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透风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1390发布日期:2021-02-18 21:2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雨透风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窗结构,特别是一种防雨透风玻璃窗。


背景技术:

[0002]
绝大部分的公共场所、人居场所布置的玻璃窗需要长期与外界保持通风并具有防雨功能,现有的玻璃窗户基本是采用金属或其他材料组合成框架结构,装上玻璃。使用时通过手动方式打开以实现通风功能,关闭也是,十分麻烦。一些人居场所由于使用煤气等因素,因为忘记开窗,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等事件。此外,在玻璃窗子配置时,还需要一笔窗户安装费。专利“可透气窗及其制造方法”(cn 107666983 a),为液体界面添加剂制造的可透气玻璃窗具有限定了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厚度大于约0.5毫米的透光玻璃制品。气体通道占据了小于约1.0%的制品表面积,气体通道的直径约为0.25-50.0微米,以及制品的可透气性小于约500巴勒,属微米级透气窗,不属于自然通风窗。专利“一种智能防雨透风玻璃窗”(cn208347539u),公开一种智能防雨透风玻璃窗,包括外框架、上窗体、下窗体、两电机、两转轴,通过设置电机对上下窗体开、关的控制。属于现有形式的窗体加电机的开关与通风模式,结构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雨透风玻璃窗。该玻璃窗不用手动打开,即可达到玻璃窗长期保持与外界通风及防雨功能,不需要额外的玻璃门窗安装及费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雨透风玻璃窗,包括有玻璃框架,玻璃框架内外、侧分别固定有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之间存在间隔,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的上部和下部均密布有斜向下的通风孔,同区域位置,外侧玻璃的通风孔位于内侧玻璃的通风孔下方。
[0005]
前述的防雨透风玻璃窗中,同区域位置,外侧玻璃的通风孔与内侧玻璃的通风孔之间经内置通风管进行连通。
[0006]
前述的防雨透风玻璃窗中,所述内侧玻璃内底部设有导水槽,外侧玻璃底部设有贯通其的导水孔。
[0007]
前述的防雨透风玻璃窗中,所述通风孔与内侧玻璃或外侧玻璃之间的夹角a≤45
°

[0008]
前述的防雨透风玻璃窗中,所述通风孔在玻璃表面的面上最大直径l与相邻通风孔之间的最小距离s之比为:1:1~2。
[0009]
前述的防雨透风玻璃窗中,所述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的厚度h分别为5~8mm,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之间的间隔为10~15mm,通风孔直径d为5~10mm。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雨透风玻璃窗,利用一定厚度与强度的玻璃,采用斜孔设计布置,达到既能自然通风与又能有效防雨的作用,可作为公共场所、人居场所窗户通风的低限配置,保证使用人员与外界通风的基本要求。较之现
目前的常规窗户,窗体结构更加简单,安装也非常方便,也节约大量的安装费用和时间,降低整体成本。而且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手动打开窗子,使用更加方便。综合而言,该玻璃窗具有安全、方便和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3]
附图3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4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向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6为附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1-玻璃框架,2-外侧玻璃,3-内侧玻璃,4-通风孔,5-导水孔,6-导水槽,7-内置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防雨透风玻璃窗,如附图1-6所示,包括有玻璃框架1,玻璃框架1内、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内侧玻璃3和外侧玻璃2,内侧玻璃3和外侧玻璃2之间存在间隔,内侧玻璃3和外侧玻璃2的上部和下部均密布有数排、数列斜向下设置的通风孔4,同区域位置,即同是上部区域或同是下部区域,外侧玻璃2的通风孔4位于内侧玻璃3的通风孔4下方。如附图1所示,外侧玻璃2上部第一排的通风孔4就位于内侧玻璃3上部第一排的通风孔4的下方。玻璃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通风孔4相隔一定距离,使空气进行循环流通。此种玻璃为普通双层玻璃,多使用于大多数家庭密封阳台。
[0020]
当为普通双层玻璃时,内侧玻璃3内底部设有导水槽6,外侧玻璃2底部设有贯通其的导水孔5。下雨天时,雨水最大程度能够穿过外侧玻璃2的通风孔4进入到内侧玻璃3和外侧玻璃2之间的空腔中,进入过程中会受到外侧玻璃2上的通风孔4孔壁的阻碍,使得雨水最终掉落至导水槽6中,最后经导水孔5排出。
[0021]
同区域位置,外侧玻璃2的通风孔4与内侧玻璃3的通风孔4之间经内置通风管7进行连通,做成中空玻璃,中空玻璃隔音隔热远优于普通双层玻璃。做成中空玻璃过程中,外侧玻璃2和内侧玻璃3上的通风孔4的数量一致,位置一一对应。做成中空玻璃时,外侧玻璃2和内侧玻璃3之间的空腔内部称为一个密封的整体。安装内置通风管7的过程中,对外侧玻璃2和内侧玻璃3的通风孔4的外侧进行孔口打磨去锐,内置通风管7的材质使用pvc塑料管或者钢化玻璃管。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离心玻纤板为基材,内复玻璃丝布,外复防潮铝箔布的材质做内置通风管7。内置通风管7与玻璃之间密封层第一道使用丁基胶,第二道密封胶使用硅酮胶。制作成中空玻璃时,雨水无法通过内置通风管7,故取消导水槽6和导水孔5的设计。
[0022]
所述通风孔4与内侧玻璃3或外侧玻璃2之间的夹角a≤45
°
。对于一些特别区域的窗户,可设计为可活动打开的窗户,如厨房区域,当煤气浓度较大时,就需要打开窗户通风。
对于绕侧面转轴转动的窗户,其夹角a的大小并不会影响雨水进入量的多少,对于绕顶部转轴转动的窗户,如附图5所示窗户,其开窗角度的大小,会影响雨水的进入。如附图5所示的上悬窗的开启角度c一般为30
°
~35
°
,通风孔4与透光玻璃的夹角a≤45
°
,因此,则角c假设为较大角度35
°
,角度a为45
°
时,角度e=100
°
>90
°
,随着角度a的减小,角度e会增加,因此下雨天时不会影响其防雨的功能性。
[0023]
绕顶部转轴转动的窗户,可以增强其上悬窗的通风性,在窗户打开状态下通风孔4上方的空气流速(玻璃空气摩擦力、窗边框遮挡等因素)与窗户下方无遮挡物的空气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使只有单窗的封闭房间(大部分住户的卧室)同样可以空气循环流动。由于上悬窗相比较平开窗具有防漏雨的作用,因此该玻璃窗结构也考虑了开孔是否会对上悬窗的防雨效果影响。
[0024]
所述通风孔4在玻璃表面的面上最大直径l与相邻通风孔4之间的最小距离s之比为:1:1~2。所述内侧玻璃3和外侧玻璃2的厚度h分别为5~8mm,内侧玻璃3和外侧玻璃2之间的间隔为10~15mm,通风孔4直径d为5~10mm。当通风孔4与透光玻璃的夹角a≤45
°
时,通风孔4的雨飘线夹角b不小于67.5
°
,即便是普通双层玻璃,亦能够有较好的防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