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舌进级保险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59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舌进级保险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是一种双锁头的能自动进级和自动保险的门锁。
目前,在一般民用门锁领域中,单一锁舌的门锁往往担负不了防撞击的功能,锁舌较短,盗贼很容易橇锁入门,其防盗性能较差。也有一种加长锁舌的门锁,能够有效地防止盗贼窃人,其防插、防撬功能较为显著,但是该门锁在释放后一级锁舌时需要人为的手动操作,锁舌释放后的保险也需要手动操作,使用时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锁舌并能在锁门后其双锁舌能自动进级及保险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在包括锁体,与锁体相联接的通用型锁头或者球形锁头,安置在锁体上的锁舌,安置在锁体上的执手和保险旋钮,以及锁扣盒的门锁中,在锁体的锁舌一端置有一限位座,该限位座内置有一一端伸出锁体外的进级限位舌,限位座上还置有一通孔,该通孔中置有一能与锁舌拖身相抵扣的限位钢珠,进级限位舌上置有一当其缩进锁体内时限位钢珠可落入其中的孔。
锁舌拖身上与限位钢珠相抵扣的部位为一斜角。
锁舌拖身后部设置一人字槽,该人字槽中间设置一能在锁舌进级后顶住执手扳脚从而限制锁舌后退的止退凹口。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进级限位舌,它不但能将双锁舌自动进级(加长一级),还能控制自动保险(止退),同时也能起防风锁舌的作用。其结构独特,防盗功能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它可以实现四种保险即防插保险、自动止退保险、外对内保险、内对外保险,双锁舌伸出第一级长度为10毫米,锁门后再能自动伸长第二级,长度也为10毫米,因此具有防插、防撬、防盗、防撞击的防盗功能,能在防盗治安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下通过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参照附图,在由通用型锁头或球形锁头14(本实施例采用球形锁头,该球形结构的锁头既是门锁开启的锁头,又是拉手的装饰)、锁体1、双锁舌2、锁扣盒13、执手9及保险旋钮11所构成的四保险门锁的转动机构中,进级限位舌4和限位钢珠5都置在限位座6上,该限位座6与锁体1的一端相连接。限位座6上设有一通孔5.1,限位钢珠5就安置在该通孔5.1的中。锁舌拖身3上与钢珠5相抵扣的部位为一斜角3.1。进级限位舌4上置有一个孔4.1,当进级限位舌4缩进锁体1内时限位钢珠5便可落入其中。锁舌拖身3后部设置一人字槽3.2,该人字槽3.2中间设置一止退凹口3.21,该止退凹口3.21的作用在于锁舌2进级后顶住执手扳脚8,从而限制锁舌2的后退,起到保险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门闭合时(锁门时),进级限位舌4接触锁扣盒13,双锁舌2也同时接触锁扣盒13。在门被闭合后,锁舌2就锁入锁扣盒13的锁扣孔内,进级限位舌4就被锁扣盒13压闭,这时限位钢珠5离开锁舌拖身3的斜角3.1处,并滑入限位舌4上的孔4.1中,失去限位的作用。此时,双锁头2在锁舌簧7的推动下,将双锁舌2再向前推进一级,即加长一级。同时,执手扳脚8在锁舌拖身3人字槽3.2的作用下,将执手扳脚8推至锁舌拖身3人字槽3.2的中间止退凹口3.21处,双锁舌2被止退凹口3.21顶住,不能自退,门就被保险锁锁住,从而达到自动保险的功能。
反之,开门时(锁头14开启和执手9开启原理相似,这里以执手为例),旋转执手9,执手扳脚8在锁舌拖身3人字槽3.2中旋转运动,将锁舌拖身3向锁体1内拉进,双锁舌2被拉进锁体1,门就开启。同时,进级限位舌4在弹簧10的推动下其迅速伸出锁体1,限位钢珠5复原,并与锁舌拖身3的斜角3.1相抵扣,又将双锁舌2限位于第一级的伸长位置,门被开启。
权利要求1.一种双舌进级保险门锁,包括锁体,与锁体相联接的通用型锁头或者球形锁头,安置在锁体上的锁舌,安置在锁体上的执手和保险旋钮,以及锁扣盒,其特征在于在锁体的锁舌一端置有一限位座,该限位座内置有一一端伸出锁体外的进级限位舌,限位座上还置有一通孔,该通孔中置有一能与锁舌拖身相抵扣的限位钢珠,进级限位舌上置有一当其缩进锁体内时限位钢珠可落入其中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舌进级保险门锁,其特征在于锁舌拖身上与限位钢珠相抵扣的部位为一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舌进级保险门锁,其特征在于锁舌拖身后部设置一人字槽,该人字槽中间设置一能在锁舌进级后顶住执手扳脚从而限制锁舌后退的止退凹口。
专利摘要一种双舌进级保险门锁,包括锁体、锁头、锁舌、执手、保险旋钮以及锁扣盒,锁体上有限位座,进级限位舌置在限位座上,限位座上还置有通孔,该孔中置有限位钢珠,进级限位舌上置有可使限位钢珠可落入的孔。本实用新型能将锁舌自动伸长,自动控制保险。其结构独特,防盗功能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可以实现防插保险、自动止退保险、外对内保险、内对外保险,因此具有防插、防撬、防盗、防撞击等功能,能在防盗治安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档编号E05B59/00GK2320740SQ97234858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0日
发明者孔祥海 申请人:孔祥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