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蒸功能的食物煎烤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2336发布日期:2022-02-09 11:2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蒸功能的食物煎烤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带有蒸功能的食物煎烤器具。


背景技术:

2.如空气炸锅和空气炸类烤箱等食物烘烤装置均是通过引导热气流快速流过食物表面,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物内部的水分,使烹饪达到类似于油炸食物的口感,其做出的食品比传统电炸锅相比可降低80%油脂,在日常使用中易于清洁,既安全又经济,备受人们所青睐。
3.现有的食物烘烤器具一般包括机体,机体内形成有烹饪腔,机体内设有能向烹饪腔内部送入高温空气的热风组件,烹饪腔内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锅体,利用热风组件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热风,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热空气与食物充分接触,利用食物表面瞬间快速失去水分,或再加上食品自身产生的油脂,使食品表面形成酥脆口感,呈现被油炸的效果。具体结构可参见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570933.8(公告号为 cn107233007a)的发明专利《一种简易装配结构的空气炸锅》。
4.现在的空气炸锅的导风盘与锅体内胆之间、锅体面板与锅体内胆之间没有密封结构,存在较小的缝隙,这些缝隙对于普通的空气炸锅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目前比较新的具有蒸汽烹饪功能的空气炸锅,则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造成热风和水蒸气的溢出,影响烹饪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带有蒸功能的食物煎烤器具。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蒸功能的食物煎烤器具,包括有
7.内部形成有烹饪腔的机体,机体的前侧具有与烹饪腔相连通的开口;以及
8.锅体组件,能自所述开口抽拉式地进出所述烹饪腔,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与锅体固定连接的锅体面板组件;
9.机体内设有蒸汽发生组件,烹饪腔上设有与蒸汽发生组件连通的蒸汽入口;
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内胆,内胆前侧设置前开口,所述机体前侧的开口与内胆前开口密封连接,锅体放入内胆后,锅体面板组件盖设在开口上,锅体面板组件与开口间设置密封结构,使得所述烹饪腔形成密闭的腔体。
11.作为改进,所述内胆前开口外缘设有一圈前支撑平面,所述锅体面板组件的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锅体放入内胆内,所述前支撑平面与锅体面板组件密封配合,将机体前侧开口密封。锅体面板组件与开口间设置密封结构也可以为:在内胆上设置密封槽,密封圈设置在密封槽内,而在锅体面板组件设置卡槽插入密封槽内,或者开口处设置一圈凸起,突起外围设置密封圈,而在锅体面板组件也设置相应的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卡环,所述卡环套在
突起外围等都是可以的。
12.所述内胆上端设有上开口,上开口外的内胆上设有一圈密封卡槽,该密封卡槽(34) 内设有密封卡圈。
13.再改进,所述内胆上方设有导风盘,导风盘下侧四周卡设固定在内胆的上开口外围的密封卡槽内,并且与密封卡圈密封接触。
14.再改进,所述烹饪腔的蒸汽入口设置在内胆的后侧中下部。
15.再改进,所述蒸汽入口内密封设置有喷嘴,所述锅体的后侧设有与喷嘴配合的、能允许喷嘴插入的开口;所述喷嘴外套设有密封圈。
16.再改进,所述锅体面板组件左右两侧设置弹扣,所述机体前侧的开口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弹扣配合的卡孔,锅体放入内胆内,弹扣与卡孔配合将锅体面板组件锁紧密封盖合在开口处。
17.所诉锅体面板组件上设置按钮,与按钮连接的、能在按钮驱动下向下移动的u型支架,所述弹扣上设有导向斜面,u型支架悬空端与导向斜面接触,从而推动弹扣左右移动出入卡孔。
18.通过在锅体面板组件的左右两侧设置左右弹扣,锅体组件抽拉锁紧时,结构稳定可靠,即便锅体内的食物过重,也不会使锅体从烹饪腔内滑出。
19.所述机体内设有与烹饪腔连通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内设有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
20.作为优选,所述机体内设有与烹饪腔连通的排气管,该排气管的出气口连接有所述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
21.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水箱、锅炉、水泵,其中水箱通过水泵与锅炉连通,锅炉上设有蒸汽出口,该蒸汽出口与烹饪腔上的蒸汽入口连通。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锅体面板组件密封盖设在机体前侧开口处,使得烹饪腔在工作过程中为密闭的腔体,保证烹饪腔内的蒸汽不会从锅体面板组件与前开口之间泄露,保证了密封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食物烘烤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体面板组件内侧内部结构图(锅体锁紧状态)。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锅体锁紧状态)。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体面板组件内侧内部结构图(锅体释放状态)。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锅体释放状态)。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主视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俯视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体组件插入内胆后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食物烘烤器具在内胆后侧处的结构部件位置分布图。
33.图11为图1中i部放大图。
34.图12为图1中ii部放大图。
3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37.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气口旋转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9.如图1、2、4、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食物烘烤器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食物烘烤器具包括有机体1、锅体组件2、内胆3、水箱4、锅炉5、水泵6、喷嘴7、网板8、光波电热管9、热风叶10、导风盘12、电机架13、电机14、冷风叶15、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16。
40.其中,内胆3设置在机体内的中下部,内胆3内部形成烹饪腔11,该内胆3的上侧形成有上开口,该内胆3的前侧形成有前开口,机体1的前侧也具有与烹饪腔11相连通的开口,机体前侧的开口与内胆3的前开口密封连接,如采用密封胶密封连接,或焊接。上开口的前侧与前开口的上侧之间的内胆上设有隔档条36。前开口外围的内胆3 上设有一圈前支撑平面33,上开口外围的内胆3上设有一圈密封卡槽34,该密封卡槽 34内设有密封卡圈35,导风盘12下侧边缘四周固定在内胆3的密封卡槽34内,并且与密封卡圈35密封接触;这样,内胆3内部、导风盘、锅体面板组件之间形成密闭的烹饪腔;内胆3的后侧中下部设有蒸汽入口31,内胆3内壁左右两侧设有侧导轨槽32,以便锅体组件2能顺着侧导轨槽32顺利滑入内胆3的烹饪腔11内;内胆3内壁后侧设有后导轨槽35,以便锅体组件2进入内胆3的烹饪腔11后,能起到一个导向支撑作用,参加图6、7、8所示。
41.所述锅体组件2能自机体1前侧的开口抽拉式地进出所述烹饪腔11;所述锅体组件2包括锅体21,与锅体21固定连接的锅体面板组件22;与锅体面板组件22连接的把手 23,参加图9所示。所述锅体面板组件22的左侧设有具有左弹扣221,所述锅体面板组件22的右侧设有右弹扣222,所述锅体面板组件22上设有与左弹扣221和右弹扣222 联接的、用于驱动左弹扣221和右弹扣222向内移动的驱动组件,内胆3上前开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左弹扣221和右弹扣222配合的左卡孔111和右卡孔112。左卡孔111 和右卡孔112也可以设置在机体外壳上。而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锅体面板组件22 上的按钮223,与按钮223连接的、能在按钮驱动下向下移动的u型支架224,本实施例中,按钮223与u型支架224为一体件,按钮223及u型支架224均活动设置在锅体面板组件22上;u型支架224的左侧设有左驱动斜面224a,u型支架224的右侧设有右驱动斜面224b;所述左弹扣221的上部设有与左驱动斜面224a配合接触的左倾斜承力面221a,所述右弹扣222的上部设有与右驱动斜面224b配合接触的右倾斜承力面 222b;所述左弹扣221与锅体面板组件22之间设有左弹簧225;所述右弹扣222与锅体面板组件22之间设有右弹簧226;当锅体组件2被推入烹饪腔11后,在左弹簧225和右弹簧226的作用下,左弹扣221和右弹扣222能向外移动至内胆3上前开口左右两侧的左卡孔111和右卡孔112内,参加图2、3所示;当按钮223被按下,按钮223及u 型支架224整体下移,u型支架224两侧的左驱动斜面224a和右驱动斜面224b将左弹扣221和右弹扣222向内推动,从而脱离左卡孔111和右卡孔112,进而使锅体组件能从烹饪腔内拿出,参加4、5所示。
42.机体内位于内胆3的上开口上方依次设置所述网板8、光波电热管9、热风叶10、导风盘12、电机架13、电机14和冷风叶15,具体参加图1。其中,网板8为了防止烹饪过程中油烟
及食物碎末飞溅至光波电热管9上污染光波电热管9,光波电热管9为加热元件,光波电热管9也可以由其他电热元件替代;光波电热管9的上方为热风叶10,热风叶10的上方为导风盘12,导风盘12的四周卡设固定在内胆3的上开口外围的密封卡槽34内,并且与密封卡圈35密封接触,参加图11所示。导风盘12上方电机架13,电机架13上方固定所述电机14,电机14上方为冷风叶15,电机14为双轴输出电机,热风叶10和冷风叶15分别与电机14的两个输出轴连接,热风叶10和冷风叶15均由电机14驱动。而锅体面板组件22的内侧设有与前开口外围相适配接触的面板密封圈24,参加图1和图12所示。这样进入锅体21内的蒸汽不会从锅体面板组件22与烹饪腔11 之间的接触部位泄漏,也不会从导风盘12与内胆3之间的接触部位泄漏,保证了较好的密封性。
43.机体上电机14后侧设置所述水箱4,而锅炉5和水泵6设置在内胆3后侧,参加图 10所示;水箱4通过水泵6与锅炉5连通,锅炉5上设有蒸汽出口,该蒸汽出口与烹饪腔11连通。内胆3后侧中下部设有蒸汽入口31,锅炉5上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与蒸汽入口连通,蒸汽入口内密封设置有喷嘴7,所述锅体21的后侧中下部设有与喷嘴7 配合的、能允许喷嘴7插入的开口211,而喷嘴7外套设有密封圈71。当锅体组件2被推入内胆3内的烹饪腔11后,喷嘴7及喷嘴7外的密封圈71一起刚好插入锅体21的后侧的开口211内,密封圈71可以保证锅炉5内出来的蒸汽不会外露,全部进入锅体 21内,参加图9所示。
44.机体内设有与烹饪腔11连通的排气管17,具体的,该导风盘12上密封连接所述排气管17,排气管17的出气口连接有所述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16。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 16可以为电磁气量调节阀,也可以采用机械调节阀。
45.本实施例中,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16为机械调节阀,其包括排气支架161、排气调节件162、出气口旋转件163、装饰盖164、弹扣柱165和弹扣柱弹簧166,其中排气支架161的下端呈管状,并密封连接在排气管17的出气口处;排气支架161的上部形成有圆柱形的装配腔,出气口旋转件163转动设置在排气支架161上部的装配腔内,排气支架161的装配腔内设有与下端连通的排气孔1611,所述排气调节件162密封设置在该排气孔内,且排气调节件162上设有多个直径相同或不同的通气孔1621,对应的,所述出气口旋转件163上也设有多个直径相同或不同的贯穿孔1631,当出气口旋转件163 在装配腔内转动时,不同的贯穿孔1631分别与不同的通气孔1621对应,从而调节排出蒸汽量,参见图1、13、14、15所示。弹扣柱165和弹扣柱弹簧166安装在排气支架161 上部的装配腔内,用于对出气口旋转件163的旋转角度进行定位。出气口旋转件163上设置有调节把手1632。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16也可以用其他能够实现气体通过量调节的机械式气量调节阀替代。
46.当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16可以为电磁气量调节阀时,所述机体内设有与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能控制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从而调节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的排出蒸汽量,所述控制器内设有三种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的排出蒸汽量为第一排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的排出蒸汽量为第二排量,在第三工作模式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排出蒸汽量调节组件的排出蒸汽量为第三排量,其中第一排量小于第二排量小于第三排量。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蒸汽模式,此时第一排量最小,可以最大程度聚集蒸汽;第二工作模式可以为蒸烤模式,第二排量排出蒸汽量适中,食物可以在烘烤的同时,适当保持水份;第三工作模式可以为空炸模式,此时第三排列排出的蒸汽量最大,可以使烹饪的食物水分多出一些,
食物可以达到干、脆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