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水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98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溢水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用地漏,特别是一种具有防臭和防溢水功能的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民用建筑中污水排放用的地漏,是在地漏壳体的顶部扣有一个活动钟罩,活动钟罩的上部是一个平面算子,其下面连接的钟罩悬在地漏壳体的内管上面,这样在地漏壳体的内管与壳体之间形成水封,污水从箅子进入后从钟罩外围进入水封,再排入下水管道,这样水封起到防臭作用。另外,有用于小便槽的地漏,其活动钟罩上部的箅子做成弧形。
但目前这些地漏均不具备防溢水功能,一旦下面的排水管道某处发生堵塞,污水就会通过箅子上溢到地面,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具有防臭功能,又具有防溢水功能的新型地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新型地漏由带内管的地漏壳体及扣在地漏壳体顶部的箅子组成,地漏壳体与其内的内管连为一体,地漏壳体下部扣于下水管道上。壳体内管上面悬扣一个钟罩形浮筒。钟罩形浮筒与壳体内管之间有承托机构支撑,壳体内壁上部有凹台,凹台与上面箅子之间装有密封圈,形成一个下水口,并且浮筒直径大于下水口直径。为便于钟罩形浮筒的定位,钟罩形浮筒顶部设有一长凸起,并穿过箅子中心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新型地漏由钟罩形浮筒悬扣于地漏壳体的内管上,从而在壳体内管与壳体之间形成了水封,从而起到了防臭的功能。同时,钟罩形浮筒由于是悬扣在壳体内管上面,并且由于其顶部长凸起的定位作用,当下水管道某部位堵塞时,污水上溢就可以顶托钟罩形浮筒上移,上移至下水口时,就可以将下水口封死,从而防止了污水外溢,然后再采取措施清理管道堵塞,给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箅子3由螺钉4固定于地漏壳体6上,箅子3与壳体内壁上的凹台12之间装有密封圈5,从而形成箅子3下面的下水口11。地漏壳体6有内管9并连为一体,其内管与壳体之间便可形成水封。
内管9上面悬扣有钟罩形浮筒7,它与内管之间的承托机构是设置于钟罩形浮筒7内顶部的并与其连为一体的多个内筋板10,支撑于内管9的顶部。(此处亦可用与浮筒内壁连接的十字形支架置于内管9的顶部起支撑作用。)对钟罩形浮筒7起定位作用的其顶部的长凹起13,穿过箅子3的中心孔,其顶端固定有螺钉1,螺钉1下面压有垫圈2,它穿过箅子中心并略高于箅子3。其作用是抓住此处可提起浮筒,清理浮筒长凸起与箅子孔隙处的污物,防止浮筒上浮时被此处污物卡死。
地漏下部同下水管道8相通,正常排水时,污水由箅子3中部孔流下,经钟罩形浮筒7外壁和壳体6内壁之间,再经由浮筒内壁和内管外壁进入地漏中心内管排入下面的下水管道。
地漏内始终有水,水深在地漏内管上端处,形成水封,有防臭功能。当下水管道堵塞时,污水上溢顶托浮筒,密封圈挡住浮筒上浮也封住污水的外溢。
权利要求1.一种防臭防溢水地漏,由带内管(12)的地漏壳体(6)及扣在壳体顶部的箅子(3)组成,地漏壳体(6)与内管(9)连为一体,壳体(6)下部连接下水管道(8),这种地漏的特征是壳体内管(9)上面悬扣一个钟罩形浮筒(7),其中间有承托机构支撑壳体(6)内壁上部有凹台(12),凹台(12)与箅子(3)之间装有密封圈(5),形成下水口(11),并且浮筒(7)直径大于下水口(11)的直径;浮筒(7)顶部有一长凸起(13),并穿过箅子(3)的中心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防溢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的地漏内管(9)与浮筒(7)之间的承托机构是设置于浮筒(7)内顶部的与浮筒内壁连为一体的多个内筋板(10),支撑于内管(9)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臭防溢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的浮筒(7)顶部的长凸起(13)其顶端固定有螺钉(1),下面压有垫圈(2),它穿过并略高于箅子(3)的中心孔。
专利摘要一种防臭防溢水地漏。由带内管的地漏壳体及扣在地漏壳体上部的箅子以及悬扣在壳体内管上面的钟罩形浮筒组成,钟罩形浮筒通过其内顶部的内筋板支撑于壳体内管上,浮筒上部有穿过箅子中心孔的长凸起对浮筒定位。地漏壳体与其内管之间形成水封,具有防臭功能。当下水管堵塞时,浮筒可上浮,封住地漏上部由密封圈形成的下水口,从而防止了污水的外溢,从而具有防溢水功能。
文档编号E03C1/282GK2863929SQ20052008802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4日
发明者卢学友 申请人:卢学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