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物收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590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冲泡物收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冲泡用的容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由带动绳体来升降冲泡物的冲泡物收放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茶包的使用,主要是由于其方便性能够符合现代都市快捷的生活型态,已广泛地普及于招待、宴会、办公等诸多场合中。然而,虽然茶包随用即丢的使用方式有其便利性,但使用者在冲泡时,往往找不到合适的置放空间来放置浸泡过的湿茶包,导致于茶包因久泡茶汤过浓而不合口味;若是使用者不将茶包取出,即便是利用杯盖或杯盘来置放湿茶包,茶包取出时仍然会四处滴漏和沾手,同时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或不洁物污染,不适宜再次放回杯中冲泡。再者,若使用者找不到合适的器皿来置放湿茶包,又不想久泡茶包,只能将茶包取出后立即丢弃,因此无法再次进行冲泡,形成无法充分使用茶叶本身可多次冲泡的特性。
[0003]本发明人曾提出有第M462556号题为“冲泡用杯具组合及其杯盖”的新型专利案,其将茶包吊绳的另一端的定位体穿过杯盖,并利用定位体可被限制于杯盖外侧的定位部,使用者可通过拉动固定件来带动杯内的茶包升降,以改善习知湿茶包处理上的问题。然而,大多茶包吊绳的长度约为8?10cm,若欲将茶包升起,需要将杯盖外的定位体拉出相同的距离再固定于定位部,因此杯盖的宽度必须加大,也会影响到杯体外观美感,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杯盖空间,能够有效进行茶包的升降,仍有改良空间。
[0004]鉴于此,本发明人综合一般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并致力尝试及研究而产生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泡物收放结构,其针对杯盖的结构进行改良,利用结构简单的运动组件、水平方向移动来带动垂吊的绳体收放,使冲泡物的升降距离可达约运动组件平移收放距离的两倍,有效地改善有限杯盖空间的茶包收放距离不足的问题。
[0006]此外,本发明可于杯盖内部空间进行绳体的收放,不仅不影响杯具整体的外观,且让使用者在使用上更为便捷。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冲泡物收放结构,其主要结构包括有本体、冲泡组件及活动机构。其中,该本体设有固定部、限位部及活动空间,该限位部位于该固定部下方,该活动空间位于该固定部与该限位部之间并呈水平方向延伸;该冲泡组件包含有绳体及冲泡物,该绳体一端连接该冲泡物,另一端穿过该限位部并定位于该固定部;该活动机构设置于该活动空间中,并可于该活动空间中活动,且可水平方向带动该绳体,使该绳体可经该限位部收放,进而升降该冲泡物。
[0008]在本发明中,利用简单的结构及简易的运动原理,沿水平方向来牵动绳体,进而达到升降绳体下方所连接的冲泡物的目的;且通过限位部限定绳体收放的路径,使位于上方的平移部带动绳体移动一倍距离,可造成下方冲泡物两倍距离的升降,达到用较短的收放距离,来产生较长升降距离的效果。
[0009]优选地,该活动机构具有用以带动该绳体的平移部,该平移部可沿一预设轨迹呈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且该预设轨迹与该绳体呈相交。
[0010]优选地,该活动机构至少包含滑动件或转动件或二者的组合,且该平移部设置于该滑动件或该转动件的一侧。
[0011]优选地,该绳体于相对该冲泡物的另一端连接一定位件,用以定位于该固定部。
[0012]优选地,该本体为盖体结构,用以结合于容器的上开口。
[0013]优选地,该本体包含顶层及内层,该固定部与该限位部分别位于该顶层与该内层。
[0014]优选地,该固定部与该限位部可为通孔。
[0015]优选地,该绳体于相对该冲泡物的另一端连接定位件,且该定位件呈长条状,用以穿过该限位部与该固定部并定位于该固定部。
[0016]优选地,该顶层开设有长槽,用以供该活动机构的驱动拨杆穿设于其中并凸伸于该本体外。
[0017]优选地,该顶层与该内层可相对旋转,用以驱动该活动机构的转动件转动。
[0018]优选地,该顶层设有可旋转的驱动旋钮,用以驱动该活动机构的转动件转动。
[001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冲泡物收放结构,用以结合于容器的上开口,通过拨动或转动的方式驱使内部的活动机构运动,来达成升降冲泡物,以完成茶水分离的目的,不仅可解决以往湿茶包难以处理的问题,且在使用上极为简便,大大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0020]此外,对于本发明的冲泡物,并非仅局限于茶包的使用,其可为装填有如同咖啡、可可、药材等等的包覆物,以及浸泡于水中形成满足需求的各式饮品,应用极为广泛。
[0021]根据上述诸多优点,为使审查委员对本发明有进一步的了解,因而在下文中结合附图公开多个可行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下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的冲泡物收放结构的冲泡物降下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的冲泡物收放结构的冲泡物升起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4]图3a及3b为第一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降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c及3d为第一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a及4b为第二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降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c及4d为第二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a及5b为第三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降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c及5d为第三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a及6b为第四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降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c及6d为第四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a及7b为第五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降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c及7d为第五实施例的收放结构的冲泡物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简单说明:
[0035]1冲泡物收放结构
[0036]2容器
[0037]10本体
[0038]11顶层
[0039]12 内层
[0040]13活动空间
[0041]20冲泡组件
[0042]21冲泡物
[0043]22绳体
[0044]23定位件
[0045]d 收放距离
[0046]D升降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47]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冲泡物收放结构1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10、冲泡组件20及容器2。本体10及容器2可以是相对应的盖体及杯体结构,本体10用以结合于容器2的上开口。本体10包含有顶层11及内层12,顶层11位于内层12的上方,且二者间形成有活动空间13,顶层11的中央位置设有固定部111,内层12的中央位置设有限位部121,固定部111及限位部121在本实施例中为通孔结构。冲泡组件20包含有冲泡物21、绳体22及定位件23,绳体22的两端分别连接冲泡物21及定位件23,定位件23可以是长条状的杆体,用于穿过限位部121与固定部111并能对固定部111形成止挡,使绳体22的一端穿过活动空间13并定位于固定部111的位置。
[0048]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结合参考图3b、3d,主要于活动空间13中设有活动机构30,活动机构30包含有平移部301,平移部301可由活动机构30带动而水平地沿预设轨迹移动,通过预设轨迹与绳体22形成相交,平移部301移动时可带动绳体22在活动空间13中进行水平收放(如图2中冲泡物21升起的状态),从而通过一倍的收放距离d,可产生约为两倍的升降距离D,达到升降冲泡物21的最佳功效。
[0049]以下,针对各实施例的活动机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0050]第一实施例:参考图3a至3d,活动机构30主要由滑动件31构成,滑动件31的一端为平移部301,用以在活动空间13中带动绳体22收放;滑动件3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拨杆32,驱动拨杆32穿设于顶层11的长槽14,并显露于本体10外侧,用以供使用者拨动。在此实施例中,本体10的内层开设有限位槽311,滑动件31可沿限位槽311的轨迹往复移动。
[0051]如图3a及3b所示,冲泡物21处于未升起的状态,当使用者欲升起冲泡物21时,仅需用手指拨动驱动拨杆32向左移动(如图3c及3d所示),此时滑动件31同样向左滑动,平移部301水平推动绳体22,使绳体22可依限位部121的位置进行收放;从而可轻松地将冲泡物21升起,且当平移部301移动一倍的收放距离d,可使冲泡物21产生两倍的升降距离D。
[0052]第二实施例:参考图4a至4d,活动机构40主要由相枢接的滑动件41及转动件43构成,转动件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