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托盘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03419阅读:来源:国知局
者即刻/有效的辨识把手的位置,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0055]所述托盘10底部把手16周围的区域或所述把手系统14包括一粗糙化或纹理化的表面,如一防滑层,以提供额外的抓持力。任选地,所述区域设有手指沟槽。所述腔体26与所述把手16可选择性的被旋转,而使所述托盘10可轻易的转向而不需要扭转手臂或手腕。任选地,所述把手16部分的内侧设有一缓冲材料层以增加舒适度。
[0056]使用时,所述托盘10,或所述连结于一托盘的把手系统14提供端取托盘的人对托盘有较高的控制力,从根本上消除任何意外的作用力。以此方式,端取托盘的人可以较轻松且安全的托送物品,如食物或饮料,至其目的且几乎可以避免打翻托盘及物品的风险。
[0057]通常情况下,一男侍者/女侍者拿取物品置于托盘上时,托盘会放置在柜台上,并以滑动方式由一只手自柜台取下托盘后交至另一只手,同时再以第一只手维持托盘平稳。如此避免侍者仅能见到托盘底部并被迫使用单一手来平衡与端取托盘。因此,本发明之此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系统14中的把手16或托盘10中的把手可轻易地由腔体26拉出,即可用单手操作。
[0058]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托盘10或把手系统14的"闭合位置"指的是把手位于接触或接近托盘10下表面12或把手系统14的一底座18的一位置。因此,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托盘10或把手系统14的"开放位置"指的是把手不在接触或接近托盘10下表面12或底座18的位置。
[0059]当端取托盘的人插入其手掌至把手16下(即将把手带向一开放位置),用户的手掌与所述托盘的底部之间以及使用者的手背与把手的内面部位将产生一紧密接触。这种紧密支撑的型态,并未见于目前现有的托盘。藉由轻易地提高反应性,以及增加避免托盘翻覆的反向作用力,如此可提供使用者对于托盘10及承载的物品有较大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把手由一侧至另一侧涵盖并紧覆使用者手背,并非仅包覆部分手背或部分手指(如现有技术的托盘),并能适用于各种手掌大小。由于设计简单,本发明所述托盘10与所述把手系统14对于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的人皆适用,即使当使用非惯用手托送托盘,仍能展现对托盘控制上的优势。
[0060]除非本文另有或下文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本文所使用的所有具有意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为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普遍理解的。
[0061]在进一步详述本发明前,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特别限定特定托盘、形状、把手、材料或制程技术,此为当然可以变化的。亦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案的目的,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62]藉由以下部分【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可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的实施例仅为例示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6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侍者端取一具有一把手的托盘示意图。所述托盘10包括一表面板12以及一设于表面板12底下之一把手16。所述把手16于本实施例中呈拱形,供侍者将托盘10放置在他张开的手掌15,同时把手16包覆侍者的手掌15。把手提供的抓握能力使得托盘能被单手端取,并且提供额外的安全和控制避免物品滑出托盘。
[0064]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托盘上视示意图,此实施例中托盘为矩形,实际上,托盘可以是任何尺寸和形状的,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等。根据本发明例示性的实施例,所述把手16的位置和定向是可以改变的:它可以被设置在一可旋转底座18的一移动轨道/腔体26,可沿箭头28的方向移动。因此,该底座18的旋转运动,以及所述把手16沿所述轨道26的线性运动使所述把手16可以被配置在在表面板12任何期望的位置和方向。如此允许使用者可以转换托盘的平衡中心(也称为与重力重心及主要点)以得到一个更舒适的和稳定的承载姿势。
[0065]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所述轨道26还包含沿着轨道26设置的孔洞。所述把手可包含两个有穿孔的"侧翼",藉由螺栓固定所述把手16,并通过连接螺栓至轨道26中的孔洞,以将所述把手16固定在底座18。优选地,所述把手16沿所述轨道26的运动的特征为使用者施力于所述把手16以使所述把手16移动产生的剧烈摩擦力。所述摩擦力使所述把手16可轻易地沿所述轨道26移动,同时避免所述把手16无意的位移。此外,该底座18的转动也可以为剧烈的摩擦的特征,这提供了相同的益处。因此,该摩擦力使得把手16容易移动,同时防止把手16无意的位移。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把手16包括突出部和它所连接的组件,以及具有多个对应的凹槽。因此,一方面这样的机制可轻易地根据所述表面板12的位置更动所述把手16的位置及/或定向,另一方面可避免无意间使所述把手的位置及/或定向更动。
[0066]根据本发明其他的实施例,所述把手16为固定的,并不具有可移动的能力。换言之,所述把手16移动的机制是选择性的,并且所述把手16既可以“永久”附着在所述表面板12或所述底座18的同一个位置,即不沿所述轨道26移动,和/或可以不旋转。
[0067]图3为本发明把手系统14详细结构示意图。所述把手系统可以被制造为单个且独立的单元,并藉由任何可能的方法贴附于任何适合托盘或其他对象的底部。如图所示,所述把手16设置于所述单元中的所述腔体26内,所述单元设有脊状部,用以包覆并为所述把手16制造空间,使所述把手不致延伸出所述单元的下表面外。于本图中,所述把手16不具有沿着托盘的直径移动的能力。然而,对使用者来说有可能通过从右侧或左侧拉动把手来移动平衡中心,使把手16所呈现的拱型将不会出现在所述把手系统14的中心。
[0068]图4为本发明两示意图,但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为本发明托盘10上或把手系统14中的把手16示意图。所述把手16为具有弹性的,并且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橡胶、硅、或任何合适的聚合物构成。它也可以由金属制成,其可任选地涂布一层聚合物、织物或皮革。所述把手还可以具有缓冲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6不具有运动部件,从而避免了由于发生与运动部件的磨损或摩擦产把手生的磨损。然而,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把手16不具有运动部件,从而避免了由于发生与运动部件的磨损或摩擦可以轻易地在需要时更换。
[0069]图5为本发明的托盘10其把手16位于一"闭合空间〃 (A)使托盘可被置于柜台或使多数个托盘可彼此堆栈;或其把手16位于一"开放空间"(B)供使用者可插入其手掌于所述托盘10与所述把手间以托送所述托盘的示意图。所述托盘可具有脊状部29,为所述把手制造空间,使所述把手不会自所述托盘下表面延伸出。图6为本发明所述托盘10底部的把手16容纳使用者的手掌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呈现于两附图中的一实施例,一指标17,如设于托盘底部的多个脊状部,可供使用者不需目视就能感知其手掌可轻易地在正确的方向找到所述把手16。
[0070]图7为本发明托盘上表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之另一指标17,为一白色发光条纹。所述指标17可以是任何形状、形式和颜色,并可以发光照明,以便在黑暗条件下可见。
[0071]图8A为当物品被平均分配在一现有托盘,所述托盘仍能保持平稳的示意图。然而,当平稳的托盘受到干扰,例如移去托盘31上的一对象,如此托盘会倾斜,其余仍在托盘上的物品将会掉落。然而,本发明的托盘10(如图SB),所述把手16包覆所述侍者的手掌,增强对托盘的控制,并避免托盘倾斜造成托盘中物品掉落。由于本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