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叠放的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9407发布日期:2021-01-30 00:3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可叠放的锅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叠放的锅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厨房中使用越来越多的锅型,比如汤锅,奶锅,煎锅,炒锅等,各种锅收纳起来十分麻烦,导致占用较多空间,且容易显得杂乱不堪。
[0003]
市场上现有的方案基本是大锅的锅身套小锅的锅身存放,虽然减少了存放空间,但是还存在的不足是:1、叠放结构要求精度高;2、无相叠放相邻锅身之间产生摩擦,锅具的铆钉可能划伤锅身内外表面;3、锅身间隙小叠放后容易卡住导致取锅时无法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可叠放的锅具,避免锅具叠放之间产生摩擦而使得锅具的铆钉划伤锅具内外表面,以及提高叠放结构产品生产效率和提手产品的品质合格率。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可叠放的锅具,包括锅身和手柄,手柄包括安装部和握持部,手柄的安装部与锅身通过铆钉连接,所述手柄的握持部后部上方开设有磁铁槽,磁铁槽内设有磁铁,磁铁槽外侧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盖片。装配时先将磁铁固定在磁铁槽内,再将盖片卡合到环槽中进行覆盖,一定数量的锅具通过手柄定位后叠放在一起,手柄通过后部的强力磁铁互相吸附,使得上下锅身水平放置,锅身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碰撞接触,保护锅身外表面同时也减少了锅具的占用空间,形成锅具之间的叠叠效果。
[0007]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握持部前端上方设有凹槽,下方设有对应的凸台,或者握持部前端下方设有凹槽,上方设有对应的凸台。锅具叠放时,手柄握持部前端的凸台卡入相邻手柄握持部前端的凹槽内,且上方手柄的握持部下弧面与下方手柄的握持部上弧面紧密贴合,从而保证锅具叠放的稳定性。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握持部前端上方两侧,下方两侧设有对应的凸台。锅具叠放时,上方手柄握持部前端的两个凸台分别卡入下方手柄握持部前端的两个凹槽内。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向外突出握持部两侧且向上延伸至凹槽。提高凸台与凹槽的接触面积及结构强度。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前端通过连接块相连。两个凸台与连接块围成一个区域,锅具叠放时手柄握持部前端两个凹槽之间的部分卡入到该区域内,进一步提高锅具叠放的稳定性。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环槽底部开设有若干插孔,所述盖片底部设有对应的插块。插孔数量一般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环槽前后两侧,盖片装配后插块插入到插孔内,提高结构的连接强度。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握持部后端设有挂孔。单个锅具需要悬挂时可通过挂孔与挂钩配合使锅具悬挂。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锅具可多个上下组合叠放,小口径锅具可以放置与大口径锅具中,减少占用空间,通过手柄上的定位结构使上下锅具配合定位,以及固定在手柄中的磁铁相互吸附,可防止上下锅具之间产生转动,并且上下锅具之间可通过手柄定位结构受力,而不通过锅身内外表面配合,使得上下锅具的分离容易,多个锅具可叠放,叠放效果整齐美观不会划伤锅身。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一个立体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另一个立体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爆炸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盖片的立体图;
[0020]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叠放状态的立体图;
[0021]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叠放状态的主视图;
[0022]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叠放状态的剖视图。
[0023]
图中:10、锅身;20、手柄;21、磁铁槽;22、磁铁;23、环槽;24、盖片;25、凹槽;26、凸台;27、连接块;28、挂孔;3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7所示,可叠放的锅具,包括锅身10和手柄20,手柄20包括安装部和握持部,手柄20的安装部与锅身10通过铆钉30连接,手柄20的握持部后部上方开设有磁铁槽21,磁铁槽21内设有磁铁22,磁铁槽21外侧设有环槽23,环槽23内设有盖片24。其中,结合图4-6所示,环槽23底部开设有若干插孔23.1,盖片24底部设有对应的插块24.1。
[0026]
此外,手柄20的握持部后端设有挂孔28,单个锅具需要悬挂时可通过挂孔28与挂钩配合使锅具悬挂。
[0027]
实施例二:如图2-4及图7-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手柄20的握持部前端上方两侧分别设有凹槽25,下方两侧设有对应的凸台26。锅具叠放时,上方手柄20握持部前端的两个凸台26分别卡入下方手柄20握持部前端的两个凹槽25内,从而保证锅具叠放的稳定性。
[0028]
此外,凸台26向外突出握持部两侧且向上延伸至凹槽25,且凸台26前端之间通过连接块27相连,提高结构强度及叠放的稳定性。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