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5763发布日期:2020-12-01 10:5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电脑桌是一种用来放电脑的桌子,是很重要的办公及生活用品。如果电脑桌设计不合理,则会导致腰背痛、颈肌疲劳或劳损、手肌腱鞘炎和视力下降等疾病,严重危害从事与电脑工作有关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问题,电脑桌上键盘与鼠标的高度都应与人在坐姿时的肘部等高或稍低,且显示器的上方应不高于使用者处于坐姿状态时的眼睛水平视线,否则易造成使用者视力下降。同时,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对电脑桌的高度要求也不相同,同一个电脑桌无法满足不同的使用者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于是,人们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款具有升降功能的电脑桌,申请号:201821301816.8,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内置键盘升降电脑桌,包括主桌面、移动键盘、下支板和液压支撑系统,所述下支板的数量为2个,两个所述下支板通过连接支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下托架,所述下托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桌面加强板,所述下支板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下支板盖板,撑杆下托架一和撑杆下托架二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支板两端的下支板盖板上,所述撑杆下托架一的一端套设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上安装有钢管转动衬套,该可折叠内置键盘升降电脑桌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重量轻成本低,可以实现站坐交替,能够有效节约空间。

该实用新型存在的缺陷:由于使用者在使用电脑的时候,肘部会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使用不舒适,且在重力作用下肘部关节容易受到损伤。同时,不同使用者的眼部与肘部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单一的升降高度调节无法同时满足使用者眼部与肘部的最佳使用需求,使用不适且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舒适、操作便利的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包括基座模块、支撑模块、升降器以及托盘模块,所述基座模块包括主基座和书架模块,书架模块滑动连接于主基座上,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撑基座、支撑板以及调节模块,所述支撑基座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动力装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连接杆、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以及第二螺纹杆,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上,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基座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螺纹杆上,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五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齿轮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位于支撑板内。通过动力装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第一螺纹杆以及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使得支撑板的一端上下运动,同时经第四锥齿轮、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五锥齿轮的传动作用使得第六锥齿轮和第二螺纹杆转动,支撑板的另一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支撑板与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均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器的一端与支撑基座固定连接,升降器的另一端与主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托盘模块包括延伸板、主托盘、左托盘、左连接杆、右托盘以及右连接杆,延伸板的一端与支撑基座固定连接,主托盘的一端与延伸板的另一端铰接,左托盘与左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左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主托盘铰接,右托盘与右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右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主托盘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书架模块包括拉伸基座、活动板、延伸件以及倾斜模块,拉伸基座与主基座滑动连接,活动板转动连接于拉伸基座上,活动板与延伸件一体式连接,所述倾斜模块包括旋钮件、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二连接杆、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三连接杆、第十一锥齿轮、第十二锥齿轮、第三螺纹杆、滑动件以及推拉杆,旋钮件与拉伸基座转动连接,旋钮件的一端外露于拉伸基座外,旋钮件的另一端与第七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齿轮啮合,第八锥齿轮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九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九锥齿轮与第十锥齿轮齿轮啮合,第十锥齿轮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十一锥齿轮固定连接,第十一锥齿轮与第十二锥齿轮齿轮啮合,第十二锥齿轮与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拉伸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滑动件与第三螺纹杆螺纹配合,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推拉杆的一端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延伸件铰接。通过转动旋钮件,经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二连接杆、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三连接杆、第十一锥齿轮以及第十二锥齿轮的传动作用从而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使得滑动件向前滑动并通过推拉杆将延伸件向上抬起,使得活动板向后倾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板与延伸件之间的夹角为90°,利于书籍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支撑板向上运动的第一按键和用于控制支撑板向下运动的第二按键,便于使用时对支撑板进行高度调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托盘和右托盘均为半圆环柱,使肘部与托盘紧密贴合,使用更加舒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托盘模块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肘部能够有支撑,避免了因工作使得肘部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导致肘部关节受到损伤的风险,使用方便且提高使用舒适度。通过调节模块控制支撑板的两端同步上下移动,实现了支撑板的平稳升降,避免了升降过程中因升降的不平稳导致支撑板上放置的物件摔落的风险,且支撑板的单独升降使得使用者在满足了手部使用高度的需求后依然能够满足对支撑板上放置物件高度的需求,调节方便且提高使用舒适度。进一步的,通过倾斜模块使得由延伸件与活动板组成的书架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书架上书籍放置的倾斜需求,使用方便且调节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支撑模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是图2中所示书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书架模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a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模块,11-主基座,12-书架模块,121-拉伸基座,122-活动板,123-延伸件,124-倾斜模块,1241-第七锥齿轮,1242-第八锥齿轮,1243-第二连接杆,1244-第九锥齿轮,1245-第十锥齿轮,1246-第三连接杆,1247-第十一锥齿轮,1248-第十二锥齿轮,1249-第三螺纹杆,125-旋钮件,126-滑动件,127-推拉杆,2-支撑模块,21-支撑基座,22-支撑板,23-调节模块,231-第一锥齿轮,232-第二锥齿轮,233-第一螺纹杆,234-第三锥齿轮,235-第四锥齿轮,236-第一连接杆,237-第五锥齿轮,238-第六锥齿轮,239-第二螺纹杆,24-动力装置,3-升降器,4-托盘模块,41-延伸板,411-第一按键,412-第二按键,42-主托盘,43-左托盘,44-左连接杆,45-右托盘,46-右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包括基座模块1、支撑模块2、升降器3以及托盘模块4,所述基座模块1包括主基座11和书架模块12,书架模块12滑动连接于主基座11上,所述支撑模块2包括支撑基座21、支撑板22以及调节模块23,所述支撑基座21的一端与支撑板22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模块23包括动力装置24、第一锥齿轮231、第二锥齿轮232、第一螺纹杆233、第三锥齿轮234、第四锥齿轮235、第一连接杆236、第五锥齿轮237、第六锥齿轮238以及第二螺纹杆239,第一锥齿轮231固定安装于动力装置24的输出轴上,第一锥齿轮231与第二锥齿轮232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232固定安装于第一螺纹杆233的一端上,第一螺纹杆233的另一端与支撑基座21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234固定安装于第一螺纹杆233上,第三锥齿轮234与第四锥齿轮235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235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杆236的一端上,第一连接杆236的另一端与第五锥齿轮237固定连接,第五锥齿轮237与第六锥齿轮238齿轮啮合,第六锥齿轮238与第二螺纹杆23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239的另一端位于支撑板22内,所述支撑板22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支撑板22与第一螺纹杆233、第二螺纹杆239均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器3的一端与支撑基座21固定连接,升降器3的另一端与主基座11固定连接,所述托盘模块4包括延伸板41、主托盘42、左托盘43、左连接杆44、右托盘45以及右连接杆46,延伸板41的一端与支撑基座21固定连接,主托盘42的一端与延伸板41的另一端铰接,左托盘43与左连接杆44的一端铰接,左连接杆44的另一端与主托盘42铰接,右托盘45与右连接杆46的一端铰接,右连接杆46的另一端与主托盘42铰接,所述书架模块12包括拉伸基座121、活动板122、延伸件123以及倾斜模块124,拉伸基座121与主基座11滑动连接,活动板122转动连接于拉伸基座121上,活动板122与延伸件123一体式连接,所述倾斜模块124包括旋钮件125、第七锥齿轮1241、第八锥齿轮1242、第二连接杆1243、第九锥齿轮1244、第十锥齿轮1245、第三连接杆1246、第十一锥齿轮1247、第十二锥齿轮1248、第三螺纹杆1249、滑动件126以及推拉杆127,旋钮件125与拉伸基座121转动连接,旋钮件125的一端外露于拉伸基座121外,旋钮件125的另一端与第七锥齿轮1241固定连接,第七锥齿轮1241与第八锥齿轮1242齿轮啮合,第八锥齿轮1242与第二连接杆124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243的另一端与第九锥齿轮1244固定连接,第九锥齿轮1244与第十锥齿轮1245齿轮啮合,第十锥齿轮1245与第三连接杆124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1246的另一端与第十一锥齿轮1247固定连接,第十一锥齿轮1247与第十二锥齿轮1248齿轮啮合,第十二锥齿轮1248与第三螺纹杆124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螺纹杆1249的另一端与拉伸基座121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126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滑动件126与第三螺纹杆1249螺纹配合,滑动件126的另一端与推拉杆127的一端铰接,推拉杆127的另一端与延伸件123铰接,所述活动板122与延伸件123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延伸板41上设有用于控制支撑板22向上运动的第一按键411和用于控制支撑板22向下运动的第二按键412,所述左托盘43和右托盘45均为半圆环柱,所述动力装置24为电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托盘模块的主托盘抬升至手部适宜操作的高度;

步骤二:将支撑板调节升降至眼部适宜观看的高度;

步骤三:将肘部放于左托盘、右托盘内,根据使用的舒适程度调整左托盘和右托盘的角度方向;

步骤四:将拉伸基座拉出,根据自身需求转动旋钮件调整书架的倾斜程度。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