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804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属于船舶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
【背景技术】
[0002]在高分子材料中,橡胶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回弹性,弹性模量非常小,因此广泛的应用于减震制品中。但是总体来说,橡胶材料的机械强度偏低,耐磨性较差,运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大,在耐介质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3]现有货船上多处需要使用橡胶零件起到减震等作用,而已有的货船用橡胶零件,由于抗盐雾性能不佳导致起层起泡或者表面发硬脆裂而老化,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4]目前用于船舶货舱盖密封的角接头均由单一海绵发泡而成。该海绵角接头虽然弹性好,重量轻,但是易老化,容易压缩变形,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包括聚四氟乙烯海绵芯、以及对所述海绵芯形成四面包覆的橡胶表皮,所述海绵芯包括平行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的夹角为105°,所述第二本体的末端具有一倾斜的导引面,该导引面与所述第二本体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一扇形空间,所述海绵芯具有截面呈矩形的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扇形空间内凸伸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凸伸部,所述表皮包括包覆于所述主体部底面的第一表皮、包覆于所述主体部侧面的第二表皮、包覆于所述凸伸部侧面的第三表皮、以及包覆于所述凸伸部顶面的第四表皮,该凸伸部顶面是指面向所述扇形空间的表面。
[0008]优选的,在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中,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三本体的一端沿背离所述第三本体的方向凸伸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二凸伸部。
[0009]优选的,在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中,所述第一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
[0010]优选的,在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中,所述第二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
[0011]优选的,在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中,所述第四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
[0012]优选的,在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中,所述第一表皮与所述海绵芯之间设有磁铁。
[0013]优选的,在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中,所述海绵芯与所述表皮之间通过胶浆层连接。
[0014]优选的,在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中,所述表皮与海绵芯之间通过硫化发泡复合。
[0015]优选的,在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中,所述海绵芯的中部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空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海绵芯的周边包覆上橡胶皮,在保持海绵芯角接头原有弹性的前提下,耐老化性好,压缩变形量小,使用寿命长。
[0018]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聚四氟乙烯具有极其优越的化学稳定性和非常低的摩擦系数,特别是填充聚四氟乙烯,由于加入填充补强材料,使其在保持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物理机械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产品拉伸强度已经大幅超过常规^ 1Mpa的指标要求达到13.4Mpa左右。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的截面图;
[002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参图1和图2所示,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包括聚四氟乙烯海绵芯1、以及对海绵芯形成四面包覆的橡胶表皮2,海绵芯I包括平行的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以及连接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第三本体13,第三本体13与第一本体11之间的夹角为105°,第二本体12的末端具有一倾斜的导引面121,该导引面121与第二本体12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三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一扇形空间14,海绵芯I具有截面呈矩形的主体部15、以及自主体部向扇形空间内凸伸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凸伸部16,表皮2包括包覆于主体部底面的第一表皮21、包覆于主体部侧面的第二表皮22、包覆于凸伸部侧面的第三表皮23、以及包覆于所述凸伸部顶面的第四表皮24,该凸伸部顶面是指面向所述扇形空间的表面。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海绵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其机械性能。
[0025]进一步地,第二本体靠近第三本体的一端沿背离第三本体的方向凸伸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二凸伸部24。
[0026]进一步地,第一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第二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第四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
[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锯齿形表面,可以提高密封条与舱盖、密封条与卡槽之间的密封性。
[0028]进一步地,第一表皮与海绵芯之间设有磁铁。
[002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密封条中设置磁铁,密封条可以直接吸附在舱盖或卡槽上,提高安装便利性。
[0030]进一步地,海绵芯与表皮之间通过胶浆层连接。
[0031]进一步地,表皮与海绵芯之间通过硫化发泡复合。
[0032]进一步地,所述海绵芯的中部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空穴17。
[003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于海绵芯中部的空穴,可以提高角接头在竖直方向上的弹性空间。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四氟乙烯海绵芯、以及对所述海绵芯形成四面包覆的橡胶表皮,所述海绵芯包括平行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的夹角为105°,所述第二本体的末端具有一倾斜的导引面,该导引面与所述第二本体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一扇形空间,所述海绵芯具有截面呈矩形的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扇形空间内凸伸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凸伸部,所述表皮包括包覆于所述主体部底面的第一表皮、包覆于所述主体部侧面的第二表皮、包覆于所述凸伸部侧面的第三表皮、以及包覆于所述凸伸部顶面的第四表皮,该凸伸部顶面是指面向所述扇形空间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三本体的一端沿背离所述第三本体的方向凸伸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二凸伸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表皮的表面形成锯齿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皮与所述海绵芯之间设有磁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芯与所述表皮之间通过胶浆层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与海绵芯之间通过硫化发泡复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芯的中部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空穴。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四面包皮双折角接头,包括聚四氟乙烯海绵芯、以及对所述海绵芯形成四面包覆的橡胶表皮,所述海绵芯包括平行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的夹角为105°,所述第二本体的末端具有一倾斜的导引面,该导引面与所述第二本体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一扇形空间,所述海绵芯具有截面呈矩形的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扇形空间内凸伸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凸伸部,所述表皮包括第一表皮、第二表皮、第三表皮、以及第四表皮。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使其在保持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物理机械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IPC分类】E06B7/16
【公开号】CN204827149
【申请号】CN201520406201
【发明人】赵胜
【申请人】张家港保税区奇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