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提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90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下水提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汲取地下水的提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235491. 3中公开了一种水井提水机,包含其上部带有进水口 和排气阀的储水罐体,在罐体中部设有中心开有孔的隔板,孔内有连接轴,连接轴与隔板间 由密封件密封,连接轴的上端固定有其上开有孔、孔上设有逆止阀片的活塞板,连接轴的下 端固定有配重体,配重体下部设有托架,与托架相联设有配重体的提升传动机构,与隔板上 部的罐体相通设有出水管。本水井提水机作为一种地下水提水系统,其结构复杂,而且需要 使用电能,作为一种地下水提水系统,不利于节约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布置、能够节约能源的 地下水提水系统。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提水系统,包括用于沉入水下并触及地下 水位的潜水泵,潜水泵通过水泵控制器与电源相连接,潜水泵通过输水管道与蓄水池相通, 在蓄水池内设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与水泵控制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蓄 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机相连接。
本地下水提水系统的结构还可作如下改进 在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机之间设有风光互补控制器。
所述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机串联在风光互补控制器上。 在潜水泵的位置处设有地下水位感应器,地下水位感应器与水泵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地下水位感应器为多点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地下水提水系统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转化成电能后作为潜水泵的工作能源, 有利于节约能源。且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机能够互补,使得潜水泵的工作受天气的影响 小,而且蓄电池能够把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保证了潜水泵的正常工作,保证了本地下水提 水系统的实用性。本地下水提水系统中,各相应结构单元分开布置,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和 控制。

图1是本地下水提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中,本地下水提水系统的结构包括潜水泵10、蓄水池9,潜水泵10与蓄水池 之间通过输水管道8相通。蓄水池9 一般是一个封闭结构的容器,其上具有放水开关。[0014] 潜水泵10被沉入水面以下,并正常位于地下水11的水面下方。潜水泵10与水泵 控制器5相连接,水泵控制器5与蓄电池4相连接。水泵控制器5与相互独立的太阳能组 件1和风力发电机2相连接,太阳能组件1是指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机2利用风力产 生电能,太阳能组件1和风力发电机2所产生的电能被贮存到蓄电池4内,以供潜水泵10 工作。为保证太阳能组件1和风力发电机2之间能够正常工作,在太阳能组件1和风力发 电机2与蓄电池4之间设有风光互补控制器3,太阳能组件1和风力发电机2串联在风光互 补控制器3上。 在蓄水池9内设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通过上水位信号线7与水泵控制器5 相连接。水位感应器用于感知蓄水池9内的水位,并通过水泵控制器5控制潜水泵10的工 作与否。在潜水泵10的位置处设有地下水位感应器,地下水位感应器通过下水位信号线6 与水泵控制器5相连接。地下水位感应器为多点式结构,是指地下水位感应器为至少两个, 在图中显示的是三个,这些地下水位感应器在高度上具有一定的落差,地下水位感应器用 于感知地下水的水位,并通过水泵控制器5确定潜水泵10的工作,以免地下水位过低时潜 水泵IO发生空转。
权利要求一种地下水提水系统,包括用于沉入水下并触及地下水位的潜水泵,潜水泵通过水泵控制器与电源相连接,潜水泵通过输水管道与蓄水池相通,在蓄水池内设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与水泵控制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机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提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组件 和风力发电机之间设有风光互补控制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提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 机串联在风光互补控制器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地下水提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潜水泵的位置处设有 地下水位感应器,地下水位感应器与水泵控制器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提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位感应器为多点 式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地下水提水系统,包括用于沉入水下并触及地下水位的潜水泵,潜水泵通过水泵控制器与电源相连接,潜水泵通过输水管道与蓄水池相通,在蓄水池内设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与水泵控制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机相连接。本地下水提水系统系统太阳能和风能作为能量源,有利于节约能源,且风能和太阳能可以互为补充,天气对本地下水提水系统的影响小,本地下水提水系统的实用性好。
文档编号E03B5/00GK201485895SQ2009201755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陈宜文 申请人:陈宜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