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11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钥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钥匙,特别涉及专用于一种编码锁锁芯的钥匙。
中国专利申请CN1062778A公开了一种编码暗锁锁芯及钥匙,中国专利申请92214300.5提供了一种通用编码锁及钥匙,均提供了一种由中心有穿孔的手柄1,一端有外螺纹并活动套接在手柄1中另一端有凸台5的中轴3,套接在手柄1内并与中轴3外螺纹啮合的螺母6,套接在手柄1内中轴3上的弹簧4,套在手柄1外一段中轴3上的一组钥匙编码齿节7,套在编码齿节7外用U形销串接的一组外表面有编码标记的钥匙编码盘构成的钥匙套等组成的钥匙。这种钥匙,由于编码齿节7之间、编码齿节7与中轴3之间配合不紧密,联接较松散,编码齿节7易在中轴3上转动或移动,使编好的码容易自行变换,给使用者造成不便;多齿状的钥匙插入锁芯时,较难准确判断插入方向和位置的正确性。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编码齿节7之间、编码齿节7与中轴3之间配合紧密、能准确定位的钥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钥匙,包括中心有穿孔的手柄1,一端有外螺纹并活动套接在手柄1中另一端有凸台5的中轴3,套接在手柄1内并与中轴3外螺纹啮合的螺母6,套接在手柄1内中轴3上的弹簧4,套在手柄1外一段中轴3上的一组钥匙编码齿节7,钥匙套,其特征之处在于弹簧4与编码齿节7之间的中轴3上还活动套接有一个有缺口8的尾叶叶片9,尾叶叶片9的一端固定联接在手柄1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编码齿节7的一端面上可以有凸台10、另一端面上可以有凹缺11,相邻编码齿节7上的凸台10与凹缺11可以啮合,使两两编码齿节7相互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编码齿节7的中心孔内有均匀分布的内齿12,中轴3上有与内齿12形状对应、数量等于或小于内齿12数量、轴向宽度小于编码齿节7中心孔轴向宽度的外齿13,中轴3上相邻两外齿13间的轴向距离大于编码齿节7中心孔的轴向宽度,使编码齿节7在脱离外齿13时可以在中轴3上周向旋转,以便调码。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手柄1外端有空缺口20,空缺口20内有与螺母6套接或螺纹联接并可以在空缺口20内沿轴向移动的挡压块14。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手柄1上还可以设置有对称的销钉15,与销钉15位置对应的挡压块14上有轴向槽16,销钉15的内端位于轴向槽16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编码齿节7可以两个或多个连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1)尾叶叶片9在钥匙插入锁芯开锁时受力,可防止编码齿节的齿19受力扭曲变形损坏,尾叶叶片9上的缺口8与锁芯的钥匙控制机构配合,使多齿状的钥匙插入锁芯时,能准确判断插入方向和位置的正确性;(2)编码齿节7端面上凸台10与凹缺11啮合,使编码齿节7之间配合较为紧密,保持轴向定位;(3)编码齿节7中心孔内齿12形成的凹槽与中轴3外齿13啮合,使编码齿节7编码后保持径向定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有凸台10、凹缺11的编码齿节7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
图1的D向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图8是两个编码齿节7连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一种编码锁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有内齿12的编码齿节7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有外齿13的中轴3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钥匙控制机构,3-中轴,4-弹簧,5-凸台,6-螺母,7-编码齿节,8-缺口,9-尾叶叶片,10-凸台,11-凹缺,12-内齿,13-外齿,14-挡压块,15-销钉,16-轴向槽,17-锁芯轴,18-前挡板,19-齿,20-空缺口,21-编码盘元件,22-尾叶叶片套,23-钥匙编码盘,24-孔,25-安装板,26-定位销杆,27-挡圈,28-凹坑,29-钩形扣,30-前支架,31-拨码盘,32-中支架,33-后支架。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
图1~5,9。
一种钥匙,包括中心有穿孔的手柄1,一端有外螺纹并活动套接在手柄1中另一端有凸台5的中轴3,套接在手柄1内并与中轴3外螺纹啮合的螺母6,套接在手柄1内中轴3上的弹簧4,套在手柄1外一段中轴3上的一组(数量与锁芯的编码盘元件21相等)钥匙编码齿节7,弹簧4与编码齿节7之间的中轴3上活动套接有一个有缺口8的尾叶叶片9,尾叶叶片9的一端固定联接在手柄1上,尾叶叶片9及编码齿节7外套有一个钥匙套;每个编码齿节7有沿径向均匀分布的6个齿19,一端面上两齿19之间有凸台10共形成6个凸台10,另一端面上有与凸台10形状、位置对应的凹缺11,相邻编码齿节7上的凸台10与凹缺11可以啮合,编码齿节7的其它结构同中国专利申请CN1062778A中的描述尾叶叶片9上套有一个尾叶叶片套22,每个编码齿节7上均套有一个外表面有编码标记的钥匙编码盘23,尾叶叶片套22和钥匙编码盘23的同一圆环上有6个均匀分布的孔24,U形销或联接在安装板25上的2个定位销杆26穿过对称的两个孔24将尾叶叶片套22与钥匙编码盘23串接构成钥匙套;尾叶叶片9、钥匙编码盘23、安装板25均为圆环阶梯形,阶梯部份相互套接,并在套接部份有环状孔,该环状孔内置有档圈27,以使尾叶叶片9与钥匙编码盘23之间、钥匙编码盘23之间等配合更为紧密,在定位销杆26抽出后不致松散;钥匙编码盘23的其它结构同中国专利申请CN1062778A中的描述;安装板25与中轴3凸台5对应的位置有凹坑28,手柄1外端有空缺口20,空缺口20内有与螺母6套接或螺纹联接并可以在空缺口20内沿轴向移动的挡压块14,手柄1上还设置有位置对称的2个销钉15,与销钉15位置对应的挡压块14上有轴向槽16,销钉15的内端位于轴向槽16中;需要对钥匙进行调码时,把U形销或联接在安装板25上的2个定位销杆26从钥匙上抽离,按压挡压块14,使编码齿节7逐一相互分离(端面上的凸台10脱离凹缺11),转动钥匙编码盘23对编码齿节7进行调码,使钥匙的编码与锁芯的一致。
使用时,取下钥匙套,将钥匙插入锁芯,扭转即可完成开锁。
尾叶叶片套22或手柄1上还可以绞链联接一个钩形扣29,将钩形扣29扣在手柄1外端,即可使抽压块14向手柄1内移动。
实施例2参见图3、4、6、7、9~11。
一种钥匙,包括中心有穿孔的手柄1,一端有外螺纹并活动套接在手柄1中另一端有凸台5的中轴3,套接在手柄1内并与中轴3外螺纹啮合的螺母6,套接在手柄1内中轴3上的弹簧4,套在手柄1外一段中轴3上的一组(数量与锁芯的编码盘元件21的数量相等)钥匙编码齿节7,弹簧4与编码齿节7之间的中轴3上活动套接有一个有缺口8的尾叶叶片9,尾叶叶片9的一端固定联接在手柄1上,尾叶叶片9及编码齿节7外套有一个钥匙套;每个编码齿节7有沿径向均匀分布的6个齿19,一端面上两齿19之间有凸台10共形成6个凸台10,另一端面上有与凸台10形状、位置对应的凹缺11,相邻编码齿节7上的凸台10与凹缺11可以啮合;每个编码齿节7的中心孔有均匀分布的6个内齿12,两内齿12之间形成的凹槽的中心线与齿19的中心线重合,中轴3上有与内齿12形状对应,轴向宽度小于编码齿节7中心孔轴向宽度的6个外齿13,中轴3上相邻两外齿13间的距离大于编码齿节7中心孔的轴向宽度;编码齿节7的其它结构同中国专利申请CN1062778A的描述;手柄1外端有空缺口20,空缺口20内有与螺母6套接或螺纹联接并可以在空缺口20内沿轴向移动的挡压块14;钥匙套由前支架30、拨码盘31、中支架32、后支架33和串接螺栓组成,不相邻的编码齿节7上分别套有一个外表面有编码标记的拨码盘31,后支架33中与中轴3凸台5对应的位置有凹坑28;钥匙套的其它结构同中国专利申请CN1062778A中实施例4中的描述。
需要对钥匙进行调码时,按压挡压块14,使编码齿节7位于中轴3的相邻两外齿13之间,编码齿节7之间较为松弛,拨动拨码盘31可对编码齿节7进行调码,从而完成钥匙的调码(与锁芯编码一致)。
使用时,取下钥匙套,将钥匙插入锁芯,扭转即可完成开锁。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部份见公开号为CN1062778A,名称为“一种编码暗锁锁芯及钥匙”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92214300.5、名称为“通用编码锁及钥匙”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与本专利申请同时递交的名称为“一种编码锁锁芯”和“编码锁锁芯的编码盘元件”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的记载。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内容均可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钥匙,包括中心有穿孔的手柄1,一端有外螺纹并活动套接在手柄1中另一端有凸台5的中轴3,套接在手柄1内并与中轴3外螺纹啮合的螺母6,套接在手柄1内中轴3上的弹簧4,套在手柄1外一段中轴3上的一组钥匙编码齿节7,钥匙套,其特征在于弹簧4与编码齿节7之间的中轴3上还活动套接有一个有缺口8的尾叶叶片9,尾叶叶片9的一端固定联接在手柄1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编码齿节7的一端面上有凸台10、另一端面上有凹缺11,相邻编码齿节7上的凸台10与凹缺11可以啮合。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编码齿节7的中心孔内有均匀分布的内齿12,中轴3上有与内齿12形状对应、数量等于或小于内齿12数量、轴向宽度小于编码齿节7中心孔轴向宽度的外齿13,中轴3上相邻两外齿13的轴向距离大于编码齿节7中心孔的轴向宽度。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手柄1外端有空缺口20,空缺口20内有与螺母6套接或螺纹联接并可以在空缺口20内沿轴向移动的挡压块14。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手柄1外端有空缺口20,空缺口20内有与螺母6套接或螺纹联接并可以在空缺口20内沿轴向移动的挡压块14。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手柄1上还设置有对称的销钉15,与销钉15位置对应的挡压块14上有轴向槽16,销钉15的内端位于轴向槽16中。
专利摘要一种钥匙,由手柄、中轴、螺母、弹簧、一组编码齿节和钥匙套等组成,其特征是弹簧与编码齿节之间的中轴上套接一个有缺口的尾叶叶片,编码齿节的端面上有相互啮合的凸台和凹缺,编码齿节中心孔与中轴有对应的齿,使编码齿节之间、编码齿节与中轴之间能紧密配合,保持轴向和径向定位,本实用新型与编码锁配套使用,即便于使用者准确判断多齿状钥匙插入锁芯的方向和位置的正确性,又增强了编码锁的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E05B19/18GK2138168SQ9222045
公开日1993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日
发明者廖松林 申请人:廖松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