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坐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04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坐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坐卧椅,特别是指在座垫与扶手之间有坐卧调整组,借着轴杆在中空斜导管孔径内滑动而控制倾斜角度的坐卧椅。
一般传统上的已知坐卧椅结构,如台湾新型核准专利案公告编号第28241号《无固定椅脚多段式坐卧两用椅》,其特征在于在座垫下和背垫后有一组滑轨,且在骨架上有多个滚轮,当背垫向后倾斜时,利用背垫的滚轮作为支点,推动座垫向前滑移,再将拉伸弹簧一端扣手椅架而另一端扣接于座垫底部,并借着一空压即筒控制背垫向后倾斜或向上复原的速度,而达到安全理想的目的。但该结构仍有美中不足之处,如该坐卧椅的动作方式是借滚轮固定不动而以滑轨作移动,所以当身体往后躺时,需借着背部施加于背垫的作用力,使背垫的滑轨沿该滚轮作转动并向下滑动,使得座垫被往前推送。但是起身时,背垫和座垫无法自行回复原状,必须借助弹簧的拉力才可回复。此外,为控制背垫向后倾斜或向上复原的速度,还须要借助一空压即筒作为缓冲元件,这样就增加了坐卧椅构造上的复杂性,而且生产制造装配的成本均提高,又容易出现故障,使其不具备经济效益。因此,该设计还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常用的坐卧椅结构复杂的缺点,并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操作容易的坐卧椅。即在座垫与扶手之间设置一坐卧调整组,可随本人的坐姿的改变而作最舒适的调整和设定。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了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将椅座与椅背以铰链枢接在一起,椅背是以凸轴枢设在扶手垂直段的相对内侧面上,在椅座一侧边和扶手适当处设有一坐卧调整组,该坐卧调整组包括设在扶手适当处的一中空斜导管,一轴杆穿设于中空斜导管的孔径内,在轴杆上端设一垫圈与螺丝固定于座垫一侧适当处,使轴杆能够在该中空斜导管内作上下倾斜地滑动,另外,在该扶手与中空斜导管结合之处设有一把手,用以旋螺固定或旋松轴杆,用以达到固定或调整椅背坐卧的适当角度的目的。
结合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功效和特点,将更加一目了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坐卧椅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坐卧椅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坐卧椅的使用位置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坐卧椅的另一使用位置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坐卧椅包括一椅座1,一椅背2和一坐卧调整组3,椅坐1与椅背2是以绞链4枢接在一起,且椅背2以凸轴12枢设在扶手8上。参见图1和图2,在椅座1两侧各设有一扶手8,在椅座1底端设有一连接板10连设在两侧扶手8底部,该连接板10不与椅座1固定,且可使椅座1在该连接板10上滑动。由该连接板10的中央略微偏向后方处向下延伸出一用以支撑坐椅的椅轴5,椅轴5的底端连接有数支成辐射状展开的椅脚6和着地方向轮7,另外,在椅背2左右两侧面上适当处各设一凸轴12,使两侧凸轴12分别枢设于8垂直段的相对内侧面,使得椅背2可以以该两侧凸轴为旋转中心,实现后倾或直立的位置变化。其中,在扶手8下端面适当处和椅座1的一侧间设有一坐卧调整组3,即在扶手8下端面适当处设有一中空斜导管13,另外有一垫圈16焊接于一轴杆15上端,该轴杆15穿设于中空斜导管13的孔道14内,而一固定螺丝17穿过轴杆15上端的垫圈16配合一螺帽18固定在椅座,一侧所设有螺孔11内。另外,再在斜导管13相对应的扶手8侧缘面设一螺孔9,用于配合一调整把手19,用以设定轴杆15的伸出长度。轴杆15顶端的垫圈16到铰链4之间的距离是凸轴12到铰链4之间距离的数倍。
现结合上述构件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用途和动作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椅座1和扶手8下端面之间设置一可调整椅背1倾斜角度的坐卧调整组3,借助于一轴杆15在中空斜导管13的孔道14内作上下滑动。当该椅座1在正常坐姿使用时,轴杆15在中空斜导管13的孔道14内往下滑动,椅背2往前移动至所需垂直角度后再将侧边的把手19旋紧固定,即为常态的座椅靠背;当使用者采取坐姿垂直坐于本清的坐卧两用椅的椅座1上时,其重心位置是位于臀部上,并施加一垂直向下的重心作用力以于椅座1上,该作用力自椅座1经由固定螺丝17,轴杆15和斜导管13传递到扶手8,再经扶手8经由连接板10,椅轴5,成辐射状展开的数支椅脚6及其着地的万向轮7而传递到地面,由于成辐射状展开的数支椅脚6的占地面积大于椅座的表面积,而且采取坐姿的使用者的重心位置及其垂直向下的重心作用力W,均是位于椅轴5的正上方,即位于成辐射状展开的数支椅脚6的中心点上方,所以,本申请的坐卧两用椅可极为稳固地支撑采取坐姿的作用者。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欲使椅背2往后倾躺时,则可将椅座1侧边的把手19旋松后,受椅座1向前移动的牵引,而使轴杆15在中空斜导管13内往上滑动,进而使该椅座1连同铰链4以平移方式略为向前和向上移动一极短距离,即可使椅背2以该两侧凸轴12为旋转中心向后倾斜一较大角度,这是由于两者之间力臂长度相差数倍的缘故。即本申请中的椅座1仅须向前凸出一段小段距离,就可使椅背2倾斜到使用者所希望的角度,然后再将侧边的把手19旋紧即可固定坐卧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坐卧椅中,不论椅背2倾斜至任一角度,椅座1均保持为一水平状态,与一般的椅子都在椅背向后倾斜时椅座随之呈前高厅低的倾斜状态有极大的不同,所以,使用者以卧姿躺卧于本申请的坐卧两用椅上时,其身体的重心位置向后移动的距离远短于一般椅具。同时,使用者身体的重量将绝大部分由其臀部垂直向下传道到该椅认1上(如图4中的垂直作用力W2),而仅有小部分由其背部传递到椅背2上(如图4的斜向作用力W3),该斜向作用力W3是自椅背2经由两侧凸轴12传至扶手8,再自扶手8经由连接板10、椅轴5、成辐射状展开的数支椅脚6及其着地万向轮7而传至地面;又由于本申请中的椅轴5及各椅脚组6均略为移向后方,使采取卧姿的使用者的重心位置及其承担使用者绝大部分身体重量的垂直作用力W2仍均可位于该略微移向后方的椅轴5的正上方,即位于成辐射状展开的数支椅脚6的中心点上方,同时上述将椅背2上的斜向作用力W3传递至两侧扶手8的两侧凸轴12,即位于该成辐射状展开的数支椅脚6的占地面积的上方,由于该两侧凸轴12并不脱离椅脚组6的占地范围之外,所以该采取卧姿的使用者并无向后倾倒的可能,使得本申请的坐卧两用椅仍可相当稳固地支撑采取卧姿的使用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坐卧椅,借助一坐卧调整组可令使用者自行调整坐卧倾躺的舒适角度,其构造简单,操作容易,稳定性好,与现有的椅具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坐卧椅,包括一椅座、一椅背、两侧扶手、用以连接两侧扶手但不与椅座相互固定的一连接板,由该连接板的中央略为偏向后方处向下延伸出一椅轴以及连接于该椅轴底端并成辐射状展开的数支椅脚及其着地的万向轮等构件,其特征在于椅座与椅背是以绞链枢接在一起,椅背是以两侧凸轴枢设在扶手垂直段的相对内侧面上,在椅座一侧边及扶手适当处设有一坐卧调整组,该坐卧调整组包括设在扶手适当处的一中空斜导管,一轴杆穿设于中空斜导管的孔道内,在轴杆上端设有一垫圈与螺丝固定于座垫一侧适当处,该轴杆顶端的垫圈到铰链之间的距离是凸轴到铰链之间距离的数倍;该轴杆可以在该中空斜导管内作上下斜倾地滑动,另外在该扶手与中空斜导管结合之处设有一把手用以旋紧固定或旋松轴杆,以达到固定或调整椅背坐卧的适当角度的目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坐卧椅,其主要特征在于在坐垫与扶手之间设有一坐卧调整结构,即在扶手一端面上适当处设计一中空斜导管,该中空斜导管孔径内配合一轴杆并以一螺丝螺接于轴杆上端使其锁固于座垫一侧旁边,借此轴杆可沿导管斜向上下移动;另外在扶手侧边设一螺孔穿过斜导管,在一侧可设一把手,作为旋紧固定和旋松调整作用。
文档编号A47C1/024GK2258017SQ9620193
公开日1997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5日
发明者罗文聪 申请人:罗文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