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991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内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电烹饪器具的内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炖锅用内锅大多数使没有防烫手装置,消费者要把内锅从饭煲中拿出,需要用抹布或者其他隔热材料去端锅,非常不方便;而少数内锅两侧有塑胶把手结构来实现这个功能,但结构复杂、零件多、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锅,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底壁、沿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和由所述侧壁的顶部边缘形成的顶部开口,其中,所述内锅的上部设置有隔热套。本实用新型在内锅上部设置了隔热套,从而便于用户直接操作内锅,而不需要垫放诸如垫布、手套等其他隔热材料,减少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此外,该方案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0005]可选地,在所述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周向向外延伸的外延部,所述隔热套套设在所述外延部的外表面上。这样的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内锅。
[0006]可选地,所述隔热套沿所述外延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外延部的整个圆周上。由此便于用户操作内锅,减小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0007]可选地,所述隔热套沿所述外延部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的结构在兼顾安全的情况下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0008]可选地,所述外延部从所述侧壁的顶部向外延伸,所述隔热套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第四延伸段和第五延伸段,其中:所述第一延伸段沿所述侧壁的内侧向上延伸至所述侧壁的顶部边缘;所述第二延伸段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端沿所述侧壁的顶部向外延伸至所述外延部的外侧边缘;所述第三延伸段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外端沿所述外延部的外侧向下延伸至所述外延部的外侧下边缘;所述第四延伸段从所述第三延伸段的下端沿所述外延部的底部向内延伸至所述外延部与所述侧壁的交接处;所述第五延伸段从所述第四延伸段的内端沿所述侧壁向下延伸。由此,从横截面看,隔热套将外延部的外部完全包覆,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0009]可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由陶瓷制成,所述容器本体还具有位于所述侧壁两侧的把手,所述隔热套设置在所述把手上。这样的结构也便于用户直接操作内锅。
[0010]可选地,所述隔热套套设在所述把手的外表面。由此降低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0011]可选地,所述隔热套的上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突起部,所述把手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突起部相适配,以将所述隔热套保持在所述把手上。由此使得隔热套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从把手上脱离。
[0012]可选地,所述隔热套由硅橡胶或者塑胶制成。由此成本较低。
[0013]可选地,所述内锅用于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炖锅。
【附图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内锅的全剖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内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内锅的全剖视图;
[0018]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内锅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0、内锅110、底壁
[0021]120、侧壁130、顶部开口
[0022]140、外延部150、隔热套
[0023]141、侧壁的内侧142、侧壁的顶部
[0024]143、外延部的外侧 144、外延部的底部
[0025]151、第一延伸段152、第二延伸段
[0026]153、第三延伸段154、第四延伸段
[0027]155、第五延伸段200、内锅
[0028]210、底壁220、侧壁
[0029]230、顶部开口240、外延部
[0030]250、隔热套260、把手
[0031]300、内锅320、侧壁
[0032]350、隔热套360、把手
[0033]351、突起部361、容纳部
[0034]17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6]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37]第一实施例
[0038]图1-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锅100。内锅100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等电烹饪器具的内锅。
[0039]如图1,图2所示,内锅100包括大致呈圆柱体形的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包括底壁110、侧壁120和顶部开口 130。底壁110呈圆形,大体平坦。侧壁120沿底壁110向上延伸,其中,侧壁与底壁的连接部分为曲面。侧壁120的顶部边缘形成顶部开口 130。在本实施例中,侧壁120的内侧上部具有向内凸出的凸台170,使得顶部开口 130形成为台阶孔形。在侧壁120的外侧上部设置有沿侧壁120的周向向外延伸的外延部140,隔热套150套设在外延部140的外表面上。应当了解,附图中的内锅形状只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内锅显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大致为球形等。由于在内锅上部设置了隔热套,用户可以方便地直接操作内锅,例如从电饭煲中取出内锅或者将内锅移动位置等,而不需要垫放诸如垫布、手套等其他隔热材料,减少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此外,该方案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0040]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