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361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双向使用、保护颈椎生理曲度、改善大脑供血不足、促进睡目民、纠正驼背的树脂材料空心枕头及腰部靠枕。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量越来越大,以及对电子科技(如电脑、智能手机等)的过度依赖,低头时间越来越久,颈椎椎间盘的负荷越来越重,致使颈部韧带劳损、曲度变直、骨质增生、神经根受压迫、血管被挤压狭窄、大脑缺血等病理表现;出现颈项背部疼痛、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耳鸣耳聋,心慌心悸、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症。
[0003]现在市场上的枕头基本上都是“海绵、记忆棉、太空棉”,由于太软对颈椎关节结构的稳定性不好;还有一部分使用的木头或者石头,则太硬及弧度不能契合每位患者的颈椎曲度;其次由于电子科技的侵袭致使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承受“磁场的辐射”,再加上磁疗有很多禁忌症如:a、高热病人;b、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恶性肿瘤患者(问题是很多人没有症状或者不知到已患病,使用后最可拍! ) ;d、严重的心脏病、带有心脏起搏器;e、肝脏病、肾脏病及血液病患者;f、出血及有出血倾向者、有血友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g、孕妇的下腹部(慎用);h、磁过敏反应严重;1、实施手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重要器官而无法避开者或者有水肿及皮肤感染者;j、重度动脉硬化者;k、体质极度衰弱者;1、有严重心理障碍等。
[0004]鉴于疾病的复杂多样化及社会的经济化、快节奏,患者没有时间去正规的医疗保健机构做康复保健或者治疗结束后容易复发,故亟待开发一款防护枕,强制性改变患者对适应自己枕头的盲目,以及过度的追求枕头舒适性、柔软性,从而杜绝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温床,并改善现在颈椎病、失眠、脑供血不足等逐年加重的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包括底板以及面板,所述面板沿从底板前端到后端方向的截面包括弧形段以及与底板距离逐渐缩小为零的曲线段或直线段,该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通过弧形段与底板前端连接,该曲线段或直线段的另一端与底板后端连接,底板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侧板,面板的左、右两侧对应支撑于所述侧板上,面板划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均从底板前端延伸至底板后端,三个区域中位于中间的区域为面板加厚区域。
[0008]所述面板以及侧板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0009]所述面板上分布有网眼。
[0010]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与底板的距离H1为30?150毫米,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在底板的投影与底板前端的距离L1为10?200毫米,底板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为50?600毫米,所述L1小于所述底板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的一半。
[0011]所述防护枕还包括由底板后端伸出的延伸板体,延伸板体与底板连接为一体,延伸板体与底板的夹角为180度,延伸板体的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为100?600毫米。
[0012]所述延伸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球状弹性垫以及两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用于按压脊柱左右两侧穴位的条形弹性垫,所述条形弹性垫位于所述延伸板体中间,所述条形弹性垫沿从延伸板体前端到后端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球状弹性垫分布于所述条形弹性垫左右两侧,所述条形弹性垫以及球状弹性垫上设置有储药孔眼,储药孔眼的开口向上。
[0013]所述面板加厚区域的厚度为1.6?10毫米,面板加厚区域两侧的面板区域的厚度为0.5?1.5毫米,底板的厚度为3?20毫米,侧板的厚度为3?10毫米,面板加厚区域左右延伸的长度为50?600毫米。
[0014]所述底板的前端中部向内凹陷为弧形边沿,弧形边沿的弦长为50?600毫米,弧顶高度为20?50毫米。
[0015]所述侧板上分布有网眼,面板加厚区域是一个具有凹陷的前后方向弧型结构。
[0016]所述面板、底板以及侧板围成空腔体,所述侧板或底板上设置有填料口,填料口上设置有盖体,空腔体外侧设置有纺织物枕套。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8]本实用新型通过面板的形状设计以及对面板进行局部加厚,使用一段时间后,前后对比能够显著的增加颈椎弧度,改善大脑供血,促进睡眠质量,同时对打鼾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枕头面板中部加厚区可以更好的保护颈椎的生理曲度,抗压、耐用、调理曲度疗效加强。本实用新型对颈椎生理弧度的保护作用显著加强,同时又避免了由于枕头调理曲度而带来的酸困、僵硬等治疗反应,通过枕头左右两侧厚度较薄区域的舒缓作用,侧躺可以快速缓解不适,因此既可以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又起到积极的保健作用,并且,也可作为颈椎康复支具使用。
[00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枕头使用树脂材料,轻巧、节能环保、耐用,对人体生物力学的结合度高,安全系数优。
[0021]2、网眼式设计解决了树脂的透气差,使皮肤接触后的舒适性显著提高,透气凉爽,促进汗液蒸发,不易起皮疹;同时防潮防霉变,便于清洗。
[0022]3、带弧形凹陷设计,可以有效的锁定睡眠姿势,加强颈椎曲度的修复。
[0023]4、不带弧形凹陷,保障了睡眠姿势的舒适性,可以在平行方向随意调理睡眠方向。
[0024]5、球状弹性垫通过平躺按摩挤压背部穴位,孔眼释放中药药液,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同时条形弹性垫前高后低符合人体背部曲线,整复紊乱的脊柱关节,疗效显著。
[0025]6、填料口使换料方便,对于使用者自行操作方便。
[0026]7、枕套更换清洗便捷,紧贴使用颈椎更加舒适温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之一;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之二;
[0029]图3为与图1对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底面视图;
[0030]图4为与图2对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底面视图;
[0031 ] 图5为加厚区域边界不意图;
[0032]图6为面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为面板,2为侧板,3为底板,4为弧形边沿,5为网眼,6为填料口,7为加厚区域边界在底板的正投影位置,8为加厚区域边界,9为球状弹性垫,10为条形弹性垫,11为储药孔眼,12为延伸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3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颈椎病、脑供血不足、青少年驼背、睡觉打酣、慢性鼻炎、失眠多梦、健忘等亚健康的预防保健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0036](一)不带凹陷型枕头
[0037]参见图1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枕包括由底板3、面板1以及侧板2围成的空腔体,其中,ABCD (即底板3)为一张厚度5毫米的平面板子,底板上可设置直径70毫米的圆形填料口 6并在圆形填料口 6上设置压扣式盖体,方便更换空腔体内的中草药袋。为了便于双向使用,由底板3后端伸出平面延伸板体12(BIJC),延伸板体12与底板3连接为一体,延伸板体12与底板3的夹角为180度。AD、BC、IJ的长度为100?800毫米(通常为400毫米)。
[0038]ALBCMD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低温热分子材料等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的树脂材料制成的网状面板1,网状面板1上网眼5的间距为5毫米X5毫米,单个网眼为直径为3毫米的圆孔(有利于空腔体内的药物挥发性成分透出)。延伸板体12亦可采用具有该网眼的网状板。
[0039]ALBCMD网状面板1沿从底板3前端(AD)到后端(BC)方向的截面包括弧形段以及与底板距离逐渐缩小为零的曲线段(或直线段),该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通过弧形段与底板前端(AD)连接,该曲线段(或直线段)的另一端与底板后端(BC)连接,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即面板的最高点)与底板的距离H1为60毫米,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在底板的投影与底板前端(AD)的距离L1为60毫米,底板前端(AD)至后端(BC)延伸的长度为190毫米,延伸板体12前端(BC)至后端(IJ)延伸的长度为190毫米,参见图6。上述网状面板1有利于增加颈椎曲度,促进大脑供血。
[0040]对于ALBCMD网状面板1,其所述截面可以采用如下形式:由2部分圆弧和一个曲线段组成,第一部分圆弧连接底板3前端;第二部分为高度明显增加直至防护枕最高高度的圆弧;第三部分为从最高点逐步向下的曲线,最高点在底板的投影位于整个侧板底部长度的中点前部,即枕头呈中前高向后略低形状;从而获得头枕部的舒适性。3个部分平滑过渡连接。
[0041]参见图5,所述网状面板1为一个中部厚两边薄的弹性树脂面板,即所述网状面板1中部区域(加厚区域边界8为EF和HK)厚度为2.0毫米,面板中部以外两端区域(即ALBFE和HKCMD)厚度为1.3毫米。面板加厚区域左右延伸的长度为120毫米。加厚区域的设置,保障枕头面板两端的柔软弹性,提高使用者侧躺时的舒适性,防止耳朵的受压疼痛,并能缓解替代个别人长期使用记忆棉初次换枕不适应。
[0042]ALB和CMD为厚度3毫米树脂板(即侧板2,材料与面板相同),用于固定ABCD和ALBCMD上下两个面,侧板2的上边沿与所述网状面板1左右两侧对应位置处形状相应,下边沿与底板左右两侧对应位置处形状相应(即直线状);并且ALB和CMD上开设有直径3毫米圆形网眼结构,有利于挥发中药成分,并能起到通风凉爽作用,上文所述填料口 6也可以设置在侧板2上。
[0043]所述延伸板体12 (BIJC)上设置有多个直径30毫米球状弹性垫9 (相邻球状弹性垫之间间隔20毫米)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