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洗碗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3887发布日期:2020-12-15 08:3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自动洗碗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碗设备,尤其是一种清洗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的自动洗碗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力资源越来越紧张,各类洗碗机因能够减少人工,开始逐渐在餐饮业中普及起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用工更少、清洗更干净的洗碗机越来越受欢迎。

现有洗碗机基本上都是由人工将餐具放入洗碗机的餐具传送带并摆好,否则餐具重叠无法正常清洗;201120399806.4一种浸泡洗净一体装置,包括浸泡池及连接为一体的餐具清洗机,浸泡池内设有传送带,该传送带延伸至餐具清洗机内,所述的传送带起始端设置于浸泡池内的液面下,传送带另端逐渐向餐具清洗机入口处抬升从而将浸泡状态下的餐具转移至餐具清洗机内进行清洗,浸泡池内设有喷淋机构,且在浸泡池安装超声波装置;又有201520873078.4一种餐具倒入清洗的全自动洗碗机,由水浴预洗段和网带型洗碗机连接组成,水浴预洗段安装在网带型洗碗机的前端,作为餐具入口端,且其传送网带与网带型洗碗机除渣预洗段的传送网带或与网带型洗碗机的传送网带连为一整段。

现今,人工成本越来越大,如何开发出一种不需人工操作、能够自动洗碗的设备,能够完全替代人工,即机器人之类的自动化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洗碗机人工需人工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尤其是一种清洗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的自动洗碗机器人,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

一种自动洗碗机器人,包括倒入清洗提升段,由不少于2段的倒入清洗提升段顺序连接组成,或由不少于2段的倒入清洗提升段与不少于1段的烘干消毒提升段顺序连接组成;所述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组成部件包括:清洗槽及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所述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组成部件包括:烘干槽、加热装置、风机及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所述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结构包括:由一整段封闭的网带围绕不少于两个转弯装置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循环运转,且至少1个转弯装置位于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至少1个转弯装置位于倒入清洗槽或烘干槽上部,餐具提升网带在此2个转弯装置之间回转,并由此2个转弯装置把餐具提升网带分成上下两层,餐具提升网带朝上或朝向餐具进口的一面为餐具提升网带上层,用于承载、提升餐具,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转弯装置处为餐具提升起点端,清洗槽或烘干槽上部餐具提升网带上层在转弯装置处转为下层,餐具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落下,为餐具出口;餐具提升网带上层与水平面夹角在30°-90°之间,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向上运行,并把餐具从餐具提升起点端提升至清洗槽或烘干槽上部的餐具出口端,将餐具倾倒入下一功能段的餐具进口或餐具收纳容器内;所述网带类型包括:提篮型、挡板型、抜齿型,分别为具有提篮、挡板、抜齿的网带餐具提升网带,易于提升餐具;所述转弯装置包括轴、轴及链轮、弧形压板、弧形单层或双层导轨,安装在支架或壳体上,其安装的方式包括紧固、卡扣、焊接等,最后一个功能段的餐具提升网带的餐具出口即洗碗机的餐具出口,该餐具出口下方放置餐具收纳容器收纳该餐具提升网带送出的餐具,或人工收纳餐具,其余功能段的餐具提升网带的餐具出口均在其下一功能段的餐具进口上方,确保餐具顺畅倾倒入下一功能段;各功能段之间的传送方向包括:各功能段段之间呈直线排列或转弯排列;呈直线排列时,全部功能段排列在一条直线上,餐具提升网带安装在各清洗槽或烘干槽的相同方位,餐具提升网带传送方向相同;转弯排列时,全部功能段排列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直线上,或餐具提升网带安装在清洗槽或烘干槽的不同方位,餐具提升网带中最少一条的传送方向不同于其它餐具提升网带的传送方向,即按转弯的方向传送。

所述清洗槽的结构包括:能容纳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槽型容器,清洗槽内灌入水清洗其上部敞开或部分敞开,其底部的类型包括:水平或倾斜或台阶型,需要时,清洗槽底部转弯装置下方设有的餐具导槽,所述餐具导槽呈半圆槽形,紧贴餐具提升网带的外沿,使餐具不易进入导槽而是顺着餐具提升网带向上传送;清洗槽底部设有最少一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类型包括:拔管排水、球阀排水、电磁阀排水,餐具进口在清洗槽上部敞开处,便于餐具倒入或上一功能段的餐具提升网带将餐具倾倒入清洗槽;需要时,设有溢水口,清洗槽设有溢水口时,溢水口的出水位置包括:直接或间接流入前序功能段的清洗槽内或排水口;清洗槽内通常灌入水进行餐具清洗,清洗槽内清洗装置的安装类型包括:一、不安装清洗装置,二是安装循环水喷淋清洗装置、水流清洗装置、气泡清洗装置、超声波清洗装置、搅拌翻转装置中的不少于一种,三是安装清水喷淋漂洗装置或循环水喷淋清洗装置中的不少于一种,四是安装循环水喷淋清洗装置、水流清洗装置、气泡清洗装置、超声波清洗装置、搅拌装置中的不少于一种并安装清水喷淋漂洗装置或循环水喷淋清洗装置中的不少于一种;所述循环水喷淋清洗装置的组成包括:在清洗槽内设有循环水喷淋管或喷嘴,所述喷淋管包括固定喷淋管、旋转喷淋臂等,喷淋管或喷嘴的安装位置包括:在清洗槽底部、清洗槽内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的上方、下方、侧面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个位置,对餐具提升网带上的餐具喷淋冲刷,所述循环水的来源包括:直接从后续功能段的清洗槽或其溢水口接入,或者通过水泵从后续功能段的清洗槽内或其溢水口吸水,仅安装循环水喷淋清洗装置时,清洗槽内亦可以不灌入水,直接喷淋清洗餐具。

清洗槽还可以安装滤渣篮、循环滤渣装置、螺旋滤渣装置等滤渣机构。

所述气泡清洗系统的组成包括气泵及喷嘴或出气口,水流清洗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泵及喷嘴或出水口,喷嘴或出水口或出气口的安装位置包括:在清洗槽底部、清洗槽内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的上方、下方、侧面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个位置。

所述超声清洗装置的组成包括:超声波换能器或超声波震板和超声波发生器,数量不少于1个的超声波换能器安装在清洗槽的底部和侧面中的最少一个位置,或者将超声波震板安装在清洗槽内的底部和侧面中的最少一个位置,全部换能器或超声波震板与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信号传递给换能器或超声波震板,产生乳化作用,从而将餐具表面的油污等清洗干净。

所述搅拌翻转装置的类型包括:螺旋型、旋转型等,螺旋搅拌型搅拌翻转装置的组成包括:螺旋叶轮水平或垂直或倾斜安装在清洗槽内,螺旋叶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从而带动餐具起到搅拌翻转的作用;所述旋转型搅拌翻转装置的组成包括:旋转盘或旋转轮水平或垂直或倾斜安装在清洗槽内,旋转盘或旋转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从而带动餐具起到搅拌翻转的作用。搅拌翻转使餐具清洗更快、更干净。

经过清洗槽内水的浸泡或水流清洗装置、气泡清洗装置、超声波清洗装置对餐具进行清洗,餐具中的油腻、残渣大大减少,多次清洗后即达到满意的清洗效果。

所述清水喷淋漂洗装置的组成包括:在清洗槽内设有清水喷淋管或喷嘴,所述喷淋管包括固定喷淋管、旋转喷淋臂等,喷淋管或喷嘴的安装位置包括:在清洗槽底部、清洗槽内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上方、下方、侧面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个位置,对餐具提升网带上的餐具喷淋冲刷,清水喷淋漂洗进水口通常通过的清水喷淋泵连接自来水或直接与自来水或清水水箱连接,可以确保餐具干净,且喷淋水冲刷餐具后大部分回流入清洗槽,还能对清洗槽内浸泡漂洗起到清水补充作用。

需要时,清洗槽及清水喷淋漂洗均可以安装水加热装置,热水清洗效果更佳。

需要时,清水喷淋漂洗装置还可以安装催干系统,其方式包括:催干系统的分配器的催干剂出口连接至清水喷淋管。

倒入清洗提升段设在洗碗机的前部用作预洗:设在洗碗机的中部作为主洗,主洗通常安装有超声清洗装置;设在后部作为漂洗,安装有清水喷淋漂洗装置的,通常设在后部作为漂洗;除漂洗外,其它清洗槽可以加入清洗剂,提高清洗效果。

所述烘干消毒提升段,其烘干槽的结构包括:能容纳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槽型容器,其上部敞开或部分敞开,烘干槽壁设有或不设保温层,餐具进口在烘干槽上部敞开处,便于上一功能段餐具提升网带将餐具倾倒入烘干槽内;烘干槽底部的类型包括:水平或倾斜或台阶型,需要时,清洗槽底部转弯装置下方设有的餐具导槽,所述餐具导槽呈半圆槽形,紧贴餐具提升网带的外沿,使餐具不易进入导槽而是顺着餐具提升网带向上传送;需要时,清洗槽底部上设置多孔型隔板,所述多孔型隔板便于将餐具上的水沥去,烘干槽底部通常设有一个排水口,以便将多孔型隔板沥出的水排去;风机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中至少一个安装在烘干槽内部,其安装位置包括:餐具提升网带上层的上方、下方、前方、后方、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或烘干槽上部、底部、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加热装置安装在烘干槽内部或外部,其安装位置包括:餐具提升网带上层的上方、下方、前方、后方、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或烘干槽上部、底部、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或风机的出风或进风的风道内。

通过烘干消毒提升段的上一功能段将餐具提升网带将餐具倾倒入,使餐具进入烘干槽时散开,会使餐具状态发生改变,能使餐具上带有的水更容易倒出,加之加热装置的加热及风机均热作用,能使餐具达到烘干、消毒的良好效果。

清洗槽或烘干槽内设有或不设餐具节流控量装置,所述餐具节流控量装置的类型包括:悬挂式、挡板式或档栏式,所述悬挂式餐具节流控量装置的结构包括:与餐具提升传送网带宽度相当的节流板悬挂在餐具提升起点端上部或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的其它位置,节流板形状包括:板状或栏状,悬挂方式包括:采用软绳或软链或弹簧悬挂,节流板离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的抜齿或挡板的间隙为0-20cm。挡板式或档栏式餐具节流控量装置的结构包括:在餐具提升起点端上部或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的其它位置安装挡板或档栏,直接挡住过多的餐具进入餐具提升传送网带设有悬挂式餐具节流控量装置,当有餐具超出该间隙时,节流板会在餐具的顶升下上升,当餐具高度小于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的抜齿或挡板高度,或没有餐具经过时,节流板在重力或弹簧的作用下保持或自动下降至初始位置,即自动复位,节流板的自动复位,起到适度控制餐具传送量作用,防止过多餐具进入餐具提升传送网带,提升影响清洗效果。

因餐具提升网带上层与水平面夹角在30°-90°之间,餐具可能滑落,需要时,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上方设有餐具防滑落装置,所述餐具防滑落装置的类型包括:固定或悬挂压板、固定或悬挂压帘、固定或悬挂压带、循环运行的餐具传送压带,且餐具防滑落装置与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平行设置,距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间隔0-20cm,所述固定或悬挂压板、固定或悬挂压帘、固定或悬挂压带安装在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上方的方式包括:两头均固定、一头固定一头悬挂、两头均悬挂、仅一头固定、仅一头悬挂、多头固定或多头悬挂等;所述循环运行的餐具传送压带,其靠近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的一面与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同向运行,其动力装置独立或与餐具提升传送网带共用一套动力装置。

需要时烘干槽内安装搅拌翻转装置,使餐具翻转、散开,餐具上带有的水更容易倒出,易于烘干;清洗槽内安装搅拌翻转装置,使餐具翻转、散开,更易于清洗干净;所述搅拌翻转装置包括:水平或倾斜安装的旋转圆盘、水平或垂直或倾斜安装的旋转的搅拌柱,圆盘及搅拌柱上均可安装抜齿作为搅拌臂。

需要时,餐具防滑落装置还可以起到替代餐具节流控量装置的作用。

需要时,清洗槽及烘干槽的餐具进口至餐具提升起点端之间设有阻尼挡板,所述阻尼挡板的结构包括:板状或栏状,设有阻尼挡板,上一功能段的餐具倾倒进入时将餐具挡一下,使餐具散开,易于清洗,尤其是烘干槽内设有阻尼挡板,使餐具散开时,会使餐具状态发生改变,能使餐具上带有的水更容易倒出,落入底部流走;

需要时,烘干消毒提升段及倒入清洗提升段设有切水风刀或切水风机。切水风刀或切水风机的出风口对着餐具提升网带上层上的餐具,可以吹去餐具表面大量水分,提高烘干效果。

需要时,预洗段、主洗段、漂洗段、烘干消毒段提升段中的每一功能段均可以分别或全部重复设置,以保障较好的清洗或烘干效果。

所述各功能系统外部、顶部及各功能系统之间均可以设有罩壳,起到防止喷淋水飞溅、热量散失、保护等作用。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及其减速机;电机及其减速机带动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一个转弯装置旋转,从而驱动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循环运转。各功能段的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动力装置各自独立,或者2段或2段以上的功能段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时,通过传送装置共用一个动力装置,传送装置的类型包括:链条及链轮、软轴及转角器等。

所述动力装置还可以通过传送装置与循环运行的餐具传送压带、搅拌翻转装置等共用一个动力装置。

需要时,2段或2段以上的倒入清洗提升段顺序连接,其后方连接喷淋漂洗输送段用于漂洗,或连接喷淋漂洗输送段及烘干消毒输送段用于烘干,且最后一段的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的餐具出口在喷淋漂洗输送段或烘干消毒输送段的餐具进口上方,确保餐具顺畅倾倒入喷淋漂洗输送段或烘干消毒输送段;或者喷淋漂洗输送段或烘干消毒输送段的餐具输送网带与最后一个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连为一整段,使之成为两段或多段的整段传送。

所述喷淋漂洗输送段的结构通常包括:由围板、水箱、漏斗形集水斗、水泵、循环喷淋管或喷嘴、排水口、餐具输送网带,喷淋管或喷嘴设在传送网带的上、下或上、下及上部两侧中的最少一个位置,且在传送网带的上、下或上、下及上部两侧中的最少一个位置设有清水喷淋管或喷嘴,且清水喷淋管通过的清水喷淋泵直接与自来水连接,确保餐具最后一遍用清水漂洗干净。

所述烘干消毒输送段的类型通常包括:由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内外强制对流装置、内循环均热装置和机架、餐具输送网带、加热装置、控制系统组成,内外强制对流装置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中的一项安装在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外,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的底部纵向呈水平或倾斜,其进口端不高于出口端,内外强制对流装置包括各类风机、空压机、气泵,安装型式包括下列型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一是切水风机,其出风口在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外靠近烘干机的进口端,对着传送网带上的餐具,进风口在烘箱外;二是切水预热风机,其出风口在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外靠近烘干机的进口端,对着传送网带上的餐具,进风口在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内;三是冷却风机,其出风口在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内靠近出口端或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外的出口端,对着传送网带上的餐具,进风口在隧道型自排水餐具烘箱外。

由不少于2段的倒入清洗提升段顺序连接组成,其后方连接输送式洗碗机或其一部分时,最后一段的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的餐具出口在输送式洗碗机或其一部分的餐具进口上方,确保餐具能够顺畅倾倒,或者与输送式洗碗机或其一部分的餐具输送网带连接为一整段餐具输送提升网带,使之成为2段或2段以上的整段传送;所述输送式洗碗机为具有餐具输送网带的洗碗机,组成所述洗碗机的功能段的类型包括:喷淋漂洗输送段、烘干消毒输送段。

且喷淋漂洗输送段与最后一个倒入清洗提升段之间可以通过转弯装置转弯,所述转弯装置包括:轴、轴及链轮、弧形压板、弧形单层或双层导轨等。

需要时,倒入清洗提升段和喷淋漂洗输送段的清水漂洗还可以安装催干装置,提升烘干效果。所述催干装置,通常是安装分配器或蠕动泵,在清水漂洗管中泵入催干剂。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流程是:将餐具倒入清洗槽上部敞开处餐具进口,餐具经过不少于2段的倒入清洗提升段2次或多次清洗、提升,或经过不少于2段的倒入清洗提升段、烘干消毒提升段2次或多次清洗、提升,不少于1次的烘干消毒、提升,即依次通过预洗、主洗、漂洗、烘干消毒等功能段多次清洗、烘干消毒,每一功能段清洗后经餐具提升网带提升,倾倒入下一功能段继续清洗或烘干消毒,最终达到良好的清洗、烘干效果,经最后一个功能段的餐具提升网带提升,将餐具倾倒入餐具出口下方放置的餐具收纳容器,或人工收纳餐具。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显而易见,只需将餐具倒入,即可实现餐具自动清洗、烘干消毒、自动将餐具提升或传送至餐具收纳容器,整个过程不需人员操作,即机器“人”,且餐具经过清洗槽中浸泡水浴清洗,实现360°全方位无死角清洗,同时在容器型烘烘箱内沥水烘干较为节能,并且设备较短小,占用场地空间较小,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预洗槽下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烘干槽下部放大图。

图4是第一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第一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俯视图。

图6是第二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俯视图。

图7是第三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俯视图。

图8是第二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第三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清洗槽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一种烘干消毒提升段的构造示意图。

图15是图14安装动力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16是一种烘干槽的纵向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8是图17漂洗输送段和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部分的放大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4.烘干消毒提升段,5.重复的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7.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8.动力装置,9.喷淋漂洗输送段,10.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11.预洗槽,12.气泵,13.喷嘴或出气口,14.预洗槽底部,15.水加热装置,16.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17.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18.餐具倒入口,20.循环水喷淋泵,21.主洗槽,22.换能器,22.超声波发生器,24.主洗槽底部,25.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26.主洗槽溢水口,27.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28.循环水喷淋泵出水口,29.循环水喷淋管或喷嘴,31.漂洗槽,32.餐具提升网带上层上方清水喷淋管或喷嘴,34.漂洗槽底部,35.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36.漂洗槽溢水口,37.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38.循环水喷淋清洗进水口,41.烘干槽,42.保温层,43.多孔型隔板,44.烘干槽底部,45.烘干消毒加热装置,46.风机,47.风机的出风口,48.风机进风口,49.烘干消毒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50.烘干消毒提升段餐具出口,70.拔管排水装置,71.清洗槽或烘干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2.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转弯装置,73.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4.固定压板,75.压帘,76.压带,77.餐具传送压带,78,节流板,79.节流板悬挂链条,80.清洗槽或烘干槽,81.第二种动力装置,82.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与动力装置的传动链条,83.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4.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85.清洗槽或烘干槽的餐具进口,86.共用一个动力装置时的传送装置,87.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88.阻尼挡板,89.风刀,90.烘干消毒输送段,91.一整段提升输送网带,92.循环喷淋管或喷嘴,93.喷淋漂洗输送段的清水喷淋管或喷嘴,94.弧形压板,95.水箱,96.加热装置,97.风机,98.烘干消毒输送段餐具进口,99.烘干消毒输送段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输送网带,100.餐具收纳容器,11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罩壳,12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罩壳,131.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罩壳,141.烘干消毒提升段罩壳罩壳,142.档帘,321.餐具提升网带上层下方的清水喷淋管,70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的拔管排水装置,702.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的拔管排水装置,703.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的拔管排水装置,704.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烘干槽的拔管排水装置,71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2.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3.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4.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烘干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2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2.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3.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4.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烘干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30.餐具提升网带下层,73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2.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3.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烘干消毒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41.一头悬挂压板,742.餐具防滑落装置上悬挂链条,743.餐具防滑落装置下悬挂链条,744.两头悬挂压板,751.第二种压帘,771.餐具传送压带的转弯装置,772.循环运行的餐具传送压带的传动轴,781.节流板悬挂链条,83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79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792.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793.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794.烘干消毒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832.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33.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34.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35.软轴及转角器,841.第二种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842.餐具导槽,843.搅拌柱,844.搅拌臂,852.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进口,853.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进口,854.烘干消毒提升段的餐具进口,881.挡栏型阻尼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烘干消毒提升段4顺序连接组成,全部功能段排列在一条直线上,餐具提升网带安装在各清洗槽或烘干槽的同一个方位,餐具提升网带传送方向相同;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分别由预洗槽11、主洗槽21、漂洗槽31及其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等组成,烘干消毒提升段4由烘干槽41、烘干消毒加热装置45、风机46及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等组成;预洗槽11、主洗槽21、漂洗槽31、烘干槽41的上部均敞开,其预洗槽底部14、主洗槽底部24、漂洗槽底部34、烘干槽底部44均倾斜;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1和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1两个转弯装置之间回转,并由此两个转弯装置把餐具提升网带分成上下两层,餐具提升网带朝上的一面为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1,用于承载、提升餐具;类似,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由一整段封闭的网带围绕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2和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2两个转弯装置之间回转,并由此两个转弯装置把餐具提升网带分成上下两层,餐具提升网带朝上的一面为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2,用于承载、提升餐具;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由一整段封闭的网带围绕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3和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3两个转弯装置之间回转,并由此两个转弯装置把餐具提升网带分成上下两层,餐具提升网带朝上的一面为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3,用于承载、提升餐具;烘干消毒提升段4由一整段封闭的网带围绕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烘干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4和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烘干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4两个转弯装置之间回转,并由此两个转弯装置把餐具提升网带分成上下两层,餐具提升网带朝上的一面为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用于承载、提升餐具;餐具倒入口18在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预洗槽11上部敞开处。

本实施例的餐具提升网带为抜齿型;本实施例的转弯装置: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3、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烘干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4、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3、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烘干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4均为链轮;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3、烘干消毒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在清洗槽或烘干槽上部转弯装置处转为下层,餐具在此处重力作用下自然落下,分别为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17、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27、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37、烘干消毒提升段餐具出口50,且分别位于后续功能段餐具进口或餐具收纳容器上方,确保餐具顺畅倾倒入下一功能段或餐具收纳容器100;烘干消毒提升段4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的餐具出口即洗碗机的餐具出口,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将餐具倾倒入餐具收纳容器100内。

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3、烘干消毒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与水平面夹角均约为75°。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16、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25、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35、烘干消毒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49分别在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3、烘干消毒提升段的烘干槽底部的转弯装置724处。

图2是图1的预洗槽下部放大图,在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安装有气泡清洗系统,其组成包括气泵12及其喷嘴或出气口13,喷嘴或出气口13的安装位置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1的下方;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1的上方,安装有餐具防滑落的一头悬挂压板741,其上部一头悬挂,下部固定;同时,设有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的拔管排水装置701。餐具节流装置的节流板78通过节流板悬挂链条79悬挂在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16。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安装有超声清洗装置,超声波换能器23安装在主洗槽底部24,并与超声波发生器22电连接;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2上方安装有两头悬挂压板744,其上、下部均为悬挂;同时,安装有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的拔管排水装置702。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设有餐具提升网带上层上方清水喷淋管或喷嘴32,且悬挂有压帘75,同时,安装有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清洗槽的拔管排水装置703。

图3是图1的烘干槽下部放大图,在图1、图3所示实施例中,烘干消毒提升段4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的上方,安装有餐具防滑落的固定压板74;烘干消毒提升段4设有风机46,其出风口47设在烘干槽底部44,风机进风口设在烘干槽41内,烘干消毒加热装置45设在烘干槽41内,在风机的出风口47处;烘干槽41内,餐具进口至餐具提升起点端之间设有阻尼挡板88,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将餐具倾倒入烘干槽41时,阻尼挡板88会将餐具挡一下,使餐具散开,能使餐具上带有的水更容易倒出,落入底部流走。烘干槽41侧面还设有保温层42,烘干槽底部44设有多孔型隔板43。

图4是第一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第一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俯视图,图6是第二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俯视图,图7是第三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俯视图。

在图4、图5、图6、图7所示实施例中,倒入清洗提升段由清洗槽或烘干槽80和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7组成,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围绕清洗槽或烘干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及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转弯装置72两个转弯装置之间回转,并由此两个转弯装置把餐具提升网带分成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餐具提升网带下层730,餐具提升起点端87在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转弯装置72处,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84倾斜。清洗槽或烘干槽上部的转弯装置71在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3的带动下,带动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7循环运转;清洗槽80上部转弯装置处餐具提升网带7的上层为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10。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清洗槽底部84倾斜,便于餐具滑落及排水排渣。

在图5、图6、图7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种动力装置81通过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与动力装置的传动链条82驱动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3旋转。在餐具提升起点端87上部,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73与清洗槽或烘干槽80具有一定空间,即清洗槽或烘干槽的餐具进口85,该空间便于倒入餐具。

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没有安装阻尼挡板,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餐具进口至餐具提升起点端之间设有阻尼挡板88,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餐具进口至餐具提升起点端之间设有阻尼挡板安装有挡栏型阻尼挡板881,其结构剖视图与图1类似。

图8是第二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纵向剖视图,与图4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841是倾斜的台阶型,更便于餐具滑落及排水排渣;且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的上方及下方安装有风刀89。

图9是第三种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纵向剖视图,与图8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清洗槽或烘干槽底部841具有圆弧槽形的餐具导槽842,使餐具不易进入导槽而是顺着餐具提升网带向上传送,或使餐具入导槽即顺着餐具提升网带向上传送;且清洗槽内所述搅拌翻转装置包括:水平或倾斜安装的旋转圆盘、水平或垂直或倾斜安装的旋转的搅拌柱,圆盘及搅拌柱上均可安装抜齿作为搅拌臂。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一个清洗槽的俯视图。

在图10、图1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顺序连接组成,全部功能段排列在一条直线上,餐具提升网带安装在各清洗槽或烘干槽的相同方位,餐具提升网带传送方向相同;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安装有循环运行的餐具传送压带77,其靠近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的一面分别与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732、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733同向运行,并通过共用一个动力装置时的传送装置86与餐具提升传送网带7共用第二种动力装置81,共用一个动力装置时的传送装置86为链条;循环运行的餐具传送压带77与清洗槽或烘干槽80具有一定空间,即清洗槽或烘干槽的餐具进口85,该空间便于倒入餐具;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设有餐具提升网带上层下方的清水喷淋管321;其余结构与图1所示实施例基本类似。

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和漂洗槽31上设有的主洗槽溢水口26、漂洗槽溢水口36分别流向预洗槽11、主洗槽21;清洗槽底部14安装有水加热装置15。

在图11所示实施例中,清洗槽80上部转弯装置处餐具提升网带7的上层为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10。

图12所示实施例,是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设有重复的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5,增加一次餐具清洗次数,提升清洗效果;与图1不同,一是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没有设置两头悬挂压板744,二是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设有循环水喷淋泵20,循环水喷淋泵出水口28连接至循环水喷淋管或喷嘴29,循环水喷淋管或喷嘴29设在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732上方,循环水喷淋清洗进水口38在漂洗槽31内,即在主洗槽21内餐具提升传送网带上层732送出的餐具前,从漂洗槽31内吸水将餐具预先喷淋一遍。

在图13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烘干消毒提升段4顺序连接组成,各功能段之间的传送方向为: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与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排列在一条直线上,餐具提升网带安装在清洗槽或烘干槽的相同方位,按相同的方向传送;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烘干消毒提升段4排列在与前2段垂直的直线上,即整个洗碗机呈转弯排列,后2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与前2段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送方向垂直,即按转弯的方向传送;餐具倒入口18在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预洗槽上部敞开处,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17、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27、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37、烘干消毒提升段餐具出口50分别在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3、烘干消毒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上部转弯装置处,且分别位于后续功能段的餐具进口或餐具收纳容器上方;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进口85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餐具进口853、烘干消毒提升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上层854、100上方,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烘干消毒提升段4通过共用一个动力装置时的传送装置86共用第二种动力装置81,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设有独立的第二种动力装置是一台减速电机,并且软轴及转角器835分别连接减速电机的轴及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32,从而驱动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的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32旋转;其余结构与图5、图7类似。

图14是烘干消毒提升段的构造示意图,图15是图14安装动力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在图14、图15本所示实施例中,独立的动力装置8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安装在烘干槽41外,用于驱动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动轴83旋转,从而带动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7循环运转;风机46安装在烘干槽41外,其出风口47、进风口48设在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提升网带7上层的下方。

在图16所示实施例中,烘干槽41设有餐具防滑落装置,第二种压帘751分成3块悬挂在烘干消毒提升段餐具提升起点端49至烘干槽上方之间,起到替代餐具节流控量装置的作用;风机的出风口47和风机进风口48均安装在餐具提升网带上层734的下方,其余结构与图1所示实施例类似。

在图17所示实施例中,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与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顺序连接,且其后方连接喷淋漂洗输送段9及烘干消毒输送段90,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的餐具提升网带与喷淋漂洗输送段及烘干消毒输送段的餐具输送网带全部连为一整段提升输送网带91,使之成为3个功能段的整段传送,其餐具出口在餐具收纳容器100上方,便于将餐具倾倒入餐具收纳容器100内。在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及喷淋漂洗输送段9上部连接处,设有转弯装置712、弧形压板94,分别作为一整段提升输送网带91上层、下层的转弯装置,使一整段提升输送网带91顺畅传送。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与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结构与图1所示实施例类似。

图18是图16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及喷淋漂洗输送段9的放大图。

在图19所示实施例中,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及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顺序连接,且其后方连接烘干消毒输送段90,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的餐具提升网带与烘干消毒输送段的餐具输送网带全部连为一整段提升输送网带91,餐具倒入口18在预洗槽11上部敞开处,其餐具出口在餐具收纳容器100上方,便于将餐具倾倒入餐具收纳容器100内。其余结构与图16所示实施例类似。

在图20所示实施例中,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及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顺序连接,且其后方连接烘干消毒输送段90,餐具倒入口18在预洗槽11上部敞开处,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的餐具提升网带的餐具出口位于烘干消毒输送段90的独立循环运转的餐具输送网带98的上方,确保餐具能够顺畅倾倒入烘干消毒输送段90的烘干消毒输送段餐具进口99。其余结构与图16所示实施例类似。

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与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排列在一条直线上,餐具提升网带安装在清洗槽或烘干槽的相同方位,按相同的方向传送;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烘干消毒提升段4排列在与前2段垂直的直线上,即整个洗碗机呈转弯排列,后2段的餐具提升网带与前2段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送方向垂直,即按转弯的方向传送;其余结构与图5、图7类似。

在图2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烘干消毒提升段4顺序连接组成,且呈“田”字形排列,各功能段之间的传送方向为: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与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垂直排列,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排列在与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垂直的直线上;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与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垂直排列,烘干消毒提升段4与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送方向相同,其余结构与图13类似。

在图22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顺序连接组成,且呈“品”字形排列,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17在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的一头、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的餐具提升网带732安装在清洗槽的靠近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的一头,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餐具出口37位于餐具收纳容器100的上方;其余结构与图5、图7、图13类似。

在图23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烘干消毒提升段4顺序连接组成,且呈“田”字形排列,各功能段之间的传送方向为: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与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垂直排列,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排列在与预洗倒入清洗提升段1垂直的直线上;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与主洗倒入清洗提升段2垂直排列,烘干消毒提升段4与漂洗倒入清洗提升段3的餐具提升网带的传送方向相同,其余结构与图21类似。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