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火管箱及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2138发布日期:2021-08-03 12:5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火管箱及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蒸汽火管箱及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烹饪,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律的将食材转化为食物的加工过程。其中,蒸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烹饪方法,是通过蒸汽的高温热量,将器皿中调味后的食品原料制成熟的过程。

现有的蒸柜通常是通过热电加热或燃气直接加热来产生蒸煮用的高温水蒸汽。目前,商用餐饮业中,蒸柜按照能源进行分类,包括电磁蒸柜、燃气蒸柜:考虑到能耗成本的问题,燃气蒸柜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

燃气蒸柜是将燃气点燃,燃烧气直接对金属载体内的水进行加热,与蒸柜配套的蒸汽水箱,是通过“水箱”和“燃烧室”的组合而产生蒸汽。

其原理是对包裹于多片式“燃烧室”外的水进行升温至沸腾并产生蒸汽,供给相应的烹饪加热设备,然而,常规蒸柜的蒸汽发生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依然存在如下问题:多片式“燃烧室”布局不合理,1、导致蒸汽发生装置体积大;2、“燃烧室”外的水受热不均匀,产生的蒸汽含水量高,水的利用率低,造成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火管箱,其火管布局合理,减小外壳体积,水受热充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蒸汽火管箱,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分别设有蒸汽口和尾气口;外壳内填充有水;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火管,第一火管的端部穿过外壳,第二腔室的顶部与尾气口相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火管,若干个第二火管位于第一火管上方,若干个第二火管分为上下两层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二火管为规律的波浪形结构;12根第二火管上下两层等量设置,每一层的第二火管位置交错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火管的截面为椭圆形,每一层的第二火管围绕第一火管设置从两端向中间升高。

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上述的蒸汽火管箱,第二火管的端部连接有燃烧器;外壳上设有与其相通的副水箱,副水箱位于燃烧器上方;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的内部设有贯通的无缝管,无缝管设在每一层的第二火管之间,无缝管用于外壳内的水流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外壳上开设有观火口,观火口上设有管件与第一腔室相通,管件的一端与第一腔室固定连接,管件的另一端穿出外壳;管件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管件连接有螺栓用于封闭管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外壳上固定有四根型材首尾拼接成的固定框,固定框的拐角处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开设有腰形孔。

一种蒸柜,具有上述的蒸汽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火箱管,与现有技术相比,

1、外壳内设置第一火管和第二火管,第二火管位于第一火管上方,第二火管分为上下两层设置,能够减少外壳的体积,同时上下两侧的第二火管能够对外壳内的水加热更加充分,水受热更加多,蒸汽的含水量下降,水的利用率提供;

2、每一层的第二火管围绕第一火管设置从两端向中间升高,无缝管设在每一层的第二火管之间,无缝管用于外壳内的水流过;都能够增加水与第二火管的接触;

3、外壳上开设有观火口,通过观火口观察,及时作出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外壳01;蒸汽口010;尾气口011;第一腔室02;第二腔室03;第一火管04;第二火管05;燃烧器06;副水箱07;无缝管08;管件09;螺栓10;型材11;连接片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蒸汽火管箱,包括外壳01,外壳01采用金属板经过钣金加工而成,外壳01的内部中空四周表面封闭,外壳01的顶部分别设有蒸汽口010和尾气口011,外壳01的顶部直接开设出两个口子,一个口子作为蒸汽口010,用于蒸汽排出,另一个口子用于燃烧的尾气排出,也可以在两个口子上分别安装金属管用于引流;外壳01内填充有水,外壳01内的水受热形成水蒸气从蒸汽口010排出;

外壳01的内部设有第一腔室02和第二腔室03,第一腔室02和第二腔室03也采用金属板经过钣金加工而成,第一腔室02和第二腔室03的内部中空四周封闭;第一腔室02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火管04,第一火管04采用金属板进过钣金加工,第一火管04呈圆柱状,第一火管04的一端与第一腔室02焊接固定,并且第一火管04与第一腔室02相通用于燃烧的热气通入;第一火管04的端部穿过外壳01,第二腔室03与尾气口011相通,第二腔室03将燃烧后的尾气汇集起来从尾气口011排出,所以第一腔室02和第二腔室03在外壳01内是单独封闭不相同的,外壳01里的水存储在第一腔室02和第二腔室03外围;

第一腔室02与第二腔室03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火管05,第二火管05采用金属板压铸而成,第二火管05为管状用于燃气燃烧后的热气在内部流通,热气在第二火管05内流通,将第二火管05外的水进行加热,使其升温为水蒸气;

若干个第二火管05上下两层设置,有别于现有的第二火管05都是围绕第一火管04排布,减少了第二火管05排布的体积;同时采用双层下上排布的方式,上层第二火管05外围的水,既能受热于第二火管05加热,也可以受到下层第二火管05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再次加热,起到双重加热效果;下层第二火管05夹在中间,也可以受到上层第二火管05的加热,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在第一火管04的上方设置两层第二火管05,减少外壳01的体积,布局合理,上下两层第二火管05,受热更加充分,水的利用率高,蒸汽含水量降低;

进一步的,第二火管05为规律的波浪形结构,第二火管05长度方向为规律的上下起伏,是为了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空气在第二火管05内尽可能长时间停留,增加对外周水加热时间;

12根第二火管05上下两层等量设置,有效减小外壳01体积,每一层的第二火管05位置交错设置,对水进行充分加热,不会因为若干个第二火管05拥挤在一起,无法充分接触水。

进一步的,第一火管04的截面为椭圆形,每一层的第二火管05围绕第一火管04设置从两端向中间升高。如上所述,每一层的第二火管05从两端向中间升高,匹配第一火管04的截面形状,既达到了每一层的第二火管05交错设置,也有利于减小外壳01体积;

一种蒸汽发生器,具有上述的蒸汽火管箱,第二火管05的端部连接有燃烧器06,燃烧器06为现有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此处只是将燃烧器06连接在第一火管04上,实现加热空气的效果;外壳01上设有与其相通的副水箱07,副水箱07也是现有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副水箱07的顶部和底部和外壳01相通,副水箱07的底部与外壳01相通用于注水,副水箱07的顶部与外壳01相通用于收集蒸汽液化产生的液态水,副水箱07位于燃烧器06上方,减少整个蒸汽发生器的体积;

第一腔室02或第二腔室03的内部设有贯通的无缝管08,无缝管08设在每一排的第二火管05之间,无缝管08用于外壳01内的水流过。如上所述,在第一腔室02或第二腔室03上焊接有无缝管08,无缝管08与第一腔室02或第二腔室03不相通,无缝管08设在每一层的第二火管05之间,用于水从第二火管05之间流过,使得水充分受热;

进一步的,外壳01上开设有观火口,观火口上设有管件09与第一腔室02相通,管件09的一端与第一腔室02固定连接,管件09的另一端穿出外壳01,管件09可以是圆管或方管;通过管件09能够观察第一火管04内的燃气燃烧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管件09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管件09连接有螺栓10用于封闭管件09。如上所述,螺栓10用于封闭管件09,避免高温空气烫伤人员;

进一步的,外壳01上固定有四根型材11首尾拼接成的固定框,固定框的拐角处设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上开设有腰形孔。如上所述,固定框用于提高外壳01的强度,连接片12上的腰形孔用于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上。

一种蒸柜,具有上述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使用固定框上的连接片12安装在蒸柜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