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0046发布日期:2020-11-25 14:5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咖啡器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咖啡豆研磨时的手摇磨豆机结构。其主要包括外筒体8,外筒体8内设置转轴5,转轴5上依次套设第一轴架1、第二轴架2、第一刀盘6、第二刀盘7,第一轴架1和转轴5之间设置第一轴承3,第二轴架2和转轴5之间设置第二轴承4。由于一个转轴对应两个轴架(第一轴架1、第二轴架2)和两个轴承(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并装配在外筒体8内,在装配时会有误差,很容易造成两个轴承不同心,影响转轴5转动的同心度和均匀度,从而影响第一刀盘6、第二刀盘7对咖啡豆的研磨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其能够降低装配误差,保证转轴的同心度,以提高磨豆机对咖啡豆的研磨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包括外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的转轴、依次套设于转轴上的第一轴架、第二轴架、第一刀盘、第二刀盘,所述第二轴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轴架内,所述第二轴架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刀盘外周,所述第二轴架的两端和转轴之间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架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架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是对传统磨豆机结构的一种改进,其把转轴和轴承从横跨两个轴架变成在一个轴架上,减少了装配误差,提高了转轴转动的同心度和均匀度,保证了刀盘对咖啡豆的研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手摇磨豆机立体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手摇磨豆机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第一轴架;2、第二轴架;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转轴;6、第一刀盘;7、第二刀盘;8、外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限定的范围。

图1、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手摇磨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摇磨豆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手摇磨豆机包括外筒体8、设置于外筒体8内的转轴5、依次套设于转轴5上的第一轴架1、第二轴架2、第一刀盘6、第二刀盘7,所述第二轴架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轴架1内,所述第二轴架2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刀盘6外周,所述第二轴架2的两端和转轴5之间分别设置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上述结构设置,使得第一轴承3以及第二轴承4固定在第二轴架2内,第一轴架1仅起到支撑第二轴架2的作用,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以及第一刀盘6(母盘)都安装在一体成型(注塑)的第二轴架2内,会使得整体装配误差非常小,相比于传统结构,具有较高的同心度,因此能够提高第一刀盘6、第二刀盘7对咖啡豆的研磨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包括外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的转轴、依次套设于转轴上的第一轴架、第二轴架、第一刀盘、第二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轴架内,所述第二轴架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刀盘外周,所述第二轴架的两端和转轴之间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架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架注塑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摇磨豆机同轴结构,包括外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的转轴、依次套设于转轴上的第一轴架、第二轴架、第一刀盘、第二刀盘,所述第二轴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轴架内,所述第二轴架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刀盘外周,所述第二轴架的两端和转轴之间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装配误差,保证转轴的同心度,以提高磨豆机对咖啡豆的研磨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詹华春;刘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詹华春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