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屏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085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屏课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屏课桌。
【背景技术】
[0002]上课时,有时老师书写的板书字体较小,坐在后排的学生有时看不清黑板,从而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子屏课桌。
[0005]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子屏课桌,所述电子屏课桌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支撑脚、位于所述支撑板右侧的卡扣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左侧的显示屏装置、位于所述显示屏装置下方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顶靠装置下方的固定框及摄像头,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斜板,所述支撑板呈L型,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右侧的第一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下方的第一凸块,所述支撑脚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支撑脚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脚左侧的第二支撑脚,所述卡扣装置包括水平杆、位于所述水平杆右侧的按压板及位于所述按压板下方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呈L型,所述定位杆包括第二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上方的第二竖直部,所述显示屏装置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显示屏、位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二凸块及第三凸块,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杆下方的第二顶靠杆及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右侧的支撑杆,所述固定框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脚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导轨孔,所述导轨孔中设有定位轴,所述第一顶靠杆上设有位于下表面上的凸出部及位于右表面上的支撑板,所述凸出部的下表面呈半圆形,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靠杆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二顶靠杆轴转连接。
[0007]所述第一竖直部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部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0008]所述第一凸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凸块的下表面呈弯曲状。
[0009]所述第一支撑脚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脚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脚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0]所述水平杆呈长方体,所述水平杆水平放置,所述水平杆的左端穿过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一竖直部滑动连接。
[0011]所述按压板呈长方体,所述按压板竖直放置,所述水平杆的右表面与所述按压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脚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部位于所述按压板的右侧。
[0013]所述第二凸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块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凸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4]所述支撑板呈水平状,所述支撑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靠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右表面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支撑板的右表面顶靠在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上。
[0015]所述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右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框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子屏课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内设有一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与摄像头连接,只需要将摄像头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即可将黑板上及老师讲解的内容传输至电子屏上,方便后排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好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屏课桌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屏课桌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子屏课桌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屏课桌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I上方的支撑板2、位于所述底座I下方的支撑脚3、位于所述支撑板2右侧的卡扣装置4、位于所述支撑板2左侧的显示屏装置5、位于所述显示屏装置5下方的顶靠装置6、位于所述顶靠装置6下方的固定框8及摄像头7。
[0021]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I呈长方体,所述底座I水平放置,所述底座I的下方设有斜板11,所述斜板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斜板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呈L型,所述支撑板2包括第一水平部21、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1右侧的第一竖直部22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1下方的第一凸块23,所述第一水平部21与所述第一竖直部22 —体成型。所述第一竖直部2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直部2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部21与所述底座I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所述第一凸块2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块23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21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凸块23的下表面呈弯曲状。
[0022]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脚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脚3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支撑脚3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脚31左侧的第二支撑脚32。所述第一支撑脚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脚3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脚3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位于右侧的斜板1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脚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脚3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脚3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脚32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斜板1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脚3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0023]如图1所示,所述卡扣装置4包括水平杆41、位于所述水平杆41右侧的按压板42及位于所述按压板42下方的定位杆43。所述水平杆41呈长方体,所述水平杆41水平放置,所述水平杆41的左端穿过所述第一竖直部22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一竖直部22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板42呈长方体,所述按压板42竖直放置,所述水平杆41的右表面与所述按压板4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43呈L型,所述定位杆43包括第二水平部431及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431上方的第二竖直部432,所述第二水平部431与所述第二竖直部432 —体成型。所述第二水平部43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脚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部432位于所述按压板42的右侧,防止所述按压板42过度向右移动。
[0024]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屏装置5包括框体51、设置于所述框体51上的显示屏52、位于所述框体51上的第二凸块53及第三凸块54。所述框体51呈长方体,所述框体51可以收容于所述底座I与所述第一水平部21之间。所述显示屏52位于所述框体51的上表面上,用于显示黑板上的内容。所述第二凸块5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凸块53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块53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51的左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凸块5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凸块54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凸块54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1与所述底座I之间。当所述框体51向左移动时,使得所述第三凸块54与所述第一凸块23卡扣在一起,并使得所述框体51可以围绕所述第一凸块23旋转,从而可以将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