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形缝的盖板结构及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9552发布日期:2022-07-08 22:1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用于变形缝的盖板结构及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的屏蔽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变形缝的盖板结构及屏蔽门。


背景技术:

2.变形缝是建筑物预留的构造缝,用于为建筑物提供变形空间,防止建筑物损坏。为方便建筑物的使用和保持建筑物的美观,可以使用盖板遮挡变形缝。然而,当为盖板预留的安装空间较为狭小时,现有的盖板难以被安装到目标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做出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形缝的盖板结构及屏蔽门,其能够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说明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个缺点。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的用于变形缝的盖板结构,所述变形缝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和在第二方向上的深度,该用于变形缝的盖板结构包括:第一盖板组件,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块盖板;以及第二盖板组件,其独立于所述第一盖板组件,当所述宽度改变时,所述第一盖板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错动。
6.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重叠。
7.在另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重叠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覆盖整个所述变形缝。
8.在另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三板部从所述第二板部分别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错开,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三板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与所述第一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重叠,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与所述第二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
9.在另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垂直,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l形,并且/或者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垂直,所述第三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l形。
10.在另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螺纹联接。
11.在另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盖板组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块盖板。
12.在另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盖板组件抵靠所述第二盖板组件。
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屏蔽门,该屏蔽门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分别位于变形缝的两侧;以及上述的盖板结构,所述第
一盖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门体,所述第二盖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门体。
14.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门体立柱,所述第二门体包括第二门体立柱,所述第一门体立柱与所述第二门体立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以限定所述变形缝,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与所述第一门体立柱固定,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与所述第二门体立柱固定。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尺寸较大的盖板结构拆分为多块尺寸较小的盖板,盖板结构能够适应狭小的安装空间,降低了盖板结构的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盖板结构的主视图。
17.图2示出了图1中的盖板结构的剖视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第一盖板组件;11第一盖板;111第一板部;112第二板部;113第三板部;12第二盖板;13第一支架;
20.2第二盖板组件;21第三盖板;22第四盖板;23第二支架;
21.3土建结构;31第一土建立柱;32第二土建立柱;33土建横梁;3a土建间隙;
22.4屏蔽门;41第一门体立柱;42第二门体立柱;4a门体变形缝;
23.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5.在本技术中,如无特殊说明,两个部件在某一方向上“错开”表示沿着该方向观察这两个部件不彼此遮挡,否则这两个部件在该方向上“重叠”。
26.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盖板结构,其用于遮挡变形缝,特别适用于在狭小空间内安装。例如,在本技术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盖板结构可以安装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屏蔽门4以遮挡门体之间的门体变形缝4a(变形缝的示例)。
27.参照图1和图2,城市轨道交通的站台可以包括土建结构3和安装于土建结构3的屏蔽门4。具体地,土建结构3可以包括第一土建立柱31、第二土建立柱32以及土建横梁33。土建结构3可以设置有土建变形缝(图中未示出),使得土建结构3在土建变形缝的两侧形成为彼此独立的两部分。其中,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可以分别位于土建变形缝的两侧,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可以并排地布置并且平行地延伸。土建横梁33可以与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垂直并且在第二方向b上位于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的一侧(图2中的上侧),土建横梁33与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之间仅留有较小的间隙。
28.屏蔽门4可以在第二方向b上安装于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的一侧(图2中的上侧),土建横梁33可以位于屏蔽门4的上方(图1中的上方)。为了适应土建结构3,屏蔽门4可以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可以分别安装于土
建变形缝的两侧,使得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在第一方向a上间隔开。进一步地,第一门体可以包括第一门体立柱41,第二门体可以包括第二门体立柱42。第一门体立柱41和第二门体立柱42可以在第一方向a上并排地布置并且与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平行。第一门体立柱41与第二门体立柱42在第一方向a上间隔开以限定门体变形缝4a,门体变形缝4a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a上的宽度和在第二方向b上的深度。当土建变形缝的宽度改变时,门体变形缝4a的宽度随之改变。
29.参照图2,为了遮挡门体变形缝4a,可以将盖板结构安装于屏蔽门4与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之间的间隙处。受限于土建结构3和屏蔽门4上的其它构件(图中未示出),盖板结构仅能够从第一土建立柱31和第二土建立柱32之间狭小的土建间隙3a安装于屏蔽门4。具体地,盖板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盖板组件1和第二盖板组件2。第一盖板组件1可以安装于第一门体立柱41,第二盖板组件2可以安装于第二门体立柱42。第一盖板组件1和第二盖板组件2可以分别包括在第一方向a上排列的多块盖板,每块盖板在第一方向a上的宽度可以与土建间隙3a的宽度大致匹配,使得盖板能够被放入土建间隙3a。例如,第一盖板组件1可以包括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和第一支架13,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可以在第一方向a上排列。第二盖板组件2可以包括第三盖板21、第四盖板22和第二支架23,第三盖板21和第四盖板22可以在第一方向a上排列。这样,通过将尺寸较大的盖板结构拆分为多块尺寸较小的盖板,盖板结构能够适应狭小的安装空间,降低了盖板结构的安装难度。另外,当门体变形缝4a的宽度改变时,第一盖板组件1在第一方向a上能够相对于第二盖板组件2错动,避免变形缝4a的宽度改变造成盖板组件1、2之间发生不期望的干涉。
30.多块盖板可以在第二方向b上交替地排列,使得盖板结构能够占据较小的空间。具体地,第一盖板11可以包括第一板部111、第二板部112和第三板部113,第一板部111和第三板部113可以从第二板部112分别朝向第一方向a的两侧延伸,第一板部111与第三板部113可以在第一方向a上错开。例如,第一板部111可以与第二板部112垂直,使得第一板部111和第二板部11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l形。第三板部113可以与第二板部112垂直,使得第三板部113和第二板部11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l形。第二盖板12可以与第三板部113连接并且位于第三板部113面向第一土建立柱31的一侧,与第二板部112在第一方向a上重叠。第三盖板21可以与第一板部111在第二方向b上重叠并且与第二板部112在第一方向a上重叠,使得盖板结构能够严密地遮挡门体变形缝4a。第四盖板22可以与第三盖板21连接并且位于第三盖板21面向第二土建立柱32的一侧,与第二板部112在第一方向a上重叠。
31.进一步地,为了更为严密地遮盖门体变形缝4a,第一盖板11与第三盖板21重叠的部分可以在第一方向a上覆盖整个门体变形缝4a。此外,第一板部111可以相对于第二板部112进一步弯折,使得第一板部111的自由端部(图2中的左侧端部)抵靠于第三盖板21。当然,这种抵靠关系不是必须的。
32.第一盖板11可以通过第一支架13安装于第一门体立柱41。具体地,第一盖板11可以与第一支架13拉铆连接,第一支架13可以通过内六角螺栓与第一门体立柱41固定。相应地,第二盖板12可以采用与第一盖板11类似的方式安装于第二支架23。
33.第一盖板11可以与第二盖板12螺纹联接。例如,为了进一步减小盖板结构的尺寸,第一盖板11可以通过沉头螺钉与第二盖板12连接。相应地,第三盖板21和第四盖板22可以采用与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类似的方式进行连接。
34.下面介绍盖板结构的安装方法。
35.首先可以安装第二盖板组件2。安装第二盖板组件2前,可以预先使第三盖板21与第二支架23固定。然后,可以将第三盖板21和第二支架23一体地放入土建间隙3a并且抵靠屏蔽门4。此时,第三盖板21和第二支架23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移动。第三盖板21和第四盖板22可以预留有连接孔。安装第四盖板22前,可以预先移动(向图2中的右侧)第三盖板21和第二支架23,使得第三盖板21的连接孔暴露于土建间隙3a。之后,可以将第四盖板22放入土建间隙3a并且抵靠第三盖板21,使第三盖板21与第四盖板22在第二方向b上重叠。此时,第四盖板22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移动。通过移动(向图2中的左侧)第四盖板22,可以使第四盖板22的连接孔对准第三盖板21的连接孔。紧固件可以穿过第三盖板21和第四盖板22的连接孔,使第三盖板21与第四盖板22螺纹联接。待第三盖板21与第四盖板22固定后,可以使第三盖板21、第四盖板22以及第二支架23一体地移动(向图2中的左侧),使第二支架23对准第二门体立柱42。待第二支架23与第二门体立柱42固定后,第二盖板组件2即安装完成。相应地,第一盖板组件1可以采用与第二盖板组件2类似的方式安装于第一门体立柱41。当然,上述安装方法不是唯一的。
36.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37.(i)通过将尺寸较大的盖板结构拆分为多块尺寸较小的盖板,盖板结构能够适应狭小的安装空间,降低了盖板结构的安装难度。
38.(ii)第一盖板组件1与第二盖板组件2在第二方向b上重叠,使得盖板结构能够严密地遮挡门体变形缝4a。
39.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各种变型和改变,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
40.应当理解,盖板结构不限于用于屏蔽门4,其可以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可能的场景。
41.应当理解,第一盖板组件1不限于包括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第二盖板组件2也不限于包括第三盖板21和第四盖板22。例如,第一盖板组件1可以包括三块以上的盖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