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7093发布日期:2021-04-13 22:5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泡茶方法是将茶叶放入茶碗中,往茶碗中冲入开水对茶叶进行浸泡,经过合适的时间后用手提起茶碗并用手指顶住碗盖,通过碗盖与茶碗的配合,将茶水倒入茶海或茶杯中,此种泡茶方法往往会由于茶碗表面太烫或溢出的茶水而将泡茶者的手烫伤,甚至会出现手烫伤后茶碗脱手打翻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擅长泡茶的人来说,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为解决该问题,授权公开号为cn208447145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磁感应半自动茶具。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磁感应半自动茶具,包括底座、泡茶器、茶盅,所述的泡茶器底部设有一中空凸柱,所述的中空凸柱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垫,所述的密封橡胶垫上开有出水口,所述的中空凸柱内设有钢珠,所述的茶盅上设有磁铁,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托架,所述的托架上开有可容纳中空凸柱的孔洞,所述的泡茶器上设有网状镂空,所述的网状镂空内设有透明釉填充物。然而该磁感应半自动茶具还存在一些不足:1、当茶盅内装满茶水之后,需马上将茶盅移走,否则磁铁会保持吸住钢珠并使得出水口持续出水而导致茶盅内的茶水溢出;2、该托架内用于放置茶盅的空间相对较窄,使得茶盅取出和放置时较为不便;3、茶盅装满茶水之后,此时茶水还是比较烫,且托架又相对比较紧凑,为避免茶水溢出,需要快速取出茶盅时,一不小心容易烫到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新颖,使用简单方便,可避免烫手,且可从容操作的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包括摆动座机构和泡茶器,摆动座机构上固定设有支撑组件,泡茶器与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泡茶器底部设有磁吸出水组件,支撑组件上设有与磁吸出水组件相配合的磁铁,当倾斜摆动座机构并使磁铁靠近磁吸出水组件时,泡茶器出水。
6.进一步的,磁吸出水组件包括与泡茶器内腔相通的中空凸柱,中空凸柱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垫,密封橡胶垫上设有出水口,中空凸柱内设有可移动并用于堵住出水口的钢珠。
7.进一步的,密封橡胶垫上端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弧面。
8.进一步的,中空凸柱顶部设有过滤网。
9.进一步的,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泡茶器设于两个支架之间,两个支架之间固定设有横杆,磁铁安装于横杆上。
10.进一步的,还包括茶海,茶海可分离的设于摆动座机构上并位于磁吸出水组件的下方。
11.进一步的,摆动座机构包括底座,支撑组件设于底座上,底座底面为平面,底座底
面至少一侧设有缺角并形成有倾斜面,磁铁与缺角相对于支撑组件同侧设置。
12.进一步的,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
10
°

13.进一步的,摆动座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翘板,翘板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支撑组件设于翘板上。
14.进一步的,固定座上固定设有支撑块,磁铁和支撑块相对于支撑组件不同侧设置,翘板与固定座之间的连接点和磁铁相对于支撑组件同侧设置。
15.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整体结构新颖,在泡茶过程中,可避免烫手,尤其是对于泡茶新手来说,使用方便简单;当茶海内装满茶水之后,只需松开按压的手,使得底座或翘板进行复位,此时,磁铁远离磁吸出水组件,泡茶器将不再出水,从而无需立马将装满茶水的茶海挪开,可等需要倒茶水的时候或者茶海内的茶水凉一点的时候再拿取茶海,由于无需匆忙操作,也可避免不小心被烫到手,可从容操作;两个支架之间用于放置茶海的空间相对较大,从而便于茶海的取出和放置。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泡茶器与磁吸出水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3.图中:11

底座;111

缺角;12

固定座;121

支撑块;13

翘板;2

泡茶器;3

支撑组件;31

支架;32

横杆;4

磁吸出水组件;41

中空凸柱;42

密封橡胶垫;421

出水口;422

弧面;43

钢珠;44

过滤网;5

磁铁;6

茶海。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磁吸茶具,包括摆动座机构和泡茶器2,所述摆动座机构上固定设有支撑组件3,所述泡茶器2与所述支撑组件3转动连接,所述泡茶器2底部设有磁吸出水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3上设有与所述磁吸出水组件4相配合的磁铁5,当倾斜所述摆动座机构并使所述磁铁5靠近所述磁吸出水组件4时,所述泡茶器2出水。
27.具体的,所述泡茶器2可选用泡茶杯,所述泡茶杯上盖设有杯盖。
28.如图3所示,所述磁吸出水组件4包括与所述泡茶器2内腔相通的中空凸柱41,所述中空凸柱41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垫42,所述密封橡胶垫42上设有出水口421,所述中空凸柱41内设有可移动并用于堵住所述出水口421的钢珠43,通过采用此结构,当所述磁铁5靠近所述中空凸柱41时,所述磁铁5产生的磁吸力可使得所述钢珠43往所述磁铁5一侧滚动并被所述磁铁5吸住,从而脱离所述出水口421,使得所述出水口421进行出水,当无需出水时,只需
将所述磁铁5移开,此时所述钢珠43在没有所述磁铁5磁吸力的作用下因自重进行复位,从而可重新堵住所述出水口421。
29.如图3示,所述密封橡胶垫42上端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弧面422,通过所述弧面422的设置,当所述磁铁5没有对所述钢珠43产生磁吸力时,便于所述钢珠43快速复位并堵住所述出水口421。
30.如图3所示,所述中空凸柱41顶部设有过滤网44,从而便于对所述泡茶器2内的茶水进行过滤。
3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31,所述泡茶器2设于两个所述支架31之间,从而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两个所述支架31之间固定设有横杆32,所述磁铁5安装于所述横杆32上。
32.如图1所示,该半自动磁吸茶具还包括茶海6,所述茶海6可分离的设于所述摆动座机构上并位于所述磁吸出水组件4的下方,当所述泡茶器2出水时可流至所述茶海6内。
33.如图1所示,所述摆动座机构包括底座11,所述支撑组件3设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底座11底面为平面,所述底座11底面至少一侧设有缺角111并形成有倾斜面,所述磁铁5与所述缺角111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3同侧设置,通过采用此结构,当所述泡茶器2需要出水时,可按压所述底座11上设有所述缺角111的一端,由于所述泡茶器2与所述支撑组件3为转动连接,所述泡茶器2因为重力可保持竖直状态,这样一来,当摆动所述底座11并使得所述支撑组件3倾斜时,所述磁铁5可靠近所述磁吸出水组件4,并实现所述泡茶器2的出水。
34.此外,当所述底座11底面两侧都设有所述缺角111时,相应的所述磁铁5也有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组件3的两侧,从而无论从所述底座11的任意一端进行按压,都可实现所述泡茶器2的出水。
35.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
10
°
,优选的,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
°

36.通过采用上述出水方式,从而在泡茶过程中,可避免烫手,尤其是对于泡茶新手来说,使用方便简单;当所述茶海6内装满茶水之后,只需松开按压的手,使得所述底座11进行复位,此时,所述磁铁5远离所述磁吸出水组件4,所述泡茶器2将不再出水,从而无需立马将装满茶水的所述茶海6挪开,可等需要倒茶水的时候或者所述茶海6内的茶水凉一点的时候再拿取所述茶海6,由于无需匆忙操作,也可避免不小心被烫到手,可从容操作;两个所述支架31之间用于放置所述茶海6的空间相对较大,从而便于所述茶海6的取出和放置。
37.实施例二
38.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摆动座机构包括固定座12和翘板13,所述翘板13与所述固定座1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3设于所述翘板13上。
39.所述固定座12上固定设有支撑块121,所述磁铁5和所述支撑块121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3不同侧设置,所述翘板13与所述固定座12之间的连接点和所述磁铁5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3同侧设置,通过所述支撑块121的设置,当所述泡茶器2处于不出水状态时,可保持所述翘板13的水平放置,将所述泡茶器2需要出水时,只需按压所述翘板13上远离所述支撑块121的一端,从而使得所述翘板13摆动并使得所述支撑组件3倾斜时,所述磁铁5可靠近所述磁吸出水组件4,并实现所述泡茶器2的出水,整个操作简单便捷。
40.其它技术特征具体同实施例一。
41.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