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燃气炉式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30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燃气炉式火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有热源的适用于冬季的多用炊具。
火锅是我国传统的菜肴的特殊炊具。已从传统的炭火锅发展到目前的电火锅。炭火锅,热源材料是木炭,温度升的快,是古典的炊具,但食用过程中要不断加炭,且有炭烟,如果通风不好,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同时还有炭尘,卫生条件较差,环境污染较重;在生火和灭火时,费时费事,其成本较高。电火锅,热源是用电能,比较清洁无烟,但温度升的慢(火不急),且不可调,加汤时要切断电源,以防止电源线导电,耗电量也较大。一般若家用2千瓦电火锅,每小时耗2度电,而通常居民电度表为2.5安培,已达饱和电量,再加上家用其它电器,就很不安全;饭店用电火锅,若同时有10桌就餐,就需增容20千瓦的变压器,也因电线在各菜桌上造成不安全,况且我国目前的电力资源也不是十分充足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改变火锅的热源,提供一种多用燃气炉式火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采用现有的炭火锅的锅体和炉膛,在炉膛内设置一个以民用管道煤气和石油液化气作为燃料的燃气炉胆,从而构成一个燃气炉式火锅。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结合附图1、2来说明。采用通用的现有的由金属加工而成的炭火锅,现有的炭火锅由锅体〔1〕和炉膛〔2〕以及炉箅〔3〕构成,在此基础上在炉箅〔3〕间隙中插入燃气喷咀〔8〕与炉膛内燃气炉胆相连接,该燃气炉胆的主体是燃气炉体〔5〕,燃气炉体〔5〕采用原火锅炉膛形的椭园体结构,周围按定距离开有多个小孔,燃气炉体〔5〕中间设有燃气流分流锥〔6〕,使可燃气体在炉体内均衡分布,加快热传导,充分利用热量,燃气炉体〔5〕下部设一个堵〔7〕,堵〔7〕中间开一个孔设置燃气喷咀〔8〕,堵〔7〕上还设置一定数量的通气孔,以备和空气调节盖〔9〕联用,当空气调节盖〔9〕上的孔和堵〔7〕上的孔相重合时,空气可以进入燃气炉体〔5〕,随着两个孔相重合的位置,可以调节空气进入量,燃气喷咀〔8〕尾端连燃气管路〔10〕,燃气管路〔10〕前端设置一个阀门〔11〕,可以控制气量和关闭。
也可取消炉箅子〔3〕和下部灰室〔4〕改用支架,更易于操作。若将燃气炉胆外罩一个红外线罩,可以做冬季取暖用,也可以将燃气炉胆外罩一个薄壁水套用于热水淋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民用管道煤气和石油液化气作为燃料,从而改善了食用时的环境,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安全可靠,省时省事,不用电能,节约了电力资源,对原炭火锅加装本燃气炉胆都可起到火锅的全部效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易安装操作,用起来安全方便。
附图1是燃气炉式火锅示意图。
附图2是燃气炉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结合附图1、2来说明。采用现有的铜火锅,在其炉箅〔3〕间隙插入一个通用铁质燃气喷咀〔8〕,与炉膛内燃气炉胆相连接。该燃气炉胆的燃气炉体〔5〕是铸铁的,其呈椭园体结构,其周围开小孔的数量以可燃气体在燃气炉体〔5〕内均衡分布为宜,铁质燃气流分流锥〔6〕与燃气炉体〔5〕用螺纹连接,燃气炉体〔5〕下部有一个与其螺纹连接的堵〔8〕,堵〔8〕中间开一个与燃气喷咀〔7〕外经螺纹相连接的孔,堵〔8〕上再均匀开设一定数量的小孔,堵〔8〕的下端面设有铁质的开有与堵〔8〕相应小孔的空气调节盖〔9〕,从而制成燃气炉胆,这样,就制成了燃气炉式火锅。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火锅构成的多用燃气炉式火锅,其特征在于在火锅炉膛[3]内设一个燃气炉胆,燃气炉胆是由燃气炉体[5]、燃气喷咀[8]、堵[7]、空气调节盖[9]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用燃气炉式火锅,其特征在于在燃气炉体〔5〕内上部设有倒园锥型燃气流分流锥〔6〕。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燃气炉式火锅,属于带有热源的适用于冬季的炊具。它主要是改变火锅的热源,以民用管道煤气和石油液化气作为燃料。它采用现有的炭火锅,只在其炉膛内加装一个燃气炉胆,就可构成燃气炉式火锅。从而改善了食用环境,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安全可靠,省时省事,不用电能,节约了电力,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易安装操作,使用起来方便。
文档编号A47G19/00GK86202012SQ86202012
公开日1986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8日
发明者马中骏 申请人:马中骏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