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293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尤其涉及智能保健枕头。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枕头不具备智能监测功能,而当下,人们对健康和睡眠质量越来越关注,如何使枕头也具备对人体健康指数和睡眠质量进行智能监测的功能,成为一个热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智能保健枕,具备对人体健康指数和睡眠质量进行智能监测的功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保健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硬质空心壳体结构,在主体内部设有电路板及电气元件,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存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所述主体上设有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所述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测睡眠过程中人体的心率和血压,所述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将心率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由无线收发模块将测量结果同步发送到智能终端。
[0005]优选的,所述主体上还设有与电路板连接的声音侦测传感器,所述声音侦测传感器监测睡眠过程中的打鼾信息,所述存储模块将声音侦测传感器的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并由无线收发模块将监测结果同步发送到智能终端。
[0006]优选的,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遮光睡眠眼罩和隔音耳塞上的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存储模块将遮光睡眠眼罩和隔音耳塞上的心率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由无线收发模块将测量结果同步发送到智能终端。
[0007]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收音机模块,所述电路板连接有扬声器,所述主体上设有扬声器出声孔。
[0008]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音乐播放模块。
[0009]优选的,所述主体设有用于插入SD卡的卡槽以及用于读取外部数据的USB接口。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上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LED灯控制电路。
[0011 ] 优选的,所述主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在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枕面上方的压力消失后,LED灯控制电路控制LED灯开启。
[0012]优选的,在主体内腔中设有升降装置。
[0013]优选的,在主体内腔中设有按摩装置。
[001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通过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监测睡眠过程中人体的心率和血压,还可以由声音侦测传感器监测睡眠过程中的打鼾信息,而且测量结果可以进行记录并由无线收发模块将测量结果同步发送到智能终端,为人们了解和分析自身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提供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弹性支承装置与升降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伸缩装置与按摩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保健枕,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硬质空心壳体结构,主体1可以采用塑料或者木质结构,所述主体1的上平面10设有空槽,在空槽处铺设有枕面11,枕面11可采用多种方式与主体1固定,比如尼龙搭扣、卡扣等便于拆卸的结构,优选采用卡扣实现固定,以方便枕面11的拆洗,而且枕面11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便于枕面11变形并贴合头部轮廓。
[0021]该智能保健枕的外形结构来看,主体1在上平面10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弧形的前凸出部102和弧形的后凸出部103,在前凸出部102和后凸出部103之间为凹陷部101,凹陷部101即为容纳头部的空间,枕面11由后凸出部103与凹陷部101连接部位向前延伸至前凸出部102的前侧面,以承托头部及脖颈靠近头部的部位,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0022]主体1的内腔内设有电路板、电气组件及其他结构,主体1的侧面设有控制面板16与电路板连接,以实现对枕头电气部分的控制,控制面板16具体可以采用触摸面板。
[0023]主体1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可以设置在主体的底面或者侧面,或者同时设置在主体的底面或者侧面,使空气可以进入主体的内腔,同时枕面11由透气材料制成,也就是说枕面具备一定的柔性而且兼具良好的透气性,枕面11可以采用如带孔皮质或无纺布、网格布等制成,空气可以通过枕面11发散出,形成空气循环对流通道。
[0024]为了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主体1的底面设有上凹部15,上凹部15的前侧为圆弧形的前下凸部,上凹部15的后侧为圆弧形的后下凸部,上凹部15可以沿主体左右贯通与外部空气连通形成进气通道,上凹部的底面上设有进气孔。本实施例中,枕头整体类似云朵结构,底部空间保留进气通道,并且主体结构为硬材质,一改传统枕头采用软体材质易形变的缺陷,保证枕头下部空间有空气对流通道,枕头中间部位为部分中空(除了必要部件),枕面11为镂空或透气设计,进一步的,可以在主体上平面其他部位预留散气孔,形成了良好的空气循环对流通道,对提高睡眠舒适度和睡眠质量有很大帮助。
[002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在内腔内设有枕芯13,所述枕芯13内填充有中草药或者香料,或者同时填充有中草药及香料,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药用、保健及清新空气作用的填料。枕芯13为长筒状,所述主体沿长度方向设有插孔,所述枕芯13插合于插孔内。由于设置有进气孔且枕面由透气材料制成,因此通过这样的空气循环和对流设计,将枕芯内植物材质的自然清香散发出来。而由于枕芯可替换的设计,方便了拆卸更换,也解决了传统植物填充枕头不耐用不易更换的难题。而且,所述主体在枕面外周向侧分布有散气孔,使头部四周头可以感受到填料散发味道,形成立体发散的效果。
[0026]所述主体1在内腔内设有弹性支承装置2,所述弹性支承装置2弹性支承在枕面11下方。所述弹性支承装置2或者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由弹簧组件组合制成,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时,采用设有透气孔或者本身具有较好具有透气性的弹性材料,以保证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空气通过弹性材料后由枕面发散出去,如具有透气孔的乳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弓形弹簧组21以及支撑在弓形弹簧组下方的压缩弹簧22(类似沙发的弹簧结构),压缩弹簧22底部支撑在基板24上,在弹簧组件的外侧包覆松紧布23,松紧布23与枕面11、基板24 —起围成一个包裹弹簧组件的空间。该弹性支承装置2利用高灵敏度弓簧、压缩弹簧的结合,提供枕面舒适度和贴合度。
[0027]所述弹性支承装置2设置在升降装置3上。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设于主体内腔内底面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弹性支承装置连接。可以根据个人的睡眠习惯调节升降装置,达到调节枕头高度的效果,以提供适宜的睡眠高度,避免因睡眠高度不合适导致的落枕以及睡眠舒适度差的缺陷。
[0028]在控制面板16上设有升降开关,利用升降开关控制升降装置,调整枕头高度,升降杆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或者液压伸缩杆,或者其他现有的结构,电动结构采用的电机为直流低压电机。
[0029]所述前凸出部102的内侧设有弹性托护装置,所述弹性托护装置用于托护脖颈。所述弹性托护装置或者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由弹簧组件组合制成。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时,采用设有透气孔或者本身具有较好具有透气性的弹性材料,以保证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空气通过弹性材料后由枕面发散出去,如具有透气孔的乳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弓形弹簧组以及支撑在弓形弹簧组下方的压缩弹簧,所述弹簧组件的外侧包覆松紧布。利用松紧布+弹簧组件的设计作为脖颈脱护,弓簧连接高敏度压缩弹簧增加回弹力度和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