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5603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行业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多人同时进餐时,使用带玻璃转盘的餐桌可以有效地满足多种菜品的摆放。但是目前大多数带有转盘的餐桌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旋转,电动转桌由于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便携性差等特点,并没有被广泛地推广,目前只在高档餐馆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可以用于各种尺寸、型号、材质的转桌使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可以随身携带,造价相对便宜等特点,可以满足各类餐馆对可自动旋转转盘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给进餐提供便利。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主要由齿轮组、电动机、电池组、控制模块、自由轮、传动轮、万向节、升降装置组成。所述电动机由电池组供电,电动机由控制模块控制电源开关以及调节速度;所属齿轮组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为固定传动比的减速机构,目的是降低电动机的输出转速,同时放大扭矩;自由轮和传动轮组成轮组,直径较小的为自由轮组,直径较大的为传动轮,传动轮与齿轮连接;自由轮与传动轮的轮面均为大摩擦系数材料,与转盘表面接触带动转盘转动;万向节用于连接齿轮输出端和传动轮输入端;升降装置手柄和升降杆组成,升降杆的一端与弹簧连接,用于升降和预紧传动轮和自由轮,使其与转盘表面保持良好接触,并增大摩擦力。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实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2、轮组高度可调,轮面为大摩擦系数材料,与转盘表面良好接触,使得转盘稳定、连续地转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齿轮组,2.电动机,3.控制模块,4.电池组,5.升降装置,6.弹簧,7.自由轮,8.传动轮,9.万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主要由齿轮组1、电动机2、控制模块3、电池组4、升降装置5、弹簧6、自由轮7、传动轮8、万向节9组成,所述电动机2由电池组4供电,并由控制模块3控制电源开关和调节速度;电动机2的输出端与齿轮组I的输入端相连,通过齿轮组I降低转速及放大扭矩;齿轮组I的输出端与传动轮8的输入端通过万向节9连接,输出到传动轮8上;传动轮8和自由轮7通过升降装置5进行升降;所述升降装置5由升降杆与手柄构成,升降杆的一端与弹簧6相连;通过弹簧6的预紧力增大摩擦力,使自由轮7与传动轮8与转盘表面良好接触并带动转盘转动;自由轮7与传动轮8的轮面均为大摩擦系数材料。
[0011]在使用时,首先用手指拨动升降装置5的手柄,调节传动轮8与自由轮7的高度,使其与转盘边缘良好接触;然后打开控制模块3打开电动机2的电源,电动机2产生的扭矩通过齿轮组1,万向节9传递到传动轮8上,驱动转盘进行旋转;电动机2的转速可以通过控制模块3进行调节。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主要由齿轮组(I)、电动机(2)、控制模块(3)、电池组(4)、升降装置(5)、弹簧(6)、自由轮(7)、传动轮(8)、万向节(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⑵由电池组⑷供电,并由控制模块⑶控制电源开关和调节速度;电动机⑵的输出端与齿轮组(I)的输入端相连,齿轮组(I)的输出端与传动轮(8)的输入端通过万向节(9)连接;所述传动轮⑶和自由轮(7)通过升降装置(5)进行升降;所述升降装置(5)由升降杆与手柄构成,升降杆的一端与弹簧(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弹簧(6)的预紧力增大摩擦力,使自由轮(7)与传动轮(8)与转盘表面良好接触并带动转盘转动;自由轮(7)与传动轮(8)的轮面均为大摩擦系数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行业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动转桌器,主要由齿轮组、电动机、电池组、控制模块、传动轮组、万向节、升降装置组成。所述电动机由电池组供电,电动机由控制模块控制电源开关以及调节速度;所属齿轮组与电动机相连,为固定传动比的减速机构,目的是降低电动机的输出转速;传动轮和自由轮通过升降装置进行升降;所述升降装置由升降杆与手柄构成,升降杆的一端与弹簧相连;通过弹簧的预紧力增大摩擦力,使自由轮与传动轮与转盘表面良好接触并带动转盘转动;自由轮与传动轮的轮面均为大摩擦系数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实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轮面与转盘表面良好接触,使得转盘稳定、连续地转动。
【IPC分类】A47G23/08
【公开号】CN204708541
【申请号】CN201520358718
【发明人】张晓东, 杨韬, 周权, 祝伟彪
【申请人】西南石油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