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具的隔热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7444发布日期:2021-02-26 23:25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具的隔热手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锅具的隔热手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市场上锅具用的手柄基本都是由金属制成的,但是,由于手柄制作时采用的金属材质一般都会具有导热性,所以手柄在长时间受热的情况下,其温度会升高,在使用者不注意的情况下,容易被手柄烫伤,现有的一种手柄结构,在金属外套设低导热塑料的外层,但是手柄前端的塑料靠近火源,长期使用,塑料外层容易融化或是产生异味,并且塑料外层容易积灰,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锅具的隔热手柄。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锅具的隔热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包括:
[0005]
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锅体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朝向锅体伸出的至少两个金属的支柱,每个所述支柱与锅体之间抵压设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向连接件外侧弯折并与锅体固定连接;
[0006]
一握持件,所述握持件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件后部,所述连接件与握持件之间设有隔热件;
[0007]
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上穿设有一螺杆,所述螺杆依次穿过锁紧件、握持件和连接件,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连接件螺纹连接,另一端压紧在锁紧件上。
[0008]
所述握持件的前端伸出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螺杆穿过第一定位块,所述握持件对应第一定位块的两侧凸出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供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插入的定位槽。
[0009]
进一步,每个所述支柱相对独立,通过以上改进,每个支柱相互分隔不接触,从而避免支柱之间的热量传导。
[0010]
进一步,每个所述支柱呈放射状向外扩散设置,通过以上改进,增加连接件与锅体支架的有效支撑面积,保证锅体与金属片连接稳定。
[0011]
进一步,所述握持件内设有空腔,所述锁紧件部分置于空腔内,且所述锁紧件与握持件端面卡接配合,通过以上改进,握持件内的空腔,以及握持件与外部的不锈钢壳体之间的间隙构成双层的隔热腔,从而减少热传导。
[0012]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部分露置在握持件与连接件之间,所述隔热件套设于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通过以上改进,连接件与握持件通过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接触配合,减少连接件与握持件接触面积,同时为隔热件提供安装空间,结构紧凑,且隔热效果好。
[0013]
进一步,所述握持件外套设有不锈钢壳体。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
1、不锈钢外壳套设在手柄本体外,有效的减少灰尘颗粒的附着,增加握持手感,且方便清洗。
[0016]
2、锅体与手柄通过连接件连接,金属片与锅体固定并嵌设在支柱内,减少连接件与锅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导热量,并且,通过锅体传导的热量首先通过金属片、依次的通过每个支柱、连接件并最终传导至握持件上,对热量进行多级的分层导热,从而保证手柄本体的隔热效果,同时,支柱压紧金属片的弯折部在锅体上,保证锅体与手柄本体稳定。
[0017]
3、在连接件和握持件之间设有隔热件,进一步阻挡连接件传导至握持件之间的热量。
[0018]
4、连接件的前端通过支柱远离火源,从而避免塑料件融化或产生异味,并且保证手柄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连接件;2、握持件;3、锁紧件;4、隔热件;5、支柱;6、金属片;7、螺杆;8、第一定位块;9、第二定位块;10、定位槽;11、不锈钢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0025]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锅具的隔热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手柄本体包括用于与锅体连接的连接件1、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件1后部的握持件2和以及用于固定握持件2在连接件1上的锁紧件3,连接件1与握持件2之间设有隔热件4,用于阻挡连接件1传导至握持件2之间的热量,其中,连接件1具有朝向锅体伸出的至少两个支柱5,每个支柱5与锅体之间抵压设有金属片6,金属片6向连接件1两侧弯折并与锅体固定连接,且金属片6与锅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铆钉连接或是焊接,本实施例中,支柱5的数量具体为三个并沿周向均布。
[0026]
具体的,每个支柱5相对独立,每个支柱5相互分隔不接触,从而避免支柱5之间的热量传导。
[0027]
具体的,每个支柱5呈放射状向外扩散设置,增加连接件1与锅体支架的有效支撑面积,保证锅体与金属片6连接稳定。
[0028]
具体的,还包括一螺杆7,螺杆7沿手柄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穿过锁紧件3、握持件2
和连接件1,且螺杆7的一端与连接件1螺纹连接,另一端压紧在锁紧件3上。
[0029]
具体的,握持件2内设有空腔,锁紧件3部分置于空腔内,且锁紧件3与握持件2端面卡接配合,握持件2内的空腔,以及握持件2与外部的不锈钢壳体11之间的间隙构成双层的隔热腔,从而减少热传导。
[0030]
具体的,握持件2的前端伸出设有第一定位块8,所述螺杆7穿过第一定位块8,所述握持件2对应第一定位块8的两侧凸出设有第二定位块9,所述连接件1上设有供第一定位块8和第二定位块9插入的定位槽10,连接块与握持件2主要通过螺杆7紧固连接,通过第一定位块8和第二定位块9相互定位。
[0031]
具体的,第一定位块8和第二定位块9部分露置在握持件2与连接件1之间,隔热件4套设于第一定位块8和第二定位块9上,连接件1与握持件2通过第一定位块8和第二定位块9接触配合,减少连接件1与握持件2接触面积,同时为隔热件4提供安装空间,结构紧凑,且隔热效果好。
[0032]
具体的,握持件2外套设有不锈钢壳体11,不锈钢壳体11的两端分别与握持件2和锁紧件3上凸缘相抵,通过不锈钢壳体11,有效的减少灰尘颗粒的附着,增加握持手感,且方便清洗。
[0033]
锅体与手柄通过连接件1连接,金属片6与锅体固定并嵌设在支柱5内,减少连接件1与锅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导热量,并且,通过锅体传导的热量首先通过金属片6、依次的通过每个支柱5、连接件1并最终传导至握持件2上,对热量进行多级的分层导热,从而保证手柄本体的隔热效果,同时,支柱5压紧金属片6的弯折部在锅体上,保证锅体与手柄本体稳定。
[003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