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350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婴儿床。
【背景技术】
[0002]婴儿在出生后,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刚出生的婴儿容易缺乏安全感,希望时刻处于父母的怀抱中。但毕竟父母的精力有限,无法时刻不停地照顾婴儿,尤其是对于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年轻父母而言,休息时间更显宝贵。如何在父母休息期间内仍能对孩子施以有效、安全的照顾是广大父母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床板升降的婴儿床。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床,包括上床体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床体包括上底板和上床体侧壁,所述床板设置在所述上床体中,所述上床体侧壁围绕所述床板,所述床板与上床体底板之间设置有剪叉式升降机构。
[0005]优选地,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剪叉组、床板固定框、底板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床板固定框上形成有上滑槽,所述底板支架固定在所述上床体底板上并且其上形成有下滑槽,所述剪叉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底板支架,上端配合在所述上滑槽中;所述第二杆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床板固定框,下端配合在所述下滑槽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相对运动。
[0006]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丝杠、螺母和推杆,所述丝杠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上床体底板上,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螺母配合在所述丝杠上,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螺母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的下端。
[0007]优选地,所述婴儿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电机的启停和转向的脚踏开关。
[0008]优选地,所述上床体侧壁包括沿所述上床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一上侧壁以及沿所述上床体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上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上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透明窗体。
[0009]优选地,一个所述第一上侧壁的上边缘设置有奶瓶收纳槽,该奶瓶收纳槽的附近设置有奶瓶加热装置。
[0010]优选地,所述上床体的底面四周设置有多个重力传感器,所述上床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提示器,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接收所述重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所述提示器工作。
[0011]优选地,所述婴儿床包括四个所述重力传感器,该四个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床体的底面四角处。
[0012]优选地,所述婴儿床还包括下床体,所述上床体支撑在所述下床体上。
[0013]优选地,所述下床体的底面的四周设置有多个重力传感器,所述上床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提示器,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接收所述重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所述提示器工作。
[0014]优选地,所述上床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提示器,所述床板上设置有床垫,该床垫包括透水织物层和位于该透水织物层下方的吸水存水层,所述透水织物层和吸水存水层之间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该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线缆相互连接,所述线缆的端部设置有插头,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所述提示器工作。
[0015]优选地,所述提示器包括提示灯带、音响和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能够与家长的手机通讯。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床板的升降调节,便于家长抱起、放下孩子,减轻家长负担。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婴儿床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婴儿床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是摇摆机构的示意图;
[0022]图4是剪叉式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0023]图5是床垫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 上床体11 上床体底板12 第一上侧壁
[0026]121奶瓶收纳槽13 第二上侧壁131透明窗体
[0027]20 下床体21 下床体底板22 第一下侧壁
[0028]23 第二下侧壁24 定滑轮30 床板
[0029]40 摇摆机构41 摇摆电机42 曲柄
[0030]43 滑轮44 滑轨45 电机固定座
[0031]50 剪叉式升降机构 51 第一杆件52 第二杆件
[0032]53 底板固定框531上滑槽54 底板支架
[0033]541下滑槽55 升降电机56 丝杠
[0034]57 螺母58 推杆59 安装支架
[0035]60 空气质量检测器 70 控制电路板80 抽风风扇
[0036]90 空气净化单元 100出风风扇110重力传感器
[0037]120床垫121透水织物层122温度传感器
[0038]123线缆124插头125吸水存水层
[0039]130脚踏开关140提示灯带150音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上、下;“内、外”是指各部件相对于其本身轮廓的内、外。
[0042]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主要包括床体和设置在该床体中的床板30,床体包括底板和侧壁,侧壁围绕床板30设置,床板30上放置有床垫120。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具有自动摇摆、床板升降、空气质量检测、翻越报警、尿湿提醒等五项功能。
[0043]以下结合附图对这五项功能的实现做出详细说明。
[0044]—、自动摇摆
[0045]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中,床体分为两个部分:上床体10和下床体20,上床体10呈上端开放的箱体形状,并且包括上床体底板11和上床体侧壁,床板30设置在上床体10中,上床体侧壁围绕床板30,以保护睡在床板30上的婴儿,上床体10和下床体20之间设置有摇摆机构40,该摇摆机构40能够驱动上床体10相对于下床体20在一个方向上做直线往复运动。上床体10为安置婴儿的区域,下床体20为放置摇摆机构的区域,上床体10的高度可以明显大于下床体20的高度。
[0046]上床体侧壁包括沿床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一上侧壁12以及沿床体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上侧壁13,该两个第二上侧壁13上可以分别设置透明窗体131,以方便家长从外界观察孩子,随时掌握孩子的活动状态。
[0047]一个第一上侧壁12的上边缘设置有奶瓶收纳槽121,该奶瓶收纳槽121的附近还设置有奶瓶加热装置,并可根据需要选择加热保温功能,方便家长夜间给孩子喂奶。
[0048]这里,通过设置摇摆机构40来驱动上床体10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了机械装置代替手工作业,并达到了与摇篮相似的效果,使得婴儿能够尽快入睡,减轻了家长的劳动强度。
[0049]摇摆机构40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摇摆机构40可以包括摇摆电机41、电机固定座45、曲柄42、滑轮43和滑轨44,滑轨44设置在上床体底板11上,摇摆电机40通过电机固定座45固定在下床体20中,保证摇摆电机40的输出轴垂直于上床体底板11,摇摆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于曲柄42的一端,以驱动曲柄42转动,滑轮43安装在曲柄42的远离摇摆电机41的一端并配合在滑轨44中。
[0050]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曲柄42通过滑轮43向滑轨44施加推力,推动滑轨43沿与该滑轨43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上床体10移动。可以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改变上床体10的“摇摆”速度。
[0051]容易理解的是,上床体10的运动方向取决于滑轨44的延伸方向,更准确地,上床体10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滑轨44的延伸方向。为了使上床体10在床体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可以将滑轨44设置成沿床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优选地,上床体底板11的中央开设有沿床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未示出),滑轨44嵌入在该安装槽中,以保证滑轮43能够平顺地驱动上床体11。
[0052]下床体20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下床体30可以呈上端开放的盒状,并且可以包括下床体底板21和下床体侧壁,下床体侧壁包括沿床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一下侧壁22以及沿床体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下侧壁23,第二下侧壁23的上边缘设置有定滑轮24,上床体10支撑在定滑轮24上,当摇摆电机41启动时,上床体10在定滑轮24上滑动。通过设置定滑轮24,能够减小摇摆机构的工作阻力,同时降低工作噪声。
[0053]二、床板升降
[0054]如图1所示,上床体底板11和床板30之间设置有剪叉式升降机构50,以实现床板30的升降调节,便于家长抱起、放下孩子,减轻家长负担。
[0055]剪叉式升降机构50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剪叉式升降机构50可以包括剪叉组、床板固定框53、底板支架54和驱动装置,床板固定框53上固定有床板30,床板固定框53为矩形框架结构,两个侧边框上分别有上滑槽531,两个底板支架54固定在上床体底板11上且其上形成有下滑槽541,剪叉组包括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