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高折叠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72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高折叠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可变高折叠桌椅。
少年儿童从七岁起开始接受系统教育,看书、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岁至十四岁期间,身高不断增长,而在家庭中很少有适合他们的桌椅。高度不合适的桌椅造成了对身体正常发育,视力的不良影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驼背、含胸现象与没有合适高度的桌椅有很大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少年儿童使用的可变高折叠桌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可变高折叠桌椅通过套管组成的伸缩腿调高、二组锯齿状定位卡板定位。折叠是通过两侧的四连杆机构实现的。在桌面下两侧伸缩腿的横杆之间有一块织物,在其上可放置书本、文具。可变高折叠椅通过X型杆机构调高、锯齿状卡板定位。靠背通过四连杆机构实现向椅面的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根据少年儿童身高调整桌高、椅高,与同类型专利技术相比较(CN87208863U,CN86205843U,CN88210508U)调高后的定位不用挡销、螺钉、卡箍而使用锯齿状定位卡板,这样调高后的定位非常方便,不用细心对正销孔位置。桌子的折叠是通过特别设计的四杆机构完成的,即保证了桌子使用时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折叠的方便和折叠后的外形规整,体积小,适合储运和在家庭中使用。椅子调高后还可供成年人使用。整个设计充分考虑了制造工艺性,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题下昼减少制造成本,其价格能为广大家庭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实施例1


图1是可变高折叠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定位结构示意图;图3是桌子折叠后的示意图;图4是变高折叠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椅子折叠后的示意图。参见
图1,(1)为伸缩腿的下部,(2)为伸缩腿的上部,下腿由两根φ19mm、厚1.2mm钢管以及将这两根钢管焊接在一起的横杆(φ10mm的钢筋)组成,上部由φ15mm、厚1.2mm的钢管及其横杆组成。(3)为两个联接在一起的可绕伸缩腿上部横杆转动的具有锯齿状槽的等位卡板(卡板厚3mm)。参见图2,为防止横杆与定位卡板(3)的锯齿状槽脱啮,除设计锯齿状槽如图示形状外,还设计有一个挡板(4),其上端通过铆钉与定位卡板相联,下端通过螺栓或螺钉(10)与定位卡板相联。调高时,拆卸该螺栓(螺钉),旋转挡板(4)使锯齿状定位卡板与横杆脱啮、入啮。然后旋回挡板,将下部的螺栓(螺钉)加上。参见图3,桌子通过图示的由桌面(6)、杆(7)、杆(8)和伸缩腿上部(2)组成的四杆机构ABCD可以折叠成片状,这时应保证AB+AD≈BC+CD。
参见图4,(1)为椅子的前腿、(2)为后腿,(1)、(2)组成X型机构,依靠后腿上部的联接销轴(4)与椅面下的锯齿状定位卡板(3)相啮合而实现调高后的定位。图5是椅子折叠后的形状。椅背向椅面的折叠是通过图示的四杆机构实现的。
实施例2图6是实现桌子折叠的另外一种方案,由桌面(6)、杆(7)、杆(8)、伸缩腿上部(2)组成的四杆机构ABCD有AD+AB≈DC+CB关系成立,可使伸缩腿向桌面折叠。其它特征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图7是实现桌子折叠的又一种方案,由(6)、(7)、(8)、(2)组成的四杆机构ABCD有AD+DC≈AB+BC关系成立,可使伸缩腿向桌面折叠。其它特征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图8是实现桌子折叠的又一种方案,由(6)、(7)、(8)、(2)组成的四杆机构ABCD有AD+DC≈AB+BC关系成立,可使伸缩腿向桌面折叠。其它特征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图9是实现桌子折叠的又一种方案,(8)为加工有沟槽的构件,(7)为固定在(2)上的一端带有螺纹的螺杆,(7)可在(8)的槽内滑动,(11)为与(7)的螺纹相配合的燕尾螺母,用以(7)与(8)之间的锁紧以保证桌子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高折叠桌,包括套管组成的伸缩腿,桌面,其特征在于伸缩腿上部(2)与下部(1)之间联接有二个锯齿形定位卡板(3);桌面(6)、伸缩腿上部(2)与构件(7)、(8)组成折叠用四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两个伸缩腿之间拉有一块承物用织物(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锯齿形卡板(3)上联接有挡板(4)。
4.一种可变高折叠椅,包括X型椅腿、椅面、椅背,其特征在于椅面下有一锯齿形定位卡板(3)与椅腿(2)上部销轴(4)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调高度、可折叠的供少年儿童使用的桌椅。该桌椅可以适应少年儿童不断增长身高的需要、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视力健康。它的特征是桌子通过套管调高、锯齿形卡板定位,且可折叠成片状。椅子通过X型机构调高,锯齿形卡板定位。也可折叠成片状。价格便宜,适用于少年儿童在家庭中使用。
文档编号A47B39/10GK2091581SQ9121404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9日
发明者万洪章, 康凯宁 申请人:万洪章, 康凯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