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茶漏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613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茶漏滤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饮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保健茶漏滤芯。
【背景技术】
[0002]茶漏又称茶斗,汉族茶艺的主要茶具之一。常用在小壶冲泡乌龙茶时,放置于壶口,便于置放茶叶,以免茶叶外泄。便于将茶叶水倒入茶壶时用,以稳固茶壶。能有效过滤茶汤中残留各种杂质,保存茶汤中对人体有益物质,口感润滑、色泽透亮,极大提升品茶乐趣,与其他茶具茶宠一起成为茶艺桌上的风景线。但现有的茶漏的过滤网功能单一,仅具有一定的过滤功能,对于茶内有害物质和过量的茶碱没有吸收和过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采用天然燕灰岩(含有腕足类或其他生物化石石灰岩),配以桑白皮或葱白等中药炮制成形,然后切片打孔制成,能够吸收茶内有害物质,吸收过量茶碱,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的保健茶漏滤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健茶漏滤芯,包括滤芯主体和滤孔,所述滤芯主体整体呈圆形,该滤芯主体的材料为天然燕灰岩;所述滤孔设于滤芯主体内部,该滤孔设有数个,均匀设置。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滤孔呈圆形。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保健茶漏滤芯采用天然燕灰岩(含有腕足类或其他生物化石石灰岩),配以桑白皮或葱白等中药炮制成形,然后切片打孔制成,能够吸收茶内有害物质,吸收过量茶碱,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0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保健茶漏滤芯,包括滤芯主体I和滤孔2,所述滤芯主体I整体呈圆形,该滤芯主体I的材料为天然燕灰岩(含有腕足类或其他生物化石石灰岩),配以桑白皮或葱白等中药炮制成形,然后切片打孔而成,滤芯主体I能够吸收茶内有害物质,吸收过量茶碱,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所述滤孔2设于滤芯主体I内部,该滤孔2设有数个,均匀设置,该滤孔2呈圆形。
[001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保健茶漏滤芯,包括滤芯主体(I)和滤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主体(I)整体呈圆形,该滤芯主体(I)的材料为天然燕灰岩;所述滤孔(2)设于滤芯主体(I)内部,该滤孔(2)设有数个,均匀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茶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2)呈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保健茶漏滤芯,包括滤芯主体和滤孔,所述滤芯主体整体呈圆形,该滤芯主体的材料为天然燕灰岩;所述滤孔设于滤芯主体内部,该滤孔设有数个,均匀设置,该滤孔呈圆形;该保健茶漏滤芯采用天然燕灰岩(含有腕足类或其他生物化石石灰岩),配以桑白皮或葱白等中药炮制成形,然后切片打孔制成,能够吸收茶内有害物质,吸收过量茶碱,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
【IPC分类】A47J31/06
【公开号】CN204708637
【申请号】CN201520409945
【发明人】刘琦
【申请人】刘琦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