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6589发布日期:2021-12-24 22: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毯以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为绒纱,银纳米线/纳米级多孔隙聚乙烯复合纤维作为底丝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织造而成;所述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为皮芯结构,其中,涤纶作为芯层,具有红外发射功能的腈纶作为皮层,皮层的质量百分比为70~80%,芯层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所述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经后处理后使用,所述后处理为:先进行空气等离子体刻蚀处理,再碱减量处理后,水洗至中性,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得:一、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母粒制备(1)原料配比:各原料按重量份计,聚丙烯腈90~100份,红外高发射无机粒子5~10份,nascn溶液3~8份,表面处理剂2~5份;(2)混料:将红外高发射无机粒子、nascn溶液与表面处理剂混匀,然后与聚丙烯腈共混,熔融,挤出造粒,得到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母粒;二、复合纤维制备(3)复合:涤纶作为芯层,具有红外发射功能的腈纶作为皮层,将干燥后的聚酯切片和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母粒分别熔融后,进入复合纺丝组件,喷出丝束冷却后得到皮芯结构的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高发射粒子为sio2、zno、zro2、tio2、hfo2、niso
4、
mgso4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剂为聚丙烯酸胺、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锌、聚丙烯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纳米线/纳米级多孔隙聚乙烯复合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得:(1)原料配比:各原料按重量份计,银纳米线乙醇溶液1~5份,纳米级多孔隙聚乙烯纤维100份,交联剂2~10份;(2)混料:将银纳米线乙醇溶液和交联剂混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将纳米级多孔隙聚乙烯纤维浸渍在混合液中,浸渍20~30min,60~70℃下烘干10~15min;重复浸渍-烘干操作8

12次;最后热压工艺处理得到银纳米线/纳米级多孔隙聚乙烯复合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1,2,3,4

丁烷四羧酸、二羟甲基乙烯脲、聚马来酸、聚马来酸

乙烯醇

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工艺处理为:在温度100~120℃,压强10~15mpa下处理3~6mi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等离子体刻蚀处理的具体工艺为:将所述腈纶/涤纶复合纤维放置于等离子体处理室,将输出功率调至1000~2000w,压强达到30~60pa时,通入氮气、氩气、氙气或氮气中的任意一种,处理15~30s。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减量处理采用混合碱溶液处理,混合碱溶液浓度为8~15g/l,处理温度为80~90℃,处理时间为5~
10min;所述混合碱由强碱与碱性盐组成,其中,强碱浓度为3~5g/l,碱性盐浓度为5~10g/l;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任意一种,碱性盐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磷酸钠和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的截面为米字形、十字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的纤度为1.5~3d。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间辐射制冷户外用毛毯,以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为绒纱,银纳米线/纳米级多孔隙聚乙烯复合纤维作为底丝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织造而成;所述具有红外高发射功能的腈纶/涤纶复合纤维为皮芯结构,其中,涤纶作为芯层,具有红外发射功能的腈纶作为皮层。本发明具备优异的太阳光谱高反射率和大气窗口(8~13μm)中红外高发射率的性能,使所织造成的毛毯自身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进而实现在太阳光照射下的辐射制冷效果。毛毯不仅获得以上优异的性能,还具有柔软、透气阻湿、抗菌、抗紫外、抗静电等多性能。抗静电等多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厉巽巽 李家炜 陈玉霜 吴明贤 毛青山 戚栋明 邱先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真爱毯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1/12/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