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开启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7201发布日期:2020-11-03 23:0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幕墙开启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幕墙开启窗。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幕墙中会设置开启窗,用于通风、采光等。

现有的幕墙开启窗,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开启窗的幕墙[申请号:201820074877.9;授权公告号:cn207892420u],其包括墙框、窗体、连接装置、把手、承载盒、电动推杆、旋转钮、控制箱、声音采集装置、usb接口、控制面板、开窗键、关窗键、储蓄电池、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无线连接装置。

该结构的幕墙开启窗,用于开启窗体的连接装置呈三角形,转动的范围小,滑动的距离短,导致该种结构的窗体只能实现小角度开启,而无法实现大角度开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幕墙开启窗,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幕墙开启窗能够实现大角度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幕墙开启窗,包括窗框和窗体,所述窗框的内侧壁上设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中嵌入设置有可沿滑动条滑动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上固连有第一连杆,所述滑撑上铰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滑动条的底端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顶端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的中间处,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四连杆上,沿第四连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铰接点相对于滑动条更靠近第一连杆。

向外推动窗体,滑撑沿着滑动条滑动定位,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绕铰接点联动,使窗体可以转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设置使窗体可以整体下移的同时并转动,从而实现窗体的大角度开启,例如开启的角度为60°。

在上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中,沿第四连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铰接点到滑动条之间的距离为该铰接点到第一连杆之间的距离的2-3倍。该种位置的设置,使窗体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开启。

在上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中,所述第二连杆与滑撑之间的铰接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三连杆与滑撑之间的铰接点的位置为同一位置。合理利用空间,使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在转动时不会存在卡住的问题,且同时该种结构使滑撑可以制的相应的小些,防止滑撑在移动的过程中卡死。

在上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为第三连杆长度的两倍,所述第三连杆的长度为第二连杆的长度的两倍。

在上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中,所述窗框包括横梁和框架,所述横梁和框架之间设有呈长条状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部分嵌入设置在横梁中,且所述密封件抵靠在框架上。密封件的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雨水从幕墙开启窗中渗漏进来,同时也防止外部的风倒灌进来。

在上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定位部,所述密封部的内部具有中空的缓冲腔,所述定位部的中间与密封部相固连,所述定位部的两侧与密封部之间具有凹入设置的定位槽。密封部抵靠在框架上,定位部嵌入到横梁中且横梁部分嵌入到定位槽中,定位部和定位槽的设置使密封件定位的稳定性好,缓冲腔的设置使密封件能够更好的变形,提高密封面积,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幕墙开启窗具有以下优点:

1、本幕墙开启窗是通过四边的联动结构,实现窗体整体下移的同时并转动,从而实现窗体的大角度开启。

2、本幕墙开启窗在窗框中设置密封件,通过密封件的结构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雨水从幕墙开启窗中渗漏进来,同时也防止外部的风倒灌进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幕墙开启窗的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幕墙开启窗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1、窗框;11、横梁;12、框架;2、窗体;3、滑动条;4、滑撑;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9、密封件;91、密封部;92、定位部;93、缓冲腔;9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幕墙开启窗包括窗框1和窗体2。窗框1的内侧壁上设有滑动条3,滑动条3中嵌入设置有可沿滑动条3滑动的滑撑4。

窗体2上固连有第一连杆5,滑撑4上铰接有第二连杆6和第三连杆7,第二连杆6与滑撑4之间的铰接点的位置和第三连杆7与滑撑4之间的铰接点的位置为同一位置,滑动条3的底端铰接有第四连杆8,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5的顶端相铰接,第四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5的中间处,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第四连杆8上,沿第四连杆8的长度方向该铰接点相对于滑动条3更加靠近第一连杆5,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沿第四连杆8的长度方向,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的铰接点到滑动条3之间的距离为该铰接点到第一连杆5之间距离的2.5倍,在实际生产中,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的铰接点到滑动条3之间的距离可以为该铰接点到第一连杆5之间距离的2倍或者3倍。第一连杆5和第四连杆8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杆5的长度为第三连杆7长度的两倍,第三连杆7的长度为第二连杆6的长度的两倍。

如图2所示,窗框1包括横梁11和框架12,横梁11和框架12之间设有呈长条状的密封件9,密封件9包括密封部91和定位部92,密封部91的内部具有中空的缓冲腔93,定位部92的中间与密封部91相固连,定位部92的两侧与密封部91之间具有凹入设置的定位槽94,密封件9的定位部92嵌入设置在横梁11中,横梁11部分嵌入到定位槽94中,密封件9抵靠在框架12上密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窗框1、横梁11、框架12、窗体2、滑动条3、滑撑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密封件9、密封部91、定位部92、缓冲腔93、定位槽9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幕墙开启窗,包括窗框(1)和窗体(2),所述窗框(1)的内侧壁上设有滑动条(3),所述滑动条(3)中嵌入设置有可沿滑动条(3)滑动的滑撑(4),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2)上固连有第一连杆(5),所述滑撑(4)上铰接有第二连杆(6)和第三连杆(7),所述滑动条(3)的底端铰接有第四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5)的顶端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5)的中间处,所述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第四连杆(8)上,沿第四连杆(8)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的铰接点相对于滑动条(3)更靠近第一连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沿第四连杆(8)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的铰接点到滑动条(3)之间的距离为该铰接点到第一连杆(5)之间的距离的2-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6)与滑撑(4)之间的铰接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三连杆(7)与滑撑(4)之间的铰接点的位置为同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和第四连杆(8)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杆(5)的长度为第三连杆(7)长度的两倍,所述第三连杆(7)的长度为第二连杆(6)的长度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包括横梁(11)和框架(12),所述横梁(11)和框架(12)之间设有呈长条状的密封件(9),所述密封件(9)部分嵌入设置在横梁(11)中,且所述密封件(9)抵靠在框架(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9)包括密封部(91)和定位部(92),所述密封部(91)的内部具有中空的缓冲腔(93),所述定位部(92)的中间与密封部(91)相固连,所述定位部(92)的两侧与密封部(91)之间具有凹入设置的定位槽(9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幕墙开启窗,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幕墙开启窗只能小角度开启的问题。本幕墙开启窗包括窗框和窗体,窗框的内侧壁上设有滑动条,滑动条中嵌入设置有可沿滑动条滑动的滑撑,窗体上固连有第一连杆,滑撑上铰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滑动条的底端铰接有第四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顶端相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的中间处,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四连杆上,沿第四连杆的长度方向,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铰接点相对于滑动条更靠近第一连杆。本幕墙开启窗具有能够实现大角度开启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回振聪;李伟;周卫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