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饭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米饭的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6126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饭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米饭的锅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米饭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米饭的锅具,也适用于加工类似米饭的其他食物。
【背景技术】
[0002]“民以食为天”,米饭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主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生活节奏快,家用电器的普遍应用为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方式,电饭锅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米饭加工的主要方式。电饭锅是将米和水按一定比例置于锅内,盖上锅盖后利用电加热的方式将米加工成米饭,一键式解决了米饭加工的问题,十分便捷。
[0003]但是人们没有注意到用电饭锅加工米饭的弊端:
[0004]第一个弊端就是湿气。湿气是健康的大敌。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时轻则使人易疲劳,湿气增加脾胃负担后还容易罹患代谢疾病(中医所说的脾包括了胰脏)。稻米生长在水里,本身携带着浓厚的水的信息,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湿气”。如前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的传人、著名健管家、中医专家武国忠先生就曾在其著作、由吉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医济世系列丛书中指出: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最主要大敌,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而稻米中的湿气如果在米饭加工过程中不予适当处理则会严重影响健康。我们现在做饭,往往是用电饭锅,把米和水按适当的比例配好,放到锅里,加热一直煮到米饭成形,中间不做任何处理,湿气一直存留在米饭中。“脾苦湿”,带有大量湿气的米饭吃到胃里,增大了脾的运化难度,使人很快就能把肚子吃到有撑胀感,而湿气也滞留在人体内了,危害无穷。所以米饭加工过程中如何巧妙将湿气去除就十分重要。
[0005]第二个弊端就是电饭锅加工出来的米饭软黏,导致人们在吃饭不充分咀嚼,不利于消化吸收。大米成分中约三分之二是淀粉,传统电饭锅煮米饭的方式会导致大米中淀粉先大量溶出于水中,在高温作用下淀粉糊化、凝胶化,然后随着水分的收干这些糊化和凝胶化了的淀粉又会回吸依附于大米表层,导致米饭软黏。而食物消化是两个过程:依靠消化系统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和体内消化酶参与作用的化学性消化来完成。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大量消化酶,可促进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的水解,由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被人体吸收利用。在咀嚼食物的时候口腔和胃就会分泌富含消化酶的唾液和消化液,这些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十分重要。如果咀嚼不充分、进食过快,分泌的消化酶会严重不足,会影响消化,还会导致餐后血糖升得高、升得快,即所谓的血糖生成指数(GI)高。长期进食GI高的食物会导致血糖波动大、胰岛功能损伤,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即产生胰岛素抵抗。久而久之,逐渐无法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即糖耐量受损,最终导致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0006]哈佛大学一个研究团队2012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分析了吃白米饭与患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该论文纳入研究人数达35万余人,追踪4-22年。研究显示中国人和日本人每天吃3 — 4份白米饭(每份相当于158克),他们中吃白米饭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糖尿病发生危险增加55% ;而美国人每周只吃1-2份白米饭,吃白米饭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糖尿病发生风险只增加12%。研究结果表明,白米饭消耗越多,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越高,每天增加一份白米饭,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增加11%!
[0007]在相关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做了两个对照组实验,一是在日常饮食中,每天将1/3的白米换成糙米,结果使人们罹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16%; 二是将白米换成其他全麦食物,比如大麦和小麦,结果使人们罹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36%。由于大米与对照实验采用的糙米和麦类在淀粉含量、淀粉性质以及成份上的差别很小,不足以导致如此显著的对照差别,而众所周知目前米饭加工的主要方式是电饭锅,因而这两个研究结果分别从侧面印证了本发明前面提及的电饭锅加工米饭对健康的两个弊端:(1)前者印证了咀嚼对于消化的重要性,因为糙米煮出来的饭粒较硬,需要多咀嚼,相应会多分泌唾液,有助于消化吸收。(2)后者印证了米饭中湿气对人体代谢功能有负面影响,因为小麦和大麦是旱生作物少有湿气。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米饭的加工方法以及相应的加工米饭的锅具,目的是依据中医理论,去除大米中的湿气;并且让加工出来的米饭软硬适度,不过于黏软,在食用时充分咀嚼,达到保护人们脾胃健康的目的。
[000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10]1、一种加工米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水的外锅、设于外锅内且外锅内的水能浸入其内的用于盛米的盛装器具,所述盛装器具透水透气但不能透过米粒;
[0011]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浸泡控制装置,用于在锅具启动后,首先控制盛装器具内盛的米浸泡一段时间;
[0012]还包括分离结构,用于待盛装器具所盛米在外锅内所盛水煮开产生米汤后,将米与米汤分呙。
[0013]2、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除了浸泡控制装置之外,还包括煮开控制装置和蒸熟控制装置;
[0014]其中所述浸泡控制装置与加热盘相连,用于控制盛装器具内盛的米在温水中浸泡;
[0015]所述煮开控制装置与加热盘和分离结构相连,用于在浸泡控制装置停止工作后,将外锅内水升温煮开并保持1-5分钟,然后启动分离结构;
[0016]所述蒸熟控制装置与加热盘相连,用于在分离机构完成分离后保持20-50分钟的蒸米过程。
[0017]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浸泡控制装置包括与加热盘连接的温控开关和控制浸泡时间的定时开关;
[0018]所述煮开控制装置包括与加热盘连接的控制煮沸温度的温控开关和与分离结构相连的控制煮沸时间的定时开关;
[0019]所述蒸熟控制装置包括与加热盘相连的蒸熟定时开关。
[0020]4、优选的浸泡时间为30-100分钟,浸泡的水为温水。
[0021 ] 5、进一步优选的浸泡时间为60分钟。
[0022]6、优选的温水温度为30_70°C,
[0023]7、进一步优选的温水温度为50°C。
[0024]8、优选的分离后蒸30分钟。
[0025]9、所述盛装器具为内锅,所述外锅外还设置带锅盖的外壳,所述内锅、外锅、外壳由内向外依次套装;所述内锅布满透水透气但不能透过米粒的小孔;所述外锅的深度大于内锅的深度,所述外锅的底部具有加热盘;所述分离结构为升降装置,用于控制内锅和/或外锅升降使内锅锅底高于外锅所盛的水面之上。
[0026]10、优选的所述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位于外锅底部下方,所述加热盘为中间有圆孔的圆环状,其外径为锅底直径的85?99%,中间圆孔直径为圆盘直径的25?55%,所述加热盘采用电加热或其他热源加热方式。
[0027]11、所述升降装置采用机械电动方式,所述机械电动方式的升降装置包括电机、滑轮、牵引内锅或外锅的牵引装置,所述电机通过滑轮连接牵引装置,通过滑轮带动内锅或外锅升起或下降;或所述升降装置采用汽缸活塞抬升方式,所述汽缸活塞抬升方式的升降装置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呈圆筒状,底部开放,顶部封闭,置于外锅底部的缸体内,直径与外锅的缸体密合,利用水做润滑剂和密封剂,缸体底部受热产生蒸汽能推动活塞升起,顶起其上的内锅。
[0028]12、所述盛装器具为内锅或蒸格或蒸框,所述外锅外设置带锅盖的外壳,外锅内侧设有卡住或托住所述内锅或蒸格或蒸框的支撑结构,将所述内锅或蒸格或蒸框支撑于所述外锅内侧的适当位置,所述分离结构为能够排掉外锅中的部分米汤,使内锅或蒸格或蒸框高于外锅中剩余米汤液面的排水设施。
[0029]13、所述排水设施包括设置在外锅外侧的输水管、与输水管连接的水栗以及架于外锅上沿的盛水托盘,所述外锅侧壁具有连接输水管的可控制开闭的连接口,输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盛水托盘之上,通过输水管排掉的米汤收集于盛水托盘之内。
[0030]14、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用以控制米饭加工的整个过程;所述控制面板中内置定时启动开关和/或Wi — Fi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的时间启动或接受手机或个人电脑发出的互联网指令启动,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0031]15、一种米饭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适量米置于透水透气但不能透过米粒的盛装器具内,所述盛装器具置于一外锅内,加水使米浸泡于水中,让米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加热,待米水混合物煮开产生米汤后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将米与米汤分离,继续加热米汤,利用米汤产生的蒸汽将米饭蒸熟。
[0032 ] 16、优选的浸泡时间为30-100分钟,浸泡的水为温水。
[0033]17、优选的所述温水为30_70°C;所述煮开的时间为1-5分钟;所述蒸汽蒸熟时间为20分钟-50分钟。
[0034]18、所述盛装器具为内锅,所述分离是指将内锅向上提升使内锅锅底高于米汤液面,使得未熟的米与外锅内的米汤分离;或所述分离是指将外锅向下移动使内锅锅底露出米汤液面,使得未熟的米与外锅内的米汤分离。
[0035]19、所述盛装器具为内锅或蒸格或蒸框,所述外锅内侧设置有卡住或托住所述内锅或蒸格或蒸框的支撑结构,将所述内锅或蒸格或蒸框支撑于所述外锅内侧的适当位置,所述分离是指将外锅内的米汤抽出或排出部分,使内锅或蒸格或蒸框高于米汤液面,使未熟的米与米汤分离。
[003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003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米饭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米饭的锅具,依据中医理论,为去除大米中的“湿气”,首先用温水将米完全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加热,将米水混合物煮开并保持一段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