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压线的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91217发布日期:2021-07-23 21:02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压线的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铝型材领域,尤其是关于铝型材门窗玻璃压线的装配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门窗压线是用于固定玻璃,保证玻璃安装的安全性与牢固性的结构,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常会在边框和中挺上靠近户外的一侧一体成型出挡板结构,在装配玻璃时,在边框和中挺已经装配成型后可以直接将玻璃嵌设于相应的位置处,然后玻璃靠近户外的一侧抵在挡板结构上,然后靠近室内的一侧面用一体式的扣合压线固定即可;虽然这样的安装结构非常简单实用,但是这样的结构往往导致厂家在针对不同用途的窗框结构或者针对不同系列的门窗都要设计出不同的边框和中挺结构,从而来实现室外压线的一体成型,不过种类繁多的边框和中挺均需要开设相应结构的模具,从而导致生产成本极高;而且种类繁多的边框和中挺的结构相应的还会引起配套零部件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下面经销商在备货时需要采购的铝型材的种类异常的多,受限于资金成本,各个系列或型号的铝型材都无法大批量的备货,因此在日常装配中经常出现缺货、少货的情况,极其耽误门窗的装配的工期;对此,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司采用模块化组装的理念来重新设计边框和中挺结构,取消了传统的边框和中挺上的用于固定玻璃的外挡板结构,进而需要设计新的结构来代替;那么采用什么样压线结构来代替传统的门窗玻璃上靠近户外一侧的外挡板结构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玻璃外侧压线结构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玻璃压线的装配结构,包括边框、与边框相互平行的中挺,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与第一边框连接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靠近玻璃一侧的面上设有第一标准槽,所述第二边框靠近玻璃一侧的面上设有第二标准槽;所述中挺包括设于第一边框一端的第一中挺,另一端设有第二中挺,所述第一中挺与边框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三标准槽,所述第二中挺与第三标准槽同侧的面上设有第四标准槽;所述第一标准槽和第三标准槽处分别设有第一压线,所述第二标准槽和第四标准槽处分别设有第二压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压线由固定件和压线框架组成,所述压线框架靠近玻璃的一侧壁上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设有用于密封固定玻璃的密封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件和压线框架分体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设于第一固定板一侧设有与第二标准槽扣合的第一扣件、设于第一固定板另一侧的第一卡扣,所述压线框架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相互扣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件和压线框架一体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体垂直设于压线框架的嵌槽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自攻螺丝固定于第二标准槽或第四标准槽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压线框架与第二固定板平行的侧壁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压线包括连接件和内压线,所述内压线的一侧设有第二扣件,另一侧设有第三卡扣,所述内压线上设有第四卡扣,所述第四卡扣与第三卡扣相互扣合,且第四卡扣的插入方向与玻璃面垂直。

一种玻璃压线装配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边框和中挺按照预设的结构组装完毕;

步骤2、在第二标准槽和第四标准槽处分别放置第二压线,并通过自攻螺丝将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标准槽的槽口处;

步骤3、将密封槽处的密封圈与最接近结构的侧壁紧密接触,形成防水结构;

步骤4、将玻璃安装嵌设于边框和中挺之间,并与压线框架的密封件紧密接触;

步骤5、在第一标准槽和第三标准槽处分别安装第一压线,完成玻璃压线的装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将边框和中挺设置成模块化结构,该结构可以进行通用,不会受到产品结构的限制,在边框和中挺按照预设计的框架组装完毕后,再继续装配其他的装置,例如玻璃,压线、窗扇等结构,从而解决了现实情况中受限于铝型材的系列太多,经销商受限于资金成本,各个系列或型号的铝型材都无法大批量的备货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装配效率,降低经销商的备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中挺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的第二压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压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中第二压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框;11、第一边框;111、第一标准槽;12、第二边框;121、第二标准槽;2、中挺;21、第一中挺;211、第三标准槽;22、第二中挺;221、第四标准槽;3、第一压线;31、连接件;311、第二扣件;312、第三卡扣;32、内压线;321、第四扣件;4、第二压线;41、固定件;411、第一固定板;412、第一扣件;413、第一卡扣;414、第二固定板;42、压线框架;421、嵌槽;422、密封件;423、第二卡扣;424、密封槽;42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玻璃压线的装配结构,包括边框1、与边框1相互平行的中挺2,一般情况下,将玻璃安装于边框和中挺之间,并在玻璃靠近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一压线,在玻璃靠近户外的一侧设有第二压线;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采用的边框和中挺均与传统的结构不同,这里使用的边框和中挺均是模块化的结构,即没有传统结构中的一体化设计的用于固定玻璃外侧的“挡板结构”;在模块化系列产品中,边框和中挺的结构是通用的,不会受到产品结构的限制,在边框和中挺按照预设计的框架组装完毕后,再继续装配其他的装置,例如玻璃,压线、窗扇等结构,从而解决了现实情况中受限于铝型材的系列太多,经销商受限于资金成本,各个系列或型号的铝型材都无法大批量的备货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装配效率,降低经销商的备货成本;在这个模块化的边框和中挺结构的基础上,就需要设计新的外压线来实现玻璃的固定;

其中,边框1包括第一边框11、与第一边框11连接的第二边框12,第一边框11靠近玻璃一侧的面上设有第一标准槽111,第二边框12靠近玻璃一侧的面上设有第二标准槽121;

中挺2包括设于第一边框一端的第一中挺21,另一端设有第二中挺22,第一中挺21与边框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三标准槽211,第二中挺22与第三标准槽同侧的面上设有第四标准槽221;

装配时,在第一标准槽111和第三标准槽211处分别设有第一压线3,第二标准槽121和第四标准槽221处分别设有第二压线4,这里的第一压线指的是玻璃内压线,第二压线指的是玻璃的外压线;

整个第二压线4由固定件41和压线框架42组成,其中,固定件41和压线框架42可以采用分体连接,固定件41包括第一固定板411、设于第一固定板411一侧设有与第二标准槽121扣合的第一扣件412、设于第一固定板411另一侧的第一卡扣413;

压线框架42靠近玻璃的一侧壁上设有嵌槽421,嵌槽421内设有用于密封固定玻璃的密封件422;压线框架42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扣423,安装时将第二卡扣423与第一卡扣413相互扣合,从而将压线框架和固定件连接在一起,然后将玻璃安装于边框和中挺之间,并且玻璃的一侧面与密封件紧密接触;然后再安装第一压线,从而完成了整个玻璃压线的安装;

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压线结构比较简单,采用传统的压线进行对玻璃的固定时,压线往往会挤压玻璃面,进而实现压线的扣合,但是局部的玻璃很难产生较大的形变量,因此一般情况下需要将铝型材或压线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将压线压入嵌槽中,不仅安装十分困难,同时还会影响型材结构本身的可靠性;因此,本申请采用的第一压线3包括连接件31和内压线32,连接件31的一侧设有第二扣件311,另一侧设有第三卡扣312,内压线32上设有平行与第三卡扣的第四卡扣321,安装时,将第四卡扣321与第三卡扣312相互扣合,并且第四卡扣321的插入方向与玻璃面垂直,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安装内压线对玻璃进行挤压或者型材产生形变的情况发生,有效的提高压线安装的便利性和型材安装结构的可靠性。

实施例2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中,虽然已经可以很好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但是由于实施例例1中的第二压线结构采用的是卡扣连接方式,松动量比较大,压线框架无法与相应的边框或中挺的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导致存在防水性差的问题;同时第二压线的采用的为分体式的结构,在日常使用中,能够从户外一侧轻易将压线框架无损取下,很容易的给盗贼可趁之机,安全性能极差;因此基于这两个问题,上述具体实施例1的第二压线结构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适合在室内建筑的门窗上使用,但是不适用于分隔室内室外的玻璃上使用;

因此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作为传统玻璃压线使用,在上述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改变第二压线的结构作为本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即将固定件41和压线框架42一体连接,固定件41包括第二固定板414,第二固定板414一体垂直设于压线框架42的嵌槽一侧的侧壁上,同时在压线框架42与第二固定板414平行的侧壁上设有密封槽424,密封槽424内嵌设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425,进而提升第二压线的防水性能;使用时,将固定板使用自攻螺丝固定设于标准槽的槽口处,相比实施例1中的第二压线的结构,本实施例2中的第二压线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窗户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提升防水性能;

一种玻璃压线装配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边框1和中挺2按照预设的结构组装完毕;

步骤2、在第二标准槽121和第四标准槽221处分别放置第二压线4,并通过自攻螺丝将第二固定板414固定于标准槽的槽口处;

步骤3、将密封槽424处的密封圈425与最接近结构的侧壁紧密接触,形成防水结构;

步骤4、将玻璃安装嵌设于边框1和中挺2之间,并与压线框架42的密封件422紧密接触;

步骤5、在第一标准槽111和第三标准槽211处分别安装第一压线3,完成玻璃压线的装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