级加热水域和次级加热水域的沸水气泡带动盘体围绕其几何中心螺旋转动,使得冷水水域的水与主级加热水域和次级加热水域的热水混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盘按照加热丝密度不同至少分成大密度加热区和小密度加热区;

所述大密度加热区对应主级加热水域,所述盘体放置在主级加热水域;

所述小密度加热区对应次级加热水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级加热水域为多层,所述次级加热水域也为多层,所述冷水水域为一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体的底面与盛水器的底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实际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放置在盛水器,盘体的外径小于盛水器的内径,由于盛水器底部对应盘体的位置加热管较密,这样电蒸锅加热时,与盘体对应的水域快速升温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盘体螺旋上升,提高了出汽速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引导板的高度,提高盘体的容纳量,便于更多蒸汽从通孔排出。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通孔的直径,提高蒸汽的排出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2是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3是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安装在盛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纵剖示意图。

图中,100、盘体;200、引导板;300、通孔;400、间隙;500、盛水器;600、加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包括:由带状件环绕而成的盘体、安装在盘体上的若干引导板,所有引导板均位于盘体的底部,每个引导板的底面与盘体的底面平齐;每个引导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盘体呈多层状,相邻层之间具有间隙,所有引导板均倾斜设置在圆环的间隙,所述引导板的倾斜方向与盘体的纵截面呈锐角。

在实际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放置在盛水器,盘体的外径小于盛水器的内径,由于盛水器底部对应盘体的位置加热管较密,这样电蒸锅加热时,与盘体对应的水域快速升温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盘体螺旋上升,提高了出汽速度。

实施方式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包括:由带状件环绕而成的盘体100、安装在盘体100上的若干引导板200,所有引导板200均位于盘体100的底部,每个引导板200的底面与盘体100的底面平齐;每个引导板200上均开设有通孔300,盘体100呈多层状,相邻层之间具有间隙400,所有引导板200均倾斜设置在圆环的间隙400,引导板200的倾斜方向与盘体100的纵截面呈锐角。

在实际使用时,把本实施方式的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放置在盛水器500,盘体100的外径小于盛水器500的内径,由于盛水器500底部对应盘体100的位置加热管较密,这样电蒸锅加热时,与盘体100对应的水域快速升温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盘体100螺旋上升,提高了出汽速度。

实施方式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包括:由带状件环绕而成的盘体100、安装在盘体100上的若干引导板200,所有引导板200均位于盘体100的底部,每个引导板200的底面与盘体100的底面平齐;每个引导板200上均开设有通孔300,盘体100呈多层状,相邻层之间具有间隙400,所有引导板200均倾斜设置在圆环的间隙400,引导板200的倾斜方向与盘体100的纵截面呈锐角。引导板200的高度小于盘体100高度的1/5,盘体100的高度为带状件的宽度。通孔300的直径大于间隙400宽度的1/2。盘体100的底面与盛水器500的底面接触。

本实施方式通过减小引导板200的高度,提高盘体100的容纳量,便于更多蒸汽从通孔300排出。本实施方式通过增大通孔300的直径,提高蒸汽的排出速度。

在实际使用时,把本实施方式的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放置在盛水器500,盘体100的外径小于盛水器500的内径,由于盛水器500底部对应盘体100的位置加热管较密,这样电蒸锅加热时,与盘体100对应的水域快速升温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盘体100螺旋上升,提高了出汽速度。

实施方式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包括:由带状件环绕而成的盘体100、安装在盘体100上的若干引导板200,所有引导板200均位于盘体100的底部,每个引导板200的底面与盘体100的底面平齐;每个引导板200上均开设有通孔300,盘体100呈多层状,相邻层之间具有间隙400,所有引导板200均倾斜设置在圆环的间隙400,引导板200的倾斜方向与盘体100的纵截面呈锐角。

如图3和图4所示,盘体100放置在盛水器500内,盘体100与盛水器5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400,在盛水器500的底部,与盘体100对应的加热盘600中加热丝间隙400最小。盛水器500内的水分成主级加热水域、次级加热水域和冷水水域,加热盘600对应主级加热水域和次级加热水域;冷水水域不加热,主级加热水域和次级加热水域的沸水气泡带动盘体100围绕其几何中心螺旋转动,使得冷水水域的水与主级加热水域和次级加热水域的热水混合。加热盘600按照加热丝密度不同至少分成大密度加热区和小密度加热区;大密度加热区对应主级加热水域,盘体100放置在主级加热水域;小密度加热区对应次级加热水域。

在空间上,本实施方式将加热水的区域分成三层主级加热水域、两层次级加热水域、外层冷水水域,使加热盘600正上方的有效加热水域与主级加热水域匹配,即加热盘600上受热程度最高的水域,以此借助提高有效加热水域的加热效率,使得该水域水温快速升温;

在时间上,本实施方式将加热水的阶段分为快速升温阶段,沸腾生气阶段,扩散热水阶段:将有效加热区域与三层主级加热水域匹配工作时,视为快速升温阶段,在此时间段内,三层主级加热水域的水温快速上升,直至沸腾。在此之后,三层主级加热水域的水将沸腾产生第一批蒸汽,将此沸腾产生第一批蒸汽的时间段视为沸腾生气阶段。

完成首批蒸汽产生之后,电蒸锅进入扩散热水阶段,由于五层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的特殊设计,首批沸水产生的沸水气泡会带动五层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围绕其几何中心进行螺旋转动,核心部分的沸水由于结构设计被限制在内层主级加热水域,继续保持沸腾,中层、外层主级加热水域的沸水以及两层次级加热水域的热水因为五层螺旋蒸汽快速加热结构的螺旋转动与外层冷水水域的水层级混合,提高相对冷水域的低温水,由于加热管的持续工作,将缩减整体盛水器500内水的沸腾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